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用文学沟通心灵、传递力量
来源:文艺报 | 计 蕾  2022年11月28日13:57

中国作协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读原文,悟原理,结合自身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并且报告的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未来的使命、前进的方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突飞猛进,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文化事业也实现了迅猛发展。但相对而言,文化发展的速度没有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完全相匹配。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谚语:“放慢脚步,灵魂才能跟上。”在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裕,才能更好地体悟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文化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到孔子的“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到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今古之变,成一家之言”,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的文化传承便有着历史感、民族性这一重要特征,它饱含着一种集体情感,凝聚着民族的力量。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源源不断滋养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历史根基。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创始人巴金先生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文学工作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是多么的重要。自1985年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广大作家及其亲属的大力襄助下,历经37年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馆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学类博物馆,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料收藏、研究、展示、传播的中心。截至2021年,文学馆已入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近90万件,除了文学类书刊报,还有大量的作家手稿、笔记、书信、日记、照片、音像等等。一页页手稿、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这些珍贵藏品记录了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呼吸,向广大读者讲述着中国故事和中国作家的故事,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矿藏,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历史物证。

今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突出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新时代,我们文学馆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使命任务,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找准中国现代文学馆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定位和优势,笃行不怠,奋楫争先。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要把文学馆打造成一个文学大讲堂,不断做好馆藏品的保护、利用,推动学术研究。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让馆藏文物活起来,积极开展各类高质量的文学活动,创新展览展示,举办更多文学精品展,做到展览方式和展览内容相得益彰。利用展览的传播效益,宣传作家、宣传文学,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用文学沟通心灵、浸润思想、传递力量,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成为展示和传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为发展文学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