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媒介新思路:构想元宇宙文艺新可能性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凌逾 骆江瑜  2023年01月30日05:32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概念始自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较早的是1992年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讲述虚拟世界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和竞争。近两年,清华沈阳教授团队的《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从1.0版、2.0版修改为3.0版,将元宇宙定义为:“整合多种新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基于扩展现实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时空拓展性,基于AI和物联网实现虚拟人、自然人和机器人的人机融生性,基于区块链、Web3.0、数字藏品/NFT等实现经济增值性。在社交、生产、经济系统上虚实共生,用户可进行世界编辑、内容生产和数字资产自所有。”①元宇宙依托区块链、NFT数字专利、虚拟人、增强现实、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造三维数字基础上的超宇宙新型社会体系。互联网经Web1.0、2.0、3.0迭代发展,从可读、可写+可读,到可拥有,Web3.0的NFT个人数字专利资产保护利于分众个人创新。2003年非典疫情催生网络购物,2020年新冠疫情后,元宇宙概念推出,企业借势营销,带来数字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若未来的元宇宙像电力和网络般不可或缺,就是其壮大之时。一旦人类衣食住行皆与之息息相关,人类与元宇宙将更有黏性、不离须臾。

人类历史从口传到纸媒到数媒,每一次媒介技术革命都带来文艺革命变化,元宇宙全新科技将激发元宇宙文艺创造。元,meta,既有原初创生的创世纪意涵,还有嵌套叠加、螺旋上升、层层超越的形而上意蕴。元宇宙能实现文艺的数字化跃迁,面向人类和非人类多主体,以后人类主义为核心、以元身美学为指向,创造文学、影视、戏剧、游戏等文艺与报纸网络多媒介嵌套,催生科技与人文耦合的超媒介文艺,生成新时空体云文艺,统合一切文艺,推平世界壁垒②,带来全新的审美风格、时空想象、伦理认知、情感模式,建构出元宇宙美学。当前已有一些雏形作品,如《神经漫游者》《雪崩》《黑客帝国》《真名实姓》《安德的游戏》《边缘人:暗战》《超新星纪元》《如果末日无期》《2140》《元宇宙2086》《无名链接:中国元宇宙科幻小说佳作选》③④。当然不只是科幻文学有丰富的元宇宙想象,更有元宇宙文创设计、博物馆、数字藏品、虚拟主播、电影、游戏、动漫美术等风头正盛。从网络文艺到智能文艺再到元宇宙文艺这三阶段有何发展变化?网络文艺以网络为载体,借网络实现媒介融合创意;智能文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艺创意,笔者曾探讨目前智能文艺发展可能性,指出其难点在于攻克偶然例外、怪圈悖论、沉浸互动、私人定制等问题⑤。本文继续探讨元宇宙文艺如何实现“互联网—物联网—脑联网”高阶进化,呈现智能化、量子化、融界化等特征,在科幻文学、影视想象赛博空间、数字虚拟化身、虚拟游戏等基础上,拓展全息投影艺术,即无须配戴眼镜而让观众看到3D立体虚拟人物。未来,全息虚拟游戏、高维影视剧场能使文艺作品更立体,多元媒介、受众与创作者互动、高维时空体整合呈现,多维变体给人更逼真的沉浸感,元宇宙文艺的主体、时空体、载体、受体、融界创意将被全新改写。

一、主体融界:后人类与元身美学

元宇宙不只是沉浸感极强的虚拟游戏,不只是下一代互联网,也将是新式的后人类社会形态,物质与意识的统一场。元宇宙文艺将打破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传统,从“人的文艺”转向“非人的文艺”。过去“非人”指他者通过种族、阶级、性别斗争而获得“人”的权益,发展出阶级文学、女性酷儿、种族文学。元宇宙时代的“非人”指各种后人类,如赛博格Peter2.0索菲亚获得首个公民身份。哈拉维说,“我们都是理论化了和编造的机器与有机体的混合物,赛博格”⑥。随着基因生物、智能技术的发展,机械与有机体、物质和非物质、身体和非身体等“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或者绝对的界限”⑦,生物人、赛博格、虚拟人、AI、电子脑……都将成为元宇宙不可或缺的主体。

元宇宙文艺创作主体被称为“架构师”,不限于作家、画手、导演,而开放给所有人类与非人主体,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微软小冰作为智能型创作者,打通了文学、音乐、综艺界限。机器人艺术家AI-Da、Imagen、DALL-E、MidJourney自由作画。虚拟歌手初音未来的演唱会在全球引起虚拟偶像狂热。一夜吸粉百万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带来短视频生态分水岭。AI智能和11位作家共创科幻文学作品《共生纪》,彰显AI-Human人机合作的元宇宙文艺新可能,11部小说风格各异,追问宇宙奥秘、时空穿越、数字生存、科技美感、真实虚构、毁灭新生,想象奇特,线索跳跃,既有疯狂梦呓亦有悲凉壮美。《江河算法》云“安河是旧人类的坟场,是童年的墓碑”,《1001夜》云“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未来将是AI和机器主导的时代,人类将作为地球文明的赎罪者而存在”。《大成若缺》的不忘、《1001夜》的机器猫、《苏醒》的铁头都有AI写作者的自我意识。AI界的曹雪芹、达·芬奇、贝多芬、斯皮尔伯格、莎士比亚将成为元宇宙核心内容生产者,支撑庞大的元宇宙顺畅运行,凭借深度学习能力,创造全感观、高沉浸、多维度的叙事模式。元宇宙不仅能最大程度扩展人类的认知经验,更能让后人类主体突破时空的拘囿,探索呈现新的可能性,创作出更独特的作品。

当创作主体实现由“人”到“非人”的跨界,元宇宙文艺将出现全新的主体想象“后人类主体形象,包括赛博格主体、生命-佐伊主体、行动网络主体”⑧,带来后人类叙事转向。各式游牧主体将通过元宇宙进行“数字交往”⑨,后人类叙事给予主体充分自由。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你是赛博格,想拍摄《唐才子传》,构思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后,AI编剧据此生成初步剧本。你通过元宇宙穿越到唐朝,搭建虚拟摄影棚,演艺公司通过捏脸技术来定制虚拟演员。你在长安漫游体验,与李白饮酒壮游,与大历十才子唱和往还,在唐传奇里游仙窟、梦黄粱,与白娘子相爱。虽不知其真实性别、种族、物种,但你们在大唐度过了浪漫人生。你在AI辅助下将所有经历拍摄剪辑成电影。影片发布后,受众既可在全息剧场中观看影片,也可附身电影人物,享受高度沉浸与互动的快乐。后续IP开发也有专业AI团队,实现书影音游剧一体化全链条开发的新型创意经济。

元宇宙人物主体的跨界,以元身美学为指向。元身,指元宇宙个体存在身份。数字替身(avatar)是化身对真身的超越,能实现最激进的“离身性”想象,将笛卡尔二元论推演到极致———人可成为脱离身体的意识存在。元宇宙永久保留人的数字分身,允许数字意识永生,代替原来自我。“元宇宙数字分身抽离出现实世界常识层面的物质,将虚拟身体的符码生产完全开放,成为德勒兹与瓜塔利的抽象‘机器’。”⑩《雪崩》外卖员Hiro变身成为拯救世界的黑客和武士,《头号玩家》韦德化身为超级英雄帕西法尔,《神经漫游者》牛仔凯斯成了超级黑客,《元宇宙2086》插画师苏若瑶是元宇宙超级除妖师……元宇宙文艺元身将改写自我、主体认同的建构,类于电影《阿凡达》中残疾主人公变身为另一星球的高大威猛、身体健全的阿凡达,新身份是对黯淡挫败现实的想象性补偿,不再是短暂的造梦,而允许感觉直观、知觉感知、意识建构,且永不终结。

元宇宙文艺表现出主体跨界的可能。一个人既可以是孙悟空、灭霸、超验黑客,还可以是阿米巴虫或异形,在元宇宙文艺作品中自由切换数字人格。元身带来多重映射,也造成自我身份盈余,自我身份意识是分散、多重、碎片化、可编辑、数字化的,这些复数“自我”共享一个能指。“人设”表演既给个体带来空前的解放自由,也带来多重人格分裂,像真假孙悟空。创作主体和人物主体既可一体也可分体,不拘泥于唯一自我建构,而转向探索多重自我的可能;不再汲汲于超人、英雄、光明的形象追求,而转向主体跨界的无性别、无阶层、无主名,在虚实交互中实现人类对永恒的追求。人类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给予“后人类”平等机会,元宇宙更自由多元、包容开放,使内在意涵不断扩容,反映数字化生存境况,并利用技术来进行美学增值。

二、时间融界:可编辑回溯

在科技赋能下时间维度被加入可回溯和可编辑性,带来时间回溯、范式重构、时间真空等新形式,创造时间变体,使得“玩时间”成为可能,也使再造人的意识成为可能。康德认为,无论是经验性直观还是纯粹直观,时间与空间都是重要的先天形式⑪。时空观念是意识的首要表现形式,不同时空观映射人类不同的意识密码。元宇宙打破现实物理规则束缚,创造新时间想象,时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元宇宙文艺时间变成算法化。

元宇宙文艺有架构师设定的时间系统,既可与物理时间一致,也可或快或慢,还可虚构一套新时间系统,包括新的时间单位、进制转换、曲率张量、洛伦兹变换等,激发打造异度时空和同度异构时空的可能性,消解现实与元宇宙时间的界限,实现虚实共生、重叠、映射、耦合。时间界限、规则的取消导致时间信息的急剧膨胀,快进或慢放、回溯或跃进、平行或交叉、片段或线性,展现元宇宙时间的无限广延性。

元宇宙文艺叙事时序与传统有别。以数码算法为底层语言,以时空事件为表现符号,架构师可将一段段时空事件以插叙、倒叙等形式安插在任一时空前后,灵活叙事。快与慢变成元宇宙时间的变形魔术:一是快进,元宇宙时间快于故事时间,架构师借此推进叙事进程,减去架构世界的负担和累赘,也可交由元宇宙自身对快进的故事时间进行另存、自我演化;二是慢放,元宇宙时间慢于故事时间,化身们身处慢放世界,能深入细致欣赏叙事细节,弥补因单一视角而导致的审美视野狭窄的不足,在缓慢甚至凝定的时空中穿越到文艺世界的每个角落,进而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审美体验。

元宇宙文艺时间的理解和把握受到审美视角影响。除了传统的人称视角外,化身既可获得大至整个世界的宏观视角,也可获得小至分子的微观视角,更可获得超脱视角。传统人称视角对时间把握有局限性,而元宇宙时间带来既沉浸又超脱的审美感受,在完整自足的虚拟世界,时间或有开端,但未必有结尾。如《洪荒世界》的超脑建立量子世界,给阿飞带来体验无限生命的可能,完整经历一颗孢子、一株草、一头雄狮的一生,“体会到个体的脆弱与无奈,体会到生命力的生生不息,体会到生存方式的多种多样,体会到那些形态各异的生命背后那亘古不变的原始动力”⑫。元宇宙文艺基于扩展现实技术和数字孪生而产生的时空拓展性,使得时间维度成为更独特的审美存在,“玩时间”的可能性更加多样。

首先,元宇宙时间有可回溯性。原已完成的过去时叙事变得不可靠,不再是既定事实,而是或然事实,整个世界线所有叙事都可变,时间叙事的定然取消,使叙事陷入无穷变化中。任何人在此刻,已知的叙事都将是不可靠叙述,导致定然、确定性的彻底消解和或然、无限、无穷、可变性等的确立。任何人在此刻都可操控时间,可改变过去、现在和未来,创造层出不穷的时间语法。元宇宙文艺凭借数字孪生和强大算法系统,能根据架构师和体验者的需要,推演出无数条可能的世界线,使得文艺世界的叙事体量成几何倍增长,进阶为真正的文艺宇宙。

其次,元宇宙时空范式重构。宇宙即时空,不同时空观创生不同思维范式,历史上有静止、运动、绝对、相对、弯曲、膨胀、纠缠、混沌、振动的时空观,不断推动科学进步⑬。一切时空范式都可被用来构建新的元宇宙时空范式———虚实共生、时空具现以及反物理,成为架构世界、实现叙事目的的“时间玩具”。王十月《如果末日无期》创造缠绕的“莫比乌斯时间带”,时间是“循环封闭的圆”,人物多重分身在元世界、子世界、○世界的多重宇宙、多维世界中穿梭往返⑭。叙事者有极大创作自由和想象力,已有时间形式都可被戏仿、糅合、拼贴、扭曲,在多重/多人游戏叙事中,甚至能够以不同流速向前奔流或向后回溯。元宇宙时空如同泥塑般被任意揉捏,呈现后现代特点。

第三,元宇宙时间真空。一切事物都有时间属性,事件可看作是由事物不同状态组成的序列,而时间真空也是事物的一系列状态,意味着时间消失、缺席⑮。世界线的时间真空带来绝对的“无”,如听觉叙事的无声,从绝对的“无”中获得独特审美体验。“时间真空玩法”除简单设置外,还可如量子力学的空穴一般随世界线的发展进行相对移动,后来的时间无法填充这一时空带,而其他世界线的时间带则可以根据叙事需要进行填充,从而出现时间的拼贴与杂糅。

元宇宙文艺时间本身变成立体空间,即时间空间化。如果数学发展到极高水平,元宇宙时间就能基于数学推演而进一步高维化呈现,时间本身成为具象艺术品,创造者将对不同维度时间进行艺术化创作。若据超弦理论,高维时空将是膜结构,时空断裂具象化就成为数学之美的艺术呈现。

三、空间跨界:虚实共融

元宇宙空间结构复杂,乔·拉多夫将之分为七层:体验层、发现层、创作者经济层、空间计算层、去中心化层、人机互动层、基础设施层⑯。元宇宙文艺与现实空间互渗虚拟,强化了虚拟数字世界的真实感,无缝衔接,真假莫辨。如果说赛博空间是由电脑和网络构成的虚拟空间,是纯虚拟现实,那么,元宇宙则是打造立体高维世界,给用户带来沉浸代入感,并向现实物理世界渗透,使之赛博朋克化,一如仿真拟真城市被迪士尼化,虚拟与现实映射交互。元宇宙空间包罗万象,广涉科学宗教、神话历史、电影动漫游戏等元素,创造现世未知的科技或异能创造的独特空间,召唤现实人进入虚拟空间历练,使无限穿越成为可能。元宇宙空间建构分三个阶段: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共生。

元宇宙是对现实世界的镜面折射,虚拟动态地模拟现实景象。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指出,“虚拟现实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般逼真,甚至还要逼真”⑰。未来,XR技术(XR=AR+VR+MR,即扩展现实=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为用户带来更立体在场的沉浸感。日本创造虚拟人,通过数字模拟与3D技术,使虚拟平面化事物以立体方式投射到现实中,如巨型3D三花猫和虚拟模特imma风靡全球。用户可在元宇宙进行现实活动,如工作、购物、听音乐、旅行、阅读等。Facebook推出Horizon Workrooms软件,带来数字化生存的新契机。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指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⑱。玩家在元宇宙与现实世界间来回穿梭,广泛交互性与多样可能性带来全新陌生感,不仅颠覆认知,而且专注探索更易获得心流幸福感。

到虚实共生阶段,元宇宙真正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共通。若虚拟人在现实世界自由穿行,虚实界限便已全然打通。元宇宙时空有灵活性、延展性、沉浸交互性,与现实形成全面动态关联,不仅单向被现实影响,也深刻变革现实,还给游戏玩家创造更为丰富的虚拟体验。《瞬息全宇宙》借助某一随机指定命令,使遭遇中年危机的女主Evelyn穿梭于多元宇宙,修复每一重宇宙的家庭关系,也与现实中懦弱的丈夫与叛逆的同性恋女儿达成和解。包容与理解、亲情与爱情重塑“多重宇宙”,在尝试n种可能后,完成对现实宇宙的救赎。

元宇宙文艺空间有各种命名:“Metaverse”“Matrix”“The world”“Oasis”“智网”“脑域”“Mirror World”“洪荒世界”“元世界”“石狇社”……元宇宙空间外延无边界,“社会空间相互渗透和/或互相叠加(Superimpose),它们不是物,没有那种相互限制的边界、容易引起冲突的轮廓或其惯性的结果”⑲。元宇宙的全息呈现给用户带来新体验,所有已发生事件均按时间顺序折叠排列在墙幕,玩家想了解某地某时事件,只需轻点,瞬间便会投射出事件全貌,时间精确到分秒,空间具体到每个细小场景,沉浸式全感官体验带来深度亲历的参与感。元宇宙文艺的景观呈现无意纠结于真实与否:“在被真正颠倒的二元世界中,真实只是虚假的某个时刻”⑳,颇合古人“虚由实生,实仗虚行”的虚实观。元宇宙如博尔赫斯笔下的阿莱夫:“直径大约为两三厘米,但宇宙空间都包罗其中,体积没有按比例缩小。每件事物(比如说镜子玻璃)都是无穷事物,因为从宇宙的任何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㉑广阔世界压缩沉淀在可触碰空间中。元宇宙旅行和现实旅行别无二致,玩家在3D地图点击目的地,足不出户畅游世界,即时抵达全球各角落:看到罗马城巴洛克建筑,感受阳光直射的皮肤灼烧感,倾听爱琴海潮起潮落声……既不同于VR视听设备的隔阂感,也不限于视听体验。2021年“剧本杀+文旅”数字项目在中国兴起㉒,如宽窄巷子十二市、建水古城临安赶考、崇州武侠小镇,打破张艺谋自然山水“印象系列”止于观赏的局限,而更突出亲身感受古人古事,参与互动游戏。数字藏品展览3D文物等打破空间限制,观者可选择任何路线游览、驻足、品味,所有人事如在现场,虚实共生。

“空间”不再单纯作为客观存在和故事发生的环境或文本建构的情境,而是被建构成身体和经验寄托于技术之上的、用户得以存在其中的隐喻。“超时空、超感官的遥在式、沉浸式、赛博式混合空间,人类的存在及行为得以超越物理空间,被投射到其他语境之中并相互联结起来”㉓。上海迪士尼乐园推出“超体空间SoReal VR”元宇宙项目“西游降魔-起源之战”,不同游客分饰不同角色,与孙悟空并肩战斗,体验惊险的斩妖除魔之旅。据此可打造中国元宇宙的无限流“LEVEL UP”电影,有无限元素、无限可能、无限次通关,构设多主角、群像式闯关历险交互故事,创生无尽空间,是“人类‘模拟’现实世界的过程,也是‘模拟’意念中的可能世界的过程”㉔。英雄主角们受某种感召/诱惑(如拯救世界、完善自我、寻找秘宝等),实时在线进入元宇宙,一次次经历成长,经历新一轮传播,经历一轮轮自我的“LEVEL UP”,不断地重构自身、重审他人、重塑世界。这是最高形态的“无限流”,也是中国哲学式的“LEVEL UP”元宇宙。

四、多元融界:用户创作

元宇宙文艺是不断开发演进的动态概念,可开创多重互动的内容生产,弥合UGC(User-Generated 用户生产内容)、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的缝隙,赋能文艺。

元宇宙文艺开创更丰富的互动性。受众身份改变,不再是观众或读者,而变成深度参与元宇宙文艺建构的玩家。从早期桌面互动游戏到电子冒险游戏,再到后来的虚拟世界、开放式游戏,直至当下的元宇宙游戏,媒介技术不断升级,通过“去媒介”法呈现内容,强化用户的参与感、沉浸感和真实感。“元宇宙中交互的结构性和开放性则依托于标准化的支持互操作性的网络协议,以及由此连接在一起的各种交互空间的开源版本,参与者借此来制定整个元宇宙世界的运行规则、治理方式和争议解决系统。”㉕《元宇宙2086》围绕小说角色,创设数字虚拟人形象,打造元宇宙IP,用户集齐一套数字藏品即可加入“元宇宙2086俱乐部”,参与到再创作、游戏、动漫、改编、续集开发之中,彰显元宇宙文创的“创意经济”和全产业链开发思路,作者和读者共享该作带来的数字红利。此种模式形成空前的超级互文,永不会重复、终结。

电影《失控玩家》构想元宇宙受众的跨界:女主米莉原是热门游戏《自由城》的设计师,但成果却被Antoine窃取,于是化身游戏玩家“燃烧瓶女孩molotov girl”,不断进入《自由城》搜寻证据,既是游戏创设者Profession、Desiger,也是玩家User、Player,还是有上帝全知视角的DM(Dungeon Master地下城城主,类于剧本杀、狼人杀等游戏的主持人),能沟通人与非人、真实与虚构、线性时间与循环时间。这种多重互动使得元宇宙世界不仅是现实“拟像”,更超越现实,现实世界反而成为元宇宙世界最大的镜像存在。《失控玩家》人物Guy原为系统设定的胆小懦弱的银行小职员,做游戏背景的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但某个BUG使之逸出系统,成为有能动性的虚拟人,一举一动都影响系统。人物Milly和Guy可无限次穿越回元宇宙异空间中已存档的某关键时间节点,寻找剧情多方向延伸的最优可能,每次互动、介入、参与都被设置并提前输入,或被寻找、可抵达。《失控玩家》借由虚拟人Guy的自我觉醒,构想元宇宙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作用。

未来,无数元宇宙共同组合成超级元宇宙,玩家是内容的重要提供者,将对元宇宙建构发挥重要作用。元宇宙文艺架构师完成“原文本”,后续故事则依靠三个主体来生产创造:第一是架构师“续写”,第二是元宇宙文艺自身的算法演化,第三是众多体验者化身参与到大众内容生产,使元宇宙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不断延长,正如同人作品、单机游戏玩家自主设计DEMO等。当前Second Life这类元宇宙游戏,依托UGC进行内容扩张。《极乐Disco》获2019TGA“最佳游戏叙事”,是充分交互的小说化RPG游戏,依靠玩家选择对话进行故事建构,拥有百万级文字量,可以面向不同玩家的不同选择展现相应风格和内容,游戏进程缓慢。按传统影游文艺叙事模式,游戏外的叙述者只能以游戏内的受述者为目标,但元宇宙世界打破了玩家与游戏人物一一对应的结构模式,用户本身既是玩家也是游戏人物,既是创造者也是被造者,既是凝视者也是操纵者,世界从内(屏幕之内的虚拟空间)向外(屏幕之外的现实空间)翻展,使得双向传播、交互影响成为可能。

目前VR互动影视如“Home”“The rose and I”“Inside: the Box of Kurios”“La péri”“6X9”等,允许观众深度体验NASA太空旅行,触摸小王子的B612星球,与仙女共舞,与太阳马戏团共同演出,甚至体验被囚禁……元宇宙文艺承载汇聚古今中外所有文艺作品,又有无限创新可能,每个读者都可参与到创作、改编中,建构自己的文艺世界,可在小说文本世界自由穿行,打通古今界限,运用任意手法、风格、题材、结构,编织开放型百科全书式小说,永不雷同,没有结尾,小径永远分叉,通向无限未来。元宇宙文艺导向空前活跃、开放的后读者时代,所有人都变成作家、艺术家,使罗兰巴特所说“作者之死”“可写文本”在元宇宙文艺形态中真正实现。正如兰道指出:“在超文本环境中所有的写作都是合作性写作。”㉖作者和读者、读者和人物的边界被取消,以读者为中心的叙事得以生成,读者可以补充、改写、续写,促成多向度写作与阅读,形成德勒兹所说的“写作流”“阅读流”“文本流”。“交互性”写作包括人机互动、人物互动、人际互动、媒介互动等,一切文艺形式都可以置入实景之中,成为元宇宙文艺沉浸体验的母世界,而用户在全身沉浸参与和世界自我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元宇宙文艺子世界,嵌套在元宇宙文艺世界圈层,彼此振荡激发,带来元宇宙文艺大发展。

五、媒介技术融界:三网合一

元宇宙文艺强调融界创意,全面融合平面纸媒和立体多媒体平台,整合各大核心媒介技术包括区块链、通证技术AI交互、电子游戏、物联网、云计算、5G、脑机接口、AR、VR、XR、3D建模、数字孪生、传感技术,创造全息技术,从多平台走向统一平台,形成有机整体,以及超媒介、全媒介、融媒介平台,使得人、网、物三者浑然一体,实现“互联网物联网+脑联网”三合一,镜像世界与虚拟世界日益增强现实,多维世界真假莫辨,实现意识可迁移性,践行共识价值论㉗。目前腾讯打造“全真互联网”,美国大型多人游戏创作平台Roblox、互动娱乐公司Epic Games等,都主攻元宇宙媒介发展。

元宇宙终极目标是构造世界级货币、语言、文化体系,消弭以种族、地界、洲际为界的圈层文化,让全球网民在此找到共同话语体系,传统时代的浪漫崇高感将被新奇虚拟感替代。元宇宙超级大脑类于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的“矩阵”、凯文·凯利的“霍洛斯”术语,用铜线和电阻搭建神经网络,将所有地区、国族、人口、传感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编织成融合巨网。初级霍洛斯像巨无霸虚拟脑,囊括上百亿部手机和电脑,每个设备有几百万个晶体管,神经元数量是人脑的4亿倍,每个网民又在强化各节点的功能和性能几何级增长。未来霍洛斯是元宇宙霸主,超大陆的创立者,是几亿人共同生活的全新世界。元宇宙文艺利于建立人类的意识共识,影响并同化现实世界。

元宇宙文艺有创世纪的特征,因为每个文艺作品都可建构成独立的元宇宙,同时又有跨类别的无限延展性,能创造无尽的虚拟小宇宙。经元宇宙建构后,美术摄影等静态审美空间由静变动,增加时间维度和故事线后创造成完整自足的虚拟世界;影视或游戏等动态审美时空从铰链结构走向随机排列、分镜重组、超级链接的交互结构。文艺类别界限消融,合成大类别范畴,摄影师、画家、作家、音乐家等创作主体都借算法引擎、数字模组等技术,架构完整的元宇宙文艺世界。如果说前印刷时代是感时代、慢时代,印刷时代是知时代、快时代,那么网络时代则是网时代、光时代。工业时代的大众文化是机械复制、批发生产;元宇宙时代的分众文化不再只是电子复制,量化生产,而更强调3D式私人定制、个性化创作,人与万物皆可分身,一人千面、一物千体。元宇宙文艺面向M世代年轻人,注重创作者和粉丝受众的双向建构,激发对话动力,交互发展成如万花筒般有无限种可能的图景。最终,何种元宇宙形态会留存下来,取决于媒介的用户数量。

元宇宙不断进化,将构造出三重媒介空间:一是虚拟世界如《三体》《雪崩》所创设的想象世界;二是数字孪生的极速版真实世界,仿佛进入极度仿真的全息高维时空;三是元宇宙高能版现实世界,人人变为肉身超人,拥有千里眼、顺风耳、最强大脑等。贾伟的“如花三生”㉘以元宇宙力构建美学新世界,将自己化身为如花,设计本生现实我、野生想象我、元生自由我的三生元宇宙,为如花设置在原始、农业、工业、信息、元宇宙世界的五世形象,将所有想象意念转化为实际设计产品,“如花”虚拟化身在所有媒介均可亮相出场IP转场,在无数个平台收获粉丝,像滚雪球般赚取注意力收益,打造如花的环游王国和元宇宙网络世界。元宇宙文艺将场景空间变成创意媒介,如西方楚门世界、西部世界想象将从虚拟走向现实。未来,现实宇宙、线下和线上元宇宙的三位一体融合,将涌现出更具创意的媒介融合产品。

我们可设想元宇宙文艺之星际旅行计划,设计星球互动的网络游戏。如果说地方旅游是激发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核心,那么星球旅游更有利于反观地球的存亡问题,激发人类的命运共同体认同感。20世纪全球实地旅行是时尚,21世纪宇宙虚拟旅行是时尚。元宇宙媒介平台整合便利技术,使人人都可自由写作,做摄影、录像导演,做虚拟主播,使人人都可成为数字艺术创作者,民间草根艺术家涌现,创造者与受众界线日益模糊。我们可设想,有无数受众参与接龙绘制立体星球,以传感器软件为画笔的3D立体绘画星球,既有主画布和多个图层,还有多维动态效果;既是可编程的艺术品,还可借鉴维基百科形式,开放给分众去自由虚构一个个独特星球。人人参与建设虚拟星球,各星球档案报告将形成共创文集,如《哈扎尔辞典》以三种宗教辞典记述同段历史,建构三种故事讲法,恰似元宇宙版本雏形。

新媒介的综合运用带来新的感官刺激体验,开拓出多模态交互,利用语音、图像、文本、手势、脑机接口等多模态信息进行人与计算机多信息交换。在此基础上,拓展多感知交互,改写视觉霸权,实现眼、耳、舌、鼻、肤、脑六感官交互,整合视、听、味、嗅、触、意六维度感知觉,借助可穿戴设备、触感服装、增强现实设备、数字嗅觉、数字味觉等媒介,不断扩展身体边界,通感创意更有突破。人们进入虚拟世界不只通过视觉,更打通各种器官,用户身体成为点石成金的新媒介。不同于传统受众只是观看,元宇宙创意艺术品邀请受众触摸互动,参与完成艺术表达,如手一碰触就会发生各式变化的星球。元宇宙时代,全球艺术家的自由组队合作,更易在互联网云端实现㉙。未来元宇宙文艺可由人类或智能人个体单干或人机集团军合作,利于开拓全球的集体创作、去中心化创意,想象各种星球立体故事,打造数字星球宇宙。数字光影制造出有多个分身、化身的元宇宙梦幻世界,实现受众全情投入,沉浸式欣赏。

未来,太空旅行、星际实体贸易、星际数字贸易将成为可能。“一带一路”是海洋实体经济时代的产物,数字经济时代则有新贸易之路想象:未来万物皆可NFT(Non-Fungible Tkoens)。NFT是可互换或分割的财产、非同质化通证、基于区块链发行的数字资产㉚230。NFT成为赋能万物的价值机器,虚拟的艺术、土地、星球、人物都将成为有价产品,为数字文创产品的IP资产转化提供经济保障。IP运营是元宇宙数字产业的灵魂,让文创产品有序流转,创造价值,数字内容资产化,一个符号激发一个宇宙IP,如漫威宇宙。

元宇宙建设当然也会面临各种问题,亟须提前思考:元宇宙是什么,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元宇宙沉浸式虚拟世界建构出赛博乌托邦还是电子牢狱?元宇宙构建的新全球公共资源能否成为世界公地,是一元统管还是去中心化?种种两难之间如何平衡?元宇宙还会面临舆论、上瘾、道德、法律、技术、产业等各种风险。人类在速朽的时代,追求不朽;不是上帝,又想创世纪;书写美好愿景和童话虚构故事,而丛林法则又如影随形;寄望元宇宙用于全人类协调矛盾、和谐发展,又担忧被居心叵测者利用,成为世界末日式大灾难。

不管如何,未来中国应对时代变化,可以紧抓数字海洋经济,大力发展元宇宙文艺,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从淘中国到淘世界,从游全球到游云端,从弱连接到强连接,从面对面转为屏对屏交流,实时反馈互动,创造虚拟偶像、艺人、代言、符号、社群共同体,使得数字文创成为主流文化㉚211-240,为人类提供全新虚拟想象,精准融合理性与感性创意,指引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更好路径。新媒介革命激发元宇宙文艺,文艺创作者身份转变为架构师,设计“元宇宙+文创+游戏+一切”创意,主体、受体和时空体互动,真实虚拟空间切换,异于生死阴阳结界,催生出元界、界点、界面、界体、临界、奇点、拐点、锚点、融点、窗口视点、召唤点、提示点、耦合度、元宇宙率等新词。数联网和智联网融合各种媒介,消解文艺类别边界,生发更丰富的全新可能性。人类打造元宇宙文艺城,建造数字星球、数字宇宙化王国,能为未来文艺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