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小区湖畔
来源:文艺报 | 谢新源  2022年09月14日15:07

我居住的小区位置在广州东北角,即开发商所谓的南湖板块上。小区里也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湖,水面有三百亩之多。它大致呈长方形,南北走向。其南端连接着小区中心花园,草地、绿篱、绿廊、荷塘、花坛、凉亭、曲径、小桥,一应俱全,恰似一座市区公园。尤其显眼的是花园中心那个用方地砖铺就的圆形场子,又使它兼有了文化广场的功能。

湖的北端伸入翠绿葱茏的白云山原始森林公园飞鹅岭中。这片山地的一部分亦属小区地界,并有游泳池、网球场、茶舍,环绕着建在北端的半圆形亲水平台。而满湖清澈的水正是从这山中的一孔清泉涌出,如飞瀑般倾泻注入。除却湖的南北两端,只有西岸一条柏油路穿过几栋别墅,衔接着石板小路,或穿湖、或绕岸,将南北两端连接起来。这条柏油、石板兼而有之的路,便成为小区居民赏湖和进山探幽觅胜的必经之路。

除了周末,活动在中心花园、亲水平台和这段湖畔小路的,大多是我们这些退了休的中老年人,或男或女。中心花园这端一大早便有了十几人在打太极拳,或者舞太极剑,或做着自编的早操,伸胳膊压腿、蹦蹦跳跳。而到了傍晚华灯初上,围着凉亭的彩灯悄然点亮,除了晚饭后散步、遛狗的行人,更有跳广场舞的大妈、练习滑轮板的孩童、坐在暗影的榕树下谈情说爱的年轻人,人群越发密匝,好不热闹。

这时,沿湖的那条石板小路,尽管进入湖区的铁门已被保安关闭,路灯却依然亮着,蜿蜒曲折。昏黄的灯光倒映湖中,绰绰约约,幽幽静静。假如有一阵晚风掠过,那隐约的倒影便悠悠地随着水波荡漾开去。

北端的亲水平台,相对于南端中心花园这边就要显得清净。早间,只有那么十几位零落常客,身披晨光,要么趁着山间新鲜的空气站桩练功,吸纳天地精华;要么举着手机四下张望选景,对焦湖水、别墅倒影、沿湖的竹林,和远处的蓝天白云、崇山峻岭,拍个不停。还有的边拍视频,边做着直播解说……

而我,却是最爱沿着湖畔石板小路来回地走,所以如此,最主要的是可以边走边听手机里的新闻。这似乎成为我们这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然,这期间也能够听到我或者其他晨运人手机里的歌曲——红歌、民歌、早前的流行曲,以及雄壮、充满昂扬之气的军歌。我们要么脚步踏着进行曲的节拍,要么心绪被那优美的旋律牵引到了远方,要么就跟着旋律放开嗓子面对湖水、远山,任性而吼……

今年初,随着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小区和小区湖畔开始发生悄然但颇为明显的变化,迎接盛会的氛围愈发浓郁。先是形制各异的主题标牌,在小区路边被醒目地竖起,鲜艳的红散发着喜庆色彩。接着便是横幅高悬,一道道从头顶拉过,装点出整个小区的热烈。突然有一天,湖畔南边的这处中心花园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广场:社区和小区物业打算在“七一”举办一场“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文艺晚会。那个用方地砖铺成的圆形场子,此刻变成了排练场,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练拳的、跳舞的、舞剑的,甚至小区居民被统统组织起来,自编自导自演。歌舞、朗诵,《唱支山歌给党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祖国》《长江之歌》……歌声、伴奏,身影轻盈,弹跳有力。这方并不大的广场每到晚间,人们载歌载舞,一派热火朝天。

“七一”这天恰逢周五,甫一上班,小区物业便开始忙碌,工程部的在湖边草地上打桩竖杆、垫地铺板、扯挂幕布;电工班的忙着拉线架灯、布局音箱、调试喇叭;连保安清洁工也被调了过来,扛桌椅板凳摆场子、拉安全线。到了下午,最为操心的当属社区干部和辅导老师。他们一边安排所有的节目串台走场,一边利用最后的时间抠节目细节,一边督导男女年轻主持人串台词,甚至最后连每位上台者的着装、化妆都要过问。

夜幕降临,华灯灿然,简陋的舞台、简陋的场子,单调的灯光、单调的音响,却挡不住蜂拥而来的业主们。不一会儿,整个湖畔中心花园、文化广场便人山人海。不用拉幕闭幕,也不用灯光明灭转换,就那么一块喷涂而成的底幕,歌舞、合唱、朗诵、独奏……你方唱罢我登场,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几乎无缝对接。不时迎来一个个高潮,赢得台下掌声阵阵……

湖水倒映,波光浮动;远山回音,悠遥绵长。湖畔的这端歌舞升平,热烈奔放,一派祥和;湖畔的那端,幽暗绰约,深沉渺然,一派静谧。一场小区湖畔晚会如约而至,人们陶醉其中,欢天喜地,也在翘首以待和祝愿着二十大盛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