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西文学》2023年第3期 | 聂小晴:去北京看房(节选)
来源:《山西文学》2023年第3期 | 聂小晴  2023年03月29日08:07

聂小晴,1980年代生人,祖籍山西晋城,自由撰稿人,现居北京。

 

1

上个周末,我和老杨过得身心俱疲。我们分别在北五环、西五环、东五环看了三个楼盘,切身感受了一下被金钱暴击的滋味。

出发前,老杨考问我:“销售如果问你有多少钱的预算,你怎么回答?”

“就说先随便看看。”

“咦,你当去菜摊买白菜呢!”老杨对我的实话实说很不满意。

到了北五环那个楼盘的售楼处,我一下就被其简约留白的设计深深吸引,听销售说清盘之后,这里会当做幼儿园使用,我更加心驰神往,儿子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上幼儿园,审美启蒙一定事半功倍。

销售领我们参观样板间的路上,果然问出了老杨预想的问题:“您二位的预算是多少呢?”

我低头沉默,老杨干笑了两声:“我们——就是路过,就进来看看。”

呵,这个回答也不比我的强多少,销售莞尔一笑,迅速带我们参观了样板间之后,加了老杨一个微信,就客气地和我们道别了,“那我就不送了。”显然,我们被划入了买不起,又想来过眼瘾的那拨人。

不幸的是,我们的确是的。

回去的路上,我开始进行反思,自己到底是哪来的底气,敢对一千万的房子产生非分之想。炎热的周末,不好好在家吹空调吃冰棒,为什么要跑出来做这种降低幸福感的事情?但老杨显然比我坚强,他被挫出了斗志,“你写本畅销书出来,我们的首付就有了。”

“可是这个楼盘月底就清盘了啊。”以我的进度,月底前别说写出畅销书,就是正常领稿费的稿子也难以保证按时交稿。

“明天我们再去别处看看。”

晚上,儿子睡着后,老杨躺在沙发上摸着肚皮刷手机挑房源,我和朋友发微信说起了白天看房的事情,朋友吓了一跳:“卧槽你已经这么有钱了!”

“看看又不要钱。”我心态已经调整过来。就当作是北京一日深度游,因为老杨说的那些楼盘所在地,我听都没听过。

第二天中午,我刚把儿子哄睡放倒,老杨就催促我快点收拾东西出门,“我们争取多看几个。”

沿着五环一路向西,老杨的中年病又开始发作,和我探讨起自由的意义,他认为作为社会动物,想要得到的自由越多,付出的代价越大,还是要活成大多数,在一种普遍认可的正确生活中安全而保险地活着。

我没有多少心思搭理他,看着沿途渐渐荒凉的景色,我只能发自内心地感慨,北京真是大到没有尽头。

行车一个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这一次的销售是和这个楼盘的房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的中年男人。

房子格局很好,适合三代人同住,小区环境也不错,安静宜居,最让老杨心动的是小区有一条环形跑道,真是减肥人士的贴心福利。

销售给我们算了算首付和月供,真的可以算是良心价格了。“要是我钱够的话,今天就交钱签合同。”老杨已经开始在心里算账了。

我及时泼冷水:“不是说只是出来看房子的吗,这怎么已经开始计划要买了呢?”

趁热打铁,货比三家,老杨又开车上了五环,一路向东,据说那个楼盘号称未来的第四使馆区,第二三里屯,升值潜力巨大的高奢新社区。老杨给我打预防针,“咱们肯定是买不起的,就当去长长见识好了。”

下了五环,我们开上了一条乡间公路,两旁有粗壮的杨树和郁郁葱葱的玉米地,老杨惊叫:“快给我看看是不是导航导错路了!”

驶出小路,我们看到了一座孤零零的大楼矗立在前方,售楼处就在那里,老杨又说,“这地方也还好吧,还有高楼大厦呢。”

他已经忘记了刚才经过玉米地时的吐槽:“住到这里,儿子只能每天掰玉米玩了。”

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售楼处里面人声鼎沸,与外面的冷冷清清形成强烈对比,看来这里的新房子的确是抢手货。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快言快语的女销售,她足足花了四十多分钟给我们介绍了周边未来十年的规划和发展,老杨明显有些体力不支,听的时候不停伸完左脚伸右脚。

我们本来打算看完样板间就走人,没想到销售拿出几张小户型的图纸,算完首付和月供之后,居然比我们预想的低很多。这下可糟糕了,我和老杨的心态彻底被颠覆了,销售就像伊甸园里那条狡猾的蛇捧着诱惑的果实,不停对我们洗脑:“真的很值啊,错过就再也没这样的好机会了。”

从售楼处出来,太阳都快落山了,我和老杨拿着一堆购房资料,站在未来三里屯和使馆区的蓝图上,比刚刚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还要迷茫。中午出门前还在计划把冰箱里的龙虾尾蒜蓉爆炒一下,晚上配啤酒吃掉,傍晚的时候就要面临是否背上几百万的债务,并且在未来三十年都过上不配吃猪肉的生活。

“怎么算,钱都凑不够啊。”我愁肠百结。

老杨再次提议,“你快写本畅销书,我们就有钱了。”看看生活都把一个中年人逼成什么样了,竟然都开始不断寄希望于这样没有盼头的事情上去。

“或者,我争取这几年把股市里的四万块炒成一千万,这样我们可以直接去买个大平层,一步到位。”老杨扶着方向盘,一脸严肃。

我也严肃思考起来,晚上不能再追剧了,勤勉写小说吧,写着写着,畅销的小说没准就出产了呢?

老杨决定这周末接着去看房,他的清单里还有一处顺义的房子值得一看,因为那房子只要一百五十万,是总价喔。

2

上周末,我和老杨又去看房子了。周六下午,车子还没开出家门十分钟,瓢泼大雨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大风大雨的天气,我们要奔波到七十公里外的南五环看一套均价只有四万三的新楼盘,真是又疲惫又期待。

老杨开着音乐,振奋地问我,“浪不浪漫?浪不浪漫?好浪漫啊——”

中年男人的生活这么干涸吗?一场大雨中的出行而已,就把他心中那朵浪漫之花浇灌得怒放起来。不过,老杨的浪漫之花很快被现实掐断,我们兴冲冲抵达售楼处后,销售礼貌地问我们:“二位有通州的购房资格吗?”

“没有。”

“那二位有工作居住证吗?”

“没有。”

“哦,那不好意思,您二位买不了。”

“这里不是亦庄吗?”老杨还没回过神来。

“是的,但我们走的是通州的政策,不然也不会卖这么便宜。”销售是一个挺拔高大的小伙子,眉眼工整,双手交叉在身前,礼貌地把我们送到门口,从进门到出门不到五分钟,这次看房之行就迅速终结了。

迅速到老杨坐上车之后,嘟嘟囔囔说自己都没来得及上个卫生间。我建议他返回售楼处借用一下卫生间,老杨系上安全带,“算了吧,抓紧时间去下一个楼盘再说。”

下一个楼盘在顺义,我看了一下导航,要开七十多公里,出于对老杨膀胱的担忧,我搜了一下附近的楼盘,“喂,七公里外有一处楼盘在售啊,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在哪啊?”

“宋庄。”

如雷贯耳的艺术家聚集地,老杨骨子里沉寂多年的文艺细胞一下子被激活,他来了兴致,调转车头,“走啊,走啊。”

“还是洋房呐。”我汇报。

“哇!”

“均价三万六呀。”

“哇!”

进入宋庄之后,老杨的热情被空旷无人的街道,低矮破旧的小楼,还有一块又一块的农田一点点浇灭,老杨疑惑起来,“画家呢?艺术家呢?咱们要看的房子呢?”

左转,右转,再左转,颠簸了不知道几条小路,我们看到了目的地,已经是建好并有人入住的小区了,老杨赞叹,“这视野,这楼间距,这环境,啧啧啧——”

我们还没走到售楼处,老杨突然转过身,举着手机,“这是通州啊?”

“是吗?”我不知道啊,宋庄属于通州吗?通州离亦庄这么近吗?通州是在北京的南边吗?

“是的啊,走了走了,不看了,反正也买不了。”老杨原路返回。

“要不你进去上个卫生间再走吧?”

“都不买,上什么卫生间。”老杨还是要点脸的。

没想到这一天的第二次看房之行,夭折得比第一次还快。趁着天色还早,我们启程去往下一处楼盘。

在去顺义的途中,老杨还对宋庄的洋房念念不忘:“真是人无远虑啊,早知道当初我就把公司注册在通州了,那房子看着可真不错。”

“多荒啊,都看不到几个人。”

“那有啥,住得舒服就行,好歹在六环里。”老杨已经忘记了,七天前他信誓旦旦称五环的房子已经是他的底线了。

车子开进顺义后,一个又一个别墅区从眼前掠过,清幽私密,看起来可比洋房住得舒服多了。

“喂,喂,等以后我们有钱了,是买套顺义别墅,还是买套昌平别墅?”

老杨嗤之以鼻,“你能有点出息吗——那当然是买海淀别墅。”

在我们起劲地聊着别墅生活时,三万一平的楼盘已经赫然出现在眼前,负责接待我们的销售是一个经验不足的小姑娘。她磕磕绊绊给我们介绍了些有的没的,带我们参观了样板间,一个劲劝说我们交意向金,丝毫没有注意到老杨脸上已经写满了“不想买,别说了,我要回家”。

好不容易从售楼处脱身,老杨长吐一口气,“你不会心动了吧?咱们可不住这,太偏远了,啥啥都没有。”

“这不是在六环上吗?”

老杨说不一样不一样,然后我们就打道回府了。途中经过了大片的树林,牛栏山酒厂,还有潮白河,开也开不完的高速路,我也忍不住叹气,“真的是好远呀。”

老杨哈哈大笑,“是吧是吧,你也觉得是吧。”

随后,他又说道:“明天我们去房山看看,长阳那里有个楼盘三万多,看起来也是很合适呢,而且那里发展得比较快,各种设施很齐全。”

我依稀记得他之前说过不考虑房山的,因为太远了。不过经过这一天二百多公里的洗礼,他大概对远近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3

自从我写了看房的文章之后,收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诸多关心。大家踊跃献计献策,希望能帮我在首都置业的大道上助一把力。

首先来的是阿花同学。她了解到我考虑买房子主要是为了解决儿子以后上学的问题,立刻把她家小区的视频号推给我:“你了解一下,除了离北京远点,哪哪都挺好的。”我翻了翻那个位于京津交接位置的新小区资料,有幼儿园,有重点中学,还有各种宽大的户型,真真是担得起物美价廉四个大字。我跑去找老杨,“我朋友推荐的房子,看起来很不错啊。”

老杨打开地图,叫起来,“这都到天津了。”

“走高速的话,上北五环就20分钟。”我强调。

“那也是到天津了,不去不去。”老杨不想每天上下班在进京的高速口拥堵到尿道括约肌失灵。

阿花又建议去天通苑看看二手房,作为首都房价的洼地,那里很有一番宝藏房源可以挖掘。

我转达之后,老杨用一副你是不是疯了的表情看着我,“你知不知道那里住了多少人?每天出门得堵死。”

“可是我又不用每天出门。”

“……”

“或许,你可以选择坐地铁去上班。”

老杨调转屁股,不再搭理我。

哎,算了算了,阿花是自由职业,每天写写画画,她老公是一位搞艺术的机车型男,两口子就算住到月球上也不耽误为家庭创收。他们是无法理解像老杨这样的资深社畜对便利交通的偏爱。

对我们看房子无法理解的还有老W,他指点我跟他一起去那个枫叶很美的国家买海景别墅,“反正你在哪写不是写,去了海景别墅,没准灵感加倍。”

老W购房置业这方面十分有头脑,早在多年前,就催促我赶紧买房,哪怕欠一屁股债也要在所不惜。当初我没理他,觉得不羁的人生怎么能拖一身的债务呢,现在回头看,真想抽当时的自己一嘴巴。

“我倒是可以去,老杨去了没工作做啊。”我扼腕叹息。

“也是,也是。”老W表示理解。

“又到周末了哟,明天看房去。”老杨冲进来,对我邪魅一笑,对自己当了贫穷挡箭牌一事毫不知情。

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写作,攒够钱,将来在老W的别墅旁边买两套,一套自己写作的时候用,一套分给老杨和儿子住。

大爽知道我去亦庄看房后,斥责我都到她家门口了不去找她玩一圈,“你们怎么不来我这边看看房子,不贵的。”

“你那没有新楼盘,看什么看。”

“非得要新房子呀,二手房不行吗?”大爽不解。

“老杨说二手房不划算的。”我鹦鹉学舌将老杨分析给我的那些话,照搬给大爽。

“要不你们先弄一套老破小过渡一下,我看好多人都这样做的。”

“不不不,老杨说……”

大爽怒了,“老杨这玩意儿咋这么多话呢,你让他闭嘴吧。”

我如实对老杨转达了朋友们对他的评价,“大家说你人穷话多,你觉得呢?”

老杨翻身坐起,冷笑一声,“你就说我考虑的那些有没有道理吧?”

“这——”我想起我爸曾经评价老杨是个眼中有一百条路的人,评价我是一个走到哪,哪就算是一条路的人。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老杨做事思虑周全,过分周全,而我则是不长脑子地活着。这评价听着挺侮辱人,可我不得不承认,还是很客观中肯的。

在看房这项家庭行动中,老杨是总指挥,我的角色大概和一个人形立牌差不多,毕竟,真的,住哪里对我来说都差不多,但对于总指挥来说,他要考虑的是整个家庭的全面、立体的发展。

老杨甚至连小区名字都考虑在内,“这个小区名字不错,很有文化,适合儿子住。”可惜,被老杨称赞的那个位于北六环的小区已经清盘了。

整个八月,我和老杨被房子折磨得头昏脑胀,老杨可能比我受到的冲击更大,因为他都产生错觉了。

有一次,我们看完一个又偏又远还很不便宜的房子回来后,准备去超市买点吃的,老杨在下地库的时候突然盯着手机叫了起来,“我们有钱了。”

“哪来的钱?”我也激动起来。

老杨说他们公司一个合伙人中了大乐透,九千万,他两眼放光,“我跟他的关系,还不送我一百万?”

嗯?中年男人的友情这么不加修饰吗?

一分钟后,老杨停好车,仔细看了看聊天记录,说自己看错了,是那个合伙人发了一个中大乐透的新闻,老杨和另外几个合伙人在群里痛心疾首,仿佛真的有九千万从他们手里飞走了。

那天,老杨在超市疯狂采购,不管看见货架上摆了什么都回头问我,“这个要不要?那个要不要?”

买不起大房子,还买不起塞满冰箱的食物吗?

对了,总指挥通知我,十月份会出二十多个新楼盘。到时候,当代孟母老杨一定会拽着我再去考察,有什么新进展,到时候我会再写文章汇报。

现在,我要去写挣钱的故事了。

……

此为节选部分,全文刊登在《山西文学》2023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