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池上小说集《曼珠沙华》分享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3年03月03日07:43
关键词:《曼珠沙华》

分享会现场

近日,杭州“85后”作家池上的第三部小说集《曼珠沙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收录了《创可贴》《曼珠沙华》《摇太阳》《仓鼠》《松木场》五个中短篇小说。 2月24日,《曼珠沙华》分享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分享会以“一个女孩的数千种身份”为主题,池上和《青年文学》主编张菁、评论家徐刚共同畅谈写作,着眼那些被忽视的女性成长困境。

池上小说集《曼珠沙华》

“一个女孩的数千种身份”在池上的小说里有多种呈现:《创可贴》从校园的环境里观察到一个女孩的状态;《曼珠沙华》关注到了女孩内心的绝望与自我抗衡;《摇太阳》讲到了三个女孩之间的友情是什么样子;《仓鼠》写到小孩的妈妈,又是女孩成长的状态;《松木场》则写了女性应对家庭日常时如何找到私人的空间与时间。全书的脉络由开始的“被看见”到后来的“看见自己”,最开始女孩们都很在乎身边人的反映,女性特别容易通过别人的视角来判断自己、了解自己。

“一个女性对于看到自己,同时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更深刻地去理解自己是一个特别难的过程。”《青年文学》主编张菁认为,池上善于挣脱标签式的人物,而将女性作为一个个体进行共情和书写,“她的强势背后其实也有一种怯弱和懦弱,她害怕自己的软弱被轻易地剥开,但是它又是存在的,所以这种矛盾也会存在于池上所塑造的人物里面……这些微妙能够被体会、被理解、被体恤,就在于作者有共情的能力,有理解周边的能力,有观察他者和理解他者的能力。”

在女性漫长的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决绝时刻,没有那么多的天翻地覆、颠沛流离,这恰恰是生活中平淡的过往。”但正如张菁所说,池上就是用这样平淡的方式呈现出触手可及的困境,也告诉我们,人都在不太容易地往前走着。

徐刚则为“一个女孩的数千种身份”提供了男性写作者的视角。他坦言,作为男性谈论女性话题不太擅长,但也试图理解:“某种程度上《松木场》就是一种飞蛾扑火的逃离。其实女性迫切要从自己非常牢固的日常生活琐碎、平庸中逃离出来。这样逃离出去的瞬间非常可贵,女性非常不容易。”一个女性其实会不断回望过往的岁月里所做出的选择,回望好像能够看到平行世界里的自己。如果做出别的选择会怎样?会不会构成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自己?这种逃离固有生活程序的想象对一个女性来说十分勇敢,也十分难得。

此外,对于池上从世界退守到自我、“表达生活的本来面目”,徐刚表达了肯定:“池上在这方面的助力是很好的……恰恰是这种生活的沉重本身,找到一条路、一种可能。”在《仓鼠》和《松木场》中有很多对个体处境的呈现,也不乏微妙的隐喻:仓鼠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人类本身。这是非常打动徐刚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着非常充分的生活经验的写作者,才能够呈现的经验和意象。”

池上说:“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外貌也好、他人的评价也好,是怎样在构建自己、重塑自己……我其实想探寻的是一种相对复杂、更现实一点的问题。因为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这么简单,有很多选择、转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化,所以我想写出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微妙的关系和事件构成了每个人的生活本身,让每一个女性、每一个人慢慢变成了现在的自己。生活不可能全然光明或全然黑暗,它本来就介于明暗之间,微妙而平淡。当我们平淡地往前走,回望时也许有很多个“如果”,但是一个个不完美和缺憾筑成了来路,让每个人逐步成为能够被接受的自己。也许刚开始,很多的焦虑源于太希望完美,而《曼珠沙华》告诉我们,不仅是作为少年、作为女性,对于所有人而言,我们可以逐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让自己一步步往后行进,让平淡而微妙的生活往后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