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直向上,所有的艺术都会在巅顶相逢 ——访一级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
来源:文艺报 | 路斐斐  2022年10月24日12:13
关键词:罗周

“回顾过去的10年,我们和中国青年一代共同成长,在戏曲艺术的传承弘扬上走出了一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日前,青年编剧罗周的两部作品相继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中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上同时有两部原创编剧作品参评,且均为难度很大的戏曲现代戏、红色题材剧目的创作,“80后”的罗周用作品再一次标定了她10年跋涉之路的又一里程碑。

昆剧《瞿秋白》

从2012年以编剧的第一部昆剧《春江花月夜》和京剧《将军道》(合作编剧)同时入选“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并最终凭《将军道》获奖,到2014年以锡剧《一盅缘》、2021年以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三度荣获曹禺剧本奖,在罗周心中,“10年来行进在戏曲艺术创作山道上”的她,却更像是从一名戏曲写作的爱好者、小学生,自起点开始一直向上攀登,“经历了从追求文辞优美、故事完整,到渐渐对舞台、对戏曲有了更深理解,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再到努力实现自如创作的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在古典的沃土上生长出现当代的鲜艳花朵

从前期更多古典题材的创作,到近年来现实题材领域的创作居多,在罗周看来,“戏曲艺术要想发扬光大,一定要能与当代人的生活、情感产生共鸣;而要实现这种‘转化’,又一定要从古典戏曲中汲取有效养分”。2019年罗周开始创作《梅兰芳·当年梅郎》时,江苏省昆剧院已有30年没有创排过昆曲现代戏大戏了。“在很多人眼中,甚至昆曲能不能演现代戏、表现当代生活都仍是一个课题”。从这部戏开始,罗周一口气接连创作了三部昆曲现代戏,除本次参加艺术节的《瞿秋白》,还有一部于2020年疫情期间创作的抗疫题材剧《眷江城》。“我想以此来做出我的回答:即便如昆曲这样古老的剧种,只要我们掌握了艺术规律,并且有着攻坚克难的决心,就一定能在古典的沃土上生长出现当代的鲜艳花朵。”

从历史剧到现代戏、从自选题材到越来越多的“委约”创作,10年来,罗周很感谢越来越多的剧院团给了她把剧本搬上舞台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她也更加懂得了“案头之本”与“场上之本”的差异以及创作与目标的距离。“一次次的合作就是一次次学习、实践与被检验的机会。”在罗周看来,她在用创作丰富剧种建设、张扬剧种特色的同时,对不同剧种、不同题材的探索又能不断拓展她对戏剧认知的边界。“特别是在文本完成后的二度三度创作中,你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戏曲是无数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家为了同样一个目标——出优秀作品而相互补取。”只有经过这样不断的学习,“才会对中国戏曲的体系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在创作上持续提升、突破”。

在舞台上展现那些高尚的皎洁的无私的灵魂

2021年,罗周完成了编剧生涯中的第100部大戏、话剧《新华方面军》的创作。戏剧理论家傅谨在回望这一年的中国戏曲时写道,罗周将毫无悬念地成为有史以来戏曲编剧数量第一人。回顾百部创作,罗周将它们比作了自己的“黄冈题库”,“每一部都有每一部的难,只有写过了这么多,我才能写到这样‘好’。”于是,她珍惜每一次写戏的机会,对每一位塑造的人物都怀着敬畏之心,“随着不断地前行,向上的每一步难度就会越大。要更好地把握史料、体味情感,要下更多的笨功夫,以此真正接通人物内心世界,并因此获得新的启发与思考。”

比如写京剧《孔圣之母》、秦腔《望鲁台》,“那种古典的、传统的磅礴的文化气象”给罗周带来了内心的开阔、舒朗与充盈;整理改编元杂剧《梧桐雨》,她用昆曲演绎元杂剧文本,“打开了元杂剧文本的宝库”;创作锡剧《烛光在前》,作品从革命者张太雷的妻子陆静华的视角切入,以片段式的回忆勾勒人物形象、追溯共产党人初心,罗周从张太雷的年谱及其女儿所写的回忆录中寻找陆静华的身影,写出了人物身上坚持、坚韧的力量,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实现永恒。《烛光在前》的写作让罗周清晰地感到,在经过了90几部戏曲的创作后,“就我而言,现代戏和古装戏创作之间的那层壁垒被打破了。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题材,都是写人的题材,都在写人和人所处的时代,都要面对人物真实、深刻、丰富的内心和他们的情感、承载与坚韧,都要在舞台上展现那些高尚的皎洁的无私的、与每个时代的观众都能产生强烈共鸣的灵魂。”

戏剧正在走向一个更开阔的审美境界

“写戏是一件将个体生命与世界连接起来的事情。”有记者曾问罗周,你的戏是写给谁看的,她说:“是写给过去看的、写给当下看的、写给未来看的。”10年来,“成为”一个专业的编剧让罗周曾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和纠结的时刻”。在她眼中,10年来整个中国戏曲创作的环境在变得越来越好,演员、剧团和受众之间的观演关系,剧目和整体社会审美品格的提升,都体现着戏剧受众面的扩大化和年轻化,这一切都在向着一个更好的、鼓舞着所有从业者的方向前行着。而在此过程中,戏剧对于人的刻画、对人性的开掘、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在不断地稳步推进。“观众在督促着我们前行。戏剧在接通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情感选择时,也正在走向一个更开阔、更饱含情感的审美境界。我们在最平凡的人性中呼唤着人们对于光明的向往、追索,以艺术实现人类自身的精神超越,这是我们当代戏剧编剧要做的、正在做的并且已经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的事情,也是推动着我们继续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的强大动力。”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延续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血脉。”2020年疫情期间,在舞台演出最困难的时期,罗周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开始以每天一篇的速度更新着她10年间一路走来的创作体会与思考,这既是一种主动的自我总结与梳理,也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分享:“我经历过的难题,也有很多人正在面对。”在罗周看来,与戏曲表演艺术的传承不同,每一代的戏曲编剧似乎都要从起点开始,往往会把上一辈写作时走过的弯路再走一遍,因此她特别希望通过她的分享带动,“让后来者也能踩在我们的肩膀上,把我们从前辈手里接过的那些善意、温暖、经验与智慧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又一代。”

“10年来,青年戏曲创作者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及其蓬勃朝气,正是这10年来中国戏曲最大的收获。”罗周动情地说。10年来,从青年编剧到中生代剧作家,从剧本创作到扶持剧本创作,罗周亦逐渐实现着从“以作品跟世界对话”到“以作品跟作者对话”的身份转变与责任担当。“从江苏省戏剧文学奖到紫金戏剧文学奖,我们始终拢住了一支青年创作者的队伍,通过作品跟青年创作者交流,来实现互相的了解、对话与关注。通过作品,可以看到他们在关心、关注着什么,并用尽全力给那些在摸索中前进的同伴更多的支持、帮助和更多与舞台、与院团对接的机会。”因为,“那些写作的困难、寻求突破的艰辛,我也曾一一品尝过。”回忆起10年前从江西来到南京,守着一方书桌、一片舞台,始终心怀热爱、欢喜仰望,她说:“要相信,所有的艺术都会在巅顶相逢。每一个字、每一部戏、每个不眠之夜、每回悲欢激荡,都是引我们走向巅顶的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