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百年党史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演进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2年11月14日08:20

11月12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承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全国20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出版传媒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此次会议。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在开幕致辞中梳理了西北师范大学百余年办学历程,并介绍了该校文科教育教学的成果。他介绍说,西北师大从1939年扎根金城兰州以来,文学学科也随学校走过了一段艰苦卓绝的“文化长征”,把现当代文学的种子一路播撒在祖国西北。黎锦熙、何士骥、刘文炳、易君左、焦菊隐、李嘉言、冯国瑞、赵荫棠、徐褐夫、杨伯峻、彭铎、郭晋稀等一大批“大先生”在这里“筚路蓝缕,开启山林”。现代文学教育也在大西北生根发芽,产生了牛汉、夏羊、汪玉良、陈涌、唐祈、支克坚、孙克恒、吴承旭、何来、彭金山、张子选、唐欣、叶舟、阿信、徐兆寿、颜峻等一大批作家诗人及批评家,形成了良好的文学传统。他说:“今天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年会在这里召开,再一次聚集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众多学者,共同就‘百年党史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演进与经验’这一主题论道。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一件大事,自然也是西北师范大学中文学科的一件盛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在致辞中谈道:“本次年会选择与西北师大合作有着特别的意义。西北师大的前身西北师院,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在1979年成立时的创会单位之一,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这次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适逢西北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是群贤毕至、师友云集的学术盛会。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百年党史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演进与经验’,选定这个总主题是考虑到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中国当代文学需要在百年党史的大背景、大格局中回顾历程,研讨重要的文学问题,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总结文学发展经验,并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超出以往的研究范畴与范式,就文学创作的现状与走势、文学发展的重要现象、重要作品,当代文学研究的自我审视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党领导文艺的规律等进行一些有新意又有深意的思考、探索,并通过这种宏观研究和总体考察扩展已有的研究事业,取得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因年龄原因,白烨不再担任研究会会长,孟繁华、贺绍俊不再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会一致推选张清华为会长,一致推选杨早、徐兆寿为副会长,推选白烨为名誉会长,同时决定成立研究会监事会,由孟繁华担任监事长,贺绍俊担任副监事长。秘书长兼法人代表由陶庆梅担任,徐刚担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年会上还公布了第十八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韩松刚的《当代江南小说论》、刘慧的《中国当代大陆儿童诗研究》、杨辉的《陈彦论》、李生滨的《当代宁夏诗歌散论》、相宜的《旦兮集》、刘大先的《从后文学到新人文》、王秀涛的《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张志忠主编的《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等一批成果获奖。

大会主旨发言分两个阶段进行,11月12日上午的大会主旨发言由陈福民主持,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南京大学教授吴俊、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继凯以及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寿等人分别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12日下午的分组学术讨论中,学者们围绕“转向与还原:当代文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与当下:现当代文学的时代情感阐释”“发现与思考:现当代作家创作内里细探”“经典与前沿:百年中国文学再解读”“时代文艺审美与影视改编策略”“文学影视改编的消解与重构”等主题,深入探讨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前沿趋势、西部文学多样化展现以及影视文学改编策略等不同论题。

大会第二阶段主旨发言由杨早主持,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洪治纲、山东大学教授黄发有、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武汉大学教授李遇春作大会主旨发言。闭幕式上,新任会长张清华做大会总结发言,副会长徐兆寿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