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北京国际图书节筑起服贸会亮丽书香风景线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2年09月06日16:17

9月1日至5日,以“全民享阅读 书香满京城”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成功举办。期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特色鲜明的优秀出版物为服贸会增光添彩,筑起了服贸会一道亮丽书香风景线。

记者从本届图书节组委会了解到,截至5日闭幕时,本届图书节直播活动观看量突破210万次,微博新增话题讨论过3000万次。

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王野霏表示,这是北京国际图书节第二次与服贸会“联姻”,“服贸会因为图书节的融入,‘文化范儿’愈加凸显,前来参观的客商、展团、观众可以在服贸会现场开启一趟精彩的阅读旅程。同时,依托服贸会平台,北京国际图书节‘扩圈’又‘破圈’,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精神动力。”

以书为媒 红色文化沁润人心

本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紧扣“喜迎党的二十大”这一条主线,在“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出版物展区中心区精选并集中展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和其他语种版本)、《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第二辑)等著作,以及围绕“十四五开局”等主题的《中国由此改变》《百年大党的关键抉择》《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中国能力——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等相关主题出版物共计300种,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领域发展成就。

据了解,该展区内的参展图书均由本届图书节承办方北京发行集团精挑细选,严把质量关。据北京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小明介绍,伴随着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临近,为充分满足社会各界读者的学习需要,截至目前,北京发行集团共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65万册,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40多万册,发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图书443万册。“近期集团还将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优秀出版物展示展销活动,通过社会、经济、科技、环保、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优秀出版物,充分展现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并与重点主题出版社合作,通过北京图书大厦新书首发平台发布最新出版的主题图书。”郭小明表示,集团还将组织所属各门店,以经典大讲堂、主题诵读、故事讲座、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营造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北京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北京国际图书节为适应当下阅读新形态,推动数字化阅读的深入发展,特别策划将红色场馆数字内容与沉浸式阅读方式有机结合,打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博物馆篇)沉浸式VR阅读产品。本届北京国际图书节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过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等5个北京红色地标,采用720度全景拍摄,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和VR技术,让体验者可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的红色足迹深度体验北京红色文化的厚重底蕴。

据沉浸式VR阅读产品负责人介绍,该产品开创了数字阅读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的新形式,受到了图书节现场读者朋友的青睐,展出五天来,前来实地“打卡”体验的观众超过千人,其中参与体验的青少年观众超过一半。“之前我就很想去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主题展,很遗憾没看成。今天在图书节能有机会通过屏幕看到这个展览,也算是弥补了一些遗憾。”一位体验者高兴地说道。

创意无限 传统文化魅力彰显

为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服贸会这一重大的国家级展会的举办为契机,北京国际图书节特设置了传统文化展区。展区以古旧典籍为轴、特色文创产品为引,引导读者在古籍文字的缝隙中看北京,在古人的版画和高清印制的图册中感受历史的进程。

踏入传统文化展区,《万寿盛典图》的长卷便在电子屏上为读者徐徐展开。作为该展区的刻本展品,该书以“实物+虚拟”的方式再现了康熙六十岁寿辰(1713年)之际,由神武门到畅春园张灯结彩的盛况。图中描绘了清康熙年间紫禁城神武门、西安门、西直门等城市的街景、店肆,呈现出清代北京城的基本面貌;其途经路线,也为清代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与北京内城关联提供了参考依据。《万寿盛典图》共上下两册,是依据首都图书馆所藏武英殿刻本《万寿盛典初集》第四十一、四十二卷刻本整理、补缺后影印的匠心珍品。

“中国书店将原刻本148幅版刻首尾相连,长达50米,使这一规模空前的版画巨构得以重现。这也是有清以来第一幅反映万寿节的版刻长卷,对后世木版雕刻影响重大。”中国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出版社社长张东晓表示,《万寿盛典图》的出版获得了北京市委宣传部领导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了首都图书馆的大力支持,“我们今年还申报了北京市优秀古籍整理项目,这也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古籍整理、出版与应用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

一位读者在《万寿盛典图》的展示屏幕前驻足良久,搜索着更多的相关资料,寻找着其中与今天的北京重合的场景。也有读者表示,通过电子屏观看的方式十分便利,“只看原书的话,难以从全局的视角欣赏这部作品,通过电子屏看的话就很直观”。

为了让读者近距离地观看,展区还配有专人讲解《万寿盛典图》,真正做到了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本书。在电子屏幕的下方,还展出有《御制圆明园图咏》《永定河治本计划》等记录了北京旧时风土的古书典籍,与《万寿盛典图》的展示形成联动,相得益彰。“《万寿盛典图》或许很适合做成文创,挂在家里看着十分热闹。”一读者如是建议。

如何让古籍活起来,中国书店的文创产品《片羽存真》给了人们惊喜。这是由中国书店店藏古籍的书页封存制作而成。读者们纷纷表示,这些精致的文创产品,展示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的新创造,是文化的继承,也是让昔日经典在当下焕发新鲜活力的一种尝试。

与此同时,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命名的文创品牌——“朱炳仁•铜”也在本展区展出。该品牌承袭于1875年始建的“朱府铜艺”,迄今已逾百年。由该品牌设计的《欢乐五福牛》、取自敦煌意像的《鹿王天成》铜摆件,以及象征中秋团圆的《欢乐兔》《幸运兔》均在现场展出,相关创意产品辅以相关主题搭配的图书共同售卖。“文创产品和图书相结合,互相助力,增加了创意礼品文化的‘含金量’。”朱炳仁认为,此次创新尝试旨在推动文创与图书产品的跨界融合发展,为文创产品赋能新内涵。

书香京城 随处有书的感觉很温暖

“‘书香京城’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深入人心”在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上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本届图书节“书香京城”展区,设置有“中国好书”获奖作品、“北京中轴线文化”“航天科技”“碳中和”“元宇宙”“金融贸易”“文化艺术”等专台专架。“这些主题专架设置不仅结合时下热点,更与服贸会上的一些主题展览等相关联,如服贸会设置有‘元宇宙’馆,我们就推出了‘元宇宙’专台书架,挑选相关图书供读者选阅。”北京图书大厦总经理秦辉介绍说,图书节所挑选图书在聚焦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也凸显价值引领,如“中国好书”获奖作品专架,“为读者和好书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一位坐在展区内读书的读者说道:“这里的书种类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关于‘元宇宙’的书。平时总是看到网上提元宇宙,具体是怎样的一个事物,还是要通过看书才能得到比较规范的认知。在服贸会琳琅满目的展厅里逛累了,还能在这里坐下看看书,这种随处有书的感觉很温暖。”

此外,中国书店携200册连环画旧书、100套连环画新书亮相书香京城展区的“连环画专展”,也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好书”、“获奖图书”专台专架光环的包围之下,连环画专展亦成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亮眼角落。本次专展不仅陈列了中国书店收藏的非售卖连环画,也带来了可供当下读者购买的新版产品。其中有《孙悟空故事》等国内外文学名著改编作品、《岳母刺字》等传统文化故事、《血战沙河》《最后一颗子弹》等抗战主题连环画,以及1988年版的《三毛流浪记》等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还有“红色经典故事系列”等作品。此外,专展也特别展出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连环画》《中国历史人物》《中国诗歌古诗》等套装。

借助VR骑行 “一站式”打卡北京示范书店

“我在图书节上亲身体验了一把啥叫‘书店VR骑行’,真不错!我还请人帮忙录了一段小视频,打算发朋友圈‘秀秀’。”作为图书节的“老粉丝”,市民刘源一进展场内就被全民阅读展区内的“书香京城示范书店行”VR骑行所吸引。

近年来,北京实体书店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据悉,截至2021年底,北京全市实体书店超过2000家,万人拥有实体书店0.93家,位居全国首位。过去一年,全市举办各类阅读活动3万余场,覆盖人群2000万人次。在全民阅读展区,“逛”展者可以借助VR大屏云游北京多家示范书店,亲身感受北京市实体书店建设的最新成果。

对于北京实体书店近年来所呈现的新面貌新变化,刘源也是感同身受,“‘15分钟阅读服务圈’真的是落到了实处,书店多了、美了,尤其是主打特色的书店越来越多,就连北京图书大厦也在变换风格,赶起了‘时髦’。现在爱上书店的人越来越多。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如何才能得到呈现?实体书店就是最好的载体。”

记者在图书节现场遇到了正在逛展的幽默书店主理人启航。据启航介绍,北京实体书店所呈现的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北京实体书店资金扶持政策。近年来,不止是北京图书大厦这些“老品牌”愈发焕发出新活力,更有越来越多重主题、讲格调、有特色的书店,成为北京市民日常文化生活的会客厅。实体书店不再等着读者来书店,而是将阅读服务、文化创新向外延伸。可以说,北京实体书店探索的新发展路径和模式,引领着行业变革与发展。

科技赋能 助力少儿出版“走出去,向未来”

少儿出版是出版领域的重要板块,也是落实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一环。北京国际图书节兼收并蓄,一直以国际化著称。本届图书节特设的“儿童光影阅读区”,特别展示了一批海内外优秀少儿出版物,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广大小读者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快乐,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同时展示出中国当前少儿出版的优秀成果,以创意和科技的力量助力少儿出版“走出去,向未来”。据“儿童光影阅读区”的承办方、北京市外文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本届图书节期间,外文书店依托资源优势,与多家国际出版机构和出版社加强合作,精选了今年1至8月间店内的畅销童书,筛选了排行榜,选中其中60种最新原版儿童绘本、插画书、立体书、动画卡通书集中亮相,希望使广大读者、外语爱好者“尝”到原汁原味的进口原版图书。

图书节期间,儿童光影阅读区是现场人气最旺的场地之一,在这里,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浓厚的阅读环境激发。这里展示了当前儿童阅读的一个新面貌,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科技,让孩子们能与书中的人物进行互动,全方位提升孩子们的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阅读兴趣。

荟聚名家 与读者零距离沟通

每年的北京国际图书节都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读者参与,今年仍不例外。“名家大讲堂”是北京国际图书节的知名IP。在本届图书节现场,邱华栋、徐则臣、陈善广、杜文龙、王山、萨苏、石一枫、张明杰等历史文化、国防军事领域的名人大家依次做客,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分享“中国精神”“文化北京”等方面的话题。

9月1日上午,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首讲,邱华栋以“人与城:北京三千年”为主题精彩开讲。他从北京城建的历史延伸到城市与人的关系,从上古时代到未来北京。讲座中,他结合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时间节点,以及知名文艺作品,全方位介绍这座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首善之区和宜居城市的北京城。

9月3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总设计师陈善广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他从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中国载人航空工程等方面展开,将几代航天人接力奋斗的故事娓娓道来,揭秘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秘诀”。2022年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十周年。“三十年前,国家启动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我被任命为航天员系统的副总设计师,还不满三十岁,可见工程早期就注重培养年轻人。”陈善广回忆道,“很庆幸我赶上了一个伟大时代,很骄傲能成为一位航天人,投身载人航天这一宏伟事业是我一生的荣耀。”陈善广说,“神舟十四号飞船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都很年轻,但表现都十分优秀,看到航天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很开心。”

“今年‘名家大讲堂’的主题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阅读’,我们邀请名家学者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一场高品质、宽视野、强体验感的文化盛宴,以高质量的文化成果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名家大讲堂”策划人吕楠表示,作为北京国际图书节的品牌活动之一,“名家大讲堂”自创办以来,线上线下已经吸引了超过近1亿人次参与。“今年‘名家大讲堂’传播辐射范围更广、参与互动人数也更多,线上传播规模再度拓展,已形成更具价值的文化IP。”

直播助力 线上线下共享书香

来不了北京国际图书节现场怎么办,进入官方的线上直播间与千里之外的书友共享书香或是个好选择。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节直播间内,各领域名人轮番上阵,以书为媒,将好内容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传递到千家万户,共享全民阅读的成果。

据北京新华文化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丽介绍,北京国际图书节的直播间的设立得到了许多不能到现场参会读者的欢迎:“直播间为读者与文化名家‘架桥’。观众积极互动,气氛热烈,收到良好效果。”

后疫情时代下,网络直播遍地可见,为了做出特色,北京国际图书节在直播间的内容选择上下了功夫:回应时代关切,聚焦文化价值引领。近段时间“元宇宙”成为热词,今年的服贸会上也展出了不少“元宇宙”主题新品。元宇宙的背后需要巨大的算力作为支撑。为此,在9月1日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当天,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所长、畅销书《算力时代》作者张昊老师以“赋能数字经济,拥抱算力时代”为主题,向广大网友科普了算力时代的前沿新知。在文化方面,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书店出版社名誉总编辑、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马建农亮相直播间,围绕“北京中轴线”进行了一场线上文化分享,讲述中轴线故事,助力中轴线申遗。

数据方面,直播首日上午10:00左右,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在新浪微博登上热搜榜,#北京国际图书节 微博话题浏览量、搜索量飙升,约10:30左右,正在7个平台进行直播的两场活动迎来了观看的最高峰,近27万观众同时在线,当日5场活动共计直播20场,总观看数达988641次。本届图书节期间,在新华网、工人日报APP、中国青年报APP、新京报APP、北京时间、新浪微博、搜狐新闻客户端、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根据用户特点,选择不同时段、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场次进行直播,直播间观看总数超210万次。

对于一个直播间来说,好的内容更需要好观众。北京国际图书节的直播间随时线上分享,让人有“参会”之感:其真实临场感、实时互动性凸显。一方面,网络听众非常活跃,以直播留言的方式踊跃地与嘉宾进行问题沟通;另一方面,更有现场的读者看到直播后,积极地走进设置在图书节现场的透明直播间内,主动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直播间的氛围掀起一个又一个小高潮。

本届图书节依托主分会场联动,充分运用首都文化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独具匠心的布置、丰富的展品和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让前来图书节的参观者倍感惊喜。北京国际图书节润物无声地引领着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回应着北京市民的阅读热情,引导大众走向品质阅读的文化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