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从事微型小说事业四十年研讨会举行
1月6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公益文化论坛——陈勇从事微型小说事业四十年研讨会举行。
研讨会以“助力华语文学,推动微型小说事业发展”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的组合方式呈现,由粤港澳大湾区公益文化论坛主办,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秘书处、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香港作家协会、澳门作家协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缅华笔友协会、《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华文化》编辑部、小小说网校支持,大堤坊酒业协办,50位学者、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海外汉学家和媒体人,围绕陈勇微型小说创作四十年以及陈德民所著《人生因文学而精彩——陈勇评传》的出版展开讨论。深圳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甘应鑫主持研讨会。
陈勇,1963年生于湖北省监利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著有小小说集11部、评论集12部、主编文学专著23部,曾创建湖北省作家协会监利小小说创作基地。
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认为,陈德民以时间为叙事轴心,以饱满的情感、丰富的细节,分22章刻画还原陈勇的生活足迹,生动地展现出陈勇的坚毅品质,勾勒出他的文人风骨,刻画出他热心公益的人生图谱,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创作指导意义。
日本汉学家渡边晴夫、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原会长朱文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凌鼎年、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刘海涛、全国小小说作家班与高研班创始人卧虎、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金文野、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龙钢华、小小说月刊杂志社主编郭晓霞、香港华文微型小说学会会长东瑞等围绕陈德民所著的评传以及陈勇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展开研讨。大家认为,评传全面记述陈勇的创作历程,详实且细腻。陈勇四十年如一日,用一双微型小说的眼睛和一颗微型小说的心灵,去感受世界、发现和创造生活,不仅自己创作微型小说,还访谈和评论了海内外千余名小小说作家作品。陈勇在微型小说创作和理论评论路上走得并不顺畅,但他不忘初心,坚持创作。他所取得的成绩,一是对微型小说的真热爱,二是矢志不渝的苦付出,三是自我规划找对方向,这就是他给微型小说创作者和爱好者的启迪。
与会者认为,陈德民的评传以难能可贵的热情和自觉,对陈勇创作经历、业界动态、文学趋向等都保持着持续观照、梳理的能力,选人、择事、删繁、摘要、求正、扬道,这些考验着评传作者的知识储备,也表达出评传作者高远的思想志趣。评传体现出两个鲜明特色:一是行文稳健,章法别致。该著以“传”为经,以“评”为纬,以“传”带“评”,“传评”合一。二是视野开阔,要旨突出。该著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理念——人生因文学而精彩,文学因思想而永恒。陈德民与陈勇均是集文学创作与评论于一身,勤写奋书,热心为他人作嫁衣。
其他与会者,也对陈勇从事微型小说事业四十年和评传的特点与意义发表了各自看法,一致认为作家写法上,不光删繁就简、条理清晰,还有效避免了评传文体叙事的繁琐平淡和抽象生涩,从而给读者带来亲和平易的阅读便利,该书对微型小说评论家和作家评传的写作,具有普遍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