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陕西:盛世兴伟业 集结再攀登
来源:文艺报 | 王觅  闫荷  2022年09月30日08:32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陕西,并发表了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陕西全体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踔厉奋发,勇敢攀登。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1956年,中国作协西安分会(陕西省作协前身)创办了文学月刊《延河》。它的筹办者中的绝大多数作家和编辑们,都是喝过延河水、吃过陕北小米的,在他们的心中,延河不是一条普通地理概念上的河流,它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的象征,他们自然对革命事业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使命。”在陕西省作协举办的新会员培训班上,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雅丽以“文学陕军溯源”为题,给学员们做辅导。学员们津津有味地听着老一辈文学陕军在延安创办文艺社团、推动文艺“大众化”、扶持文学新人的故事,感佩不已。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曾指出,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对于文学陕军来说,“延安精神”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传承。柯仲平、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马健翎、胡采等老一辈作家曾在延安生活和战斗过。他们以自己的文艺实践推动了解放区的文艺发展,用自己的笔墨真实记录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生活。

近些年,陕西省作协充分挖掘延安革命文化资源,组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特色培训班等交流宣讲活动300余场。通过不同载体,把历史和当下相结合,把党的创新理论和老作家、老党员们的实践相结合,把文学知识和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帮助会员把握时代脉搏,从内心深处体悟“国之大者”,更加生动务实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延安精神的自我教育中,将创作熔铸于时代、融汇于人民。

“我那时一个月的工资才38.8元钱”,在2021年召开的“纪念杜鹏程、王汶石、魏钢焰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上,作家李康美回忆起第一次与杜鹏程见面的场景。老作家们都倾力扶持青年作者,他一直记得,杜老听说他为了参加文学活动被扣工资,给了他40元钱补贴,“杜老当时说,先帮你把这个月的困难解决了”。座谈会上,王汶石之子、陕西省作协秘书长王小渭谈到:“我常想,像他们这一代人,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无论身处顺境逆境,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心怀光明。后来我认识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学者周燕芬、王鹏程一直从事陕西文学的研究。“陕西老一辈作家的创作中,始终有对民族命运的承担和思考。这些课题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这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们说。

传承老一辈文学陕军立于高端、把握时代的精神,陕西作家一直在行动。拥有众多读者的网络作家风圣大鹏这些年陆续创作推出《山人行》等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作品。谈到创作初衷,他说:“我们的前辈们用饱含深情的目光注视人民,写下那么多文学佳作。作为文学陕军的后辈,更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坚持以作品见人品、以人品立作品,担负起社会责任。”

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

2021年6月,《关于进一步优化新时代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推动重大主题创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这是继2014年与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制定《关于选派作家到基层挂职深入生活和定点体验生活的实施意见》之后,陕西省作协再一次为支持作家深入生活“加码”。

作家柳青在长安皇甫村生活14年,写出《创业史》这部展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典之作。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回忆起作家王愿坚讲述柳青蹲点农村14年创作《创业史》的故事,感慨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是文学陕军的传统,更是当下陕西作家的火热实践。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吴克敬在创作2021年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作品《乾坤道》时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学创作者永远不变的初心。艺术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某个特定时代生活的本质呈现和精神映射,有着历史教科书的审美价值和诗学的纪念碑意义。“深入生活不仅可以补足坐在书房里所欠缺的生动现实图景,也是为有限的文本经验‘输血’”,作家弋舟寻访了数十位生活在乡间和城市的孤寡老人,记录了他们独居的生活状态,最终形成了十万余字的采访成稿。这部名为《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的非虚构作品,展现了作家对社会的关切、使命与担当。作家钟法权一直在写熟悉的部队生活和敬佩的英雄战友,在创作2020年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张富清传》时,他谈到,非虚构文学需要深入生活,充分体现文学性、可读性、真实性。作家侯波在陕西省子长市挂职3年,他将自己对土地的热爱、对家乡人民的观察和思考倾注于创作中,推出红色题材长篇历史小说《天下安定》。

《国家战略:延安脱贫的真正秘密》是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陕西省作协主题创作扶持项目作品,作者邢小俊深入延安走访多时,通过群众所见所闻所感揭示延安脱贫的“真正秘密”。他说:“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的生活是文学的富矿,新时代文学要像挖掘金子一样,挖掘人民的故事和形象,用卓越的文学创造赋予人民生活以独特深刻的艺术表达,肩负起对社会历史的使命担当,推动民族、国家、社会发展进步。”作家赵韦一直致力于科技题材的纪实文学写作,谈到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国家至上》的创作初衷,赵韦说:“这些心怀科学报国理想、以科技服务人民的工作者,正是创造中国当代历史的‘剧作者’。他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国家强盛和科技进步奉献智慧与辛劳,甚至付出生命的经历和精神,特别值得书写和记录。他们理应成为我们文艺工作者笔下的‘剧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作协不断完善保障作家深入生活的配套政策,给予创作空间和生活经费等各方面扶持,并先后根据重点文学创作规划,选派35位作家到基层挂职、定点深入生活。针对工作实际,创新灵活多样的机制,在陕北红军革命旧址延川县张家山村、陕南的全国重点扶贫县紫阳县、柳青曾经挂职的长安区皇甫村等地挂牌成立作家创作基地和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给予赴基层采访作家食宿和创作方面的保障。

与此同时,陕西省作协还多次组织主题活动,邀请省内外作家来陕采访。在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旁、在西部科技创新港、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在秦岭南坡牛背梁、在“中国航天动力之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等地,都留下了作家们的足迹和笔墨。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020年4月和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陕西时都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赓续文学陕军优良传统,不断催生新时代佳作?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陕西文学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核心课题。 要出精品,首先要培养人才。2016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陕西省作协启动“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扶持计划”,在全省范围内遴选有一定实力和潜力、有较好创作规划的青年作家进行重点扶持。除了为入选作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外,还聘请导师,定期召开作品交流会。“90后”作家范墩子是“百优计划”的一员,他在继承陕西文学厚重传统的同时,探寻着更为细腻、具有独特标识的表达方式。“作为一名青年作家,不应过多陷入自己的小我当中,更应该关注一种大的、具有未来性或者永恒性的东西。书写不停,读书不倦,我们青年作家永远在路上。”

持续推进“百优计划”的同时,陕西省作协还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全方位为中青年作家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阎安说:“一系列尝试都是为了营造优质文学生态,给青年作家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建构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文学观念和文学能力,成为新时代的‘文学黑马’。”

在陕西文学的版图中,创作和评论始终并驾齐驱。2020年12月,一场特别的研讨会在陕西省作协召开,老、中、青三代评论家汇聚一堂,回顾“笔耕组”往事,深入分析当下文学批评,特别是陕西文学评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参会人员直言不讳地提出改进评论工作的建议和思考。这次会后,陕西省作协建立起文学评论专家库和一支专门从事网络文学研究评论的队伍。《小说评论》杂志开启了年度论坛并设立年度优秀论文奖。谈及文学评论的责任,《小说评论》主编王春林说:“很难设想,一位远离社会现实、缺乏对当下社会反思性认识的评论家,能很好地分析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能够写出优秀的批评文章,并以文学批评写作有效地推进社会的有序进步。”

为了推动好作品走上读者的书桌案头,陕西省作协积极探索推进深化改革的相关措施。一方面,延伸工作覆盖面,全力推进陕西文学馆项目建设,推动延安、铜川、咸阳、商洛等市县区先后落实作协组织的机构编制,夯实文学工作的基层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同新文艺群体、同群众的联系,打造了“雨润三秦 书香为伴”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公共文学服务品牌,面向基层读者开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学陕军”更是连续两年获评“读者喜爱的阅读类新媒体号”。

自发在基层举办了上百场“农民课堂”的作家王卫民说:“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支撑着我一路走过来。在社会的转型期间,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我希望通过我的课堂,让人们可以跟上这样一个时代。”“让人们可以跟上这样一个时代”,这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文学陕军的朴素愿望,也是这支拥有光荣传统的队伍的勇敢担当。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未来,陕西作家还将继续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不断抒写新时代的动人故事,勇攀新时代的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