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冉冉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英俊  2023年03月27日09:39

研讨会现场

2023年3月24日上午,作家冉冉的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办公室、中国作协创联部与重庆出版集团联合主办。《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中宣部出版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袁亚平,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马国仓,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浩,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陈兴芜,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聂昌红,以及胡平、柳建伟、贺绍俊、张燕玲、刘大先、张莉、黄国辉、王春林、张学昕、宋嵩、韩春燕等评论家、作家参加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主持。

冉冉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

《催眠师甄妮》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杂志选载,2022年9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催眠师甄妮》以叙写甄妮由重度失眠抑郁轻生自弃到自我疗愈,成为催眠师救助“都市病”患者,借此寻获生命意义、重建人生价值的艰难历程为主线,叠加了师友闺蜜缱绻情谊、知识分子自发参与乡村建设、江城正邪势力交战等副线,多维度呈现了世纪之交城市化进程中的丰富世相。在历时10年的创作过程中,作家冉冉反复深入社区、医院、心理咨询工作室进行调研,接触多位催眠师、心理咨询师、医护工作者和睡眠障碍患者,数易其稿,苦心打磨,以向善崇雅的叙事风格和诗性化的语言,巧妙地书写了失眠、抑郁的精神困境同自我救赎的关系,在展现时代广阔场景的同时又有着穿透现实生活的思想深度,是一部作家立足现实、独立思考、深入生活、用心用情完成的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

高明光谈到,作家要表达的内容即为作品的魂,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呈现即为作品的韵,《催眠师甄妮》正是一部魂与韵巧妙融合的优秀作品,名为催眠,实为唤醒人的温暖和爱、善良和纯真、尊严和信念。作家冉冉观照现实生活,注重调查研究,整部作品呈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意义。

陈兴芜谈到,冉冉的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堪称巴金先生所说的那种“能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的杰作,借助催眠、心理治疗的窗口,反映挣扎在社会转型期的人的精神困境,并试图探索解决之道,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和社会责任。

何浩介绍说,近年来,重庆文学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讴歌”计划,围绕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不断开拓题材领域,持续追求艺术创新,催生了一大批深刻观察现实世界、深入描写真实生活、深度反映现实人生的精品力作,《催眠师甄妮》正是其中的代表作,彰显了文学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普通人命运的应有价值。

作家柳建伟从写作者的视角,分享了阅读《催眠师甄妮》的感受,在他看来,阅读《催眠师甄妮》就像走进了英国经典女作家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等人创作的文学世界,既有理性的庄重,又有诗性的浪漫。作者直面现实,善于从庸常琐碎的生活中捕捉诗意,以轻击重,小说充满了轻盈灵动的诗性气质。

评论家胡平认为,与一般写实作品着眼于外部世界不同,《催眠师甄妮》是一部向内转的小说,作者观照人的心灵,并试图探索复杂深邃的精神世界。甄妮是失眠者,也是催眠师,更是许多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的精神引路人,她在医治患者的过程中逐渐自愈,以爱与自信重新认识了自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张莉近年来一直关注女性文学,她认为冉冉的《催眠师甄妮》以女性催眠师的视角切入,聚焦生死、疾病、爱、希望等重要的文学母题,关注女性身体和女性精神,某种意义上,开辟了女性文学书写的新空间。主人公甄妮的形象生动鲜活,更重视人的心灵疗救或精神治愈,这是整部作品非常重要的内核。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认为,冉冉用女性的声音深情地讲述女性患者的生活和生命价值,书写了一曲颇具终极关怀的仁慈的女性史诗,也为当代文学人物画廊新添了甄妮这样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此外,作品文字简洁而准确,富有音乐感、节奏感,以独特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向读者展示了汉语的美感。

在刘大先看来,《催眠师甄妮》形成了正向而洁净的美学风格,作者冉冉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和自我阐释能力,作品整体上发散出来的精神光芒,除了显示出其文学价值之外,同样也具有社会意义,甄妮这个人物形象所具有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为少见。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认为,这本书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都有意义,既能在“术”的层面上帮助失眠、抑郁症患者,对于乡村建设也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具有知行合一的特质。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告诉人如何以爱和慈悲在人间行走,在净化自己、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利于他人,照亮周边的人,让我们都能够活在爱与美的世界中。

此外,郝振省、贺绍俊、黄国辉、王春林、张学昕、宋嵩、李建红等专家也从作品价值、艺术表现、人物形象等角度分享了各自的阅读感受。

《催眠师甄妮》作者冉冉

作者冉冉在会上分享创作历程时说,本书的写作是发现寻呼他者,也是重塑自己的过程。知行合一,是她写作和生活的毕生理想。她希望通过努力,如作品中的裴医生和新月婆婆一样谦抑感恩,利他乐观,具备同他们一样坚韧繁盛的心力,在信与行中建立起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尤其是如他们一样连接他人、环境和时代,去行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爱。

与会专家合影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