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展现科技战线上的科学使命与人文风采 ——2022“中国一日·科技强国”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侧记
来源:文艺报 | 康春华  2022年09月09日07:53
关键词:科技强国

参加“中国一日·科技强国”主题实践活动作家深入现场采访

本报讯 7月至8月,由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一日·科技强国”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顺利举行。作为中国作协第三年举办的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本次“中国一日”主题实践活动以“科技强国”为主题,通过组织作家深入科技创新前沿、科技攻关现场以及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书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讴歌杰出科技工作者崇高的精神风貌,激励引导广大作家创作出更多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人文性与科学性兼备的精品佳作,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2022“中国一日·科技强国”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是在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协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举行的重点活动,在中国作协、中国科协与其各地团体会员单位的精心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作家采取“就地下沉”的形式,深入科技一线进行科技主题采访创作,以文学之笔展现科技战线上的科学使命与人文风采,以饱满充沛的笔墨呈现科技领域的恢宏史诗。

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

江西作家徐观潮曾前往江西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深入采访。该基地由“80后”农民袁定贵在“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里设立,由隆平科普教育展览馆、科普教育接待中心、超级稻示范基地组成。2022年5月,该基地被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授予“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徐观潮深入袁隆平院士故里,感受伟大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与人格魅力,通过与袁定贵的采访交流,体会到科学精神与科技基因如何在年轻一代中薪火相传。据了解,徐观潮将结合此次主题实践进行创作,弘扬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书写江西土地上科技强国的崭新故事。

在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家刘裕国对实验室主任周学东的事迹感到既敬佩又激动。周学东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位龋病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龋病、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授课、实验、手术、科研,刘裕国跟随周院士体验其忙碌紧张的一日生活。在他看来,周学东的科学家精神在于勤奋钻研以传承科学血脉;在于日复一日干好本职工作,为更多人的口腔健康服务;在于精研教学,培养一代又一代口腔医学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紧握接力棒,当好领跑者。周学东院士坚守在医教科研工作第一线,为中国口腔医学事业勇立潮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要倾力书写和讴歌这样的科学家精神。”刘裕国说。

上海作协组织作家三盅、王瑢分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进行定点采访。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园区,三盅参观了教育基地、主题展馆和四个大型实验室,采访了现任所长宋力昕,并观摩实验操作过程,亲身感受科学家们的日常点滴。他表示,只有领悟科技先贤们的报国之心、体会当代科学家的使命担当,才能够清晰看见强国之道以及中国科技的未来。作家要矢志不渝挖掘这样的科学家精神,创作出反映中国科技真实面貌的优秀作品。王瑢实地走访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与姜有恩等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前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王瑢看来,正是因为光机所的科学家们在光与能量领域频出战绩,中国激光聚变事业才得以突飞猛进,有了今日不可撼动的世界主导地位。作家应当努力增强自身知识储备,用文字书写“追光者”的伟大,创作更多关于激光科技领域的优秀文学作品。

展现一线科技工作者事迹,书写奋进新时代的新篇章

在宁夏,一群护林治沙人用科技的方法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数十年如一日。在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作家闫宏伟、杨贵峰就创新发展农林科技、科学治沙与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科技创新等生态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采访。他们深入马鞍山生态康养基地,与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人民楷模”王有德进行交流座谈。王有德在退休后创立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坚守“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誓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宁夏作家,我们应当书写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先进事迹,坚持自己生态文学的创作方向,通过笔墨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与科学家精神,书写奋进新时代的宁夏新篇。”他们说。

在山东潍坊,作家逄春阶深入山东潍柴集团“大国引擎”发动机生产基地,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的发展水平。他先后采访了“大国工匠”王树军、“齐鲁大工匠”汤海威、“全国技术能手”管亮等人的创新工作室,与老中青三代工匠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潍柴的先进制造水平及工匠人才培养状况。通过此次主题实践采访,逄春阶对“工匠精神”有了更加具象的理解:“工匠精神是在实干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潍柴工人的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让人敬佩。身为作家,要为奋战在新时代制造业一线的产业工人讴歌。”

科技创新不仅推动高精尖科技发展、完善产业链条,还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社会各行各业。在浙江温州,为了解更多科技创新在光电产业、医疗健康、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孵化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作家曹凌云、周吉敏、徐诺、叶德文分别前往中电海康·温州光电产业创新联合体、中国·眼谷、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孵化器)、温州(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等四个科技点进行定点采访活动。在近距离的走访调研中,他们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磅礴伟力促进着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感悟到奋战在各行各业的一线科技人员不懈追求的科研精神。

在坚守与创新中挖掘更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

观天巨目,国之重器。“中国天眼”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建成后入选了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无数游客和探访者讲述了建造过程中的科学家精神与动人的爱国故事。贵州作家孟学祥前往“中国天眼”参观展览厅、基地荣誉室,感受科技创新成果,感悟伟大科研精神。他表示,这是一次知识视野和思想心灵都受到极大震撼的旅程。“我不光感受到中国天眼科技工作者们执着的科学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也从南仁东的事迹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灵魂洗礼。南仁东崇高的爱国情怀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高尚品格,将会永远激励和鼓舞我。”

“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站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努力,让人生更有价值。”这是“时代楷模”、炼油工程技术专家陈俊武院士的铿锵之言。在“中国一日·科技强国”活动中,石化作家吴文奇前往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采访陈俊武院士,并与科研人员座谈,体会感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在深入了解陈俊武院士对人造油、石油化工、煤化工、碳减排的突出贡献和著书立说、为国育人的先进事迹后,吴文奇说,他以一颗报国赤心标注了时代精神坐标,是石油石化人心中的光辉典范、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据了解,此次2022“中国一日·科技强国”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是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协战略协议框架下,双方推动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共同为科技工作者、文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创新创造搭建广阔平台的一次有力尝试。未来双方将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科学文化,充分挖掘新时代科技题材资源、加强原创精品供给,推动科学普及和文学阅读、服务精神共同富裕,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展现科技强国形象,强化人才培养,促进队伍建设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书写文学与科技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