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叶炜:“摸着石头过河”:鲁迅文学院更名初期的文学新人培养研究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叶炜  2022年10月26日14:08

内容提要:以新世纪高研班的创办为标志,更名后的鲁迅文学院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期鲁院以举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文学创作专业班以及高校联合办学。无论何种办学形式,都是更名初期的办学探索。这些探索有其成功之处,当然也有可供总结的教训。这一时期的办学探索,可以看作是鲁院“摸着石头过河”的办学阶段。没有这一阶段的办学实践,就没有新世纪以后高研班的成功和辉煌。

关键词:鲁迅文学院 文学新人 培养

鲁迅文学院(简称鲁院)前身为创办于1950年的中央文学讲习所(简称文研所),后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简称文讲所)。1984年11月12日,中宣部批复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更名为“鲁迅文学院”。以新世纪高研班为界,更名后的鲁院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期鲁院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以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学新人培养之路。这一时期的办学探索,也为鲁院后期进行的高研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更名初期,鲁院在旧有的培训模式中寻求新的突破,使之不断适应新形势对作家培养提出的要求,试图从过去的单一化培训逐渐向正规化转变。从制定招生计划起,即强调和突出了文化与知识综合水平的重要性,并将这种理念在笔试和面试中加以贯彻和突出。在制定教学计划上,其总的指导思想是:在继承文讲所历年培训作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有效做法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和元素,注意吸收普通高校文学系的系统化教学的成功经验,注重基础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并使之与学员的文学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上,更名初期的鲁院依然承袭了1950年代文讲所的一贯传统,又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的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政策,总结、借鉴中国革命文学的经验,吸收和消化革命文学的丰富营养,正确贯彻党的“双百”方针。不难看出,鲁院的“文艺党校”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同时鲁院再次提出:要努力按照正规化要求办学,为创立中国文学院准备条件和积累经验。

在授课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文学史、文艺理论(包括名著选读、作品分析、作家研究、语法修辞等);作家谈创作;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和其他方面知识性讲座等。其中第八期还极为少有地增设了英语选修课。

在师资的组织安排上,鉴于鲁院对师资要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所以依然采用主要依靠社会资源的做法。即聘请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授课。对教师的总体要求是:这些教师应该是该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人士,或是近年来新涌现出的某些研究领域中的前沿人物,其中大部分应已经经过文讲所授课效果检验。以作家谈创作的课程为例,当时就汇集了一大批著名作家担任授课教师和辅导老师,如丁玲、张光年、秦兆阳、王蒙、刘绍棠、邓友梅、从维熙、李準、姚雪垠、徐怀中、柯岩等。

不仅如此,鲁院还聘任了一批在文学创作上有相当成就和经验的作家担任创作辅导员,对学员的创作实践进行具体指导。

这一时期教学计划的另一重要之处,是特别指出了自学与研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文艺现实斗争的实际和文学创作实际,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在认真听课、研读名著、小组漫谈的基础上,组织必要的课堂讨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逐步增强讲授的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倡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

让学员研读文学名著从来都是鲁院(包括文研所、文讲所时期)所最为重视的一个环节,被认为是为学员开出的一剂有效的“进补药方”,既为学员弥补了入学前在文学阅读上普遍欠缺的不足,同时也为上好作品分析课和文学史课提前做好准备。此外,对于学员们在文学创作上进行借鉴也是大有裨益的。

不可否认,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和招生时间的紧迫,鲁院在教学方针的制定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与局限,加之受当时社会上对于获取文凭的普遍急躁心态的影响,教学计划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临时增开的外语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一旦转为学历教育而临时设立的。但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并不好。这主要是因为学员在外语方面的基础普遍较差,同学间水平悬殊也较大,而且使学员产生了是为了学历而学习还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而学习的困惑,大多数学员最终只好放弃了这种勉为其难的外语学习。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情况在新世纪举办的中青年作家英语培训班上得到了改善。1此外,这一时期文学类课程较多,大文化类课程较弱,涉及范围也比较狭小,只涉及音乐、美术等,较之后来1990年代大文化课的丰富多彩相去甚远,效果自然也差了许多。

下面,结合鲁院更名初期的办班情况,具体考察一下这一时期鲁院进修班的教学特点。

1985年3月1日至7月30日,鲁院举办了为期五个月的第一届进修班。这一期进修班的教学仍沿袭以往按专题进行课堂教学的形式,每周四次讲座。教学主要分几个单元进行,包括:文艺理论;中国当代文学与党的文艺政策;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概要;外国文学;俄苏文学;外国现、当代文学等。此外,还设有时事政策、政治理论、作家谈创作等相关课程。

随着鲁院新校舍的建成,这一时期的教学及教学服务的硬件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教学软件资源尚缺乏,教学的师资主要还是依靠社会力量。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各领域人才济济,文学界的专家、教授、作家、文艺评论家均被邀请来院进行专题授课。第一期就邀请了蒋和森、苏绍智、张志民、严家炎、孙玉石、舒芜、吴小如、叶子铭、刘再复、蒋子龙、刘绍棠、柳鸣九等著名专家到校讲课,其师资力量不可谓不强。与文研所时期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师资更加注重于学者化,学术化色彩渐浓。

比第一届学习时间稍短,第二届进修班为期四个月,时间从1987年3月1日到7月2日,共18周,52次课。根据第一届的教学实践,为提升第二届的教学质量,力求学员水平较为一致,本届学员采取了较为罕见的入学考核的方式,使学员的基础文化水平和创作水准基本接近,以便于教学活动的科学合理安排。某种程度上讲,文学创作是个体的创造性劳动,创作水准的高下既受创作者基本文化水平的影响,又不完全取决于创作者的文化学历,创作活动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的表现。因此,本届教学中注重对学员个体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整体安排上,注意根据学员的不同创作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和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使文学教学活动更符合规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鲁院的教学理念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其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方面,包括:基础理论、文学史、创作理论、文化史、艺术鉴赏和时政。本期授课教师包括唐因、鲍昌、何西来、张炯、何镇邦、叶朗、王愿坚、周振甫、黄子平、崔道怡、吴福辉、谢冕、赵朴初等。

此一时期的课堂教学仍按专题进行,在各系列专题教学课程中强调少而精为原则。教学活动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文艺的现实和文学创作实际,组织必要的有关文艺思潮和作品研究的课堂讨论。这个时期,新时期文学发展已近十年,先后经历了“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等文学思潮的洗礼,文学创作的题材更为广泛。同时,国外现代思潮的大量涌入,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难免受到强大的冲击和影响,纷纷在创作手法、题材和艺术表现上求新求异,呈现出十分活跃的斑驳复杂的创作态势。在这种背景下,鲁院组织了许多有关文艺思潮和文学现象的研讨,补充和充实了教学课程,丰富了教学活动。

总起来说,第二届进修班教学内容在保持了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史的教授内容,涵盖了哲学、宗教及中西文化交流。在这一届的教学中,鲁院相应突出了艺术鉴赏的课程,力求在艺术涵养、艺术感受力上加强对学员的培养。

第三届进修班于1987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举办,学习时间为四个月。其学员来源和身份区别于前两届,为编辑评论班,招收的是各省市自治区主要文学刊物、出版社的文学编辑。这一届的课程依据编辑、评论班的特点进行了较大调整,设立了文艺批评的性质和任务、文艺批评的方法与流派、评论家论文艺批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学、编辑的自我培养、文艺报刊的编辑工作等课程。增设了文艺心理学,小说、散文、诗歌文体研究等课程,同时为学员设立了文体系列思考题。其教学内容包括九个方面:文艺批评学;文艺编辑学;文体学;现代文学;新时期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潮;中国文学传统观;外国文学研究;美学与创作学;艺术鉴赏。著名学者专家鲍昌、缪俊杰、吴泰昌、鲁枢元、陈涌、唐达成、侯敏泽、王瑶、鲍正鹄、乐黛云、何镇邦等先后到院讲课。

第四届进修班教学时间为1988年3月10日至7月10日。其教学内容与第三届基本一致,继续贯彻提高学员创作水平,扩大学员的文化素质水平的教学要求。

与第四届进修班同步进行的还有全国石油系统职工文学创作培训班。其教学内容基本上与第四期教学内容相同,主要内容有文学基础理论、文学态势及各种文体写作三个方面,共七个系列,包括:主要文体写作、新时期文学思潮、创作心理学、文体学、名作欣赏、作家评论家谈创作、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第五届进修班的教学时间原定为1989年3月1日至6月30日,由于某种原因,鲁院遵照中国作协指示,于当月停课。其教学内容较往届有所增加,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框架。课程设置为: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文体学、创作学与创作心理学、美学与文化学、文学史系列、外国文学、当前文学态势研究、赏析和创作谈等。可以看出,以上八个系列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较往届有所增加。

1990年3月7日,第六期进修班开学,共录取学员52人。韩少华、张同吾、李准、马烽、乐黛云等先后来院为第六期进修班授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鲁院还和多所大学联合办学,其中,1988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了“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录取学员48人;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文艺学•文学评论”研究生班,录取学员30人;1989年,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汉语言文学”大专班,录取学员45人。

1988年9月21日,鲁院与北师大合办的“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预备班开学。其教学内容主要有哲学、文化学与文学、历代文学批评、20世纪世界文学思潮流派、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创作论、美学、文体学、作家作品研究等。为适应国际文化文学交流,研究生班特别开设了英语课。其专业课程分两个学年。第一学年课程为:马列文论专题研究、西方文论专题、文学文化专题、文艺鉴赏初论、英语、创作美学、民俗学、写作。第二学年课程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史记》研究、中国三十年代小说研究、中心文化比较、西方当代文艺思潮、创作实践研究等。

“文艺学•文学评论”研究生班课程设置与“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不同。具体为:文学批评学基础(学位课);文学评论写作实践(学位课);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专题课);现代意识与现代文学研究(专题课);多学科系列讲座等。

进入1990年代以后,鲁院延续1980年代的思路,进修班依然为这一时期鲁院的主要办学形式。鲁院连续举办了三期进修班,即第七期进修班、地矿文学进修班和第八期进修班。其中第七期进修班和地矿文学进修班是同步进行的,同时在一个大教室上课。唐因、马烽、张韧、任洪渊、王一川、汪曾祺、林斤澜、叶朗、吴小如等专家学者先后来院讲课。1992年3月,第七期文学创作进修班与地矿文学创作进修班同时结业。鲁院根据第七期创作进修班的情况,在该班中选择了一些有创作潜力、在院期间表现优秀的学员继续进入创作研究班(第七期延长班)学习,为此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

这个班的学习时间为一年,鲁院重新制定了招生简章,在第七期延长班和第八期两个班的基础上,重新录取了58名学员,称为创作研究班延长班。课程重新进行了设置,开设了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创作美学、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文体学、创作实践研讨、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研究、中国三十年代小说研究、民俗学、中西文化比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等课程。

1993年6月,鲁院制定了第九期进修班(九三年度文学创作培训班)招生简章,共录取学员54人。冯牧、侯敏泽、汪曾祺、杨桂欣、张同吾、林斤澜、叶文玲、雷达、陈建功、李德伦等先后来院授课。在系列讲座中,讲授文学形势两次,文艺理论七次,中国古典文学四次,中国现当代文学六次,外国文学七次,创作论十次,作家谈创作十次,科学与艺术八次。

1994年3月和1995年5月,鲁院又分别招收了第十和十一期文学创作进修班。其主要课程有:张颐武《从新体验到新状态》、陈晓明《关于后新时期文学》、林非《关于散文随笔写作》、周笃文《中国古典诗词鉴赏》、韩兆琦《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及其影响》等。

除了进修班、创作研究班延长班以外,为了解决学员学历问题,1993年鲁院再次与北师大中文系达成协议,共同招收在职委培“文艺学•文学创作”硕士研究生。学员大多来自创作研究班延长班。

这一时期,鲁院办学除了进修班以外,还举办了创作专业班。比如1996年和1997年,鲁院就分别举办了96级文学创作专业班(一年制)和97级影视文学创作专业班(半年制)。

1996年9月20日,96级文学创作专业班(一年制)开学。鲁院教学部门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内容包括马列文论、文学理论、文学美学、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创作心理学、文体鉴赏学、大文化课和讨论会(包括课程讨论、学员作品讨论等)。李国文、苏叔阳、吴思敬、洪子诚、张洁、钱理群、王蒙等先后为该班授课。

1997年9月10日,97级文学创作专业班(半年制)与97级影视文学创作专业班(一年制)同时开学。担任97级文学创作专业班辅导教师有何镇邦、雷抒雁、韩作荣、王扶、周祥、李敬泽、常振家、王兆骞、黄宾堂、杨志广、白崇人、赵日升、兴安、李小雨、张倩等。97级影视文学创作专业班设置的政治课程包括:党的文艺方针与政策,马列文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专业课程包括:影视剧理论,中外影视创作专题研究,经典影片赏析,导演艺术;讲座课程包括:摄影艺术,影视美术、影视音乐,电视制作,著名导演、制片人、作家、编剧创作论,创作与辅导,影视作品观摩等。

1998年上半年,为了发现更多的文学新人,鲁院还尝试举办了三期短期的创作研修班(每期培训时间十天左右)。

分析这一时期的办班情况可以看出,鲁院一直坚持把邀请校外教师作为重要的办学手段。在鲁院起草的《关于聘请客座教授的报告》中提到,邀请著名作家、理论评论家、学者和编辑家进行讲座和辅导,使鲁迅文学院在文学界享有很高荣誉,是它办学的传统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其培养青年作家的作用,造就更多的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文学人才,根据学院针对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要求,鲁院寻求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的队伍。在这个报告中,还列出了第一批拟聘客座教授名单:王蒙、邓友梅、李国文、苏叔阳、吴福辉、何西来、陆文夫、陈建功、张炯、张韧、梁晓声、铁凝、钱理群、曹文轩、崔道怡、韩静霆、童庆炳、曾镇南、蒋子龙、舒乙、雷达。客座教授制度的施行有效地弥补了鲁院本身师资不足的问题,也让鲁院的教学逐步迈入正规化、制度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此后,鲁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上延续了此种模式,即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依靠名家办学。这一制度在形式上将中国当代文学几乎所有的名家都囊括到鲁院的教学队伍中来了。

1990年代后半期,受经济大潮冲击,文学日益边缘化。如果说1980年代鲁院办进修班收取学费有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的作用,到了1990年代末期,办进修班和函授班收取的学费可以说已经成为鲁院的重要经济支柱。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老化,教学活动对外宣传因没有资金不能开展,教学层次的提升也受到影响和限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鲁院一方面在1999年提出了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口号,将经济目标落实到部门;另一方面就是举办了意义深远的创作研究班。

创作研究班于1998年8月17日在中国作协机关开学。这是1990年代后期举办的,时间虽短但是规格很高的一个特殊班。

这一期的师资力量更趋专业化、学术化,各位授课者均是各自领域里的专家权威。正如该班学员纪宇在回忆文章《有缘无缘读鲁院》中所谈到的那样:给我们讲课的老师个个都是名流,或在国家政治、经济、银行、证券、司法、公安、科技界担任重要领导工作的领导人或者专家……一流的专家和学者经过精心准备,来讲自己最擅长、最有造诣的课题,其影响和效果是可想而知的。2

学习期间,中宣部还邀请研究班学员到中宣部座谈。这被看作是中宣部对该期研究班办学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该期办学的高规格和政治化。此期学员均为当时小有名气的作家,后来均担任了各地文联作协的领导人。可见这一期研究班的特殊化。张平、周梅森、陆天明、何申、范小青、秦文君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3值得注意的是,该班在结业之后,极为罕见的以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一期文学创作研究班全体学员的名义给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信,表示将积极响应领导人所提出的重点繁荣长篇小说、儿童文艺和影视文艺创作的重要指示。决心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和攻坚阶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与人民共忧欢,和社会主义事业共命运。时刻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勉励自己,在文学创作中不断有新突破,为人民贡献最好的精神产品,与民族跨世纪的伟大壮举同行。

以全体学员的名义向中央最高领导人致信,在鲁院的办学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这当然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学的政治表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代文学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说明了这期创作班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一期学员毕业后基本上成为各地作家协会的负责人,大多进入中国作协的主席团或者全国委员会委员。

这一时期,延续1996年和1997年鲁院分别举办了96级文学创作专业班(一年制)和97级文学创作专业班(半年制),1998年9月,鲁院又招收了98级(秋季)文学创作专业班和98级影视文学创作专业班。99级(春季)文学创作专业班和98级影视文学创作专业班结业,紧接着,99级(秋季)文学创作专业班和99级影视文学创作专业班开学。

如前所述,举办学员的作品研讨会是鲁院办学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在1990年代依然得以彰显。比如,鲁院教学部组织了99级(秋季)学员作品讨论会,邀请了《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负责人与会。此后举行的2000级(春季)作家班创作班,延续此前的做法,教学部也组织了学员作品研讨会。

综上,从1991年下半年至2001年,在十年的时间里,鲁院共举办了23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进修班成为了这一时期鲁院的主要办学形式。为了适应时代要求,鲁院对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作出了适当调整。在教学中,鲁院强化了政治理论课,明确了大文化课的设置,使教学有了清晰的板块思路,从而使鲁院坚守了自身办学理念。

政治理论教育始终是鲁院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这一点始终是鲁院对学员的要求。其目的是培养越来越多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作家、文学理论工作者和文学编辑人才。

而在专业课的设置上,1990年代与1980年代相比,在有关介绍西方文艺理论、文艺思潮、文学创作理念课程的选择上,也从过去的一般性介绍,改为专题性较强的研究性课程:如《后现代主义》(盛宁)、《现代主义与新时期文学》(季红真)、《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新思维》(童庆炳)、《叙事理论与技巧》(罗纲)等。美学理论教学也得到了加强,仅在1991年,创作美学方面的课程就有八次。在文学多元化的氛围中,引起文坛普遍关注的话题和文学现象,也非常及时地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如《关于“新写实主义”》(张韧)、《通俗小说与非通俗小说》(陈建功)等。

作家谈创作仍是鲁院初期课程的重要内容。1991年至1994年,每个班的学员都会在课堂上感受汪曾祺、林斤澜的风采。两位老作家有请必到,每次讲课内容从不重复,学员听得津津有味。另外来讲课的作家还有马烽、冯牧、邓友梅、李国文、张中行、牛汉、王蒙、柯岩、陈建功、梁晓声、余华、刘震云等。

鲁院更名前期的教学跨越了1980、1990两个年代。相对于前期1980年代教学的课程设置,1990年代后期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有了明确的板块建构思路。

提出了马列文论、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史、创作心理学、文体鉴赏学、大文化、研讨会等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相对完整,相对系统,强调科学性。由于课程内容多,范围广,课时有限,所以在具体课时的设置上,特别强调有所侧重,明确了择其精要的指导思想。

第二,明确提出了大文化课的概念。

1990年代随着市场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观念得到强化和突出,文学更多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知识经济的作用下,文化生态的大气候,一方面表现为民间大众文化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相应的,表现在文学上,又呈现出多元化、多向度、互相渗透、风格多样的状态。此时,作家学者化的呼声甚高,体现了时代对作家提出了新的要求。鲁院更名初期的大文化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990年代后期,大文化课的内容逐渐增加,涉及到影视、音乐、美术、书法、戏剧、舞蹈等各个方面。到了1996年,大文化课正式写入教学课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影与人生”“音乐欣赏”“绘画漫议”“朗诵艺术”“京剧的唱、念、作、打”“流行歌曲与社会心理”等。

第三,在紧跟时代与贴近现实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适时调整。

首先,政治理论课由过去的“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史”“辩证唯物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与政治”调整为以学习“马列文论”“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三代领导人论文艺”为主。

其次,增加了文学发展态势的课程。1990年代中期以后,文学发展态势受到关注,鲁院在这个时期适时地安排了这一方面的课程,课程安排上充分体现时代特点,从而使学员对当前文学现状和流变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方面的主要课程有“九十年代文学的六大模式”“九十年代新诗态势”“九十年代文学生态环境”“九十年代小说的三种流向”等。

一方面对文学的整体态势予以艺术上的把握,另一方面,此一时期的鲁院也及时对学员的文学观念予以适当引导。

从1990年代初的“新写实主义”到“个人化写作”,消解主流价值观念似乎成为了一种时髦。那么文学还有没有价值追求?文学的审美功能是什么?怎样辩证地看待文学的本质?为此,鲁院很有针对性地安排了“文学的支点”(孙武臣)、“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学道德品味”(何西来)、“当下文学缺少什么”(张韧)等课程,引导学员进行思考,端正创作态度。

再次,开设了文本分析的文学课程。199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追求市场效应中,小说的经典性受到挑战,鲁院教学部在开设文学名著赏析课的基础上,又开设了小说经典细读课。其中包括“张爱玲作品细读”“茅盾作品细读”“论鲁迅的《野草》”“汪曾祺作品细读”“丰子恺作品细读”等。此外,增加了文学语言方面的课程,如“《红楼梦》语言细读”(王彬)、“诗歌语言”(任洪渊)、“文学语言的若干问题”(童庆炳)。增加了叙事学的课程,如“中国叙事之文化”(杨义)、“小说中的伪时间”“小说中的动力元”(王彬)等。

最后,适时精简课程。时间虽短,但规格很高的创作研究班课程设置就适时精简为了三个方面:邓小平理论课、时政课、文学专业课。其中,邓小平理论课和时政课占2/3,改变了以往办学以文学课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模式。前两部分的讲授者分别是中央党校、中共中央理论研究室、国家经贸委、中国银行、外交部等各自领域的专家。讲授的内容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体系和内容、邓小平理论精髓三讲)、国企改革、国际形势、科技发展、亚洲金融危机、版权、证券等方方面面。

第四,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办学。

为了有效利用校外师资,开拓社会方面的教师队伍,经中国作协党组批准,此一时期,鲁院聘请了客座教授。此外,也特别注意聘请对当代世界文学新潮流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和有新观点、新视角的高校教师来院授课。这些著名的作家、学者是此一时期鲁院重要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青年作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鲁院还一直注意聘用学术界、高校中正在崭露头角的一批年青的文学研究者,如陈晓明、曹文轩等人来院授课。注重课程在专题方面的深入,而且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第五,建立一个自主学习平台。

此一时期,鲁院在教师辅导、作品讨论方面进一步广泛而又深入开展。鲁院平等、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学场域,吸引着广大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前来学习。鲁院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学习与创作相结合,要求学员在学习期间完成一定数量的作品,课程安排疏密合理,从而给学员以很大的自由度,有充分的时间用来看书、交流和写作。辅导教师与学员的讨论,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听课、创作与读书,启发与冲击,或潜移默化,或开诚布公,为学员的学习生活建立了一个互相交流的自主学习平台,这个平台像资源丰富的矿藏与原野,使学员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聘请的教师又都是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编辑家,这些人不但以他们的学识,也以他们的为人和治学精神,影响着学员。

第六,根据学员需求聘请辅导老师。

鲁院更名初期,辅导教师以各大型期刊的主编、副主编为主。因为文学写作者来京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京城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或者认识刊物、出版社的编辑,开启文学作品发表的各种通道,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此后,学员平时的文学创作辅导改为以鲁院教师为主,以大型文学刊物的主编为辅。这样既方便组织学员间的交流讨论,使教学部更深入地了解学员的创作情况,同时也为学院节约了一笔开支。

第七,举办学员作品研讨会。

作品研讨是更名初期的鲁院重要的教学活动,鲁院和学员都非常重视。这个教学活动贯穿于始终,研讨会甚至成为了每个班的必修课,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通过研讨,不但推出了学员作品,还推出了学员,使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迈出新的步伐,迈向新的高度

研讨会一般分两个层次,一是小组讨论,教师事先阅读每个学员交来的作品,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进行讨论。小组内的讨论,一般会涉及到每个学员的作品,但每个小组都会有各自的重点。第二个层次是在小组内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全班的创作情况,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全班性的公开研讨。研讨会上,有关评论家、大型文学刊物主编和鲁院教师很务实地分析参会的每篇作品,既谈问题和不足、谈修改意见,也有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是鲁院推出学员、展现成果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研讨会常常放在学习的后期,它能使广大学员通过对一些典型作品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启发,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调整创作思路。

作品讨论会更多的还是讨论学员未发表的作品,目的是推出好作品、发现人才。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先是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小组推荐,推荐出各组的优秀作品,在这个基础上教学部教师进行综合评比,推出上会作品,然后聘请在京的各大刊物主编以及鲁院的领导与教学部的教师参加讨论。研讨会实际上起着两种作用,一是讨论作品,二是挑选稿件。任何一个优秀的刊物都不缺稿,只是缺少一流的好作品。教师推荐的作品基本上代表着这个班的写作水平,发现了好作品就等于发现了人才。教师对学员作品的准确分析和评价至关重要,影响的不仅是作者作品本身,还会辐射到其他学员身上。

综上所述,无论是文学进修班,还是文学创作专业班,以及与高校联合办学,都是鲁院更名初期的办学探索。这些探索有其成功之处,也有一些可供总结的教训。这一时期的鲁院办学的摸索,可以看作是鲁院办学“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有这一阶段的办学实践,就没有鲁院新世纪以后的高研班的成功和辉煌。由此看来,鲁院更名初期的办学实践意义重大,确实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

注释:

①据官方报道,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英语培训班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中国作协党组的直接领导下,集合多方力量悉心筹办起来的,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培训班以“加强听说训练,培养交往能力”为教学目标,将“全球化思考、本土化实践”的宗旨贯穿始终,实行分班教学管理,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训班共计开展了300课时的课堂教学,涵盖外教口语、视听说、新概念、中高级写作、文学翻译等多门课程,结业考试以分科目测验与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并特别安排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实战演习”,让学员独立完成2小时以上的持续性英语对话。培训班还安排了以“重温历史,感触现实,丰富知识,开拓眼界”为主题的海南社会实践活动。在紧张的英语学习之余,学员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作家身份和文学担当,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学员在校期间创作文学作品430余篇(首),出版或再版专著7部,大量作品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多人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均有所斩获。笔者作为这个班的班长,深感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把青年作家同时放在中英语语境下培养,这在鲁院尚属首次。

②③鲁迅文学院编《文学的日子》,内部资料,第190、191页。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创意写作中心]

 

[网络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