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900年前的穿越与遨游
来源:文学报 | 刘纳新  2023年02月21日15:03

一个人一生能亲手摸过、亲眼见过、亲自慢慢走过的路,加在一起实在非常有限。更何况,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人这个聪明的精灵,经过许多阅读,就能通过文字,使自己置身在那些“亲自过”的事情面前。我们就能体味千百年前的人,曾经亲手摸过、亲眼见过的物件,亲自慢慢走过的路。甚至,还能产生一种天空俯瞰的视角。比如,朋朋哥哥写的“5分钟爱上博物馆”系列就提供了这样一座桥梁。这套书目前已经出版了三册,分别是《穿紫衣服的兵马俑》《丝路飘来胡旋舞》和《在900年前“航拍”中国》。我尤其对后者印象深刻,这剑走偏锋的书名,占据了一个奇妙的制高点。

翻开书才知道,“航拍”的对象不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科技奇闻逸事。这是一本文博迷会爱上的书。作者借900年前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将阅读变成每一页一段的航程。翻阅书页,犹如在时间轴上作历史穿越,也如同在知识上穿越光亮和阴暗交替的隧道,只是因为作者的介绍,隧道里不是一片黑暗,而是一件一件的文物,以及他们后面那些鲜活的人、生动的生活、激越的诗文……在丝绸之路的骆驼背上颠簸,自然画出波澜起伏的乐章。

仔细查看作者的“航拍”路线,发现作为“北京博物馆通”的朋朋哥哥偏爱北国,或者说胡焕庸线以西,居住人口稀少的地方,他特别地喜欢“拍摄”。他从北京故宫出发,迂回于首都博物馆,然后航向河北、山西、天津、内蒙,除了文博大省河南、陕西,他一点没有忘记留给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这些西部广阔的地方以足够的“镜头”,如果按照书名,他给福州、成都、重庆、武汉、长沙等地,几乎没有与西部地区同等的关注。期待他的“5分钟爱上博物馆”系列后续作品尽快出版,可以补上这个“偏心”的缺憾。

翱翔了一大圈,不禁有些小小的感慨。像《千里江山图》,以其釉色、线条、卷轴的宏大就足以让我们产生“只此青绿”的赞叹。但是,有些文物只说了一半的话,比如后母戊鼎,若没有考古学家解读它的铭文,我们无从推想如此硕大的青铜器后面到底是怎样的故事。我们对往昔的了解,只能通过文字。我们对“只此青绿”的热爱,也是因为宋代的文化定义了何为中国,我们今天打字依旧沿用了宋时定下的字体。

从北宋开始,中原不断与西域在历史里移动、反复拉锯,面临战乱之苦,我们才知道和平与民族的和睦是何等宝贵。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者在书的最后,将西藏博物馆中那件宝贵的镇馆之宝作为收尾的镜头。因为这个瓶子不一般。它以一种最为原始、传统的手段,来达成信任、和解和共识。

和平与和解,不是人类一开始的选择。但是,时间和苦难使所有的人,无论是哪一国和哪一个民族,都意识到和平的宝贵。因为在和平的岁月中,我们才能从容地观看和触摸属于曾经、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以及将岁月凝固的文博珍宝。

“5分钟爱上博物馆”系列只是一套童书吗?不,这是一套我们都应该阅读的手边书。打开它们,你可以离开此地,开始精神世界的遨游。只是900年吗?应该远远不止。按照作者列出的宝贝,借由最古老的那只仙鹤的尺骨做成的骨笛,你应该可以遨游8000年。

(《在900年前“航拍”中国》朋朋哥哥/编著,新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