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解放军文艺》2023年第2期|王含丰:新时代“播火者” ——记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
来源:《解放军文艺》2023年第2期 | 王含丰  2023年02月16日08:03

王含丰,湖北荆州人,从军二十余载坚持文学创作,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陆军文艺》等报刊发表作品近百篇。

 

新时代“播火者”

——记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

■ 王含丰

金秋十月,群山环绕的皖东腹地,叠翠流金。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某训练基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的十余名骨干成员,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应邀前来为在此演练的第七十二集团军某旅宣讲二十大精神。帐篷外、阵地上、车炮场旁,同样是一身迷彩作训服的政治教员们信步走进战士们中间,宣讲辅导、答疑解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官兵心坎上。官兵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响亮的口号在道道山岭间激荡。

东至海防前哨,南到丛林腹地,西赴雪域高原,北达茫茫戈壁……近年来,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矢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从城市到边疆,从部队到地方,先后开展宣讲服务六百余场,受众八十余万人次,培养理论骨干数万人,足迹遍布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六十三个地(县)级市,将点点星火撒在神州大地,燎原大江南北。

茫茫喀喇昆仑,雪山为背景、阵地为课堂。一堂题为《刻不容缓推进应急备战准备》的理论宣讲课开讲了。台上,政治教员俞红注视着一名名官兵;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如同千百束光聚焦在这名军校教员身上,映着高原阳光,熠熠生辉。当俞红讲到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铁甲玫瑰”马和帕丽的故事时,台下,有个留着一头精干短发的年轻女干部害羞地抿着嘴,脸不自觉地红了——她就是新疆军区某坦克连指导员马和帕丽。

课后,俞红教员走进战士们中间,惊喜地发现马和帕丽就在其中,两人禁不住热情拥抱。

马和帕丽和俞红都是党的二十大代表。马和帕丽长期扎根基层一线,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年英模;俞红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坚守在铸魂育人的高地。

一个六〇后,一个九〇后,因为同样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热爱和笃信,紧紧相连。他们都坚信:想要别人学,先要自己学好;想要别人信,先要自己真信。

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九九二年,初次登上讲台的俞红讲的第一门课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她的书桌最醒目处,一直摆放着一本《共产党宣言》,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她学习的心得。二十年后,在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学观摩比赛时,她把选题定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一举获得全军一等奖。二〇一八年,正值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俞红查阅大量经典著作,在深入思考调查基础上,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时代的最强音》,成功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理论研讨会”,并参加了党中央召开的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二〇二二年,俞红团队再次传来喜讯,他们历时数年打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时光不语,岁月有声。马克思主义这门课,俞红整整讲了三十年。

在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中,有很多像俞红一样的政治教员,他们都秉持着这样的信条:我所讲的,必是我信仰的,我所信的,必是我坚守的。

传道先得道。二〇一七年七月,陆军工程大学组建之初,就第一时间集中四省五地骨干力量成立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中心,建立五个“星火”理论学习研究小组。每周一次的理论研讨活动,是他们雷打不动的惯例;定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领悟会、交流会、分享会,是他们长期坚持的制度;紧盯理论热点,瞄准理论前沿,创新理论引领,是他们始终追求的目标。这一套“组合拳”,让政治教员们在研学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真切体悟到了真理的光辉、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

二〇二二年十月,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该群体齐聚一堂,第一时间组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认真开展学习研究和讨论交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做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鼓舞斗志。

在大学政工系的“星火”群体荣誉展陈室里,有一本特殊的《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翻开这本教材,隽秀的手写批注密密麻麻布满了教材的边边角角,大大小小写满备注的纸张夹满书页。这些批注和备注,有对教材内容的解读阐释,有围绕教材阅读经典文献做的读书笔记,也有日常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手写字数之多,甚至超过了教材印刷体字数本身;而已经泛黄皱起的书页,似乎诉说着书籍与主人无数次跨越时空的思考对话。

这本书的主人,是从教三十三年的郭幼茂教授。这是一本写在教材上的特殊教案,是把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与个人生活方式合二为一的立体呈现。这也是郭教授送给系里年轻教员们的一份厚重的礼物,承载着一名政治教员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根基和深情嘱托。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作为全军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团成员的郭幼茂带领团队运用三十余年党史军史教学经验,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放进党百年奋斗的伟大进程中感悟,精心遴选标志性人物、典型性事件、里程碑会议,形象解读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生动阐释了“两个确立”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及时将学研成果纳入教学讲义。

二〇二二年七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刚一结束,郭幼茂教授又主动请缨,组成团队第一时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担纲宣讲辅导授课提纲撰写任务,为“三进入”做好理论准备。

郭幼茂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群体自身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每当党的重大会议召开、重大理论提出、重大政策出台,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结合马克思主义原著、课程教学体系等抓紧学习研究,及时理解消化,进入课堂教案。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翻开年轻教员顾萌萌的备课笔记扉页,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句至理名言。提起自己的第一堂课,她仍然记忆犹新:尽管那天上讲台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但由于理论功底不扎实、授课技巧不灵活,课堂效果和教学评价都不理想。看着督导专家和学员们略带失望的眼神,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站上讲台,就得底气十足、激情四射,这样才能感染学员、活跃课堂,才能让理论之火点亮学员心灯。底气从何而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功底;激情从何而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负责帮带她的指导教员朱玮副教授的一番话,让她恍然大悟。

从此,在朱玮的悉心指导帮带下,顾萌萌一头扎到书堆里学经典、读原著、悟原理;平日里更加关注时政焦点、社会热点和官兵疑点,并从理论的角度思考解读、求证答案;为了加深理解、加强记忆、融会贯通,她走路思、坐车背、熬夜想……慢慢地,理论的积累为她积蓄了底气,信仰的坚定让她充满了激情。在随后的课堂上,理论解读已然游刃有余,哲理名言更是信手拈来,她的课也越来越受到学员欢迎和专家肯定。

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不仅要从历史中求解,更要从实践中探寻。

一次,青年教员王文超组织学员围绕“共同富裕”展开讨论。一名来自贵州山区的同学向她提出疑问:“为什么国家加大了对各地的建设投入,但东西部发展还是不够平衡?”面对这一问题,王文超总感到讲不清、道不明,学员也感觉不过瘾、不解渴,自己也很着急。

习主席视察江苏徐州后,“星火”群体团队随即组织到徐工集团参观见学。当王文超跟随群体,目睹企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不禁豁然开朗:“党的创新理论伟力已经熔铸在中国各项建设成就之中。”在随后的授课中,她从东西部的发展基础、发展速度、发展成果,以及国家对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投入力度、政策倾斜等方面,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引导大家深刻领悟“共同富裕”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成果。看着眼前那一双双欣喜的眼神,王文超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二〇二二年七一前夕,“星火”理论服务群体教员代表来到黄海前哨——开山岛。上岛前,教员们又一次学习了“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先进事迹。在岛上,他们参加了升旗仪式,重温了入党誓词,参观了“时代楷模”事迹展览,为守岛民兵班宣讲了伟大建党精神。教员们跟着王仕花大姐边走巡逻路,边听她讲述和王继才的点点滴滴。看着王仕花大姐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有教员忍不住问:“您的腿怎么了?”她淡淡地说:“这些年在岛上,风湿重得很,左边的股骨头都坏死了。医生要我手术,但我不想做。万一手术不成功,就不能再上岛了。我实在是放不下!”听她这么说,很多教员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放不下”,再普通不过的三个字,折射的是对海防安危的永远牵挂,诠释的是爱国奉献的赤诚情怀。教员们在现地感悟守岛精神的同时,也对忠诚、坚守、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返回南京的路途上,教员丁郁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开山岛”,三尺讲台就是我们政治教员需要守护的“开山岛”。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坚守得住,只有付出真心才能坚守得好!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近年来,“星火”群体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讲信仰者先有信仰,深学细研、虔诚笃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让信仰之根在内心深处越扎越深。

二〇二一年教师节前夕,教员佘颖颖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的信。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很快想起了那个个子不高、黝黑俊朗的学员马明。

马明所在的边防团正是“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所在团,他也是那次边境冲突事件的亲身经历者。

“教员,今年国防经费提高意味着什么?”“大国军队要履行什么国际责任?”“您对军改怎么看?”……在开学第一课上,看似腼腆的马明却对这些理论问题充满了兴趣,在课堂上很活跃。佘颖颖用兵言兵语一一耐心解答,也记住了这个爱提问的小伙子。随后,在佘颖颖的策划下,马明登上了学员们梦寐以求的最高讲坛——“军士大讲堂”。

“我们团长祁发宝在雪域高原戍边二十三年,上千次带队跋涉巡逻,四十余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十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马明的开场白让听众无不动容,面对着台下热切的目光,他眼含热泪,深情地说:“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感召下,全团官兵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身前是重围、身后是祖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诉说着对马明和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敬意。

马明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浮现在佘颖颖脑海里,她的眼眶不自觉地红了。

拉回思绪,她深吸一口气,从信封中拿出信笺,一束火红的天山红花标本和隽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教员,我已经回到了边防。是您在课堂上告诉我,只有把个人梦融入强军梦,才能更好地找准奋斗的方向。如今,我已是班长了,在担负边境巡逻任务的同时,按照您教授的方法带着战士们学习主席讲话,大家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滋味。”

“教员,送给您这束新疆特有的天山红花,就像我们戍边人一样,一颗红心永向党,感谢您为我们传播‘红色信仰’,凝聚‘红色力量’。”

“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最有意义的教师节礼物!”望着眼前的天山红花,佘颖颖无比欣慰。

用真理之光照亮育人之路,用思想伟力催生强军动力。和佘颖颖一样,这个群体始终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主脉授课施教,既讲清理论观点,又回答学员“为什么”的追问,引导学员真正掌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在“星火”群体潜心培育下,一批批毕业学员从这里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成为了红色江山的坚定捍卫者和守护者……

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政治指导员郑纪文,就是这个群体哺育出的优秀学员代表。他刚上军校时,因为还找不到门道,学理论的兴趣并不浓,但在政治教员循循引导下,逐渐品尝到真理的甘甜。毕业到了一线作战部队,他与政治教员的联系一直没有断线。担任连队指导员后,郑纪文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用真理火种燃旺连队炉火。二〇二一年七月,郑纪文所带连队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二〇二二年,他个人被表彰为陆军第四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还光荣地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是政治教员给我指引了理论学习的方向,是创新理论给了我无穷力量,也照亮了连队转型发展之路!”郑纪文深有感触地说。

拉不直学员心中的问号,就难以在学员心中扎下忠诚的根子。一堂政治理论课上的思想提领,往往能改变青年学子的人生抉择。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教员王晶把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纳入政治理论课,引导激励学员厚植家国情怀,奋力投身强军兴军伟大征程。

“深入学习了英雄们的先进事迹,我备受感动、深受鼓舞。未来的军旅之路,我愿像骆驼刺一样,扎根基层、戍守边疆,让火热青春在许党报国中闪光。”学员晏子祎听了王晶的课后,主动递交了赴边申请书。

一次启发,往往能改变青年学子的人生抉择。当年临近毕业时,全校有三百九十名学员和晏子祎一样,申请到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

博士学员刘一鸣,本科的时候是国防生,还是校学生会主席,曾参与组织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竞赛,完赛后赞助商找到他,希望他毕业后到公司上班,年薪三十万以上,当时他很心动,服役意识也随之有些动摇。本科毕业后,刘一鸣带着些许对未知军旅生涯的迷茫,来到陆工大读研,开始接触“星火”群体教员们。针对研究生思维活跃、思辨能力强的特点,教员们因人而异、因时而教,以当下时事热点、学员关注焦点和现实困惑点切入,通过“翻转课堂”“探讨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教育引领。在教员们的引导启发下,刘一鸣很快明白了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和军队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对军人身份和军队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越来越强,进而坚定了投身科技强军大潮的人生追求。二〇二〇年,他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立三等功。

刚走上讲台那会儿,教员朱小林被“如何上好一堂课”深深困扰。熬夜制作的课件,学员不买账;精心设计的互动,学员没反应。问题到底出在哪?

教研室主任孙天威看出了她的困惑,向她抛出一个问题:“去餐馆就餐,你会想吃隔夜的冷饭,还是热乎的大餐?”授课内容要新要热!朱小林恍然大悟。

为了保持理论的新鲜度和课堂的热度, “星火”群体成员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天必须关注“一视三网”“两报一刊”。“一视”就是新闻联播;“三网”就是新华网、人民网、求是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网站;“两报一刊”就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求是》。他们时刻关注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习主席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紧盯各类社会思潮、社会动态和社会热点,并第一时间编入教案、融入课堂,确保随时为学员捧上热腾腾的理论大餐,力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精品课、示范课。

“军队历史和优良传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是否还能发挥巨大作用?”坐在“人民军队历史与传统”课堂上的学员崔启帆,面对教员秦岩抛出的问题有点小蒙圈——这是一堂启发式、互动式、思辨式教学的场景。

“是啊!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战争在演进,曾经靠信仰信念、士气勇气制胜的辉煌历史,需不需传承?能不能管用?是不是落伍?”崔启帆思绪万千。

“报告!”来自“硬骨头六连”的学员杨建秋自告奋勇、走上前台,结合习主席给连队全体官兵的回信,讲解了所在连队的精神传承;来自“英雄坦克旅”的学员陈志文不甘落后、接着登台,结合所在部队当年支援边境作战的事迹,阐述了对强军目标的理解;学员崔锋阳结合自己所在部队参加一江山岛联合作战的战例,提出了关于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思考……

一段段讲解,一个个故事,让崔启帆疑团渐消、心跳加快,耳畔仿佛响起了催征的战鼓、冲锋的号角。“没有革命历史的‘根红’,哪有当代青年的‘苗正’?红色血脉需要我们传承,红色江山需要我们守护,红色历史等待我们续写!”

二〇二二年六月,又是一年毕业季,教员陈聪再一次带领毕业学员来到南京雨花台感悟信仰、固牢初心。

四十余米高的纪念碑如火如炬,直入云霄。碑座前,手铐铁链的共产党人大义凛然,为了革命理想,为了人民解放,慨然赴死,步履决绝。

碑有形,静静矗立在雨花台之上;碑无形,高高耸立在后来人心中。穿越时空,这是与革命先烈的无声对望;时空穿越,这更是与民族脊梁的心灵对话。

站在这座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里,教员陈聪的话直击学员心灵:“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阳光。如今,生逢盛世,唯有踔厉奋发、知责奋进,才能担当起这如山的使命重任,才能不辜负这美好的时代。”

一场场红色之旅留下了红色记忆,一个个红色故事激励着红色一代……“星火”群体的每一名教员以历史为笔、以时代为题、以红色为底,尽情挥洒、精心描绘着一幅幅忠诚于党、矢志强军的人才画卷。

创新理论需要创新讲。一直以来,“星火”群体坚持紧跟时代潮流,努力以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互动融合的宣讲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学员。

“大家来看今天早上的这则新闻——侮辱‘冰雕连’的网络大V罗昌平公开致歉。”五月的一天,教员刘斐然像往常一样,结合时事展开授课,当即引起学员热议。

“习主席深刻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先烈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怎能不敬仰他们、铭记他们?怎能不捍卫他们的名誉、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接下来的授课中,刘斐然因势利导,将崇尚英雄的种子深植学员心田。

和许多“星火”群体成员一样,为了把每堂理论课都讲得更加接地气、学员好理解,刘斐然养成了一个特殊的“职业习惯”:平时看电视、刷新闻,甚至走在大街上碰到新鲜事,总会思考其是否与授课内容相关,如果融入教学能不能激发学员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在她的微信收藏夹里,分门别类收藏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资讯,准备随时调用。她还在手机中安装了“学习强国”“解放军报”“央视影音”等多款理论学习和权威媒体APP,一有时间就点开阅览,收集素材,启发灵感,力争用最新鲜的“食材”加工成适合新时代官兵口味的理论大餐。

面对信息时代浪潮,“星火”群体还在拓展传播平台上积极探索实践,倾心打造智慧课堂,让政治理论课突破时空限制,从课堂进入学员日常生活,实现课上到课下的多维渗透。

“现在开始上课,请大家使用手中平板扫码。”进入陆军工程大学智慧课堂,只见教员郝世超轻点屏幕,学习共享资料即“闪送”至学员端。紧接着,随着弹幕、投稿、现场发题等交互功能开启,郝世超与学员在线上深度联动,开启了一次别样的“理论之旅”。

“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特点优势,创新学习模式,改进教育方式,才能让理论武器彰显威力充满活力。”几年前,郝世超参加教育部混合式教学师资培训班,看到地方高校取得的丰硕成果,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培训归来,郝世超和同事们探索出了基于“雨课堂+学堂在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大学深化在线教学改革蹚出了新路。

从无到有,更要从有到优。为解决各平台之间数据无法有效整合问题,郝世超与同事们向着更高目标发起冲锋。经过反复试验、调整,他们参与设计的“陆工在线”智慧教学平台成功上线运行,实现了“单一平台同时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目标。全新的理论学习体验,让学员纷纷被“圈粉”。

宣讲实时在线,育人才能永不掉线。从《军人道德规范》教育系统、思想政治育人基础工程五维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系统的迭代升级,到军综网SPOC平台、“雨课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钉钉+雨课堂”和“陆工在线”等线上教学模式的持续改革……一路走来,“星火”群体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构建起了多维立体的铸魂育人格局。

“茧子厚、疤痕多、脸蛋黑、衣服破,是他们的独特名片;‘敢吃大苦头,磨出硬骨头’‘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王杰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全班战士人人取得通信、射击、驾驶三大专业的等级证书,熟练掌握十一种打击武器。”

苏北某合成旅,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官兵惊奇地发现,台上教员授课所举的事例,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人真事。原来,授课教员吴定平在理论辅导前特意去参观了部队史馆,了解官兵动人故事,并将之作为理论辅导的鲜活教材。授课辅导结束,大家纷纷报以热烈掌声,练兵备战的劲头更足了。

在授课中融入所到单位事例,把宣讲内容和部队历史结合起来、与官兵自身经历结合起来,抓住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新情况新问题、官兵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凝心聚魂、解疑释惑,是“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的一大特点。

在许多人眼里,信仰是抽象的,而不是具象的。政治理论教员的使命责任,就是要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把枯燥的理论讲生动,把热点焦点讲透彻,真正接上基层地气、讲到受众心坎、植入官兵心灵,这样才能当好理论翻译。

“给基层官兵讲理论,比平时在学校里给学员授课难得多,很可能费力难见效。”这是俞红教授最为深切的感受。作为“星火”群体的骨干成员、大学政工系主任的她,可谓是军队理论界的“大明星”,但每次为基层官兵宣讲,心里还是会犯怵。“自己基层经历不多,对部队了解不深;官兵学历层次不同、理解能力差异,诉求不一,众口难调。要让大家感兴趣,讲到官兵心坎上,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此,每次接受部队授课邀请,她都要认真了解分析部队现状,详细分析官兵现实思想和诉求,精心设计宣讲选题和教案,不回避基层关注的敏感话题、矛盾问题,直击官兵关注的热点话题、难点问题,真正为基层官兵解扣子、引路子、强心智。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党代表谁的利益?人民群众,所以有人民至上;党领导人民建设需要有理论指导吧?所以有理论创新……”二〇二一年,李琳琳来到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当兵锻炼,见几个女兵在理论考核前死记硬背应知应会,便主动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她们理解单一知识点背后的理论逻辑。最终,战士们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喜欢上了理论学习,经常找李琳琳讨论交流。

“官兵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炬。”和李琳琳一样,“星火”群体的每名成员都以传播真理为己任,既把理论知识传播给官兵,更用信仰之火点燃官兵。每次到部队,除进行理论宣讲辅导外,他们还主动发挥辐射作用,开展微课教育示范、问题答疑交流、面对面骨干帮带等,为部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理论宣传队”。他们深知,今天迸发的一点星火,就是明天照亮梦想的一片火光,这些新火种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就能把强军正能量传递给更多官兵。

二〇二二年春节前夕,李晓和刘静教员应联勤部队邀请,前往某仓库进行理论宣讲。途中,李晓收到一条微信:“李教员好!听说您来单位宣讲真是太高兴了,好想再当一回您的学生,再听一回您的授课。”

原来,是她曾经教过的士官学员曾黎明和五名战士当时正在山上执勤,可能错过听课机会。讲完大课后,她俩向仓库领导提出,希望上山为执勤官兵补上一课。

时值隆冬,大雪封山,山路崎岖,坡陡路滑,仓库领导为安全起见,婉拒了她们的请求。“传播党的声音,不能落下一处、漏掉一人。”她们执意上山。在前往执勤点的路上,随着海拔不断升高,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到了山上,两位教员被冻得浑身打颤,战士们顾不上穿大衣戴棉帽就跑出来迎接,激动地说:“终于盼到教员了!我们平常理论笔记记得多,听课机会少,能面对面听教员们听讲,真是太好了。”战士们期盼理论的热情如火焰,驱散了身体的严寒,在哨所她们讲了终生难忘的一课!

“部队官兵练兵备战按下快进键,政治教员为战向战必须拉满弦。”多年来,“星火”群体始终坚持向打仗聚焦、为备战服务,部队演训到哪里就跟进到哪里,官兵战斗在哪里就宣讲到哪里,用习近平强军思想筑牢思战根基、点燃练战激情、提振胜战勇气,足迹遍布座座军营、边关哨所、演训一线。

安静的营区、柔和的灯光、闪烁的屏幕……工作兴奋时,键盘“哒哒哒”节律悦耳;思维瓶颈时,起身离座来回踱步……这样的加班场景,对于“星火”群体政治教员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灯光下,他们倾注精力最多的是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和不断演变的战争形态。“政治工作的战斗属性,不仅体现在看不见的思想战线,更彰显在看得见的硝烟战场,政治教员也要当研究战争、设计战争的行家里手。”长期在一线部队奔波的曹二刚教员感慨万千。

斗室观天下,尺屏鉴烽火。政治教员平时教学任务繁重,面对空地一体战、网络中心战、无人化作战、智能化作战、认知域作战等不断涌现的战争理论,他们以“战争今天就要打响”的紧迫感,见缝插针、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

“强敌利用话语权优势发布混淆黑白、鱼龙混杂信息,如何有效反制?”“法理斗争、心理攻防如何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城镇要点夺控战斗受挫,如何有效进行战场鼓动?”……针对现代战争中政治工作面临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他们立项攻关、研析机理、吸收创新,越钻研越觉得政治工作作战功能发挥还有许多新领域需要拓展、新问题亟待研究。

“赴基层、到一线,沉下心、接地气,才能让作战理论研究紧贴备战急需、打仗急用、部队急盼。”教员徐学文到英模苏宁生前所在连队跟战士一起徒步行军、构筑工事;教员盛璞到某合成旅代职、学习驾驶某新型主战坦克……先后有近百名政治教员沉到边防前线、重大演训一线、军事斗争准备前沿,在练兵备战的火热氛围中找课题、寻方向、研招法。

近年来,大学政治教员先后向上级机关提交了《现代战争教育动员问题研究》等三十余份高质量咨询报告,多数被军委、军种机关决策采纳;他们完成的两百余项战味十足的研究成果,全部进入政治理论教学课堂,许多成果在部队演训活动中被转化运用。

二〇二〇年,教员蒋斌主动请缨赴某边境任务部队,二十五天时间奔赴三个作战区域十四个点位,翻越达坂十一座、行程两千多公里,为官兵开展理论宣讲服务。高原缺氧身体不适,仍然马不停蹄连续作战,其精神令任务部队领导赞叹不已。

“身为一名政治教员,既要育心,也要抚心;既要身到,更要行动。”蒋斌深有感触。

二〇二一年,已年过四十的女教员李暄赴新疆军区某团代职,主动请缨到边境一线与战士们一起执勤训练。部队驻地大气压不足海平面的百分之六十、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紫外线强度比平原高一倍、昼夜温差超过三十摄氏度,任务一线环境更加恶劣。团领导再三劝阻,李暄却坚定地说:“作为政治教员,就是要到战士们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达任务一线后,李暄顾不上休息调整,立即投入到考察调研工作中。不到一个月时间,她走遍了每座营房、每个点位,因地制宜设课堂,和大家一起真情感悟习主席对边防官兵的关心关爱之情;结合大量史实讲授边境冲突始末,帮助官兵充分理解上级战略意图,坚决履行守土卫边职责;讲好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激励大家不畏艰险、冲锋向前。尽管每说一句话都感到呼吸困难,但为了保持授课流畅,她从来没有停下吸过一口氧。

课后,下士赵鹏动情地说:“李教员讲的是身边事,说的是实在理,句句讲到了我们心坎上,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生命禁区、献身雪域高原的信念。”

理论战士也是战士,理论课堂就是战场。只要能为练兵备战服务、为战斗力生成助力,再苦再累也值得!这是这个政治教员群体的共同心声。他们利用基层代职、当兵锻炼、部队调研、受邀宣讲等时机,积极为部队官兵巡回宣讲,把理论的火种播撒在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助力部队激励士气、注入元气、集聚正气。近年来,这个群体先后有二十五人次被抽调参加全军、陆军理论服务走基层活动。他们的“理论服务轻骑队”走边关、进海岛、上哨所、登高原,用有高度、有温度的理论宣讲服务,激发官兵练兵热情。

在某舟桥旅渡河场,张伟教员与官兵交流“现代战争为什么还要发扬战斗精神”;在军舰甲板,曹二刚教员下到艇室,为战士解读“如何理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西域边关,秦洁教员先后登上布伦口、红其拉甫、塔合曼、卡拉苏等高海拔边防哨所,与官兵讨论“新时代的好战士是什么样子”;在青铜峡部队演训点,陈聪教员和战士们畅聊“怎么看幸福生活靠奋斗来实现”……

“强军备战没有休止符,理论宣讲服务也没有休止符。”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上,处处留下了这个群体播火传道的奋进身影。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包括军校政治教员在内所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责任。”任佳莹说。“星火”群体紧扣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围绕不同群体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和关心关切,用心用情用力,把党“想说的”和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在贴近生活、回应现实中深入人心,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被群众接受信服。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武善彩顺势给大家讲起了党的乡村振兴政策;村民喜笑颜开,齐夸军校博士好、党的政策好。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深秋高原,寒意渐浓西藏昌都市卡若区俄洛镇加林村却热闹非凡、喜气洋洋;村党支部书记向巴泽仁带领乡亲们手捧哈达,迎接他们盼望已久的一群特殊客人——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的“星火”群体教员代表。

“二十多年前,我从雪域高原赴重庆西藏中学求学,入学第一课就是士官学校的政治教员给我们讲的思想教育课,是你们在我心中播下了一心跟党走的种子。”到达村活动中心后,负责引导的镇长其美深情地说。

原来,长期以来,重庆“星火”小组带领学员“红岩雪鹰”宣传队,深入藏族学生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架起了藏族孩子与人民子弟兵的连心桥。

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他们又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军队参加乡村振兴的号召,延伸与重庆市西藏中学三十六年共建情谊,跨越一千五百公里,来到西藏中学学子家乡——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俄洛镇加林村,为村民们宣讲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并走进脱贫乡亲向巴央宗老人家中,详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共同商讨持续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亲人解放军的关怀,我们现在生活越过越好!”向巴央宗紧握着官兵的手,连声道谢。

人民群众在哪里,就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哪里。近年来,“星火”理论宣讲服务群体充分发挥宣讲服务生力军作用,把真理火种播撒祖国大地,真正讲出了“百姓味道”“时代味道”“信仰味道”。

“老师您好!我们长期在外打工的党员,如何参加村党支部会啊?”这是湖北省红安县“中和司村流动党员学习群”收到的一条信息。群里的教员龚晓伟稍作思索,立即回复:“村党支部会议,也可以采取视频会议形式,线上同步参加。”

中和司村是红安老区的贫困村,也是陆军工程大学武汉军械士官学校的定点帮扶村。多年来,“星火”群体坚持扶贫先扶智、建强党组织的思路,帮助该村加强理论武装、健全基层组织、发挥组织功能,制定发展规划、实施精准脱贫,不仅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而且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成了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

每当为游人导游,解说员都会如此介绍: “当年红安子弟,为新中国建立立下了不朽功绩;如今脱贫攻坚,子弟兵为老区人民致富守望相助。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子弟兵必义无反顾。作为政治教员,理应走在前列、率先垂范。”说起这几年红安扶贫的亲身经历,龚晓伟教员无比自豪。

这些年,这个群体通过建立联系点、开设大讲堂、派出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围绕广大群众的关心关切,用心用情宣讲服务,进一步坚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二〇二〇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成了关注焦点。一时间,全市封城,城市停摆,人心惶惶,谣言四起。疫情面前,抗疫战场,“星火”群体成员胡隽挺身而出,主动申请担任所在楼楼栋长,每天与志愿者一道,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环境消杀,配送物资,宣传防疫政策,解释制止谣言。“有子弟兵在,我们就放心,大家都安心。”楼栋微信群的点赞,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疫情期间,“星火”政治教员群体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分批组织教员走进各校区驻地地方高校、街道社区、党政机关,宣讲党的坚强领导、国家制度优势、防疫抗疫政策,凝聚意志力量,坚定必胜信心。

春风化雨润心田,筑梦青春向未来。这个群体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充分发挥年轻教员多的优势,用革命军人特有的忠诚品格、家国情怀、血性担当、奉献精神等影响带动广大青年,引导广大学子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二〇二二年五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来临之际,这个群体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宣讲团、南京理工大学“红话筒”政治理论宣教团、山东科技大学“青春·知行”宣讲团,开展“青春向党、不负人民”主题联学活动,聚力打造“军地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平台,创新理论共同研、红色故事共同讲、思想教育共同做,引导青年学子担负起新时代使命责任。

在“星火”群体教员的指导下,陆军工程大学各校区分别成立了由学员组成的“蒲公英”理论宣讲小分队、“烽火”学员宣讲团、“红色薪火”强军故事会宣讲团、“红岩雪鹰”宣传队、“为战”青年博士宣讲服务团等团队,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到驻地、家乡的街道、乡村、学校等地,接力开展理论宣讲,范围覆盖多个省市,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千家万户。

“那是我们上过的非常难忘的一堂教育课!”时至今日,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对陆军工程大学教员曹二刚的授课还记忆犹新。

那是二〇一九年六月,曹二刚教授赴北部战区陆军开展理论服务走基层活动。十天时间,深入八个单位,辗转数千公里,一路顶风沙冒骤雨、战高温斗酷暑,常常是讨论问题在车上、修改讲稿在路上、备课整理在晚上、累了休息靠椅上……他始终保持激情、饱含深情为官兵讲好每一课。

那天,曹二刚正在该旅野外驻训场授课,突然刮来一阵狂风,卷起漫天沙尘。当时,他迎风而立,不顾泥土钻入口鼻,奋力加大说话音量,让背风而坐的战士都能听得清。旅领导由衷地说:“专家教授迎着黄土搞教育,就是对官兵最好的教育。”

“教育学员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是“星火”群体的真实写照。面对院校调整改革,十二名教员主动放弃行政岗位或到上级机关任职,十余名专家教授不为利益所惑婉拒地方高薪聘请,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战线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家国的大爱、对岗位的挚爱和对学员的深爱。

教授张伟是出了名的理论达人,生活一向节俭的他购买理论书籍却从不吝啬,家里书房、床头、客厅的角角落落摆放了两千余册书籍,有的翻阅了很多遍,有的篇章贴满了注解便签……

“学员可以理解教员的严厉,但不能原谅他的浅薄,我一直用这句话警醒自己。”当有人问起背后的秘诀时,他经常谦逊地说。

二〇二一年,张伟带领研究生刘斐然担负某重大课题任务,连续九个月奔波在基层部队、教研室、图书馆,放弃周末假日加班加点研究攻关,最终获评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和张伟一样,这个群体始终注重严谨治学、深耕科研,全部心思精力向教学研究倾注。近五年,这个群体十余篇研究成果入选全国全军重大理论研讨会。二〇一九年,全军组织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岗位练兵比武,共评出十五堂精品示范课,这个群体的两堂思政课成功入选。二〇二一年,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选,该群体以显著优势位居全军院校前列。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真理的传播、信仰的传递,靠理论的彻底,也靠人格魅力的感召。“星火”群体始终以知行合一的师者风范映照初心、践行使命,立身为旗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让真理之光照亮官兵成才之路、奋斗征程。课堂内外,大江南北,处处留下他们笃行不怠的足迹,记录着他们行为世范的动人故事。

“教员,您要代职的合成四营今晚就机动去野外驻训。您是随部队走,还是留守?”一天,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人力资源科干事李金长给陆军工程大学教员盛璞打来电话,颇为急切地问。

“去外训地。”没有丝毫迟疑,盛璞果断回答道。

“山里条件艰苦,尤其是快要入冬了,气温低,您确定要去吗?”电话那头,李干事劝他再考虑考虑。

“部队去哪,我就去哪!”挂断电话,盛璞当即改签车票,毅然踏上行程。

迎接盛璞的考验还不止艰苦的野外生活条件,报到谈话时,旅领导告知盛璞,虽然他代理的是营副政治教导员,但由于四营教导员负责新兵工作不能来驻训,他还需代为履行教导员职责。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挑战面前,盛璞没有退缩。他虚心向营连干部骨干请教,利用点滴时间与官兵谈心交流,很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驻训期间,他不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经常为官兵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还注重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与官兵一起完成了高强度的远距离徒步行军、野战工事构筑等各项演训任务。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爱和责任,是师者灵魂。多年来,“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无论走到哪里,都坚持言行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深厚情怀犹如夜空星辰,指引方向,给人光明。

阳光下,教员卢伟看着手机屏幕,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笑容温暖而明亮。这份笑容源于学员苏琳的一条微信——

“教员,我今天收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特与您一起分享这份喜悦,谢谢您的指导帮助。”微信后附了两个灿烂的笑脸。

苏琳是卢伟教的本科学员,面对学习环境的变化和家庭变故等原因,入学时内心有些失落和迷茫。卢伟用自己曾报考国防大学研究生历经挫折后成功的经历告诉她,努力才能看见梦想的光。

教员心中有梦,才能点燃学员梦想之光。当卢伟从国防大学博士毕业时,苏琳考入了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师生间用彼此圆梦的方式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梦想接力。

“每名官兵内心都有一团火,我们要帮助他们点燃心里的火,点亮眼里的光。”卢伟眼中如火的热情,映照着军校教员对学员真挚的爱。

二〇二二年四月,革命老区红安,一场名为“砺剑”的综合演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前方发现染毒区域,部队迅速通过!”“敌方空袭,队伍迅速向林区隐蔽!”一路上科目不停、敌情不断。经过四十多公里急行军,很多学员累得气喘吁吁。

就在这时候,已是连续十年随队参加演练的政治教员黄贻苏,发现身材瘦弱的学员刘丰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时不时瞄向身后的收容车。她快步上前,与刘丰唠起嗑来。刘丰近似崩溃地说:“教员,我快坚持不住了。”通过聊天才了解到,小刘家就在红安县,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前两天爷爷在家干农活时不慎摔了一跤,他恨不得立刻回家探望。身体的疲倦、心里的牵挂交织在一起,好像再刮来一根稻草就能把他压垮似的。

了解这一情况后,黄贻苏主动请缨代替刘丰去看望爷爷。幸运的是老人并无大碍,身体还算硬朗。攀谈中得知,刘爷爷还是位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黄贻苏提出请刘爷爷去看看演练队伍,他一口答应。来到营地,刘爷爷向大家讲着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战役,指着前方的路,激动地说:“这就是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时走过的路……”学员刘丰感慨万千:“我要接过爷爷的钢枪,继续沿着火红军旗指引的方向前行!”

二〇二二年年初,某学员队来了一名“不速之客”——教员吴清江打着铺盖卷住了进来。

原来,由于那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点散发,大学决定将线下上课改为录播授课。这让吴清江坐不住了:“《军队基层政治工作》是一门实践课时达百分之六十的操作性课程,少了教员的现场指导,学员会面临比较大的学习困难。”

思虑再三,吴清江耐心做通家人工作,主动向大学申请“隔离”,带着被褥和换洗衣物住进了学员队,全身心投入到授课辅导中。

“毕业选岗是怎么考虑的”“做好到部队任职准备没有”……接下来的日子里,吴清江还主动走近学员,利用课间和休息时间与他们亲切交流,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困惑。

“政治教员要像一束阳光,时刻照亮学员前进的心路;要做一粒种子,善把美好的希望播撒在学员心田。”吴清江说。“一挂五下”是“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雷打不动的制度。这些年来,他和同事们人人挂钩一个学员队,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学员学训的重要阶段、思想心理倾向性问题凸显、毕业岗位分配等重点敏感时期,下沉到学员队,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和教育引导工作。

开课时,留下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办公地点;毕业前,走进学员中间,鼓励他们坚定信念、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毕业后,跟踪了解学员在部队的任职动态,及时予以指导帮带,引导他们走好军旅人生每一步……在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不仅做一日之“经师”、更做终身之“人师”,被在校学员和部队官兵称为“永不下课的教员”,培养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刘一鸣、全军备战标兵个人简春、一等功臣王春卫、党的十九大代表袁远、党的二十大代表杨德龙等一大批优秀强军人才。

“课程教学要限时完成,但铸魂育人工作是无止境无时限的!”这是教员李智的口头禅。

在李智眼中,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教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课后,李智经常走进学员队,走到学员中间,参加班务会,召开座谈会,帮助学员解决心理困惑、家庭矛盾,被学员亲切地称为“李妈妈”。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星火”群体共同的理念。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行之以躬,不言而信。“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始终以践行理论的模范行为担当使命,潜心钻研播火种、躬身践行映丹心,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奉献。他们中,先后涌现出荣立集体一等功的青年政治教员群体、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红色娘子军”团队等军队级重大典型;十二人次获评全军优秀教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银奖、陆军教学科研标兵,四人次荣立二等功,三十六人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