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迟小秋:唱响新时代文艺的中国精神
来源:文艺报 |   2023年03月06日08:36
关键词: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明是世界性文明的代表。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与奋斗目标,规划了宏伟的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了部署。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中国精神”在当代主要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的“魂”,也是文化建设的“魂”。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满江红》,作为一部与家国情怀有关的“舍生取义、精忠报国”主题的影片,它既做到了寓教于乐,又有与传统戏曲如豫剧、秦腔、京剧艺术有机结合的元素,因此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电影点燃了大家的爱国主义激情,树立起“民族之耻,永不敢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先生创作的经典剧目《文姬归汉》,2019年由我领衔主演,拍摄成京剧电影,作品讲述了旷世才女蔡文姬为了回归故国,最终舍弃了在匈奴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亲人、丈夫、孩子,回到汉朝,继续替父续写、修著汉书。这些作品都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红色革命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是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挽救中华民族于危急存亡,红色文化是最崇高的精神文化。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张伯苓三问”的故事:1935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振奋了师生爱国斗志。我看,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新时代艺术创作中的永恒主题,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北京京剧院为建党百年创作的京剧《李大钊》就是这样一部描写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甘洒热血的,凝聚了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新时代文艺创作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共频共振。

2022年1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回信,勉励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总书记对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勉励,也是对我们全体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殷切期盼,我作为一名文艺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肩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京剧人,更要承担起为新时代明德,为新时代立传的责任,在今后的文艺创作中牢记:“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树立锐意创新、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不断筑就文化文艺高峰的实际,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唱响新时代文艺的中国精神。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