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残疾人文学作品推介会暨2022年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尹超  2022年09月09日17:24

9月6日,“残疾人文学作品推介会暨2022年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启动仪式”在北京善缘书舍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

9月6日,由中国残联宣文部指导,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主办的“残疾人文学作品推介会暨2022年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启动仪式”在北京善缘书舍举行。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静之,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秘书长杨聪,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能宪,海南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彭明哲,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局图书部主任林金星,以及蒋一谈、杨小洲、林晓云等作家、诗人等上百人与会。活动由周楠与荆小笛(手语)共同主持。

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致辞

吕世明在致辞中表示,文学创作或许就是很多残疾人朋友人生之路的另一个通道,他们用文字记下喜怒哀乐,写出回忆期冀。虽然他们身体残缺,但带给人们的却是健全的思考和认知;虽然他们体味苦难,但带给众人的却是明朗和希望。同时,文学创作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需要澎湃的激情、沉静的思考和淡泊的心境,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希望广大残疾人作家、文学爱好者在今年的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里,以饱满的热情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残疾人的故事和人民情感,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描写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

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讲话

郭利群说,从张海迪到霍金,残疾人的文学创作,影响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残疾人的身体虽然有缺憾,但他们的心灵,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对创作的追求,可能比健全的人更加积极、昂扬,新时代有新的残疾人文学创作,在书写中国故事方面,残疾人作家没有落后。本次文学创作研修班,将会为残疾人作家的创作提供更好的环境,用更好的方式,助力他们的文学事业向更高处腾飞。

2021年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学员林晓云发言

2021年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学员林晓云创作的《旗杆底》一书,也在此次启动仪式上发布。林晓云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表达了残疾人作家身残志坚,对文学的坚守和美好憧憬,表示将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据悉,中国残联注重残疾人作家的培养与创作。2019年4月8日至26日,在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大力支持下,举办了首届全国残疾人作家研修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亲自出席开班仪式并与学员交流,来自28个省(区市)的37位残疾人作家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创作水平。2021年4月23日,在中国作协举办了残疾人文学(仁美文学专刊)研讨会,与会10多名作家学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残疾人作家展开了一场关于残疾与文学的深度交流讨论,为推动新时代残疾人文学发展,帮助更多怀揣梦想的残疾人文学创作者提高创作水平,用手中的笔书写这个美好的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留下了鲜明生动的文学记忆。2021年5月20日至26日,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共同在上海举办了2021年度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7天时间的研修里,多位专家参与授课,30多位学员踊跃探讨交流,对文学创作有了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的学习了解,提升了文学理论素养和创作能力,激发了创作热情。学员们的研习成果经过整理收录,汇集成《残疾人作家作品集(2021)》,本次活动现场,这部作品集首次对外发布,并举行了2022年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启动仪式,残疾人作家们用自己与命运博弈的生动故事,向社会传递着残疾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无私奉献、感恩生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会后合影

(图、文: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