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与时间书》:耄耋出版人讲做好书的幸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闫松  2023年03月08日12:17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激情、有故事的书,出版人应当如何为品牌奋斗、如何创新——就要冒风险,要不怕挫折、一往无前。”近日,老出版人、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杨牧之在北京的一场以“出版的荣耀与力量”为主题的新书发布会上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本书名为《与时间书:刘硕良口述回忆录》,是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出版人刘硕良耄耋之年以口述方式回溯平生,对其策划出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等外国文学作品及创办《出版广角》等精品书刊的基本情况做了细致梳理。

该书总策划、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伟林介绍,其带领的口述史团队从2012年开始对刘硕良进行口述访谈。刘硕良通过他的出版工作,造就了大批中国翻译文学经典和中国翻译文学名家。当然,《与时间书》不仅关乎刘硕良本人,而且关乎许多好书、好书的故事、好书的作者。

杨牧之从阅读体验的角度分享了他对口述史价值、出版人幸福与力量之所在的思考。这本书创作历经11年,对于一个写作团队,持久的写作与打磨体现出做口述史的团队稳重、谨慎、求真、创新的作风,体现了出版口述史努力呈现历史状况,总结出优秀的实践经验和创作精神并利于传承的意义与价值。杨牧之说,这本书让他进一步体悟到做出版的幸福是什么。

“《与时间书》其意涵是写给时间的书,是在时间中书写,与时间一同书写,还是为时间而书写?读完这本书,我揣摩是后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频认为,这本书在口述读物的编撰、出版方面可圈可点。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文飞回忆了刘硕良与译著者打交道、让译著者成为出版社的朋友的动人细节。他认为,《与时间书》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刘硕良何以能在外国文学领域大获成功的谜底。

“在与刘硕良先生交往过程中,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出版生命究竟有多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党委书记肖启明回忆说,如果能用时间来说话,刘硕良的经历确实是独特而惊人的。他认为,《与时间书》是一本充满精神与情感的回忆录,对当今出版人、出版业发展都具有借鉴价值。

活动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漓江出版社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