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加快推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对外传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孙美娟  2022年10月28日08:07

为进一步推动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走入基层、服务社会,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10月19日,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围绕当前中外文学国际传播的热点问题,组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对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学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

阐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对外传播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对外传播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构建积极开放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面临着优秀译者匮乏、传播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我们今后应当通过柔性传播、多形式传播和多主体传播等策略的运用,努力推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努力扩大中国文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胡开宝表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传播按时间划分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51年《中国文学》杂志成立;《鲁迅选集》《鲁迅短篇小说选》等50余部作品得到翻译,使得鲁迅成为当时西方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被称为“中国的伏尔泰”;中国翻译家王际真编译的《当代中国小说选集》、许芥昱编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等近20部作品选集翻译出版。这一时期,郭沫若、丁玲、巴金、叶圣陶、老舍、沈从文、茅盾等中国当代作家文学作品被译介到英语世界。第二阶段是自改革开放后至本世纪初。《中国文学》主编杨宪益于1981年倡议出版“熊猫丛书”,翻译了鲁迅、老舍、王蒙、张贤亮等大量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同时,越来越多的汉学家如葛浩文、金介普、韩斌、蓝诗玲、白睿文等开始参与翻译工作。这一时期仅收录英译作品在英美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选集达50多部。第三阶段自本世纪初至目前。当代文学作品英译对外传播的体制建设逐渐完善,“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项目先后启动。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2012年莫言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的贾平凹作品获得美国美孚文学奖,并助力中国作家姜戎、苏童、毕飞宇等人获得亚洲文学奖。与此同时当代文学作品英译对外传播的传播方式日趋多元。

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对外传播的策略

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对外传播对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对外传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效,但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地域、跨时间的实践活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对外传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优秀译者的匮乏、传播形式的单一和传播效果的差强人意等。

胡开宝提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对外传播可以采取柔性传播策略、多形式传播策略、多主体传播策略。柔性传播策略是指采用含蓄迂回的方式进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传播。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传播应采取柔性传播的策略。首先,在选材上,我们可以选择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这样可以增加中国文学作品与国外受众之间的文化接近性与认同性,拉近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其次,在英译过程中,除文本因素外,译者应将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作为翻译的重要考量。在保留原作文学价值特色的同时,尽量减少翻译文本的异质性,减轻译本为读者带来的文化陌生感和冲击,增加译本的阅读友好性与亲密感。多形式传播是指采取物质形式和符号形式相结合的传播向国外受众传播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以多角度、立体式地扩大受众覆盖面。物质形式直观、生动,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影响。多主体传播策略是指发挥国家机构、民间团体、高校、企业和学者等多个传播主体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传播中作用的策略。国家机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影响力大,但与受众之间权力距离很大。民间团体和高校的政治色彩和官方色彩不浓,与受众之间权力距离较近,所做的宣传往往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只有多管齐下,译与介并举,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