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作标兵,回乡创辉煌 长篇报告文学《兵支书》首发
10月26日,由《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刘笑伟、贵州作家杨杰共同创作,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兵支书》,在安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首发仪式。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一级巡视员谢晓东,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参加仪式并发言。仪式由安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齐紫丽主持。
首发仪式上,刘笑伟与文化学者李裴发来书面发言。杨杰与书中人物原型代表“兵支书”褚代洋、韦俊现场分别作了分享交流。安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敏,贵州大学“兵支书”理论研究方向学者罗开基,贵州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吴瑕,以及贵州日报社报刊社安顺记者站、安顺军分区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谢晓东在发言中说,作为乡村战斗堡垒的“领头雁”,“兵支书”一直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立足实际和需要做好关心工作。希望“兵支书”们继续发挥团结群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部队精神,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重新整装再出发,为建设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美丽乡村再建新功。
刘笑伟在书面发言中说,在安顺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的大力推动下,安顺市注重用好乡镇退役军人资源,充分发挥“兵支书”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走在了贵州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杨杰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扎实地采访、勤奋地写作、无私地劳动,完成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生动记录了安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故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相信这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报告文学作品,一定受到读者的欢迎,让安顺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绽放出更加亮丽的光芒,让“兵支书”这个光荣的名称越来越响亮。
李裴的书面发言指出,当下,时代潮流奔腾不息,举办《兵支书》首发仪式,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强劲的时代,需要强劲的力量,冲锋者,勇敢的坚强者。正是兵的信仰,兵的情怀,兵的思想,兵的勇于斗争和勇于胜利。“兵支书”是响亮的,他从“脱贫攻坚”这个伟大的时代中走出来,从“红色故事”这个厚重的历史中走出来,走进乡村振兴的呼唤,走向新时代新征程新辉煌。《兵支书》一书的创作成功,得益于始终保持着精神的激情,始终保持着力于情感的融合,始终保持执着于生活的深入。
杨杰说,自己身为安顺“兵支书”队伍中的一员,是“兵支书”中“第一书记”类别,他真实地感受到在农村、在基层从学习、实践到笃行的升华。能用手中的笔,为新时代“兵支书”创作《兵支书》一书,是一次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他倍感荣幸和自豪。
据了解,《兵支书》一书以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巧妙地将“报告性”“新闻性”“文学性”结合起来,讲述2018年以来,安顺市先后从上万名退役军人中选拔近千人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安顺市的500多个村子里,他们担任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村支两委委员等,他们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兵支书”。他们带领群众推进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创新基层治理……
在随后的交流发言中,大家表示,《兵支书》一书的出版发行,不仅充分展现了安顺市“兵支书”奋战在农村工作最前沿的风采风貌,更是时代的需要,在激发人民群众新时代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必将调动起广泛的拥军爱军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