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把握时代脉搏,为人民立传,为时代讴歌 江西文学界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来源:江西作协(微信公众号) |   2022年10月21日08:45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江西各地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观看开幕会,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崭新蓝图,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大家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极大增强了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好江西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江西辉煌历史和新时代建设成就的精品力作,推进江西文化强省建设,再展赣鄱文化雄风。要把握时代脉搏,为人民立传,为时代讴歌,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要创作更多经典之作、扛鼎之作、传世之作,再造江西文艺辉煌、再展赣鄱文化雄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现将部分反响摘编如下:

 

李小军(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省作协主席、省文联副主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基础上对文化新的擘画。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深刻理解把握。一方面要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好使命,在历史、现实、未来几个维度中找到工作和创作的发力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本土宝贵资源,生动描绘好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贴近人民内心世界,精彩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另一方面要把质量提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自信自强、创新创造,以重铸赣鄱文化新辉煌的勇气,接续好江西文脉,同时打开视野,兼容并包,改革创新,吸收人类文明最新成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壮大好人才队伍,推出与时代相匹配的文学精品。

 

曾清生(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兼组联部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在谈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文艺为人民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行阐述,更显出文艺的地位和作用。我理解以人民为中心之于文学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要到人民中去,广泛采撷人民生活,二是精心塑造新时代人民形象,生动反映人民的进步与创造,三是创作的作品为人民喜闻乐见,四是广泛开展文学惠民活动,让人民尽情享受文学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学作者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范晓波(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省评协秘书长、星火期刊管理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越是物质丰富的时代,人们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生活的需求就越多越高。同时,文艺也需要人民群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群众也是文艺作品的受众和检验者。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在文学创作里聚焦人民,还要在文学组织工作里践行这一理念,营造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以利于人才和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

 

石兰芳(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创研部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工作报告,是指导党和国家今后五年及至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广大作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江西文学发展和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晓莉(江西省作协副主席、创研部四级调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意高远,内涵深邃,是全党智慧的集中体现,必定指引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观察时代变化,深入人民生活,领会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为人民放歌,为英雄立传,为时代存真。

 

杨剑敏(江西省评协副主席、省作协常务理事、一级作家):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深感应坚持“做人的工作”和“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主责主业,时刻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需求,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朱传辉(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星火期刊管理中心副主任、《星火》副主编):

未来的五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对各项工作的部署是有大视野、大格局、大目标的,那就是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方向前进,任何工作不能与之相违背。对于文化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文学事业大有可为。

 

李洪华(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继往开来的重要大会。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新方向,擘画了奋斗的新蓝图。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学习领会会议报告精神,凝聚共识,努力前行,扎根大地,扎根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奉献力量。

 

樊健军(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副主席、小说家、基层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将这一点落实到创作中,就是要到社会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深入到人民的生活现场,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与人民心连心,让自己的脉搏与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描绘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图景,歌颂祖国的壮丽江山,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书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林莉(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副主席、诗人、基层作家):

百年征程,风华正茂。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句句打动人心,让人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作家,在长期的基层生活与到人民中去到群众中去的创作经历中,我“回望”“挖掘”“反思”“畅想”我们生存的这片热土上日新月异的新图景。将写作初心和责任担当与时代、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火热碰撞,形成良好的文学生态。江西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无不让人汲取到前进的智慧,奋斗的力量。在今后的诗歌创作中,我将自觉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针,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一创作理念,弘扬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

 

卜谷(中国作协会员、革命历史题材写作者):

作为一个赣南作家,一个以红色题材为“主打”创作的作家,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讲话格外激动,倍受鼓舞,同时也倍感历史重任和现实压力。一是要抓紧时间抓住机遇,继续克服困难,抢救大量还未开掘随时都在消逝的活的历史,红色文化资源。二是要聚集起更多年轻作家形成团队,一起积极参与这项抢救工程,深入生活,艰苦努力,创作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作品。

 

凌翼(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常务理事、自由撰稿人):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一个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报告文学工作者感到无比荣光。新时代让我有幸步入火热生活,走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记录人民创造的伟业,记录伟大的时代。如今,中国式现代化正阔步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中国共产党既往开创的伟大事业和接踵而来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奋笔疾书。我将努力践行“四力”精神,踔厉奋发,书写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答卷。

 

朱强(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常务理事、青年作家):

认真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倍受鼓舞。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生逢伟大时代,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