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开启“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揭晓,举办“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举办“云上文津”4·23世界读书日线上阅读主题推广活动,举办知识产权主题讲座,国家图书馆新版网站正式上线……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第28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与广大读者开启了新一季的阅读。本次主题活动分为四个部分:文津篇:揭晓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开启宣传与推广活动;共读篇:推送优质资源,分享阅读体验;阅享篇:看展映、听讲座、赏非遗,体验多元阅读乐趣;服务篇:升级服务方式,拓展专业服务。
4月18日,国家图书馆新版网站正式上线。新版网站聚焦国家图书馆创新服务举措,根据国家图书馆业务建设现状、用户浏览习惯和资源获取方式等方面进行更新和调整,资源入口更加明显,资源分类更加清晰准确,为读者打造线上多领域知识学习内容供给服务,进一步提高国家图书馆所藏资源的发现与利用。特别是其中的“知识服务”,将集中展示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成果。
4月22日上午,在古籍馆临琼楼将举办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大讲堂”开幕仪式及首讲。讲座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是“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之一。首讲将邀请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教授带来主题讲座——略说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存续。
4月23日,国图公开课演播室将举办“阅享时代 开卷生花——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发布暨2023年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现场发布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并推荐社科类、科普类和少儿类年度佳作。当天,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百家各级各类图书馆将联合发布评选结果并举办相关阅读推广活动。活动现场还将播出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作者的主题演讲视频,启动“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国图讲坛全国联讲活动,并播出北京首场活动“老舍与北京城”,同时发布2023年“国家图书馆文津领读人”名单。活动将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国家图书馆官方账号,以及部分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4月23日,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四层数字共享空间将举办“云上文津”4·23世界读书日线上阅读主题推广活动。活动基于“网络书香·阅见美好”小程序,搭建“数字·宝藏——好书最美 云上文津”阅读体验区,读者不仅可以扫码阅读,还可以体验有声阅读。到馆读者还可以观看“国图e世界——拥抱经典走近文津”的视频,了解国图数字资源。
4月23日,国家图书馆将正式启动国图讲坛“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全国联讲活动,并发布12场讲座和沙龙活动详情。本次联讲共邀请12家省市级图书馆参与,合力打造系列精品讲座和沙龙活动,借助全国图书馆讲座联盟和社会媒体的力量进行推广。
4月23日,国家图书馆将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经由馆员审读、专家评审,遴选出的知识产权领域相关图书书单。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国图讲坛”将举办知识产权主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平教授向社会公众讲授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践及市场竞争机制,此次讲座也将通过官方微博线上直播。
4月28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三方联合主办的“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六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精选35种39件修复完善的珍贵古籍予以展出,展品包括《永乐大典》“湖”字册、样式雷图档、舆图和金石拓本等。展览以“活化展示”为特色,通过图文、影像、多媒体及实物等方式,向大众推广、普及古籍修复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