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庆祥:“吃”的背后是文化和乡愁
分享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2年12月05日08:00

杨庆祥:“吃”的背后是文化和乡愁

我认识葛亮是比较早,一直是他比较忠实的一个读者。《北鸢》曾被我当做枕边书来读,《燕食记》在《北鸢》的基础之上又向前推进。这本书它最早唤醒的其实是我的感觉,让我想到“吃”,而“吃”的背后是文化和乡愁。葛亮讲“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饮食,实际也是民生之本、性命之本。所以,《燕食记》里我觉得饱含着葛亮一个特别重要的文化自觉,因为最终历史是由普通人来书写,这里面实际上是写了一个普通人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史。在某种意义上,通过饮食来写世情,这种小说的传统就是从《金瓶梅》开始,这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一个非常伟大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在整个“五四”文学以来,它是隐而不现的,只是这些年,我觉得它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又被我们召唤回来了。所以《燕食记》既是世情小说,又是文化小说,又是历史小说,很难对它进行界定。不过,具有高度的原创性的艺术品,往往都难以界定。

(视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

访谈更多

张楚:探索微妙情感和时代横切面的复杂性

从清水,到桃源,再到云落,张楚不弃县城之微小,一路构建起了自己的文学故乡……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银钟暗哑

本文是一篇以自然感悟为主题的散文,通过一次山间漫步的细腻记录,展现了银钟花的静美与山野的永恒韵律。

诗歌 | 后来(外四首)

不知道月光和泪光 哪盏先亮

诗歌 | 高梁铺行(外一首)

人站堤岸 仰首看不到这座楼阁,唯有 置身最高层,和它一起放目 才是看见了清晖阁

散文 | 河流一样的故乡

《长江本纪》

散文 | 夏意脩然

这是一组描写乡村夏天的散文诗,也是一组寄居乡村的心灵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