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库布其沙漠的守望者——评肖睿报告文学《库布其与世界》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叶梅  2023年01月09日16:35

内容提要:中国库布其沙漠千百年来,黄沙漫天,沙逼人退,但在近年却变为高原绿洲,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将为世界上其他面临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青年作家肖睿以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几年间的专题采访,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结构全书,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库布其与世界》,结构宏大,视野开阔,收放自如,全景式地展现了库布其治沙史,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新时代生态文学的力作。

关键词:肖睿 《库布其与世界》 土地 家园 未来

鄂尔多斯高原上曾经盘踞着两条黄龙,一条是毛乌素沙漠,一条是库布其沙漠,千百年来,黄沙漫天,沙逼人退,不断吞噬大片农田村庄,但在近年却变为高原绿洲。2017年全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来到鄂尔多斯,举办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大会写了贺信,中国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一百九十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里,大家一致认为“值得世界借鉴”。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

埃里克•索尔海姆考察了库布其的沙漠经济后,由衷地感叹:“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实践,将为世界上其他面临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①

伴随着中国生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的巨大成果,一批以此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也相继产生,内蒙古青年作家肖睿以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几年间从无定河到黄河,从七星湖到乌审召,从穿沙公路到萨拉乌素河谷的专题采访,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库布其与世界》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全景式地展现了库布其治沙史,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新时代生态文学的力作,也是一部深入开掘库布其儿女心灵史,具有独特文学性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库布其与世界》结构宏大,视野开阔,具备收放自如的节制和张力。肖睿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结构全书,立足于库布其沙漠的历史与现实,放眼中国与世界,并以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成长经历,见证和解读沙漠的前世今生。

肖睿的书写具有十足的代入感,他攀爬沙漠顶,站在秦直道上,观瞻昭君坟,从少年到青年时常追问,沙漠与沙漠中的人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而去?鄂尔多斯高原诞生过流传后世的文史巨著《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丰富的乡野传说,有过新秦中,秦直道,罕台川,越龙鞭等辉煌的历史记载。三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的鄂尔多斯高原水草丰美,是为沃野粮仓,古城繁荣,为多民族聚居、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交融之地。但在其后的岁月里,由于战争和滥垦,铁蹄和铁犁的践踏,促使了荒漠化,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良好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土地不断沙化,每年向黄河逼近几十米,成为死亡之海。

鄂尔多斯高原藏匿着半部中国北方史,也是半部中国史。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扬起的沙尘暴曾经每年连续多次袭击中国北方地区,人们开玩笑说,北京城里的沙子大都来自鄂尔多斯。但在当代,人对沙漠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硬币还有另一面”,沙漠在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蕴藏着可供开发利用的许多宝贵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藏,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风、一年大多数日子里的阳光、太阳能等这些天气气象资源,它们都是无价之宝。肖睿在以开阔而又收放自如的视野回顾历史,环顾世界,将库布其沙漠置于世界各地的沙漠比较之中。世界上的沙漠大都在北纬40度左右上,像是环绕地球的一条黄腰带,也都曾经创造过古老的文明,但如今大都变为荒漠。他领悟到“这个世界我们究竟知道多少呢?这个世界对我们人类影响有多大呢?对世间万物已知或者未知的,人类应存悲悯,方可和谐共生。对万物的傲慢是无知的表现,它会使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愚蠢”。

认识沙漠,借鉴世界很多国家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经验,创造和传播中国治理荒漠化的模式,正是库布其人民多年的努力。肖睿在采访书写这一进程中,也有着与世界对话的多种尝试。书中写到与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库布其沙漠的意大利姑娘卡萨努等外国青年朋友的交往,多次与他们一起共同进入库布其沙漠的考察,展示了年轻一代开阔的生态视野,以及库布其将世界揽入怀中,并与世界融为一体的真实现实。

肖睿吸纳和借鉴多方位的角度,使他的书写立体而丰满。他提到国际著名导演斯坦梅茨观察和表现库布其的拍摄,视角广阔、清晰,全面地展示了库布其的瑰丽景象。“镜头中的库布其大地像一个少年般充满活力和朝气,森林是他的眼睛,草原是他的血液,沙地是他的肌肉。”库布其的年轻人“谈吐优雅,衣冠得体,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未来的规划清晰而又富有执行力,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明亮的青春光彩”。这位国际导演有过多次与肖睿的交谈,曾到世界各地讲述库布其的奇迹,以及库布其的这些年轻人。在他的拍摄计划里,每隔两年,他都会来一次库布其,去持续拍摄那里年轻人的各个人生阶段,看看他们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肖睿与这些国际友人有着共同的意愿,地球属于全人类,随着中国在世界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库布其年轻一代的命运已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命运,库布其的命运是人类未来的一部分。

《库布其与世界》故事精彩,人物鲜活,自由灵动,表现出独特的文学追求和个人风格。肖睿擅长讲述,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在他的笔下化作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还因为他对电影艺术的学习和研究,故事多有画面感和传神之笔。

他笔下的人物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愚公移山式的治沙人,享誉国内外的治沙英雄,有专注沙漠治理的企业家、科研工作者,还有更多名不见经传的人民群众。事实上,有不少人的事迹都曾经早已见诸新闻媒体,甚至文艺作品,但在肖睿再次写来却是另有一番滋味。“我打量着眼前这位60多岁的老人,他的脸上布满了沧桑,那一道道粗细密布的褶皱中,都是岁月留下的刻痕,让人不由得感叹库布其沙漠的呼啸朔风和剑雨霜刀。莫日根道尔计,这个像他的祖辈一样扒沙淘沙守护家园整整60多年的人,也变成了沙漠上的铁打金刚。”

一对生活在沙漠里,一辈子梦想有林有草的夫妇,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取的名分别就叫“树林”“林树”“有树”,他们盼啊、想啊,一直到他们先后过世也没能见到跟前的沙漠长出一棵树。梦想传给了儿子,二儿子高林树有一次在沙漠的小路上捡到一棵从治沙站的拖枝机上掉下的树苗子,顺手带回了家。“他想,这是不是老先人给我托梦呢,让这里有林有树?”高林树栽活了这棵树苗子,然后又承包了800亩荒漠滩。赶着毛驴车往返300里,用3只羊换来了一车沙柳苗条。人们都说他疯了,认为他种不活树,问他有甚?高树林想想说:“我有苦!”这是句当地的方言,有苦是指身上有好气力,舍得出力。当地媒人给女方家介绍对象,总是说对方后生“有好苦”。生动极了。

高林树领着儿子一年四季吃住在沙窝里,先后承包了5000亩荒漠地,几年苦斗硬是把荒漠披上了绿装。绿色吸引着官井村人,人们承包荒漠地的积极性大为高涨,很快沙漠腹地的近20万亩荒漠地全都名花有了主。现在的官井村已由三十多年前的一苗树壕,变成了绿色的森林,变成了飘着花香的茫茫草原。高林树看着这无尽的绿色,喃喃地说:“老先人呀,林有了,树有了,后生晚辈做到了!”

如今官井村人把高林树老人当年种活的第一棵树当作纪念物管护了起来,村支书笑着称这树是村级文物保护单位。

书中多有生动传神的描写和地方语言的运用,几代人的治沙经历,化为作者笔下的滔滔长河。从小见识过沙漠威严的肖睿眼见沙漠变年轻了,而那些治沙的男人女人却都变老了,他鼻子发酸,形容这些治沙人就像沙漠上的黑橄榄树,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身子挺立在沙漠上,迎着雨雪风霜,狂风烈日。

他采访一位机械化造林总场的分场女场长,“她是一位年届50岁的阿姨,因为长年风吹日晒,她的皮肤异常干燥粗糙,声音沙哑,但性格极为豪爽。阿姨对我说:库布其林业上的人简历都极其简单。就像我吧,33年就一行字:1984年大学毕业进入鄂尔多斯机械化造林总场至今”。这位女专家因工作匆匆结束与作家的对话,临走时说,孩子,在你的书中不会找到我的名字,我的儿女就是库布其的树,我是它们的母亲。

这样的描写在书中不胜枚举,每每写到动情处,肖睿会情不自禁眼含热泪。他记录了莫日根道尔计、徐治民、田青云、高林树那些沉默、辛勤的库布其伯伯大爷,讲述了当地名人赵永亮与风水梁,

王文彪与七星湖的故事,还喜悦地描绘了孟克、

茹力玛、刘雪芹一大批为了库布其奉献青春的年轻人,在他的笔下,他们都是库布其的英雄,他们有多平凡,就有多伟大。

在对英雄讴歌的同时,肖睿没有忽略那些为生计而忙碌的普通人。各类文化层次的人、妇女和老人也可以成为养殖大户,成为产业化工人。人们自信微笑的秘密在于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在库布其,无论是极富活力的年轻人,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抑或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每一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兴奋的希望之光,每一个家庭都为了自己的事业努力打拼。这种相亲相爱的景象在我们今日这个节奏越来越快、人情越来越淡漠的时代,可以被称作宝贵的财富”。和当年人人都想逃离家乡不同,现在不仅是库布其人愿意在家乡生活、在家乡创业,五湖四海的创业者也慕名而来,在库布其变成了獭兔养殖户。其中有极富投资经验的南方商人,也有掌握着高新科技的海归博士。来自法兰西的兔子和当地沙柳的开发利用,让人类在库布其沙漠上感到了生活的幸福和充实。

肖睿在对人物的了解中,经过多方位的分析比较,发现采访越多,接触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材料越多,也就越绕不过一些难写但必须写的人物。“他在我的这本书里,只不过是无数非虚构文学人物中的一个,亦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他在库布其沙漠,却像一座山一样存在着。我写他,山存在;我不写他,山也存在。他并不因我写不写而增高一分或低矮一寸,也不因我写不写就会变得高尚或龌龊。”

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肖睿纪录下的是一个个真实的非虚构人物,但因为他的文学提炼与刻画,而更加具备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塑造出浮雕般的筋骨饱满的库布其人物群像。

《库布其与世界》情感充沛,从感性到理性,蕴含着现代科学精神、指向未来的希望和活力。出生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肖睿自幼便在父辈的引领下,一次次走进沙漠,接受大自然的洗礼。父亲是真实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库布其传统和精神的象征,那些深刻的童年记忆伴随他的成长,进入他的灵魂,养就了深厚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肖睿在写到秦直道“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直通京都的恢弘磅礴之时,感慨史令公司马迁之叹:“固轻百姓力也。”他以当代历史学家的一个计算为例,秦直道工程取用和移动的土方,如果砌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至少绕地球赤道半圈,是又一个万里长城。“在探索库布其奥妙的日子里,我曾久久地凝望着在沙山上辛苦植树育草的人们,感到他们就像勤劳的绣工在天地间编织一副绿色的挂毯。他们渴吗?累吗?不觉间会泪流满面。我有时会蹲在沙上长时间观察一只黑钮钮(沙漠上一种甲壳虫)跑来跑去,划动着细细的爪子,拖着黑亮的硬壳,在沙漠上留下细细的痕迹。它找到沙漠深处的家了吗?人们在沙漠上植树种草,打扰了它的清静了吗?沙子下面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然而,肖睿对沙漠及沙漠上的人和动物不仅限于一种深情,而是从感性到理性,一层层展示出中国荒漠化治理的“库布其模式”,梳理和探究现代工业化、科技化与库布其沙漠的未来,从而体现了中国生态环保对于世界的意义,也显示出当代中国青年作家的情怀与担当。

如果说第一代治沙人是出于求生存,而新一代的治沙者则出于理智和自觉,清醒地投入到治沙事业,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一定要善待大自然,善待沙漠,才是善待人类自己。作家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经历了近二百年来的工业、科技迅猛发展,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却发现越来越多关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北极的冰川在不断融化。近日从新闻里得知,世界名城威尼斯面临的海水倒灌和污染已经十分严重,联合国不得不多次敦促意大利政府永久性禁止游轮驶入威尼斯海湾,但近期却又由水城变为了“旱城”,水道干涸已不能行船。这种时而倒灌时而干涸的现象不仅是在威尼斯,世界上还有不少临海城市时常面临干旱和洪水交替出现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极端,人们对这些城市危在旦夕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近百年来由于气候变暖,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大量的淡水湿地、海冰环境、盐沼、珊瑚礁、海草床和贝类礁体等都在严重退化,物种灭绝速度快了100—1000倍。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1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类深深的担忧。

世界各国的专家对造成气候变暖的现象进行过多年的研究,归纳起来认为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温室气体的增加又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在加剧。要改变气候变暖的趋向,人类需要付出艰辛的种种努力,也包括荒漠化的治理。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用30年左右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其中要义:“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肖睿在作品中多次动情地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讲话:“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用大量的事实演译了“库布其模式”的科学进程。从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库布其沙漠就成立了治理沙漠的专业机构治沙站,到父辈们当年走进沙漠,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和种苗工程;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以系统工程的思维提出的治沙方略《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到修建排沙路,引凌入洼地,沙漠中出现神奇的湿地;从亿利集团这样一些大型企业进入治沙领域,到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给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带来质的变化,体现了现代工业与生态产业的完美结合;再到库布其沙漠植物研究所里,“90后”的所长和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对1000多种耐旱植物进行研究,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物种质的资源库,为世界提供经验和帮助,读者们完全可以从中得知,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过程,正是人们改变观念、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接受和探索世界最前沿的生态理念和科学技术,不断与库布其沙漠相适应共发展的过程。

作者在纪录和书写这些走向科学治理的过程中,也同时进行了艰苦的思考,他在体验沙漠生命的同时,个人的感悟也在不断升华。“我在库布其沙漠采风时,不管是接触世界级的治沙大师还是采访最平凡的植树者,都会有一种感受——他们面对沙漠、面对孤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干着一件在沙漠上铺绿的事情,的确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来支撑。你越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就越会感到他们治理库布其沙漠的过程就是库布其儿女修为的过程。胸中有格局,天地自然大。”

他意识到,心中没有定力的人,是做不成在大漠上铺绿的事情的。

沙漠同样有尊严,有着它不可触碰的底线。人类在它面前的傲慢和自负,都会遭到它的绝地反击。人类要生存,沙漠同样也要生存。我们如何与沙漠共歌共舞?如何在沙漠里建设一个文明与智慧的世界? “我忽然觉得,自己的生命既是古老的又是新鲜的。干万年的痕迹留在了我的灵魂中,可每一次呼吸又是崭新的,充满了活力。库布其沙漠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强大的信心。”

展望世界和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构建已然成为中国样板,但世界生态环保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今年是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又是“六五国际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库布其与世界》一书的出版令人关注。我们相信,年轻的肖睿将以对库布其沙漠的守望所得到的灵性和力量,贯穿于日后漫长的文学跋涉之中,攀登更高的文学高峰。

注释:

①肖睿:《库布其与世界》,远方出版社2019年版,第126页。文中所引皆出自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作者单位:民族文学杂志社] 

 

[网络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