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不竭的文艺力量 文学艺术界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3年06月06日19:53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文学艺术界引发热烈反响。作家、艺术家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积极领会、学深悟透,结合工作实践和创作实践,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用实际行动和优秀作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赓续历史文脉,做好文化传承

河南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邵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国文化特性和中华文明精神有着精准把握与深刻思考,指出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河南的文艺工作者,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是要赓续历史文脉,做好文化传承。先秦时期河南的一大批文化巨人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传世经典,唐宋时期河南是中国文化的文苑轴心,“八方风雨会中州”,中国文学史的许多辉煌篇章都由河南文学家写就。这些文化遗存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全面深入地了解它们,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二是要谱写当代华章,讲好黄河故事。文艺工作者要扎根中原大地,秉持创新精神,从传统文化典籍中获取艺术滋养,从当代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提炼艺术灵感,向人民学习,为人民创作,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推动河南文艺事业守正创新、再攀高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艺力量。

宁夏作协主席郭文斌一直在探索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作、生活深度对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充盈着殷切的民族关怀和人类关切,为文艺工作者打开了文艺创作的新维度、新纵深、新天地。“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断代,因为是一种活态的文明、与时偕行的文明、永葆生机的文明、具有强大的功能性的文明。在我出版的作品里,《农历》《寻找安详》《醒来》发行量最大,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文明的特征。”他表示,自己今后将认真学习体会讲话精神,和广大同仁一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学和公益走进千家万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在山西省作协主席李骏虎看来,讲话提出“两个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后所产生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中断的古老文明,我们既要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同时更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类文明长河持续注入中华文明新的源流。他谈到,山西是黄河文明的源头,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自己新近出版的《文明叶脉: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山西》一书,阐述了山西在中华文明各个关键节点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探讨了如何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让山西古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能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了文化工作者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备受鼓舞。我将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继续讲好山西故事和中国故事。”

认识中国特色,表现中国经验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陈继明认为,讲话对中华文明的内在特征和外部关系,以及在新时代如何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都有非常准确和精辟的论述。“我的长篇小说《平安批》,力图用人物形象和日常细节表达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突出特点,呈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象。目前我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敦煌》,意在表现中华文明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开阔胸怀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艰难历程。”他说,自己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吃透讲话精髓,力争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新疆作家阿拉提·阿斯木说,讲话概括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注意根据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完善我们的认识,也注重“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断开拓创新。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交流交融、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我们以“和而不同”的原则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明才得以持续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建设中取得伟大成就,在世界舞台中不断赢得尊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多样的艺术形式生动表现中国道理、中国经验,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尤其要讲好全国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有根才有树,根深才叶茂。没有中华文明的根,就没有生命力,就说不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讲话指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存在之本、发展之道,具有深刻的思想理论性和深远的历史前瞻性。”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汤哲声谈到,讲话对认知中国文学的中国特色、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体系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引意义。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体系,核心是对中国特色的认知。中国文学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学传承,是中华民族多民族的文学融合,是对世界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学创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国文学在中华文化的承接中发展,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传承。只有对中国文学的中国特色有明确的认知,才能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标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推动中国文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中华文明滋养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比如中国典籍中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都是文明传承的精华,中国人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生活观念和方式既是历史基因,也在当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的阐发、典籍的阐明、考古的证据、遗传的活化,都有助于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认知和共同的情感。在当下复杂的全球环境中,让普通人和年轻一代更有历史感和认同感,对于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社会从历史脉络中创造美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通过各种大众化形式来普及历史知识,到年轻人自发对历史文明产生强烈兴趣,都凸显了历史意识正在更好地融入当下。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切历史感受,正是这个社会不断走向新高度的重要基础。”

坚持守正创新,谱写时代华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表示,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发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最强音。讲话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于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20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院师生回信时就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并希望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以加倍的努力,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剧作家龙平平谈到,讲话高屋建瓴,有很多新说法新论断,从根本上帮助我们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厘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最早一批党员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精深造诣,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包容性帮助他们认识到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讲话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对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及其内涵做出了高度概括和总结,大大增强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今日之中国,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在国民素质提高、国民性改造等方面还任重道远。我创作电视剧《觉醒年代》,也是想让大家看到,改造国民性的任务、思想启蒙的任务、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远比提升物质文明难得多。作为一名剧作家,我有责任去研究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通过笔下的作品来进一步启迪国民思想。未来我会在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说,原创儿童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新的儿童视角和精到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从“重引进”到“重原创”,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开始自觉创作从小熟悉和生活过的在地故事,与小读者一起交融互动。无论是图画书还是小说、童话,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不是重复旧有的老生常谈,而是需要创新性再现当下孩子们的生活,记录大千世界的变化和斑斓多彩的生命表达。这不仅需要直击生活,更需要专业的艺术创作手法。粗糙的作品经不起持久地观看,仅仅有符号化的内容也不可能打动读者,既要中国化也要时代化,更要艺术化、个性化,这样的作品才有更广泛的阅读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写作和阅读,架起不同文化的沟通桥梁。我的作品既是给中国读者看的,也是给世界读者看的,怀抱真诚而向善的创作心态,坚持守正创新,才能谱写当代儿童文学的华章。”

(《文艺报》记者王觅、李晓晨、黄尚恩、路斐斐、许莹、教鹤然、罗建森集体采写,罗建森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