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蔡崇达长篇小说《命运》在京首发
来源:文艺报 | 华 萝  2022年09月23日08:40
关键词:蔡崇达

蔡崇达的长篇小说新作《命运》以阿太的视角追忆似水年华,着力书写了这位99岁中国女性的遭际,讲述她在柔弱卑微中与命运搏斗的坚毅姿态。9月15日,《命运》新书首发暨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活动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广州出版社、果麦文化主办,福建省作协协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潘凯雄、贺绍俊、陈福民、梁鸿鹰、何向阳、李舫、张柠、付秀莹、张莉、杨庆祥、丛治辰、林秀美、石一枫、徐刚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由学者吕约主持。首发式现场还播放了演员刘德华的荐书视频。

李敬泽认为,当真正面对生命中的艰难困苦的时候,支撑人走下去的依然是那些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特别基本但又极其坚韧顽强的信念。《命运》书写的是生命中没有被充分言说的底层逻辑,小说让这种无声的信念及其所根植的长久而澎湃的生命力获得清晰的言说,让读者领悟激励祖先的那些因素依然还在激励和支撑当代人的生命。在此意义上,《命运》是一本关于古老中国的、涉及中国人生命根性的作品。

在阎晶明看来,《命运》有着绵密、细致的叙事腔调和风格,又通过阿太的视角让叙事得以深化,使烟火气的人间故事变得富有哲学意义和思想价值。

“蔡崇达把命运的非喜剧性、纯自然性呈现出来,把死亡的喜剧与悲剧色彩都作了滤化,呈现出一种超越性”。在陈福民看来,阿太对于死亡的开放态度,抵达了无悲无喜的至深境界。张柠认为,《命运》并未照搬古典传统的历史叙事与西方长篇小说传统,而是在家族的空间里展开心理时间叙事,重新找到叙事形式背后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蔡崇达是新的文体的实践者。

与会者从小说艺术、语言风格、审美诗学、地域文化特色等角度对《命运》展开探讨。大家认为,这部长篇小说突破了小说创作的定法,将历史压缩至个体生命的局部、生命的褶皱中,表现了鲜活生动的闽南风土人情,作品以点带面,不仅是阿太个人命运的展现,更是闽南乃至福建这片土地上爱拼敢赢的人民的集体精神塑造。《命运》通过虚与实两种精神力量融合构成了独特的、富有福建地域特色的精神世界。

作者蔡崇达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他谈到,创作者的幸福来自书写那些内心深处的幽微细腻的挣扎、跋涉。“写作是非常孤独的,但是今天感受到在内心的最细腻之处,我们在一起,我们在相遇,这是作为写作者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