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广西文学》2023年第1期|祝枕漱:陌上桑(节选)
来源:《广西文学》2023年第1期 | 祝枕漱  2023年01月19日08:22

我往往把事实当成谎言,

又因举目望天而坠入陷阱。

——【法】夏尔·波德莱尔:《声音》(节选)

咖啡馆

看到那份过期的报纸,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是秦佳告诉我的。正是初春时节,草长莺飞,湖水涨到了堤岸。那时她已怀孕,每天为惶惑、迷惘和忧虑所折磨,日常的饮食既有规律又没规律。厌食和暴食就像昼夜交替。时至今日,我对她呕吐时的想象仍然清晰,凡有她的场景,都会出现那辆红色小汽车的身影。走着走着,她就蹲到马路边干呕起来,小汽车与她擦身而过,风掀起她的头发和裙摆。她说这是她平生遇到的最惊险的一幕,她伸手用两根食指比出了死神的宽度,瞳孔里浮动着它的阴影。于是,呕吐之外又增加了恐惧、忧虑和脆弱,这些都让她对发生的一切疑神疑鬼。

或许,腹中胎儿的血缘才是困扰她的根源。就像一件路边遗失的物品,其主人已经无从考证。从报纸上看到那则旧家具出售广告时,我就莫名其妙地想起这句话,心里感慨,她的生活是不是一直都这么草率?

我是在一家咖啡馆里遇到秦佳的。这多少有点意外,如果事事都具有欺骗性,唯一的无辜者无疑就是时间。不像她的妊娠反应,也不像我的周期性情绪涨落。

她微腆着肚子,一手抚摸着腹部,另一只手搭在布艺沙发的扶手上。看到她时,我就暗自犯难,既不想爽约,又没有途径与桑先生联系,商议变更会面地点或时间。好在她背对着大门,注意力完全被身旁的妇人吸引了。犹豫了大概有十分钟,我终于推开了门,找了一个与她相隔两桌的座位。恰好处在她所在位置到大门的必经线路上,但已是我能找到的最佳位置了。咖啡馆里客人不算多,但谁会无缘无故地去留意其中多了一个人呢?一个垂头丧气的男子,一副长期睡眠不足的神情,一只边缘磨损严重的皮包,套着廉价的汗衫和长裤,凉鞋鞋面沾着尘土,像终年在工地上与泥浆为伍。我尽量低垂着头,不想过早与她照面。

离得还是近了点儿,我不可避免地偷听到了她们的说话声。她们使用的是一种来自南方的方言。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在我后来的猜想中,这一幕不免怪异,因粉尘刺激而响起的两声喷嚏,仿佛那串突然喷发的气流也带着乡音。她们喜出望外,坐到了一起,据我几次在南方逗留时所领略到的发音规律推测,不外乎惊叹、唏嘘、疑惑和抚慰之类的感慨。

我决定了,万一碰面不可避免,那就打声招呼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安慰自己。

 

过期的旧报纸

昨日,一名自称桑乔的陌生男子,说受某某之托要转给我一份资料。桑,这个姓氏让我生出一种奇异之感,觉得直呼其姓名会破坏这种感觉,我决定称他为桑先生。

桑先生口中的某某,是我远在外地的一位家族长辈,按辈分,我应该叫他叔公。前年宗族重修族谱,我也有幸参与。这是拜我父亲所赐,父亲在他这一辈中学问最高,族中凡涉及文字的事项,均由他操持。现在父亲年纪大了,精力体力均大不如前,就让我跟着学,说下次重修就是你牵头了。虽是笑话,我还是有点小兴奋。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往事听过不少,但由于讲述者的不同,细节往往出入极大,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版本。有机会集中时间读读族谱和资料,也未尝不可。果然,在阅读材料时,我发现族中有位前辈在历史上居然鼎鼎大名,但迁居外地后,有一段时期的经历,资料奇缺。这让我很好奇,就请那位叔公就近帮忙。叔公年初去世了(若是知道当时他已病入膏肓,是决计不敢叨扰的),原本以为资料一事就此不了了之,没想到他早有安排。这让我既惊喜又内疚,决定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逝者的心意。

我和桑先生在电话里约定:双方各持一份《S晚报》。这方案类似于秘密战线中的接头。他还早有预谋似的迅速指定了报纸的日期,他语气坚定,不容置疑。我有点吃惊,万一现场不止两人手持同期《S晚报》,我们凭什么来判断彼此?我谨慎地提醒。

“就这样说定了。”桑先生似乎没有听到,匆匆挂了机,就像挂断一桩不愿回溯的往事。

离约定的时间还剩半个多小时。她们聊得正起劲,不时发出一串类似于母鸡生蛋时的咯咯笑声,此起彼伏的。咖啡馆时不时有客人进出,我望了两眼壁上挂钟,思忖是否应该手持报纸,像车站举着标识牌那样,方便桑先生进来一眼就找到他的接头人。但如此做法未免夸张了,何况现场还有熟人。旧报纸刚露出一个角,又被塞回了皮包。

天气不错,阳光有点刺眼。这段时间因长时间伏案的缘故,嘈杂的市声里,我的感觉有些虚妄,整个人也是恍恍惚惚的。我干脆闭起眼睛,想想这段时间的收获,还真的只是跟着学,他们压根儿就没让我插手,顶多给我布置一些找资料、校对文字的外围事务。想着想着,就到了即将会面的桑先生身上。我暗自描绘着桑先生的形象,年龄应该是六十上下。六十岁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白天无规律地打盹,晚上有规律地睡不着。皱成麻布似的皮肤,枯枝般的手臂,秃顶,鹰钩鼻,深陷的眼窝,外加长年的哮喘和风湿,整个身躯佝偻如虾……桑先生几乎完全被我丑化了。谁叫他鬼鬼祟祟又自以为是呢?何况人在神志不完全清醒时,思绪更容易扭曲。是的,我昨晚失眠了,主要原因是与相处了两个月的女友闹掰了,桑先生的电话来得真不是时候,我分心了,没能及时对她的一款新装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其次是对即将到来的会晤,我多少有点激动,外加几分事情能否顺利的忐忑和担忧。

恍惚中听到她们正在道别,应该是那妇人要先行离开了。过了一会儿,那边传来轻微的响动,我开始紧张起来。本想继续装睡,却莫名其妙地睁开了眼睛。窗外洒进的阳光更刺眼了,眼前的景致和事物都是晕状的。

“是你?”尽管我努力缩坐在沙发上,还是被她发现了,我心里叹了口气。她在我身边停住脚步,侧过脸来,“好久不见啊!”

我迅速站起,带响了桌子。“是啊,是啊,好久不见!”我说。

 

熟悉的陌生人

细细一算,有两三年没见了。我以为我们应该都没什么兴致坐下来聊天的,即使偶遇,也不过点点头招呼一声。熟悉的陌生人,仅此而已。当秦佳走出几步突然又折回来时,我顿感惊愕。

“差点儿忘记了。”我听到她小声嘟囔了一句。

她的步态让我想起隔壁邻居家的女人,走起路来,仿佛要把方圆半米之内的物件全部扫倒,包括她那个下盘不稳的丈夫。

她在对面的沙发坐下,我竟然有点慌乱,不知道是该站着还是坐着。倒是她,随和多了,她笑着招呼我。

“坐呀坐呀站着干吗,”她说,“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啊?”

语气平和,神情自若,远强于此刻的我。“还好还行……”我发现我既不擅言辞,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是左支右绌。

为了去除彼此间的尴尬,她很快打开了话匣子,仿佛是一个虽不常见但还算熟悉的朋友。我窘迫地嗯嗯啊啊地笑着,与她相互交换彼此的近况,我尽量让自己的言行得体、机敏,可不想给她留下猥琐的印象。几分钟后,总算适应些,放松了很多。

“有两三年没见了吧?”她用手稍微理了一下耳后的头发。

是的是的,上次见面还是两年前,我心不在焉又不失礼貌地回应着。

阅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也随阅历积累。对话看似热烈,有来有往,但细心的人很容易发现,那是假象。彼此间谨慎、礼貌、戒备,东拉西扯,都是点到为止,没有一句落到实处,显然都在有意回避什么。实际上也没什么可回避的。往日就像一池无声无息的水,虽有涟漪,但激不起大浪。很快我注意到她的目光开始频繁地落向咖啡馆门口,看这架势,她应该也是在等人。

初夏时节,窗户、浮尘、人群、汽车、楼房、刺眼的光线、昼伏夜出的喧闹声……每天都充斥着各种琐碎的细节,把生活打磨得了无意趣。

时间越来越近。咖啡馆里时不时地有人进出,手提包、双肩包、纸袋、晴雨伞……大部分空着双手,与即将迎来的会面完全无关,别说《S晚报》,就连别的报纸,也没看到有谁手里拿着。倒是另一张沙发上,一个穿着灰色条纹衬衫的男子,头发一丝不苟地梳着,正哗哗地翻着杂志,像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我突然想,桑先生也许早已进来,就在客人中间,正静静地观察全场,等着过期报纸的出现。或许我应该先亮明自己的身份。

“你也是在等人?”秦佳转过脸来问我。

正好可以借机换个座位,我笑着站了起来,说:“是的。”取出《S晚报》。

“桑先生?”她瞪大了眼睛。

秦佳的情绪瞬间激动起来,这让我始料不及。她坚持我就是给她打电话约见的桑先生(她也称他为桑先生,是否与我有一样的想法?)。她的固执是众所周知的,我不想多费口舌了,重新坐好后,右手摸着皮包里的钱夹。转念一想,证件似乎也不能保证我不会假冒桑先生啊,这一犹豫,手抽出来时多了一盒香烟。秦佳迅速用眼神制止了我的下一步举动,她摸了摸隆起的腹部,又指了指墙上的警示标志。意思很明白。我想她是误会了,我没有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习惯,这个动作不过是为了掩盖无处安放的手指而已。

秦佳盯着我放在桌上的报纸,很显然,她不打算放弃自己的判断。有那么一刻,我想跟她聊聊最后一版登载的一则旧家具出售广告。梨花木。八品相。刚才她提到了在灵官渡附近购置的新房,已到装修的尾声。她说她想弄套有点档次的旧家具。她此时的神情非常明确:别节外生枝,报纸是关键。

咖啡馆进出的几个人,棒棒糖、草帽、拉杆行李箱、花束,甚至空气……就是没有报纸。我说现在下结论言之过早。她点头说那就等等看吧。也学我缩在了沙发上,她的情绪恢复之快,仿佛刚才的激动只是一个幻觉。有那么一刻,在我的示意下她调整了一下坐姿,我点点头,意思是说这样更有利于胎儿的发育。

“谢谢。”秦佳的面色稍霁,朝我笑了笑,说:“细心了。”

“不客气。”

我无法不对她此时的身形或者体态感到好奇,如果真的人在地上走,灾难天上砸(她的原话),就更有理由揣摩一下这场事故背后的肇事者。但一切只能用口是心非来形容,否则她大可流产堕胎,不必等到身心俱疲(还是其原话)。这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她一边抱怨一边心甘情愿?

拿着小匙,搅拌着已是第二杯的卡布奇诺,杯口隐隐冒着热气,我突发奇想:也许那是一团若有若无的烟雾。一团富含某种毒素的烟雾,在秦佳的身心世界里来回穿梭,状如鬼魅,渗透着她的肌体,使她在缠绵与欢愉中迷失方向,深陷于惊喜、悔恨、狂躁和纠结之中,并学会了动不动就怨天尤人。甚至每次肌肤之亲,也是由烟的分子构成的。我怀疑,秦佳将我误认作桑先生,就是受烟毒所致。即使是毒死一只蚂蚁的剂量,也足以使她错乱了。

她一直都是这么草率吗?我小心喝了一口卡布奇诺,苦涩迅速遍布舌尖。

 

可疑的桑先生

来之前,我曾设想这有可能是一个骗局。桑先生向我透露,那份资料其实是两封私人信函,是他祖父的遗物。这个说法就让人疑窦丛生,从现有资料来看,那位名人前辈一生只育一子,并于1949年5月意外死亡,时年二十二岁。尚未娶亲,留下子嗣的概率几乎为零。由此推断,桑先生的说法十分不靠谱。现今的社会,常有人打着名人之后的幌子,行招摇撞骗之事,这个桑先生或许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这只是猜测,否则我又何必多此一举,搜寻什么资料呢?说不定,那段空白经历里就正好隐藏着这么一个秘密。如果真是这样,那对于其生平的完善将是一个重大发现(甚至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可以获得重大进展)。

这原本与秦佳无关,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可她对桑先生的身份(准确地说,她对桑先生是我这件事)深信不疑,所以她决定留下来,直言不讳地说她要当面戳穿我的谎言。仿佛我是一个藏匿极深的欺世之徒。事已至此,我知道无论如何申辩都是徒劳的。但我不明白,我是不是桑先生,对她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在我对她有限的了解中,她原本就是一个容易被表象蒙蔽的女人,当年一场虚假的病情,她就信以为真了。她倔强、执拗,从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劝诫,现在又因我手持一份旧报纸,就毫不犹豫地认定我是桑先生。她一直都是这么草率的吗?

咖啡馆里的气息是日常的。一个穿着网袜和短皮裙的年轻女子离开座位,袅袅娜娜地走到柜台前,其装束与举止引人遐想;在我后面进来的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墙上的装饰画前一动不动,好像陷入了沉思;左边座位上的两男两女,年轻而时尚,像是在商量去哪里旅行……一切都很平静,没有意外要发生的迹象。我们无精打采,思绪时断时续,对各种从眼前飞逝而过的事物熟视无睹。

 

杀手故事

在阅读资料时,一个小细节触发了我的联想。资料显示,那位前辈名人的独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只身南下,之后离奇死亡。死因至今不明,其本人也没能等到革命胜利之日,官方结论:死于特工组织残忍的暗杀。当夜风雨如晦……这给了我猜想的空间,甚至觉得它可能同我的生活存在某种隐秘的联系。我正考虑是否可以将其写成一篇小说。

杀手坐在混合着檀香和脂粉的木榻上,觉察到了从后心传来的杀气。杀手冷笑着,没有血腥味的日子反而是空虚的。身后的黑衣人壮硕魁梧,一动不动。

我们都是不存在的,他轻蔑地说。仿佛他说的是上帝不存在。他留着小胡子,脸上的一道刀疤从眉中划到右颊,看上去邪恶又狰狞。此刻他赤裸着上身,左胸上的圆形疤痕像一朵梅花绽开,一溜胸毛由此向下蜿蜒,宛若青龙戏珠。据说这个特征非常关键,就像一把钥匙,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蹊跷之事得以迎刃而解。比如,半个月后,江边发现的那具无头浮尸,就是这个独特的标志,使他谜一般的身份最终得以确认。警察顺藤摸瓜,困扰多年的一桩命案终于告破,背后的身影次第浮现,牵扯出政经界许多头面人物,一场血雨腥风由此展开。当然,在这个同样充满杀伐之气的寒夜,杀手无法未卜先知。如果他有预知能力,他也许就能看到,一封信的展开,眼前的时空就会发生倒转。

烛光摇曳,一片冰冷的金属寒光中,他将尚未燃尽的烟头弹出窗外。开始吧!他说,他的双手快捷且灵巧。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啦!他两眼直视前方。

那是个被饥荒与战乱蹂躏的年代,S城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繁荣和平静,雨水稠密而缠绵,空气中混合着一股奇异的蜂蜜拌酸菜的味道。如今,故事中的S城已不复存在,你看到的是由麦当劳、可口可乐和古龙香水构成的现代都市。它每天生产的垃圾比空气还多,我每天叹的气里都是尘土的颗粒。

作为故事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某报社实习记者,一名刚过弱冠之年的年轻人,戴着鸭舌帽,脸色苍白,手指修长,性格柔软而敏感。来到这座城市,与其说是为将来的职业积累经验,不如说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这段难得的安宁时光,年轻的实习记者喜欢漫步和沉思,每天除了在旅社里遵父命抄写一段《颜氏家训》,偶尔会到跑马场或证券市场找点消息。也许你已等不及看他的结局了,我可以事先告诉你:他将在故事中死去。

但死神最先眷顾的并非这位年轻人。

杀手提前在一个无名小站下了车,栖身于郊外一处荒僻的祠堂,临近午夜,才动身从被炮火轰塌了半边的西城门进入S城,入住早有人事先订好的旅社。顶层的位置甚佳,二楼的客人正是年轻的实习记者。

旅社的附近街区遍布着各种声色犬马的场所,里面发生的故事充斥着S城的各类小报。出入其中的女人穿着崭新的旗袍,有时在路灯下伫立,灯光下的影子参差不齐、意味深长,初涉此类场所的人很容易被迷惑。年轻的实习记者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一个时辰才天亮。杀手洗漱了一番,五天来的第一个热水澡使他感觉五脏六腑都是舒畅的,他哼着家乡小调,四肢摊开,躺在柚木大床上。他不需担心行动,成败其实早已注定。旅社柜台上早有人暗暗留话,将一样特别的东西很快送达猎物的手中,作为猎人他要做的只是抬抬手。弹不虚发,出手必见血。杀手早已计划好,等此间事了,就退隐江湖(赏金够他富足半生了)。此刻,他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当他不行动时,其余的人在干什么呢?

实习记者漫步至门廊前。清晨,霜气笼罩着S城,剧社正在排练新剧目《茶花女》。主演是一名长相与胡蝶有几分相像的女子,自半月前在天堂夜总会一见,年轻的实习记者就对她相思成灾。由于生性腼腆、家教严厉,再加上两个月前的失贞,年轻人只能把满腔柔情化作笔下的缱绻之思。半月来,他每天都要给她亲笔誊抄一封情意绵绵的信,逐渐荒废了《颜氏家训》。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

看到这里,你也许满心疑惑:这个故事与我此时的处境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也不知道,如果必须找出点关系,我只想说,我们的生活,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孤立。如果遵循一定的规则去看,那么它将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以体验什么是世事无常。

下午。年轻人兴冲冲地从报社赶回旅馆,从皮箱的夹层里找出取衣单。他在钱记裁缝铺订的旗袍,今天正好是取衣的日期。实习记者看着单子,脸上兴奋紧张之色交替。他打算今晚送给那名女演员,并趁机向她示爱,这是他从电影里看到的场景。他想无论是旗袍还是他的满腔热情,可爱的女演员都不应该拒绝。想到这儿,年轻的实习记者情不自禁地随着内心的旋律跳了两步华尔兹,等着我,我来了,他心里喊道,然后打开了门。

伙计那张刀劈般的脸颊堵住了他的去路。他满脸淌汗,连脖子上也有汗珠滚动,仿佛是从水里打捞上来的。这可是深冬时节,只要张嘴,就直吐白雾。这个细节隐含了许多秘密,年轻的实习记者虽有察觉,终究未经世事。先生,您的邮包,伙计的眼神是慌乱的,衣服下的身体轻微颤抖。这是一个没有通过邮局送来的包裹。伙计吞吞吐吐,只说不知是谁放在旅社门口的。实习记者颇感诧异,看着包裹上写着自己的姓名,再无心去思索伙计略显反常的举动。

几个小时后,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时,你能猜到是什么吗?

 

与秦佳告别

等待是最难熬的。已过了半个多小时,我坐立不安,眼下最要紧的事是如何向秦佳证明我并非桑先生,而不再是那两封信函了。

桑先生来了吗?

我的目光落向咖啡馆内外任何能看到的地方。如果桑先生不出现,拍屁股走人倒是干脆,却坐实了自己就是桑先生了。我犹豫不已。

秦佳用咳嗽将我从混乱的思绪里拉了回来。她皱着眉,直言我的失礼,我不知道这种情形下什么才是礼貌之举。看来,她的偃旗息鼓都是装出来的,压根儿就别想有什么可以平息她的怨气。果然,她目光冰冷地质问我,为什么要用桑先生的名字,是怕我知道是你不肯见面?她又说,这样有意思吗?把我骗来有意思吗?确实没什么意思,几年不见,她的表达还是那么寡淡。我实在无法理解她那奇怪的逻辑,虽说有人暗示我的声音略显苍老,但我们可不是陌生人,而且曾有非比寻常的关系,即便时隔多年,乍听上去声音难免陌生,也不至于一点印象都没有,将我和桑先生完全混为一谈吧。她的样子可不像是装出来的。这到底是错觉,还是另有原因?她继续以劝诫的口吻谴责我。

“别嬉皮笑脸,把我骗来有意思吗?”

“我真不是。”我无奈地摊了摊手,“真不是桑先生……”

“有什么可狡辩的,你就是桑先生……”秦佳说。

她告诉我,桑先生(指我)在电话里声称受她丈夫之托约见她,目的是磋商如何解决业已破裂的婚姻。无非就是财产分割,她轻蔑地说。见面时,桑先生(我)将手持一份旧报纸作为标记,她的肚子则是天然的特征。我暗想,桑先生的安排倒是暗藏玄机:一份旧报纸,一个隆起的腹部。两者间看似毫无关联,又似乎包含某种联系,仿佛是在暗示,一切都是多余的。很快我发现这种安排并非无懈可击:我决不会对一名曾经熟悉的女子使用约见、磋商之类的词(压根儿就用不着)。以我们曾经的关系,她不该对这个如此明显的漏洞毫无觉察。那么,桑先生这样做的目的到底何在?

看来,一切疑问只能等桑先生的现身了。

又过了将近半个小时了,桑先生还是没有出现(对秦佳来说,如果我不是桑先生的话)。

秦佳神情沮丧,此刻的我,在她的眼中几乎就是邪恶的化身。一想到我如此处心积虑,她就很难再像个没事人那样和我(桑先生)平静地聊天了,有那么一会儿工夫,她竟激动得全身颤抖,脸因愤怒和焦躁而显得憔悴又丑陋。如果不是摆在眼前这份旧报纸的无声提醒,我险些屈服了。似乎为了让我(桑先生)良心发现,她顺便提到了那次遇险,她向我演示干呕的动作,我却从她的眼神里似乎看到了一名死者的挣扎。这个预感真糟糕。我是那么不擅长表达:快乐时呆若木鸡,不快乐时脸上能拧出沉甸甸的苦水。

遭遇讲完后,她的情绪反而平静了下来。

“我、都、这样了,”她咬着下唇狠狠地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你、还、忍心、吗?”

“我……”我顿时开始感觉全身燥热。

“卑鄙!”她猛地站了起来,这个动作影响了她的腹部,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不跟你这样耗了!”

“那……”我也站起来,伸手想扶她一把。

“……无耻!”她甩手躲开。走了。

我站在咖啡馆的中央,四周看去,客人们低头聊天、看报、发呆……平静异常。刚才的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这个不愉快的遭遇真的是意外吗?我问自己。还有,既然认定我就是桑先生(她丈夫的委托人),可为什么不和我谈判呢?想到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答案就是:她真的气昏了头。

 

桑先生再次来电话

这次偶遇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知道了她的些许近况:她的处境实在不容乐观。出了这样的事,她丈夫显然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不过他不想再弄出什么动静,希望双方的态度是友好的、坦诚的、理性的。他的行事风格倒是别开生面,我暗自感慨。居然还煞费苦心地委托一个陌生人,替他处理离婚事宜。

一周后的那个下午,我从女友家回来。刚刚结束的谈话中,我尽了最后的努力,可惜她太在乎那天试穿的裙子了。要知道,她为此犹豫了半个多月,隔三岔五拉着我以各种借口逛至那家时装店。当她终于下定决心时,我的表现却如此差强人意,所以她决定对我的歉意不予理睬。我没太郁闷,如果她不肯原谅我,就是再郁闷也无济于事。许多年前,对秦佳我也是如此。

刚喝了两口茶,电话就响了。对方以轻松的口吻提到私人信函,我恍然大悟。我坚信这一天是桑先生特意选择的,这个时间点正是我对私函一事将忘未忘之时。我的情绪立刻被愤怒笼罩了,我向他描述了那天的遭遇,质问他为何失约。桑先生首先向我道歉,他说他出门时不小心被车撞了,虽说只是擦破了点儿皮,他惊魂未定,已经不适宜见面了。打座机电话想与我联系取消会面,很可惜没人接听。他的语气遗憾、善意且诚挚,我竟然无言以对。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如果不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出门赴约,哪会有这档子事情发生呢?仿佛一切责任在我。看来我是咎由自取。

接下来他开始解释秦佳出现的原因,非常诚恳地告诉我,这一切其实是秦佳的安排,他说他也不明白,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委托给了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到现场。我惊愕莫名,一周前发生的事是秦佳为了报复我而设计的圈套?另外,她委托桑先生的事到底是什么,桑先生却拒绝回答,他说这个不重要,要紧的还是那份资料。事情似乎越来越复杂,大大地超乎了我的想象。我需要当面向桑先生证实,决定再次放下手头的工作。

“我也是这样想的,凡事有始有终嘛。”桑先生的语气轻松而俏皮。

我们再次商量会面的方式,桑先生提议地点不变,这次由他手持旧报纸,而我只需准时出现。

“就这样说定了!”他挂了机。仓促又别有用心。

我又一次来不及说出自己的顾虑。而且,我关注的重点竟然发生了偏移。

 

王 敦

再次提前半小时。相同的地点,相同的位置。眼前的一切与一周前没什么区别,阳光仍然刺眼。进进出出的人影,似有若无的人声,仿佛时间是停滞的,而我一直没离开。我不断朝门外张望,把每个路经咖啡馆门口的人都与桑先生联系起来,估算其中的可能性(尤其是六十岁左右的男子),我甚至产生了错觉,他们每个人似乎都在眼前多次出现,又似乎是从未见过。当一个穿着身米黄色风衣拿着手杖叼着烟斗的老者走到那根灯柱前时,我差点儿叫出了声,秃顶、鹰钩鼻、深眼窝、驼背……桑先生?我立刻站起来准备往门口走,老者很快就走过去了,头也不回地消失在街角。我对自己说,如果他是桑先生,他一定会进来的。确实,桑先生不一定就是这个形象,那只是我对桑先生的外形的想象。

就在我踌躇之际,又一个熟人出现在视线里。

王敦。

我再次体会到时间的无序。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王敦近来的状况可不太妙。三个月前,和他那位麻雀般成天叽叽喳喳的妻子离婚后,两人就开始暗暗较劲,都想赶在对方之前找到继任者,都想以此大大地羞辱一下对方。他前妻的效率显然更高,仅半个月就大功告成,帝豪大酒店的婚宴在S城也算轰动了,两公里的豪华车队,现场派发现金……年过半百的新郎在商界打拼多年,家资不菲,拥有四家公司,在本市就有十几处房产。之后的时间里我将会听到王敦是如何诅咒那个臭婊子(王敦的原话)的。不幸总是成双成对。王敦谈一个崩一个。被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比如约会早到一分钟,逛商场买首饰时未能快速且主动付款,不慎泄露的乡里口音。尤其是,吃饭时夹菜跷起的小指,竟然也成了分手的理由。我听着王敦的义愤填膺,却不知道如何安慰他的悲伤。从最后那个细节来看,王敦是一个很注重仪表和修养的男人。这么多年,一点都没改。

王敦并未立刻进来,而是站在门口,一手攥着诺基亚,另一只手拿着小公文包挥来挥去,像在对电话那头强调什么。直到一对上了年纪的外籍男女推门出去,王敦才收线,趁门没完全关上,他伸手抵住了门。进来了。

“嗬!”

我们的表情和语气都有点夸张。

…………

(全文详见本刊2023年第1期)

【祝枕漱,湖南汝城人,70后,瑶族,教师。有作品偶见于《诗刊》《民族文学》《星星诗刊》《湖南文学》《山花》《诗选刊》《飞天》《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等,已出版诗集《词语·症候群》等。现居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