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这边岭南风日好,世道味道总关情 ——《燕食记》大湾区活动回顾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2022年11月25日17:03

长篇小说《燕食记》是葛亮继《朱雀》《北鸢》后潜心耕耘的全新力作。《燕食记》沿着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为线索,借关于美食的跌宕故事,以细致入微的文笔,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其中丰瞻的细节所展示出磅礴时代场景,与日常烟火水乳交融,在在可见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厚根系所在。全书落笔于饮食,其所描绘的却是近代百年的中华世事人情,众生百态皆入书中:岭南的气候时令、菜蔬瓜果,漫长的海岸线与山林乡村,天空四野的云霞雨雾、日月星辰,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贩夫走卒,街檐的旗幡、茶楼的招牌,寺院庙宇、亭台楼阁,还有战争、流徙,有朱门的离散萧索,亦有平民的温存安好,林林总总方方面面,堪称“岭南梦华录”。

诚如批评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所评,“《燕食记》里,时间流逝、人世翻新、众人熙来攘往,如梦华录、如上河图,这盛大人间中,舌上之味、耳边之声,最易消散,最难留住,也最具根性,最堪安居。”

可以说,《燕食记》不仅是一部岭南地区的饮食流变史,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立足史。

粤港澳大湾区首发揭幕

《燕食记》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传承与影响

活动时间

2022年8月19日(周五)10:30

活动地点

广州花园酒店博物馆

特邀嘉宾

林岗、陈晓卿、丛治辰、葛亮

嘉宾主持

郭冰茹

张培忠(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

《燕食记》借主人公之一五举之口,揭示了“在传统中做文章”的创作真谛,生动诠释了“粤菜师傅”的传奇故事、曲折人生、家国情怀,并将广东、广西、香港、福建、上海联结起来,既打通了整个岭南的空间壁垒,又以饮食的传承、流变、革新彰显近代百年岭南历史风云,读来既荡气回肠、惊心动魄,又一咏三叹、意韵悠远。

臧永清(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葛亮的《燕食记》堪称大湾区文学的新收获、新时代中国原创文学的代表性贡献之一。我们亲眼见证了葛亮以小说的方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岭南文化所做的现代表达,见证了葛亮向文学高峰攀登的步履。

 

深圳全国新书首发中心站

活动时间

2022年8月20日(周六)14:00

活动地点

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大台阶

活动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福中社区福中一路2014号

特邀嘉宾

丛治辰、葛亮

嘉宾主持

胡洪侠

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燕食记》首先讲的是“吃”,“吃”在葛亮写来变成岭南一带一个极其繁复、极其精致的文化。一个文字工作者仅凭文字,没有香味、没有口感、没有颜色,把食物写的如此令人口舌生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葛亮不仅仅写吃,书中的食物似乎和小说的细节、人物的性格、整个大的历史大的风云联系在一起,这是《燕食记》非常小,非常俗,又非常大,非常雅的地方。

胡洪侠(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燕食记》以广东岭南的食文化的酒楼,一种食品的工艺与一个空间展示变化,其中有很多流动的东西。70年代后和80年代初的作家大部分往前走,走到不写人间社会,转向玄幻、盗墓,但有葛亮是往回走,他通过饮食文化,通过手工艺,通过热爱的民间东西为通道,走回历史写小说。

 

佛山站

活动时间

2022年8月21日(周日)10:30

活动地点

佛山·覔书店(王府井店)

活动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四路70号王府井紫薇港4层4001

特邀嘉宾

盛慧、欧亚、葛亮、丛治辰

嘉宾主持

顾月

欧亚(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执行理事长):

葛亮从饮食文化入手,去写岭南的文化、岭南的历史、岭南的社会变迁,背后有非常丰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燕食记》是大湾区概念提出之后最重要的一次文学收获,也是我们南方中国文化的图景在更大的舞台上呈现,向中国、世界呈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品,它应该有很重要的文学定位。

盛慧(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

从小说的手艺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燕食记》的构思非常巧妙。从饮食这个小小的切入口讲这么多,这么大的事情,岭南的整个百年历史,慢慢地展开来,这个结构非常精妙。这部作品还是一个情感的交响曲,情感张力体现了一个成熟小说家的控制力,葛亮把放和收的节奏控制得很好。

 

广州购书中心站

活动时间

2022年8月21日(周日)15:00

活动地点

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一楼大堂

活动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123号

特邀嘉宾

黄佟佟、葛亮

嘉宾主持

欧亚

黄佟佟(作家,资深媒体人,知名公众号“蓝小姐和黄小姐”联合创始人):

《燕食记》是让人非常惊艳的小说,除了文字上的惊艳(特别推荐大家去看后记,从沒见过文学浓度这么高的后记)还有对葛亮老师的勤奋感到无比的膜拜,据说他为这本书的写作写了三百多万字的笔记,太厉害了,看完这本书,感觉很难有人再能再把岭南的饮食写得这么透了,容太是有句话说的很妙,她说“每一个广州人都应该感谢葛亮写这本书”,粤港两地饮食的风流与千回百转尽在于此了,推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