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书写新征程中国精神 激发新时代文艺力量 ——文学期刊负责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之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2年10月29日09:18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连日来,文学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所作的报告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各文学刊物也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是其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并结合自身办刊实践,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刊物的使命职责和发展的奋斗目标。大家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多种方式扶植和培养文学人才,以满腔热忱坚持高质量办刊,讲好中国故事,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好作品。

 

增强文化自信,书写宏伟篇章

徐 坤 (《小说选刊》主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号召“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小说选刊》杂志社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办刊工作相结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选刊工作中去。《小说选刊》创刊42年以来,以精心遴选全国优秀文学作品,治“选学”,做“选家”,汇品类之盛,领风气之先,被誉为中国文坛的风向标,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最受海内外读者欢迎五十强期刊。《小说选刊》选载的很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火爆银屏;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作者也因作品入选《小说选刊》步入文坛进而闻名全国。2022年8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的10篇中短篇小说中,《小说选刊》曾选载7篇。《小说选刊》为一代一代作家的成长,为当代文学的经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我们要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增强文化自信,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更加宏伟的篇章。

 

以文学批评助力新时代文学发展

王春林(《小说评论》主编)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前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感触颇深。总书记的报告不仅回顾了过去十年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也为未来如何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报告中,总书记提到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工作者,我对报告中专门谈到的人才问题可以说有切身的体会。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这样一种论断,的确是一语中的,是极具真理性的精准表述。无论如何,中国要想发展强大,绝对离不开人才的作用。只有充分地发现人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具体到我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事业,情况也同样如此。如果缺少了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人才,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也就会成为空谈。正因为如此,我认为习总书记关于人才兴国的论述特别重要,必将对包括文学事业在内的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都应以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美好发展前景贡献力量。作为一名兼及文学批评写作的文学评论期刊主编,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接下来的实际工作中,我一定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在把《小说评论》杂志办好的同时,积极投入文学现场,尽可能地撰写高品质的文学批评文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新时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做“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明德立心”的文学筑路人

陈昌平(《鸭绿江》执行主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报告高度重视文化与文学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要求,也对广大文学工作者提出殷切嘱托,对文学期刊的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鸭绿江》创刊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的第一份文学血脉,曾经由周立波、草明、马加等参加过延安文学座谈会的著名作家担任主编。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鸭绿江》始终重视保持、弘扬自身的红色基因、红色血脉,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了众多优秀作家。近年来,我们在办刊中坚持以栏目为导向,强化刊物的传统,灵活多样地反映新时代的变化,繁荣地方文化建设,如开设“新时代山乡巨变”“六地之光”“新中国经典回眸”“新批评”等栏目,以鲜活的时代性、现场感、针对性获得了读者的欢迎。

未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引,以更饱满的状态活跃于新时代文学现场,在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跨界上花大力气、下深功夫,做“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明德立心”的文学筑路人。

 

打造底色鲜明的“诗歌读本”和根植时代的“创作阵地”

何冰凌 (《诗歌月刊》副主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广大文学期刊编辑,当朝乾夕惕,奋楫笃行,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文学创作与文化自信相互激扬、彼此增益。

《诗歌月刊》作为一份有影响力的诗歌刊物,长期秉持“先锋意识 中国精神”,既致力于打造底色鲜明的“诗歌读本”,又致力于打造植根时代的“创作阵地”。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文艺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大会部署上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精神高峰。一是牢牢把握“政治标准、创作水准”,以主题创作为牵引,呼应波澜壮阔的时代,推出更多激荡心灵的作品。二是始终突出“指引方向、创作导向”,坚持“二为”“双百”“两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选和推出质量更高、更有精神力量的诗歌作品。三是不断强化“理论作用、创作运用”,诗歌理论建设和诗歌精品创作并重,强化理论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体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四是全力释放“队伍力量、诗歌能量”,集聚和扶持数量更多的诗歌创作、评论、翻译队伍,重视艺术性、丰富性、差异性,重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诗歌创作,继续倡导现代意识、价值追求,努力实现造就队伍、繁荣诗歌双丰收,为培根铸魂尽心尽力尽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贡献文学期刊的力量。

 

以文学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阿霞(内蒙古文学杂志社社长、《草原》主编 )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报告深厚的思想伟力和强大的感召力。我们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新时代如火如荼的生态文明建设,给文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草原》作为边疆的文学园地、多民族文化的文学载体,在2021年联合众多作家、评论家、报刊主编共同发起“自然写作”,呼吁作家们走出书斋,放开眼界,投身于美妙神奇的大自然,深入这片滋养我们,并给我们自信和力量的祖国的山川大地,以文学的良知,遵循自然伦理,构建一个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以文学呼吁大家带着感恩的情怀去亲近自然,守护大地,以保持人类共同的生存根基和家园。两年来,推出了一大批生动记录和描绘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实践伟大进程、生态文明建设伟大成就的文学作品。自然文学或生态文学的空前活跃,己经成为一种崭新的时代现象,这是时代发出的呼唤。

除了要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作为内蒙古的一个文学阵地,我们同时要讲好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以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新时代的作家应该具有这种大情怀、大抱负。

 

相关文章:

坚持高质量办刊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文学期刊负责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