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礼赞书写新时代“国之大者”,如何开拓报告文学新气象
来源:文汇网 | 许旸  2022年10月31日08:10
关键词:何建明

“如何辩证看待报告文学的社会功能与文学功能?在我看来,社会功能是第一位的,但回过头来只有加强文学性才可能更好实现社会性,从而在记录时代进程的同时影响更多人的命运。”40余年笔耕60多部作品,作家何建明紧扣时代脉博,深情记录礼赞“国之大者”。10月30日,第二届何建明文学创作学术会在苏州举行,与会专家展开多角度研讨,认为有条红线贯穿其创作图谱,那就是一个作家对于他所处的时代,对于他的文学信念,对于他热爱的祖国与人民的绝对忠诚。

“文者,贯道之器也”,何建明的创作伴随整个改革开放时代,他塑造时代英雄,忠诚书写国家和人民的重大事件,相信“一支笔可以改变一个群体的命运”。比如,上世纪90年代何建明创作《共和国告急》,揭露并批判为了金钱利益对矿山滥采滥挖导致矿难频发的社会现实,引起国家决策层重视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落泪是金》引发全社会关注贫困大学生热潮,推动了国家出台“绿色通道”等政策出台;讲述“真实红岩故事”的《忠诚与背叛》直接影响了“忠诚教育”活动;应外交部之邀创作《国家》,真实再现利比亚撤侨行动这一历史事件;被中宣部列为“纪念建党百年”重点献礼书《革命者》,将沉睡在历史深处的年轻革命者唤醒、激活,全国开展红色主题讲座、读书活动超200场次,线上线下听众超千万人,其俄文版获俄罗斯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

当代文艺工作者要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国之大者”。“几十年漫长文学生涯中,当国家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呼唤时,当人民和党组织需要时,何建明总是出现在现场、出现在第一线。可贵的是,他每次冲锋与出击,都为这个时代和人民创作出了优秀作品。”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评价,何建明在中国文坛创下数个第一:同时代作家中创作的作品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品最多的一个;获国家奖最多的一个,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一个在中央大报头版——2004年7月9日在《光明日报》头版和二版发表阐述科学发展观理论起因的《永远的红树林》报告文学,由此开创“中国报章报告文学”先河;全国作家中唯一的劳动模范等等。

上海作协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何建明在上海创作多部大作品,尤其是在抗击疫情期间,何建明坚守在沪,第一时间写出上海抗疫战斗的《第一时间》和《上海表情》(刊发于《文汇报》),对当时市民以极大鼓舞;《浦东史诗》让一代浦东创业者心潮澎湃;《革命者》是讴歌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革命史诗……

“几十年来何建明用行动证明了报告文学文体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助力这一文体成为中国文学潮流中不可或缺的一大力量。”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评价:何建明的创作内容和题材极为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培养影响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和报告文学骨干。

“独特的精神地理的发现挖掘为作品时代主题找到了精神根脉,为作品创设了主题表达的基线,为区域创作具有标识度的新的精神形象。”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主席丁晓原认为,何建明能够深刻把握所处时代伟大的主题,善于发现具有“国之大者”重大价值的写作题材,遵循报告文学作为时代文体的创作规律,能够创造性发展这种创作形式,牢记伟大时代赋予时代歌者的使命和责任。

胡平、王必胜、孟繁华、黄宾堂等文学理论家相继发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需要“国之大者”精神和千千万万“国之大者”。何建明脚踏大地,躬身前行,正是劳模精神衬底、时代责任扛于肩,“不得不写、不可不写、不忍不写”的态度,使他成为同时代作家中报告文学领军人物。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评价:何建明是“时代文学的思考者”,“以何建明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作家是‘以人民为中心’文学思想的热情响应者,积极践行者和坚定开拓者。新时代推动中国报告文学进入新的繁荣发展时期,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创作实践和文本影响,对当代文学事业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时代歌者——何建明文学作品展”在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同期开展,何建明64部著作汇同一幅壮阔波澜的画卷,皆是作家心怀“对国家和人民的真挚情感”而吟唱的一曲曲“时代之歌”,将展至11月10日。(图片来源: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