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点亮秀山丽水
5月20日,由丽水市委宣传部、丽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丽水学院主办的丽水市首届文学季启动。在持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文学季将通过举办文学讲座、沙龙、采风、赛事等系列活动,为丽水作家、文学爱好者和公众呈现精彩的文学盛宴。
“文学梦·源丽水”丽水市首届文学季启动仪式
回首历史,丽水文学源远流长,不乏高光时刻。丽水市首届文学季分“生长篇”“溯源篇”“风华篇”三大篇章,串联起各项活动,依托丽水文学资源禀赋,把文学的种子播散向处州大地。
从山水诗到丽水诗群
“停余舟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历古今而长在,经盛衰而不易。”
一千五百多年前,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第一次把缙云山水写入了诗歌。从那时起,李阳冰、段成式、秦观、陆游、范成大、叶绍翁、刘基等一大批文人墨客,便在丽水大地上开始了诗意书写。
作为“瓯江山水诗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丽水也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丽水人的笔下;“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自丽水人的著作。陆游一生多次路过丽水,对万象山上的南园念念不忘,留下“安用移封向酒泉,醉乡只拟乞南园”“一到南园便忘返,亭边绿浸琵琶洲”等佳句;秦观寓居丽水时,留下“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等名句……范成大、段成式等名家虽在丽水期间没有留下特别著名的诗篇,但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丽水兴修水利、兴利除害,把文章写在了丽水大地上,留下的水利设施至今惠及后人,他们的业绩和风范,也同样标注了丽水文学的深厚底蕴。
近年来,丽水结合“瓯江山水诗路”打造,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诗歌大赛,在《丽水文学》《处州晚报》等平台开辟诗歌栏目,编辑出版《丽水诗典》,承办中国新诗百年论坛走进丽水暨丽水诗歌研讨会,开展诗歌结对,诗歌氛围不断浓厚,一批丽水诗人频频亮相国家级、省级刊物平台,获得丁玲文学奖、刘半农诗人奖等奖项。
“山水无穷尽/身体有枯荣/落叶埋径处,‘对于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我已经不再徒然扩展。’/为什么要一次次地离开?长久以来我就像一个孤单的战士/无论走到哪儿/ 无论是哪一片雪域高原、山林湖泊/还是哪一个古镇村落/ 哪一条江/都让我看到/丽水,我的家乡/你早已存在于我的五脏六腑/今生,就是这个让我心醉”
丽水诗人叶丽隽的这首《山水课》,道出了家乡、山水和诗人的共生密码。在近年出版的《丽水诗典》中,以闻欣、叶丽隽、流泉、郁颜等为代表老中青几代丽水诗人,以盎然诗意描绘家乡的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承继了瓯江山水诗的美学风韵。
“在首届文学季中,诗歌是重要版块,在‘溯源篇’里,我们结合省作协的‘瓯江山水诗路’采风,设置了‘瓯江寻源’活动,组织诗人赴莲都、龙泉、景宁、青田四地,探访山水隽秀、风光旖旎的瓯江,创作反映丽水主题的作品。此外,还将举办‘山水诗歌之夜’诗歌沙龙,名家诗歌讲座等活动,进一步展现诗路文化带的丽水风貌,促进沿线文化建设,打响丽水‘瓯江山水诗路’品牌知名度。”丽水市文联负责人介绍。
从唐传奇到“网络文学+”
丽水古称“处州”,因象征人才的处士星“见于分野”而置,因此也被誉为“人才之州”,自古就是人才荟萃之地。唐末五代时,丽水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塑造出了李靖、红拂女、虬髯客等“风尘三杰”形象,被认为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明代,丽水人刘基的《郁离子》“牢笼万汇,洞悉群疑,辩驳奇诡,巧于比喻”,是寓言史上的一座高峰;汤显祖在遂昌当县令时,构思出了《牡丹亭》,留下了“一曲《牡丹亭》,满城汤公情”的佳话……悠久的叙事传统,有力地证明了:丽水人会讲故事,丽水大地有故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来,网络文学势头迅猛。一批丽水籍80后、90后作家活跃在国内各大网络文学平台,并通过出版书籍、改编影视剧、海外传播等,在省内外形成了声势。近年来,网络文学成为丽水发展最快的文学门类,“网络文学+”赋能地方发展,显示了丽水文学强劲的生长力量。
丽水市首届文学季设置的“生长篇”活动里,通过打造“浙丽文艺会客厅”品牌活动,以“网络·青春·文学”“当网络文学‘恋’上传统文化”“剑·瓷·文学”为三大主题,辅之以四场讲座、两场论坛,为文学跨界、破圈提供思路。
丽水网络作家群体,既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又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品质。特别是以蒋离子、随侯珠、紫伊281、王巧琳、茹若、洛施、锦夏末、顾惜之、缘何故、耳东兔子等人为代表的丽水网络女作家群,以婚恋言情为主要题材,书写出了青春的味道、成长的况味,成为丽水文学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丽水文学季“风华篇”中,将举办《更新了,丽水》新书发布会及系列研讨活动,这是全国首部网络作家写家乡的文集,也是风华正茂的丽水籍网络作家写给家乡的“告白书”。
丽水网络作家写家乡文集《更新了,丽水》
在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网络文学+畲族文化+乡村”,最近正在成为热门话题。2022年,景宁专门出台促进网络文学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制定了多项吸纳网络文学优秀人才的项目扶持和奖励补助政策。丽水籍网络作家牛凳带领团队回到家乡景宁,在省作协和丽水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网络文学体验营、成立全国首个民族自治县网络作家协会、打造中国畲乡网络作家村,迅速激活了当地文学文艺发展的一池春水。如今,中国畲乡网络作家村创建了“文学夜话”等品牌活动,和番茄小说、纵横文学签订共建“作家基地”协议,并被列入浙江省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项目清单,中国畲乡网络文学村“艺术乡建”的新脑洞越来越大。
景宁东弄畲乡网络文学村
“在文学季‘溯源篇’中,我们也安排了中国畲乡网络文学村探访活动,希望更深入探究网络文学助力乡村振兴这一解锁艺术乡建的新密码,为文化助力乡村发展提供更多丽水元素、浙江经验。”丽水市文联负责人表示。
从用网络讲好故事,到成立网络作家协会,再到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从线上走向线下,以青年力量赋能发展,网络文学的当代传奇,正在越写越精彩。
让文学更多很好惠及群众
艺术因城市而生长,城市因艺术而青春。2022年,丽水市委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促互进。《中共丽水市委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决定》提出,“实施青年文艺人才培养计划,引育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影视、摄影、书法、美术等各领域青年文艺人才和优秀创作团队,支持青年从事动漫、微电影、短视频、网络文学等生产创作。”
在举办首届丽水文学季时,丽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部分活动放到市图书馆、丽水学院等地举办,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充分参与,让文学事业发展成果更多很好惠及群众。
丽水学院“当网络文学‘恋’上传统文化”——网络文学大咖谈活动
“我们以开门办文学的理念,在省作协的支持下,充分联合联动汇聚资源,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让市外名家资源汇聚丽水、助力丽水发展。”丽水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联合省作协开展“瓯江山水诗路”采风活动外,丽水文学季还将开展“名咖看丽水”等活动,邀请鲁迅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大咖等名家来丽水、看丽水、谈丽水,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全平台传播,让各地看见丽水、看清丽水、看懂丽水。
推动丽水本土文学精品创作,是丽水文学季的重要目标。在首届丽水文学季中,丽水为文学爱好者和本土文学人才准备了一个助推创作“大礼包”:举办2023年丽水文学创作大赛,为全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利用省作协资源,开展“名家授课”行动,为基层作家举办作品提升会、浙江作家文学大课堂;实施“名咖返乡”行动,邀请丽水籍在外文学名家大咖回乡交流研讨;推出“师带徒”行动,用足用好“请进来”的名家资源,培育本土文学青年创作团队,为丽水文艺创作发展注入后劲力量。
以“文学梦·源丽水”丽水市首届文学季启动仪式拉开序幕后,丽水将引导参与者在“生长篇”里感受文学青春力量,在“溯源篇”里追溯瓯江诗路之源,在“风华篇”里淬炼本土文学精品,营造“主题突出、活动新颖、特色鲜明”的生动艺术氛围,最终收获一批文学成果,以“文学+”深度赋能新时代文化丽水建设。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为文学精品创作和文学工作者整合更多资源、搭建更强平台,助力打造丽水文学品牌,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坚毅笃行‘丽水之干’,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丽水市文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