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走近了感受一条大河——评张中海《黄河传》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李炳银  2023年01月09日16:37

内容提要:张中海的《黄河传》,是作者5次沿河行走15000公里,考察黄河从源头到出海口的发现感受与思考记录。作者从黄河形成的地质地理原因与沿河因此而生成的丰富复杂多样形态的民族历史文化入手,在已经出现过专题及地域性的黄河记述之后,提供了一部具有全程独特的“黄河传”。作者在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中沿河行走,细心地体会黄河从青藏高原源头细流曲折东行,吸纳冲突,终成大水,奔涌入海的伟大力量,并在沿途破坏建设自我生命和催生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情景,将历史的考察,个性的发现,独特的感受,精到的认识与诗情的描绘集于一起,让人对母亲河的敬仰与理解体会更加地深入。

关键词:张中海 《黄河传》 诗情书写

对于中华民族,黄河总是一条念兹悠悠的大河,是永远言说不尽的一个话题。是黄河,造就和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培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而被称为母亲河。这是一种血肉的联系,是根脉和种的关系。在久远的历史过程中,黄河与中华民族一直在纠缠中相互影响,改变,延续和发展。其间,不管有过多少纠葛,但这种存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说:黄河“其功之巨,无法奖赏;其罪之大,无法惩罚。”这也许是个很好地理解黄河与中华民族关系的个性看法。

张中海的《黄河传》如同城砖一般阔大厚重,有50万左右文字。张中海的作品,包容了围绕黄河而存在的各方面丰富内容,风景阔大深远。若自囿于常识,单就某个单一的文体要求看,它是没有完整贯穿的故事人物,可它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和无数富有个性思想行动和分明性格的人物;它不是诗歌,可它有浓重的诗意和富有思想穿透力的语言;它不是报告文学,但它提供的丰富历史现实各种真实信息和独到的理性思考,深刻而有很多启示性。《黄河传》是一部具有宏大写作野心目标的行动,是对此前有关黄河书写的自我整合,是解构也是重构,也是对文学体裁表达方式的超越。这是一部既融合又包容、思想情感蕴含丰饶,会使人更加走近伟大黄河的作品。

张中海为什么产生写黄河传的雄心?他认为,“在有关黄河的书写铺天盖地,每一浪花、每一泥沙都有无数诗书”的情况下,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一部读者和专家都可以认可的”《黄河传》?也许正因为此,黄河文化专家、黄河水利委员会候全亮才在自己著述《天生一条黄河》中呼吁:“希望中国有一部真正的《黄河传》!”对于一个“只有黄河才能让人每一提及就沉重不能自已”的他来说,张中海以为自己有一份责任,有一颗赤诚激动的心。如果说1985年秋天他写于沂蒙山下教书小屋的《黄河》诗,仅仅是对母亲河讴歌的无意识表述,那在1995年8月所写黄河三角洲和黄河口治理的报告文学《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归宿》,就算是他黄河书写的开端,及至2005年又写山东的河《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子孙》,他的创作已经由自发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由阶段到整体结构了。他以为,“黄河本来就是中华民族一个最具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几千年来——几乎所有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屈辱。辉煌与灾难,文明与蒙昧,都可以从一条大河看到玄机”,自此,为黄河写传的雄心终于被点燃了。

可是,由于工作职位的变化,他被迫停下了写作。从1995年到2005年再到2015年,前后间隔已是两个十年。

自2013年始,张中海重新开始了中断两个十年的黄河书写,沿黄河“五上五下”15000公里的黄河采风就成为首要,即使在父亲病重期间,也没有放下对黄河的考察。这部《黄河传》,是张中海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田野考察,现场关注,事件人物调查,在2亿字的文字资料和200万字的走读笔记基础上的凝思与表达书写。这种浸透着作者人生乃至生命感受和7年大量心血思考的作品,是子女深情回望母亲河的脚步和记录,是深情的倾诉和凝视面对,很有独特个性的视角存在。正如张中海所说,几千年来,有关黄河的考察、治理、观感、兴叹、描述。可以说汗牛充栋,其内容之广泛丰富多样,如同山海,无法论评。但是,也许恰恰是黄河的位影响力太过巨大和深远,所以,历来人们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方面来认识感受黄河。这所有的感受都因为黄河而存在,因为黄河而生发,因为黄河而不朽。也正因为这样的表现,黄河总是在某一个视角、某一个时段、某一个断面、某一个事件、某一个意象、某一个故事而被人研究、感受和记述,缺乏一个整体的综合简练、饱满而又生动的呈现。

可是,谁有能力来整体地面对和表现黄河的巨大包含呢?这也正是张中海遗憾没有一部《黄河传》的原因吧!张中海自然知道这事之艰难,之难为。暂时地按下了跳动的心。几次中断,表面上的客观原因是事实,或许还有每一人在重大抉择关头谁也不可避免的犹豫?或许欲奋欲挫才更能愈挫愈奋?总之,他是终于又开始了。

“不吃一顿饭,不喝一场酒,不住一夜宿,不陪一步路”。此系张中海在请求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分管领导帮助黄河行走采风,提供必须资料时,怕给黄河业内人士添加麻烦而作的表态。事实也确实做到了,也打动了大河上下所有帮助作者采风、共同寻根的同仁朋友。正如黄委会文化专家候全亮在审稿会所说:“尤其是,我了解到,作者奔走万里长河深入生活,采访创作的万般劳苦。跋涉于高寒缺氧的河源地区,穿行在崇山峻岭的上游两岸,沉思于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辗转在奔流浩荡的悬河上下,可以说,作者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写黄河。这种对于中华民族母亲河所寄予的深沉爱恋以及对黄河沧桑的深沉思考,行于足下,内化于心,凝以笔端的创作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和敬佩。”张中海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写黄河”。

如今,真正地走近黄河,感受和动手书写黄河,这其中是有他自己个性的追求和目标的。他说:“以前的黄河书写者所忽略的黄河地质、地理,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为我的视角之一。而五千年文明,八千里风光,一万年黄河(如从地质角度,那就不止万年、10万年),以郑州为顶点的20万平方公里古三角洲,5次、9次大改道,几千次决口,循河的诞生、发育、成长,循河迹寻文明遗迹,其间,又有多少知识需要让年轻一代有一个总体印象。而我还明白的是,对于天生一条大河,无论怎么全,也还是不全。最后就干脆以无须求全为退步之策,却求凡有所及都须有作者自己的发现或表现。”因此,张中海的《黄河传》,是一个侧重地质、地理视角而又兼顾人文历史的“黄河传”。是一部难以求全而又在地质、地理方面希望稍有全息认识表现的黄河传记作品。是把黄河更多地看成一条大河,在其形成、延展、表现、影响等等方面的自然史志式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对于认识黄河及其历史沿革,对于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影响等,都非常具有知识提供和感受启示价值。

张中海的《黄河传》,力图沿着黄河生命的形成和身段的发育扭动摇摆等情形,看黄河,理解感受黄河。为黄河的伟大身姿描绘出了动静多彩的文化素描。使黄河在人们的眼前和心中留下了既纷乱又条理的表现形象。李白有诗:“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这就一下子把黄河的来源说明白了。但是,事实当然不是诗仙的诗句那样的精简,需要就里细说。《黄河传》在简洁地叙述了青藏高原的伟大形成历史后,迅速抵达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卡日扎穷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在这自然寂静的地方,有两眼细小的泉水。这里就是被很多人经过考察认定的黄河的源头。“从泉眼到溪流再到河流,生命才有了表达。”张中海的这个表达,很独特,也很有见识和哲理性。不少人把雪山融化的水流看成河源,我以为这是很不确定也不科学的。不管多大的河流,她总是有源泉的。泉眼是河的根,是河的源,所以是河流生命起始的地方。张中海的《黄河传》就是从黄河的根源,两眼泉的探访考察和观察开始的,既而有对泉水溢出的小溪流的寻找,也有对星宿海、对扎陵湖、鄂陵湖、九曲之首、皇水谷地、河套成景、几字大弯、晋陕峡谷、第一大支流渭河、三门古湖、破门壅塞夺流造平原、五次大改道、造新大陆、六十年安澜,东奔大海等等的描述。黄河由高山一路曲曲折折,左冲右突,破阻迂回,不拒细流,终成大水,携沙造地、浩荡涌流,善舞摇摆,任性自我的表现,给张中海以生命的成长张力,呈现出的伟大坚强不屈性格及巨大的地理文化内容,为观察认识和感受记述黄河,提供了难以言尽的丰富内容。正是在这种沿途考察感受和理解认识中,张中海深入地意识理解了黄河的伟大和神圣,对黄河产生了浓重的依恋和复杂的爱恨交织的情怀。在黄河面前,作者的感动、神往、疑惑、豁然、享受、焦虑、庆幸、感激等等情绪和情感,都在很多地理和文化的描述内容中有特别的流露,使人感同身受。

作品描写黄河源头两眼泉水溢出之后,写到下流形成的有微小跌水的小溪时,如此叙述:

盆地里数不清的原始小溪,对自己的威力深信不疑,坚忍不拔地侵蚀着地表,下切着岩石,从四面八方向低洼处流注,最终汇成一股继续下切的力量。这就是河流溯源冲刷的初始状态。不要小觑这小小童稚襁褓摇篮中那无声的挪拥、踢扭,时间和水的韧性,会让它自然的力量见水就汇,见路就夺,没有路也冲决出一条路,而最终形成我们面前这条泱泱大河!

作者这种在微小处见力见大见强的观察感悟,是多么敏锐和深刻有力。观溪言河,言河思理,形象深刻,必是出色质感的优秀文章。再看作者描述黄河独有的“揭河底”现象的文字:

黄河晋陕峡谷出口龙门之下,在高含沙洪峰起涨之前,1977年7月的一天。顷刻间,黄河咆哮了,沉雷一般,低沉而短促。先是浓稠的泥浆冒出水面,接着如房子一样巨大的泥块,难以想象地从刚刚还平滑如镜的河面竖着挺起——不是平着、浮着,而是竖着、站着——这前呼后拥、泥垒耸然的浪峰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一时浊浪排空,泥墙被水流推动,气势磅礴。前面轰然倒下,后面次第崛起,低者几可盈尺,高者竟达丈余……

这种被古人以为是“水怪”的现象,被美国人塔德惊呼是“世界河流之奇观”。这种奇异的“揭河底”现象,据专家考证,是在水与沙的双重作用下,会使河槽刷深缩窄的自然力学物理现象。这种现象在张中海的笔下,成为了人们认识感受黄河一个独特侧面的精彩书写,既开眼界,也涨知识,诱发兴趣!

所以,张中海着重于从地质、地理的角度观察记述黄河,并不是纯粹学术性地要说明相关黄河的地质内容,把自己的书写成一部黄河的地质学术作品,而是从这个视点走近黄河的一种方式。是着眼黄河因其地质、地理构成的表现,就像在耐心寻访一个人生命成长的道路和身影,进而观察理解她的精神性格和情感,让人对黄河的见识得以更加的温润和形象。作者借助很多衍生的人类社会文化内容,使这样的形象更加的饱满和丰富。

其次,作为传书,除去对他人黄河书写中鲜有人及的黄河地质、地理、水文书写外,作者对千年前从黄海入海的徐淮古道,三千年前从天津、河北入海的禹河古道,及早已消失的济水的追溯和记述,也是有着填写空白之功的。

我读完张中海的《黄河传》之后,对黄河似乎有了一个整体的自然印象。黄河“万折必东”的方向选择和永不屈服的性格,让我对黄河的理解敬佩更加的强烈。在我的感觉中,从黄河的源头到东行出龙门,破三门峡而出,黄河都是在寻出路。在其上游,黄河曲折回旋,曾造福宁夏内蒙古河套地区,滋养众生,仁厚温存。但冲出晋陕峡谷、跃龙门,破三门峡之后,阻挠捆绑黄河的障碍绳索几乎解除了,黄河开始任意的行走 ,正是这一股“金流”,携沙造地,成就华北平原,中原大地,黄淮海平原、山东平原、出海口三角地带等。这些都是黄河的伟力和自由行动的结果,其中居功至伟,当然也祸害多多。“尽心知性”,黄河的性格,就是向低向海而流,一切都阻拦不住!对于人类的兴益成害,它是不自觉也不会顾及的。

张中海的《黄河传》沿黄河的行走一路写来,到了三门峡之后,黄河在造福中华厚土文化的的同时,任性摇摆,其祸害行为就明显的增多了。随性的不断改道,带来无尽的水害,兴灾起祸、造田毁屋、折命覆邦、令人望河兴叹!这些太多的内容,从作者所讲的那许许多多有关水灾和治水的人物故事中就可以知道。这是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既冷酷又亲密的关系,是宇宙造物主的安排。我们似乎没有必要感激黄河,也不需要痛恨抱怨黄河。而应该正视的是如何处理好与黄河相处关系的方法和方式。

《黄河传》的书写,始于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感情。“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我以为张中海在书写的过程中,采取的正是中和冷静但却又饱含激情的态度。黄河在作者的观察书写中,是一条伟大的了不起的存在,因为黄河水,生命在两岸繁衍成长,社会文化在不断地创造,社会历史在曲折中延伸,各样的故事总在发生。这就是黄河的作用和力量。晋成公赋黄河言:“览百川之洪壮兮,尚莫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张中海言:“兴也是河,衰也是河。生也是河,死也是河。生生死死,或哭或歌,黄河是我的,我们的!斥责、诅咒它只我有权利。”这真是爱之切,恨之深,爱恨交织后产生的挚爱语言。

我们拥有黄河,这是天赐中华民族的恩情。我们拥有黄河、黄种、黄皮肤,是黄河的子孙。这种奇妙的自然现象要求我们了解祖先的来踪去脉,也更加需要理解和继承黄河无私的精神和伟大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伴河而生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辉煌,在这个方面,张中海有清楚的认识和自觉。从黄河的源头开始,张中海就在踏勘阅读河水不断延伸下流的同时,对因河而生,伴河而居的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行动特点、文化个性、历史蕴含、现实创造等等的内容非常关注。例如藏民对于神灵坚信不疑的态度,将许多雪山、湖泊及自然动植物对象,像雄鹰视为神的化身的想法、像十世班禅大师认为:“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的看法、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历史情缘、藏民的出牧节和撒拉族人的独特婚礼、土族的纳顿会、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各地的优美嘹亮的花儿歌唱、马家窑彩陶、炳灵寺的佛造像、西夏政权短暂的存在与羌族的背影、水洞沟和统万城遗址、羌人妇女因先人首领之妻曾被割鼻,以长髮遮丑而遗传而来的“长发覆面”习俗、流传有羊皮筏子客和抢寡妇的旧俗、居延海和黑水城的身影、“河神”王同春开渠的神奇故事、壶口瀑布、河出龙门、洪洞县的大槐树、“蓝田人”是人是猿、无定河边的战争与尸骨、仰韶文化遗迹、四水贯东京与开封的城摞城奇观现象、陈桥兵变、靖康之难、杜充决河、永沉水底的泗州城、山东乡下农家养育孩童使用“土裤”的风俗习惯、黄河历次改道的严重灾难情景、蒋介石下令决开花园口的得失、从禹王开始的治水到王化云成为黄河王办好黄河的事情等等,黄河两岸发生的各种地理人文历史故事内容,几乎都在这部《黄河传》有所涉及和记述。所以这部传记,是由黄河穿起来的中华民族地理、文化、社会、历史等等的珍珠链条,异常的丰富和多彩。走近它,就如同从一个捷径,轻易地走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黄河展厅,看黄河从高原奔腾不歇,东流入海,一路浩荡,浪花飞溅、光影斑驳,在地球上划出清晰而凝重多样的痕迹。

黄河是一条伟大且富有明显个性的河。是伟大的地理存在,也是对生命的开发建构。

黄河孕育了地球上位置最高处的生命和沿河而下的无数生命,更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阅读张中海的《黄河传》,你似乎可以不断感受到黄河生命的脉搏和它不断孕育生命的欢歌。

雪山冰川,直观看去,都是静默的存在,巍峨浩大。但是,它们也是具有生命的。张中海描绘冰川时这样写道:“高山上的冰川是活的,它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缓流动。让人丝毫无法察觉它的流动。冰川的最前沿是冰舌,也叫雪线。凹凸不平的冰洼上,远观清晰可见的纹理,靠近冰舌的前沿,排排冰柱如椽如柱,顺着冰川整齐细密地垂下去,仿佛一面窗帘,侧身倾听,冰舌下传来哗哗水声。春秋季节,瀑布飞泻,山坡上时有雪鸡栖息,雪莲与冰晶争芳斗艳;而山脚下河谷平原则牛羊遍野,牧人的帐篷炊烟袅袅,这时,从山上冰川留下来的水,就成为纵横于土地上的河了——这是冰川的另一种形式,河从天上来到了人间。”但是,“诞生她的山脉封锁了走向她目标的道路,她只能迂回千曲,或者涌流于静深,或者奔突于崇峻,不舍昼夜,不拒细流。为了一个新大陆的梦想,为了归宿大海,她从最初的孟浪天真,游戏玩耍一样腾挪欢跳,到匍匐前行,再到急喘咆哮,一泻千里,那是张够了身量,又经了多少等待和屈曲之后的爆发。”黄河之水是这样从天上来到人间的。水浸透了高山冰川,成冰成河,奔突下流,浇灌万物生命。水和植物生命的关系发生了,一种新的成长就开始了。这黄河与植物草芥的强盛生命希望和顽强的生长性格,很令人感动和沉思。它们艰难的生长,纯洁的存在,滋养万物,装点大地,都在创造着伟大的诞生奇迹。

水,黄河之水对于中华民族生命和社会历史的滋润培育,更是一种天赐。《黄河传》中那些在神秘、奇妙、复杂、丰富的地质、气象、水文、植物、动物等对象之外,作品让我们看到的相关人类的各种生存、生长、创造、活动、发展的文化历史内容,都是黄河滋养和促进的结果,像几千年来,人们接受黄河恩赐和躲避黄河水灾害的大量情形,救灾与建设的许多感天动地举动,其实都是人们伴随黄河生长发展的一种自然内容和形式。黄河以其巨大的创造和影响、为中华民族开辟了生命通道,提供了家园和东部广大的肥沃平原土地,这或许也可以看出是黄河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因此,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存在,也是黄河生命内容的一个部分,是黄河岸边开放的神奇与绚烂的精灵智慧的花朵。张中海对于从黄河源头直到入海,沿途欣赏和夹杂叹息的,许许多多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生活中的喜悲内容,都是伴随黄河的命运而出现的生命欢歌与忧伤的描写。没有黄河,这一切都无从谈起。《黄河传》也是在这样的视点和认识基础上观察感受黄河,所以,它深情和包容,他沉静又激情。

黄河与中华民族的血肉联系,是水与生命的联系,是土地与种子的联系。所以,《黄河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些变乱兴替的历史表现内容,在张中海的《黄河传》里,几乎时时都有,处处所在。对于黄河来说,这些内容,绝不是余笔闲墨,而是特殊重要的内容。本文前面已经提及到一些,相信读者已经感觉到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滋养中华民族的母亲和河。它给我们提供了家乡田园,提供了一切活动的平台。在这期间,有很多的欢乐,也有很多的悲伤,这是与黄河相处的必然,是河觞,也是河殇。在黄河流域,历史留下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和灿烂文化遗迹,但也留下了很多人与黄河水、人与人、不同王朝政权之间的生死缠斗和新生与覆灭的记录。这些不同的搏斗,可以说都是抱着美好的希望开始的行动。但在这所有的成功和败北的过程中,黄河似乎有时候就成了把手和工具。“秦大兴土木,汉唐浩大垦殖”,“川竭国亡”。历史上,“几乎所有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屈辱,辉煌与灾难,文明与蒙昧,都可以从一条大河看到玄机”。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秦直道、长城的修建、汉唐时与匈奴的厮杀,西夏与匈奴与大宋的搏斗,宋王朝与金人的拼命争夺(宋金交战中,黄河就两次被决堤,作为战争的工具)等等,都是与黄河有关的。在黄河两岸,不断的王朝更替,城头变换大王旗。可最后黄河自己的改变却很少!“那些时代的英雄已经过去,无论灭还是被灭,最终灭亡的只是他们的江山而不是河山。风水轮转,春秋代序,朝廷亡了,国家还在;‘国家’被灭,山河依旧。山还是绿的,水还是清的,黄河还是黄的,黄河一如在他们出世以前一万年、十万年几十万年之前一样流淌,不舍昼夜——”国以山依,民以河长。像黄河这样的母亲河,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天地。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朕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这里的群臣,一定不是那些奴才,而是那些敢于为民禀命的人。所以,为官为民,权柄再大,对黄河都需要很大的敬畏之心。有许多的事实证明,因黄河造成的灾难,导致了饥荒、战乱和瘟疫,带来王朝覆亡和战争。所以如何面对和处理好与黄河的关系,问题严重。吐蕃和唐王朝在黄河源地“会盟”,立“不以兵强而害义,不以为利而弃言”碑;大清的一代英主,康熙曾经有“但愿皇天念赤子,河清海晏三千秋”的诗句。这是了解黄河历史,经历河难之后的真诚祈祷和愿望。

所以,河政,古来就受到中国当政者的很大关注。河政几乎可以视为国政,千万小看不得。《黄河传》记述了许多治河利河的故事人物。许多都是负有朝廷之责任的行动。在河南兰考的黄河边,有“只许水不来,不许我不防”的大标语。这就很好地说明人们对于河防的高度认识。而且,在与河的相处与较量中,人们知道了疏与堵、围与放、乱与治、沉与浮、湮与兴、载与覆、分与合等等的方法及哲理关系,并自觉的将这些启悟融化进人生社会生长的过程中,使各样的事情更加符合道理。《黄河传》中记述,曾经的黄河故道中,河北河间古府衙内的戒石亭上刻有碑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是讲的官民关系,也是可以认为是在人与河的关系中得到的启发。据说,宋太宗摘上述四句,令天下郡县都刻之,置放衙内。黄河的事情,历来就没有小事。所以《黄河传》还简洁地记述了,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就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黄河的身上,国家花费的精力无数,先有三门峡水库的失败,后有刘家峡等水利电站的成功建设,再有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科学水利建设工程,很好地解决了黄河的水患和断流等等问题。虽然这其中有过很多的矛盾和曲折,甚至有不少牺牲和眼泪,如三门峡的移民,如黄万里的命运等等,但如今黄河已经七十年大致安澜。这不能简单地被看成一个偶然的现象。在尊重和适应黄河性格,防患除害,并取其利方面,人民共和国有过很多的投入和建设。这些人为的干预影响,使黄河任性的行为方式有所改变,变得明显温顺平和了许多。随着黄河源头的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沿岸的生态治理,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渐渐变绿,三北防护林带的形成,宁夏内蒙古沙漠逐渐治理,黄河水真的在变清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沿黄九省区上中下游都走到了”,其思念黄河,关心黄河,拥抱黄河的情感祈愿真挚!河水汤汤,地久天长。黄河安澜,中华复兴!

要想让万古不息的黄河归宿入海而不至半途而废,只有恢复和保持黄河健康的生命,保持母亲河健康的生命,就不能像过去年代那样只知开发利用而不知保护,只有所有黄河子孙都像对待自己的生身母亲一样对待黄河,黄河就能一如既往地畅流入海,从而成为我中华民族雄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护佑。而这种思想,也正是张中海1995年由于愈演愈烈的黄河断流所产生的为母亲河立传的初衷。大河上下有诸多怀揽婴儿的母亲河雕像,细雨无声的暗夜,作者“有一种想依偎的冲动”,像诸多黄河子孙一样的情感。作者写到:“细雨霏霏的夜里,看不到她白日里的雄风浩荡,但仍能让人感觉到她在她儿女——我们人类身边的喘息,一个活生生生命的喘息。河流孕育了我们,孕育了我们的文明,我们今天给她以反哺,我们能失去什么?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条河?”

从自然的河到神的河,从皇帝的河到国家的河,从人民的河到人的河,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的演进,我们母亲河也跌跌撞撞走过路过一条她自己也不堪回首的艰难曲折的路。这里需要交待共和国七十多年来治河理念和时代大潮的此消彼长。从上世纪50年代初黄河治理规划中的46座大坝到整个黄河流域10100座大坝小坝(清华大学雷毅提供数字);从花园口、位山、王旺庄寿命不到三年的三座大坝拆除到居功至伟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从1972—1997年几乎年年断流再到2000年后再也没断流;从1998年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再到2019年后上至总书记下至每一黄河子孙的新一曲黄河大合唱。张中海积二十年中断又接续的努力,经重新开始后七年夜以继日的劳作,一部作品问世虽然晚了二十年,但他依然撞响了时代的心弦!

黄河的伟大,难以说尽。张中海的《黄河传》,虽然很是阔大,但依然不能够言足。像在黄河的贯穿下民族融合的相关内容、像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战而合一的历史、像黄河不断新兴中华故土的各种表现等等,都还有书写的空间。写多少,写多长也还是难以完全和满足。但是,这部《黄河传》还是感到可以写得再精炼简短一些,条理集中一些。如今这样以地域为章节,每个地域内却是人文地理等内容全都包含,这样以单章看来,似乎有序多样,但放在全书里各章并存,就显得有重复杂乱之感。若是将地质地理,流势变化表现,动植物、人文、政治、灾难、治理等等的内容集中一体,分章书写(如讲流势,就讲黄河从源头到大海一路的曲折吸纳,由泉变溪变河变黄河的情形;讲治理,就写从其成灾到大禹以至后来各代救治的情形等。),分章成卷,更简练精当。

但是,不管怎么说,张中海的《黄河传》,无疑是一部大书,是一部难得的书。这里非但有各方有关黄河知识的借鉴综合,也有不少自己的独特观察与感受。是注入了生命激情和张力的,并有许多诗意描绘的书写,有壮伟沉雄的特点。更加重要的是,作品中呈现的许多黄河情景和细节,足以引发读者的连锁感受和沉思,对人们不断认识理解感受黄河与我们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

 

[网络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