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凌逾:写透华夏薪传文化根性——论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凌逾  2022年12月05日08:00

时空流转,古韵犹存,用手艺绝活承载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岁岁年年不断地渗透出人间的百味烟火。葛亮2022年8月出版长篇小说《燕食记》 ,讲述四代大厨师承故事,借大厨身世家世的跌宕起伏故事来再现时代风起云涌,侦破行业秘辛,点透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以饮馔文化的薪传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

《燕食记》并非侦探小说,但是却很有让人手不释卷的魅力,这一切皆因葛亮擅长设悬念、造谜案。《燕食记》开篇就说:“荣师傅出走了”,如惊天一雷。那么,香港中环同钦楼的三朝元老、行政总厨荣贻生师傅为何要辞职、晚年落败?这成为一桩谜案,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追看不已。后文才娓娓道来,荣师傅出走其实是瞒天大法,为了暗中接盘,要保住百年老店品牌,坚守传承。接着一步步解密荣师傅身世,读者赫然发现,其竟是军阀陈炯明的堂侄陈赫明将军与般若庵堂的月傅苦恋痴缘的结晶。小说从荣师傅人生经历切入,继而转向四代大师之间曲折的传承和行业艰难求生故事,由此串联起各地著名酒楼饭店秘辛。《燕食记》上阙讲荣贻生的守常薪传,下阕讲弟子陈五举的求新求变,由此省思新旧饮食传统文化的冲突:五举打通了红案白案,博采粤沪菜系之长,却被师傅斥为不三不四。其后,才在被扫出师门的大弟子的资本策划下,组织了一场高端的电视烹饪大赛,使得十年未曾谋面的师徒得以相见,最终和解,粤港沪菜系真正实现了融合。

葛亮以食凝人凝事凝情,也以食物和美食秘笈凝练出为人处世真理。做好莲蓉的关键是“熬”,熬,不仅是熬食材、熬火候,更是熬手艺、熬人心。莲蓉月饼,若想做出至味,只加糖是不够的,需一撮盐,才能将甜味往高处托上几分;就好像人要经过对手、经过磨难,才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好来。一款手打莲蓉月饼成就“得月阁、同钦楼”港式茶楼威风,也揭示出成功之秘诀,各行各业一通百通:成名成角,要“熬”得住默默无闻,经得住挫折历炼。葛亮下笔为文善于共情,笔下总渗透出温润如玉的人文关怀,《燕食记》通过人间烟火百味,提炼出关于生命哲学的思索,引发读者共鸣。

葛亮作为从南京移港的新移民作家,天然带有跨地域的特性。其长短篇小说兼容两地之长,渗透出浓郁的岭南和江南风情。《燕食记》极娴熟地大量运用粤语方言,菜名菜单带着粤味,食客们也用粤语沟通,如“河南王李将军“炒虾擦蟹,一口一个佢老母,粗言如同连珠炮仗”(117页);“你都攰、不如听日再来过?”(267页)。南京也是糕点颇负盛名的地域,葛亮通过对美食的命名,来体现江南水乡的雅韵风情。葛亮将最为世俗的烟火,写得精雅蚀骨,意蕴悠长,或许受金陵遗韵的侵染。

作为学院派作家,葛亮擅长设置复杂的小说结构,《燕食记》首次采取多视角叙事法,如同纪录片采取百口百言的非虚构叙事,呈现出人事复杂、人心难测、世事难料、真相难寻的客观现实状态。这种结构很考验作者的笔力,处理不好便会陷入重复窠臼,叙事变得杂乱无章。小说涵盖牵涉20世纪初反清、军阀混战、援闽护法、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百余年风云际会,被葛亮有条不紊地纳入文本之中,营造出套中套的迷宫故事,入情入理。

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百余年香港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燕食记》借技艺薪传将风云际会尽收囊中。笔者深觉,这是葛亮“第一部极具港味特色的长篇小说”,以饮食打开微小创口,将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落到实处,《燕食记》是继《朱雀》《北鸢》地域书写之后,进一步省思“人文湾区”建设的成果,恰如王德威教授所撰推荐语:“从岭南饮食风物着眼,写出大湾区世纪沧桑,较《北鸢》多了人间烟火气息,结构经营更为沉稳绵密。其间涉及多重掌故,在在可见作家的考证与想象功夫。出虚入实,叹为观止。”

饮食与文化交融共生。中国是饮食大国,不同菜系承载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记忆,与烹饪相关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数不胜数。葛亮在《燕食记》中将目光聚焦岭南,通过饮食流转追溯百年风云。《燕食记》既讲饮食烹饪,讲其用料技艺之讲究,讲其创新创业之艰难;也讲饮食民俗,讲地域的饮食差异,讲节日与宗教礼仪食俗,还讲馔肴历史和中外饮食文化融合。由此串联起陶瓷彩绘等关联行业的人事,以及饮馔文化在世界各国沟通流转的故事。饮食习惯是刻进国人血脉的记忆,是最让所有人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饮食文化强调特殊性、差异性、民族性。味道的传承并非只是一张食谱的交接那般简简单单,而在于对手艺技艺的打磨修炼,在于“化”,得有濡染、成熟过程 。

葛亮近年专注研究非遗文化传承,执着于讲述民间手工艺人、非遗传人的故事。短篇小说集《瓦猫》已预示转向手艺人叙事的前兆,在讲述风筝艺人、古籍修复师、理发师、陶艺师等故事时,葛亮致力于寻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韵。中国人自古便讲求“民以食为天”,古语“燕食”即指日中与夕食,一日两餐,蕴含着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智慧。国人将做人的道理都熔铸在吃里头,中国的厨艺文化绝对博大精深。

《燕食记》以“食”为主角,打磨饮食切片和时空切片,省思故物与良工,提炼出世代传承的处世哲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才是没有命”(183页)。四代大厨虽各有千秋,但是其对美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浮躁焦虑的当下人无疑是一服醒脑剂。在虚拟时代,寻找粗糙但温情的手工艺物品;在效率至上的时代,寻觅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在快餐时代,坚守对美食的向往。乍看不合时宜,却正是几千年来未曾断根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燕食记》是葛亮的自我破壁:从《北鸢》的家族史,转向《燕食记》的饮食史,烟火气的加入使得葛亮从学者型作家成功转型为行走考现式的非虚构型作家。也斯的《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写全球美食和爱情流转,开拓出“味觉地理学的后现代叙事” ,《燕食记》更进一步开拓出“味觉历史地理学的后传统叙事”,通过讲述岭南饮食文化百年变迁,勾连跨越上百年的历史流转,将华夏历史放置于世界视野中;各行各业师徒的惺惺相惜、气性相投,渗透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因食相连的中西海内外文化根脉。

(本文系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特约评论)

 

作者简介: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理事。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学术公众号“跨界经纬”。著有《融媒介:赛博时代的文学跨媒介传播》《跨界网》《跨媒介香港》《跨媒介叙事》《跨界创意访谈录》《跨媒介:港台叙事作品选读》等书,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学术研究》等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智能时代中国文艺与科技融媒介传播研究”与后期资助项目、省校级科研和教学项目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