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批科学大咖撰写的科普读物集中在上海出版 大家写“小书”,深入浅出阐释何为科学家精神
来源:文汇报 | 许旸  2022年11月07日07:50

一批由科学大咖撰写的科普读物集中在上海出版。制图:冯晓瑜

一批科学大咖撰写的科普读物日前集中在上海出版或即将面世,以大家写“小书”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何为科学家精神。

这之中,既有本土科学家的作品如《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十年山野路漫漫:新生代化石考察记》以及“科学家之梦丛书”之《传感器与智能时代》、“院士风采录丛书”等;也有引进海外前沿成果的译著,如“科学的力量”丛书之《生命之源》《生命之光》、“科学新视角丛书”等。不少院士作者还试水短视频平台,解锁科普传播新模式,成功“圈粉”变身“新顶流”。

“科学的源头创新,来自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科学的重大突破,来自对传统认识的怀疑。”在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看来,科学是严肃的行当,但科学家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有心人去发掘。

呈现前沿成果,多角度刻画科学家精神

汪品先的新作《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正是通过一连串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趣闻,来阐述科学的文化本性。这些故事避开了传统的正面介绍,独具一格地从科学家的错误和争论入手,从侧面刻画科学家精神。比如,生物学家赫胥黎曾误以为深海软泥样品中发现的黏液就是学界一直寻觅的原始生物,为其取名“海克尔深海生物”以致敬海克尔。这项发现当时在科学界产生轰动效应,科学家们在不同海域的深海样品里都找到了这种黏液状“原始生命”,并由此得出结论:全世界大洋底面都被这种黏液覆盖。然而后续研究表明,这其实是酒精与海水样品发生反应,不是生物而是硫酸钙!赫胥黎不失其大家风度,第一时间主动承认错误,澄清误会。这样的坦诚,使他在科学界的地位不降反升,赢得了更高声誉。

“谁说这不是‘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呢!”汪品先在书中写道,科学家的两类错误:一类是研究过程里的失误,包括被否定的假说,或者不成功的实验;另一类是学术造假,蓄意欺骗。前一类可以说是科学研究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失败,对科学家个人来说应当尽量避免,但是不应当被责备。特别是人类极少了解的研究对象,无论地球内部,还是天体起源之类,起初只能猜想,而且知识越少,假说越多。关键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

当越来越多的大家写“小书”,不仅能从一线科学家视角来普及科学前沿知识,也有助于启发青少年读者探索未知。比如,由杨雄里、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内顶尖科学家撰写的“科学家之梦”丛书,面向公众介绍了当前科学进展。从“天眼”望天、“蛟龙”探海、“北斗”再上层楼,到“嫦娥”五号着陆月球、“奋斗者”号深潜马里亚纳海沟,“天问一号”逐梦火星……“十三五”期间我国科学前沿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都集中体现在这套丛书中。

而“科学家讲科学”系列丛书分五辑由9位院士领衔,78位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一线科技工作者撰文,打破了学科界限,留下科学家们严谨求实、执著认真的鲜明印记。

院士变身UP主,“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

在撰写科普读物的同时,不少院士变身UP主,让“冷知识”热起来。日前,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系列第一季第七期在多个公众号、视频号发布,导读嘉宾正是汪品先,他以有趣有料的方式娓娓道来——“其实深海是地球上的一个谜。世界上的海洋,平均深度是3700米。这是什么概念?南京路步行街近1100米。你把世界地图上约2000米深的海洋涂黑,那地球几乎就是漆黑一团……”这位曾9天3次下潜至1400米南海深处的86岁老人珍惜当下能继续参与深海探索的宝贵时间,他认为,“移山倒海”比“海枯石烂”更加珍贵,呼吁年轻人做学问要发扬科学精神,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该导读前六期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闻玉梅、褚君浩、叶叔华等院士纷纷在网络平台分享心得。“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将个人力量置于国家科研和实验中,还需多分些时间精力承担起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将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地展示给不同职业、爱好、年龄的朋友,让世人了解科学行业在做什么,哪些与国家、社会乃至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年逾九旬的天文学家叶叔华寄语科技工作者,在所擅长的领域内尽己所能,帮助读者认知接触新事物,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她说,点点微光终会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中国的科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