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寻根,融合彼此 ——“二○二二两岸文学青年之旅”观察
来源:人民政协报 | 修菁  2022年09月26日14:25

图为“两岸文学青年之旅”的团员们与福建各地民众交流 中国作协供图

诗,对个体而言,是心灵的火花、情感的抒发,和沉思的积淀与提炼;对他者而言,是以心传心,心与心的呼唤、感应与交流。中国自古是一个诗国,重视诗教,同时,诗歌也一直是海内外华人喜闻乐见情感表达的方式,传承着延绵不绝的家国情怀。日前由中国作协主办、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联主办,福建省作协承办的“2022两岸文学青年之旅”以诗为桥,组织两岸文学青年走进福建,沿着迁台前人生活过的足迹,寻根溯源,触摸中华文学共同的文化基因。

深入“看见”大陆,了解大陆文坛

任教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的台湾省籍青年教师张期达,从小就是一位诗歌爱好者。这次受他的硕士生导师、《台湾现代诗史》作者、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教授郑慧如推荐,第一次参加“两岸文学青年之旅”交流活动。

一路参与“两岸文学青年之旅”活动,让他有些惊讶,也很兴奋,“原来大陆有这样好的诗歌创作环境,不仅各地政府扶持支持作家创作,而且还有那么多同道。”

在岛内读书时,通过一些台湾出版机构引进的大陆出版物,张期达读过北岛、顾城、尹丽川等活跃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大陆中生代诗人。

“阅读北岛的诗,与阅读洛夫的诗很有类似的感触,冷硬、晦暗,却充满张力;阅读顾城、尹丽川的诗,则让我感受到大陆新诗的口语化魅力,松脱、随性,但暗藏机锋。”

活动期间,一场以“千年之约·同心同行”为主题的两岸诗歌朗诵会在福州市永泰县举行,参与活动的两岸文学青年通过这场诗会,对大陆诗歌百花齐放的勃兴样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很欣赏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李壮老师创作的《排坡》这首诗,一路上他也向我推荐了一些大陆优秀的新诗创作者,让我深刻感受到诗歌创作在大陆百花齐放。”7天交流活动,张期达自诩自己一直在下单买书。“回到北京,韩东、臧棣、西川、江非等这些大陆优秀诗人的诗集,都在我手上了。”在他看来,一周文学之旅,于他,好似修了一门“大陆现代诗歌简史”。

诗歌,两岸延绵不绝的情与思

“文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关联着人类心灵中最核心、最永恒的秘密。通过文学之旅这样的主题活动,让两岸志同道合的青年聚在一起,谈文学,搞创作,对拉近两岸青年心灵,增进台湾青年的国族认同,也是有益的沟通方式。”《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海南文联工作期间,于2011年创办“两岸诗会”,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在他看来,用诗歌来联结两岸青年,大家在一起沿着共同的诗歌足迹,对中华文化寻根溯源,体现文化认同,彰显文化自信,别具象征意义,也是面向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建构性行动。

在连续两届参加“两岸文学青年之旅”活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台湾青年郑庭绎看来,这样的主题交流活动,对他思考未来两岸诗界的融合发展空间很有帮助。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两岸诗歌发展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有交融,但在主题内容与形式感方面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这次交流,我发现这些差异也给中国诗歌走向新时代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他认为,新时代两岸诗人如果能广泛且充分消化两岸诗歌兼收并蓄中已经取得的成果,截长补短,“中国新诗的荣景精彩可期。”他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表示。

在李少君看来,中国诗歌现代性是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与现代历史境遇的碰撞,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意识、现代精神立场与现代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中国诗歌的现代性一定要有民族性,因为只有坚守自己民族的文化因子,不管是台湾诗人还是大陆诗人,才可能在世界文坛更有影响力,同时民族性也是支持一位诗人能走得更远的精神火种。”

他以余光中为代表的台湾现代诗领军人物们的创作心路转向举例。

台湾现代主义诗歌早期以西化为旗帜,当时岛内三大诗歌刊物《现代诗》《创世纪》《蓝星》等,明确强调要注重“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主张完全抛弃传统,“但有意思的是,台湾现代诗人越往西走,内心越返回传统。他们最终恰恰以回归传统的诗作著名,而且也正是这批诗作,他们被海内外的华人诗歌界和读者们广泛接受。在这方面,余光中的创作转变,特别有代表性。”

李少君介绍,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恰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不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也无非1842年葡萄酒。”但后来经过不断摸索,余光中开始转向,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宣称“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在李少君看来,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能成为华人世界联欢叙旧宴席中必点的一道“文学菜”,正是因为“他所创作的乡愁,是从中国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入手,打动了千千万万的华人。而如果这些代表中国人气质和精神的诗词从小就嵌在更多台湾青年脑子里,就会成为注入他们血脉的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用诗歌联结两岸青年的心

“我认为这次活动在联结两岸青年一代、增进彼此的认同和理解,进而加深台湾青年的国族认同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谈到参加此次“两岸青年文学之旅”的获得感,张期达自诩“这个活动让我上瘾,下届有机会,还要来!”

7天行程中,活动主办方组织两岸文学青年参访了张元干故居、郑振铎纪念馆、冰心文学馆、汪曾祺夫人施松青故居,并与住闽的大陆作家代表张诗剑、陈娟、林秉杰、郑师恩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两岸文学青年们还深入到大陆乡村振兴的第一现场,先后走访了福建永泰县梧桐镇、嵩口镇和同安镇,感受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村建设新貌。

“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优雅别致的乡村民宿、底蕴深厚的庄寨文化、淳朴的乡风民俗,很多场景和我行走在台湾的乡村路上很像,那一刻,让我体会到‘回家’的感觉。”在郑庭绎看来,每次参加“两岸青年之旅”看到的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大陆民间生活场域,最吸引他,也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养料。他说,“作家们灵活生动、直击心曲的语言,也总是先于政治,能走进普通民众的心里,大家使用共同的语言,去交换两岸经验,也是增进彼此国族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家的创作灵感,是从走过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只有去走近一方方土地上的创造者,去发现、倾听他们,才能写出好故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参加了此次“两岸青年文学之旅”的部分行程,并为团员们开设一场题为“我的创作心得”的交流讲座。讲座中,他提到作家写作中需要揭示的“四个真相”:事件真相、情感真相、人性真相与灵魂真相,建议青年创作者在保持强大的创作兴趣的同时,要加强阅读和体验生活。

“作协这次带我们走进福建大山,与农民、乡村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爱荆庄、青石寨,吃到根据闽地特色的料理,置身在浓厚的中华地域文化场域中,令我有一丝感动,好似在看一种不一样的‘台湾’。”

“置身真实场景中的看见,对我们台湾青年是最好的国族教育材料,生活的细节才是文学创作最丰厚的养料。”

来自营员们的参团感受,也印证了“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举办的意义。

“如果更多文学作品能将‘真正地生活细节’铺展于两岸民众面前,也许大家彼此坐下来就能心平气和地去说:我们海峡两岸间差别没那么多,而我们的共通点反而很多,因为我们本来是一家人!”一位营员的话,也说出了两岸文学青年一代的担当和应有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