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道梦·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 ——评吴礼权长篇历史小说《王道梦》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 栾梅健  2023年07月31日16:18

内容提要:《王道梦》是复旦大学教授吴礼权“说春秋道战国”系列长篇历史小说的第七部,小说以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一生周游列国、教书育人的史实为依据,以其对“天下大同”的王道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为线索,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王道理想追梦人孟子的形象,形象地再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向往的中国式理想社会模式。小说思想深遂,立意高远,它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王道梦—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不断接续递进的的脉动。

关键词:吴礼权 《王道梦》 孟子 天下大同 叙事结构 形象塑造

长篇历史小说《王道梦》的作者吴礼权,除了学术研究方面卓然有成就外,在历史小说创作方面也有长期的积累,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其规划中的“说春秋道战国”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中的前七部。其中,前六部分别是:《远水孤云:说客苏秦》《冷月飘风:策士张仪》《镜花水月:游士孔子》《易水悲风:刺客荆轲》《道可道:智者老子》《化蝶飞:达者庄子》,分别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与暨南大学出版社三家出版社以繁、简二体共三个不同版本在海峡两岸同时推出,在学术界与读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王道梦》是吴礼权教授“说春秋道战国”系列长篇历史小说的第七部。小说以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一生周游列国、教书育人的史实为依据,以其对“天下大同”的王道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为线索,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王道理想追梦人孟子的形象,形象地再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向往的中国式理想社会模式。

一、墓前忆师: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全景式展开孟子追梦王道的人生画卷

众所周知,历史小说的叙事,一般说来都是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或是人物生活、成长、活动等先后顺序,以时间轴驱动,按照线型结构依次演进。中国古典历史小说名著《三国演义》如此,其他演义类的历史小说也如此,甚至近现代写历史题材的绝大多数小说也无不如此。以时间轴驱动,按照线型结构依次推进小说叙事节奏,虽然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逻辑条理清楚明白,读者阅读时比较方便,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劣势,这就是很容易使小说叙事堕入平铺直叙的平庸境地,不利于调动读者“二度创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小说的审美情趣。因此,有经验、有眼光的作家在创作历史小说时,都企图突破旧有的叙事结构模式的制约,力图在叙事结构上有所创新,试图将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然而,纵观古今,大凡是历史小说创作,都很难摆脱以时间轴驱动,按照线性结构依次演进的叙事模式。尽管也有一些历史小说在叙事中运用了“倒叙”和“插叙”(或曰“补叙”)手法,但整体上仍然摆脱不了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这其实是跟历史小说本身的属性有关。

令人欣喜的是,当我们读到《王道梦》时,却意外地发现作者吴礼权教授创造了一种历史小说的叙事结构新模式,着实令人为之眼睛一亮,神情为之一振。《王道梦》是以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一生执着于“天下大同”的王道社会理想而不懈努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挣扎的生命历程为主线,以塑造孟子作为王道社会理想的追梦人的形象为目标,从而艺术地再现“王道梦—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一以贯之、接续递进的政治与文化脉络。这样的主题与题材,一般很容易写成类似于人物传记之类的作品,最终恐怕会成为既不是历史,又不是小说的东西。然而,《王道梦》的写法却不是这样。它以“墓前忆师”的独特创意,创造出了一种非线性的、立体纵横交错、首尾呼应的回环结构叙事模式。

《王道梦》全文共约六十万字,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序章”,第二板块是小说的主体,包括第一章至第十三章,第三板块是“尾声”。“序章”是写孟子临终一梦。在梦中,他跟弟子万章前往南国游历,考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于中原地区的南国在实现“天下大同”的王道社会建设中的进程,却欣喜地发现原来被他视为“南蛮鴃舌之人”生活的南国,竟然也进入了他理想中的王道社会境界,不仅先圣孔子向往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理想境界实现了,自己一生都在提倡、奋斗并念兹在兹的小康社会景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在南国也完全实现了。梦中的孟子不禁为之欣喜若狂,遂口诵先圣孔子对王道社会理想的描述,大笑几声,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众弟子见孟子已然离世,一齐伏在榻前放声大哭。第二板块的十三章,每章都分为三节,每节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三个故事相互联系,共同完成每一章所要表达的主旨。需要指出的是,这十三章在结构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在开头部分都有一个引子,类似于小说开始的“序章”,写孟子众弟子为孟子举行完葬礼后,齐聚孟子墓前替老师守灵。在寒冷的月夜,为了驱散严冬雪后的恶寒,度过漫漫长夜,孟子的得意弟子、宋大夫勾践以事先准备好的烧刀子烈酒敬完孟子后,然后将剩下的酒分给其他师兄弟,让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轮流讲述自己追随孟子求学问道的经历与故事。所有弟子的故事讲完,小说十三章的内容也就全部叙述完成,这时天也亮了。由此,小说进入最后一个板块:“尾声”,由一直追随孟子走到晚年的公孙丑、万章等弟子讲述孟子晚年教书育人的故事,让大家不仅彻底明白了孟子一生热衷于教育并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人生三乐之一的原因,也让大家彻底看清了孟子终其一生执着地追求王道社会理想的心路历程,理解了孟子的政治理想与教育思想,理解了孟子执着追梦王道理想的动力源泉。最后,由孟子的从昆弟,同时也是孟子的大弟子孟仲提议,大家用各自酒盏中仅剩的余酒一齐洒向孟子之墓,然后齐声背诵孟子临终前还在念叨的先圣孔子有关王道社会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山谷回音,余音袅袅,久久不散,暗寓孟子“天下大同”的王道梦绵延不绝,隐喻“王道梦—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脉在中国数千年历史演进中始终一以贯之,而且不断接续递进。

可见,《王道梦》的叙事结构模式是非常特别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因为从小说的序章、“尾声”和正文十三章每章的引子来看,纵贯线的叙事结构是依照“墓前忆师”的时间顺序展开的,整体上属于线型演进模式。但是,从序章和尾声所写的内容,特别是序章写孟子临终前所念叨的“大道之行”那段话和孟子众弟子最后告别孟子时所齐声诵读的“大道之行”那段话来看,表面上看是内容主旨上的前后呼应,实则是叙事结构上的一种安排,属于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回环结构模式。至于小说第二板块的十三章,每章之间整体上虽然依时间顺序依次推进,但是每章三节所叙述的三个故事与每章的引子,则又形成了顺叙与倒叙的交错;各章正文三个故事的内容,特别是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不是采取直接叙事的方式,而是采取对话叙事的方式,这就彻底打破了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如小说第五章写孟子葬母于鲁,在鲁国居丧期间的内容,其中写到了孟子的家世与孟子童年的故事,特别是孟母教子的内容,就是通过孟子两个弟子充虞与孟仲的对话完成的。又如第四章写齐魏之战、齐秦之战、秦魏之战,都是通过孟子与匡章将军等人的对话方式来完成宏大战争场面的叙事。战争发生的时间,跟对话双方对话的时间形成了交错。这种对话叙事,由于采用的是倒叙、插叙或补叙的方式,因而就摆脱了传统历史小说以时间轴驱动的线性结构叙事模式,使叙事显得更加生动,使情节描写更具引人入胜的魅力。尽管《王道梦》的叙事结构纵横交错,回环往复,顺叙之中有倒叙,倒叙之中有补叙,结构关系显得非常复杂,但小说以孟子执着追梦王道的生命历程为内在主线,以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为内在灵魂,以历史事件与人物活动的演进为外在表现,内魂外形,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读来别具一种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魅力。

二、为情造文:以仁、孝、爱为基石建构王道追梦人孟子的鲜活形象

形象塑造,是小说创作的生命。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小说创作成败的检验标准。《王道梦》的作者吴礼权教授几十年来致力于历史小说创作,对于形象塑造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与政治人物的形象塑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道梦》描写的主角是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因此小说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自然就是孟子了。众所周知,孟子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孟子的很多名言中国男女老少往往都能脱口而出。然而,有关孟子生平事迹的史料却很少。因此,要塑造孟子的形象,要让中国人脑海中高高在上的“亚圣”孟子形象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就不是容易的事了。正因为如此,文学界很多人都想写孟子,但有关孟子的历史小说至今未见创作出来,原因正在于此。

除了史料的的缺乏,以孟子为对象创作历史小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就是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对先秦史非常熟悉,而且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古文根底,对于先秦历史文献有考证爬梳的功力。这两样,对于一般作家来说,是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但是,对于吴礼权教授来说,就完全不是问题。吴礼权教授对先秦史非常熟悉,古文根底非常深厚,对于考据之学有很深的造诣,这在学术界是尽人皆知的。正因为如此,吴礼权教授敢于挑战难题,历经近二十年的酝酿准备与努力,终于创作出这部以孟子为对象的历史长篇小说《王道梦》。

小说《王道梦》所塑造的孟子形象,是历史的孟子,也是小说的孟子。他是从孟子弟子万章等人所记载的孟子言行录(《孟子》)中走出来的,一言一行都有历史的依据。因此,我们认为《王道梦》所塑造的孟子形象是历史的孟子,是真实的孟子。同时,他也是从《史记》《战国策》等历史文献中走出来的,是作者结合战国时代的历史情境,将孟子作为战国时代一分子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并予以了合理想象而塑造出来的。因此,我们认为《王道梦》所塑造的孟子形象又是小说的孟子,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这个文学形象来源于历史,又有别于历史,既是一个执着于王道社会理想而不懈奋斗、百折不挠的殉道者、追梦者的形象,又是一个令人感动、让人崇敬的圣人形象。同时,还是一个让人有即之可温、可以亲近的书生形象。

《王道梦》所塑造的孟子形象,之所以有此魅力,主要源于作者善于“为情造文”,在塑造孟子作为一个王道理想追梦者的形象时,以“仁”“孝”“爱”三情为基石来建构孟子的整体形象。众所周知,孟子一生提倡仁政,主张“保民而王”,鲜明地体现了他慈悲为怀、心系天下苍生的仁者之情。对仁政的倡导,是他的政治主张,也是他大爱无疆的天下情怀。小说《王道梦》基于《孟子》游说梁惠王、齐宣王等历史记载,对孟子仁者仁心的形象作了充分的描写,如第六章写孟子游说宋康王“以德行仁政”,实行“什一税”,减轻人民负担的情节,第十章写孟子游说梁惠王对外停止战争、对内施行仁政的情节,第十一章写孟子不遗余力地反复游说齐宣王实行仁政的情节,都是表现孟子对天下百姓的慈悲之情,是对孟子仁者形象的建构。至于小说第五章写孟子在齐国稷下学宫为稷下先生时,母病而日夜侍奉不离的情节,母死后长途奔波葬母于鲁的情节,在为其母居丧期间每日都到母亲墓前陪伴母亲的情节,特别是写他在暴雨之中怕母亲新坟受雨水侵蚀而以身护坟的情节,都是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表现的是孟子的纯孝之情,是对孟子孝子形象的建构。母慈子孝、母贤子圣的形象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丰富了孟子的形象,也有力地提升了孟子作为王道理想追梦人的人格境界。至于孟子对弟子的爱,亦即小说所要表现的师生情,除了在小说第一章“初为人师”的三节中有淋漓尽致的描写,在第十三章“教书育人”的三节中有集中生动的呈现,还在第七章“返乡”、第八章“在鲁”、第九章“在滕”等几章有关孟子收徒的情节描写中有浓墨重彩的描写。至于“尾声”部分写公孙丑、万章等弟子对孟子晚年教育书人经历的深情回忆,则是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现了孟子的师生情,对于建构孟子为师者的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人元好问有词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摸鱼儿·雁丘》)。《王道梦》塑造的孟子形象之所以非常成功,之所以感人至深,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作者善于“以情造文”,紧扣一个“情”字,从“仁”“孝”“爱”三个方面着力,从而建构起孟子的圣人形象,真正企及了以情动人的境界。

三、七实三虚:在“历史”与“小说”中寻求平衡以再现孟子追梦王道的历史意义

历史小说创作,不同于其他小说创作。其他小说创作,只要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情节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符合事理逻辑,虚构的成分无论多大,都不影响作品的艺术性。但是,历史小说创作则不然。历史小说因为是写历史的,因而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就不能都是子虚乌有,而必须基于一定的历史事实,要有根有据。这样,才能还原历史的情境,再现历史的真实,让读者在小说阅读中了解历史,并从历史的描写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但是,历史小说毕竟是小说,因此历史小说的创作又不能过于拘泥史实,必须要有虚构的成分,也就是要有文学的想象。这样,历史小说才具有审美价值,而不是只有史料价值或认识价值。为此,历史小说创作就必须正确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要善于在“历史”与“小说”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

关于如何处理历史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王道梦》的作者吴礼权教授是非常有经验的,而且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他本人既是著名的修辞学家,又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家,曾就历史小说创作的虚实问题作过专门研究,认为“历史小说的创作,在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浩大的声势。但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杰作却并不多,只有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堪称经典。《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历史小说的创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坚持‘七实三虚’的原则。同时,历史小说创作成功应该臻至三种修辞境界:一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统一;二是还原历史的情境;三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①。除此之外,他还曾在所著长篇历史小说《道可道:智者老子》的“卷首语”中“夫子自道”,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于历史小说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根本观点,态度鲜明地指出:“只有史实的考据,而无文学想象与文学描写,那是人物评传,不是历史小说;只有文学想象与文学描写,而没有史实的考据,那是纯粹的小说,也不是历史小说。”②而在《王道梦》的“卷首语”中,他更明确地宣示道:“这部历史小说《王道梦》,既有我的历史考据,也有我的文学想象,是我几十年研究中国先秦史,并从1999年就着手准备的‘说春秋道战国’系列历史小说的其中一部。既然定位为历史小说,那就必然要在‘历史’与‘小说’之间寻求平衡。至于所作的平衡是否恰当,那就要交由读者去评判了。这就像我们解读孟子的哲学思想、评判孟子的政治思想一样,大家是可以见仁见智的。尽管如此,但我还是衷心地希望,读者诸君能够透过《王道梦》这部历史小说,走近孟子,了解孟子生活的时代,深入孟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孟子的理想追求,并进而深刻领悟数千年来植根于中国文化血脉中的‘天下大同’理想之真谛。”③事实上,我们细读《王道梦》,就会发现作者确实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有非常巧妙的安排。如小说的“序章”与“尾声”,是“虚”;小说第一章至第十三章开头的引子部分,也是“虚”。还有小说的第一章“初为人师”,其中的三节都是“虚”;至于第二章“入齐”的三节,则有“虚”有“实”,第一节“夹谷忆圣”是“虚”,第二节“入乡问俗”也是“虚”,第三节“初见淳于髡”,则是“实”。另外,第五章“居丧”,第一节“母病于齐”,第二节“葬母于鲁”,都是“实”,只有第三节“月夜之思”是“虚”,但“虚”中仍有“实”。除此,其他全部章节都是基于《孟子》中所涉及的历史记载并结合《史记》《战国策》等先秦史料铺排演绎而成,属于“实”。因此,从小说篇幅与字数来考察,《王道梦》确实很好地贯彻了作者所主张的“七实三虚”的原则,在“历史”与“小说”之间寻求到了一种合理的平衡,从而使小说所塑造的王道理想追梦人的孟子形象既符合历史的真实,又符合艺术的真实,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小说创作所要企及的目标预期:通过孟子形象的塑造,形象地再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式理想社会模式构想,生动地呈现了孔子极力倡导、孟子极力追求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境界,从而清晰地勾勒出“王道梦—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一以贯之、接续递进的脉络。

历史研究的意义,是鉴往知来,给人以启示;历史小说创作的意义,除了要塑造文学形象,让人在阅读中遐思无限、思接千古,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审美情趣以外,还要通过历史情境的还原、历史人物本相的还原,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和历史人物有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而获得某种思想上或认识上的启示。《王道梦》是一部以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为对象创作的历史小说,它不仅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形象,而且还透过孟子一生执着追求王道社会理想而不懈奋斗、百折不挠的情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小康社会”的向往之情,对于“天下大同”理想的执着之情,从而清晰地彰显了“王道梦—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一以贯之、接续递进的脉络,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①吴礼权:《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修辞境界》,《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②吴礼权:《道可道:智者老子》(卷首语),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页。

③吴礼权:《王道梦》(卷首语),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3页。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本期责编:王 昉]

[网络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