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古灵魂》:宏大历史的多棱镜折射 赵玮佳、吕东衡、牛智浩、卢娅祺4人正在讨论中
来源:文艺报 | 诗意的时辰  2022年08月19日16:26

“诗意的时辰”,是诞生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李林荣老师主讲的“文学评论方法”课上的读书会,十多年前随着这门课开设而出现,2020年5月首次以在线形式完成全程学习的2018级同学自发编辑评论习作集时,给予命名。

主持人:李林荣

2022年初春,张锐锋近两百万字的长篇散文新作《古灵魂》,以节选连载形式,陆续在《山西文学》《广州文艺》《作家》《大家》等多家杂志刊出。在这部架构精微的散文长卷中,作为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先声阶段和远古盛世的典范形态,西周第一次获得了文学化的全景呈现,数百位见诸纷纭零散的史载和传说的历史人物,汇合在从当时享有会盟诸侯、尊王攘夷之威的晋的兴衰变乱流脉来观照和折射世道人情的聚光灯下,以各自绵密细腻的内心独白,交织成一片穿透话语言辞、叩问灵魂奥秘的众声喧哗。就文本分量和作品肌理看,《古灵魂》堪称张锐锋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式力作,同时,也代表着整个新散文潮流在题材开掘和文体探索方面的又一次突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选择《古灵魂》已刊部分作为散文单元的解读文本,并从同中见异的独特视角出发,就《古灵魂》带给他们的学思触动和审美体验,做了梳理和论析。

赵玮佳:宏大视图下的多重微叙事

“由于将一切人类历史视为一部历史,在连贯意义上把过去和将来统一起来,宏大叙事必然是一种神话的结构,它也必然是一种政治结构,一种历史的希望或恐惧的投影,这使得一种可争论的世界观权威化。”美国学者罗斯有言。事实上,当一种具有历史思辨的叙事展现出其广泛性、深刻性和代表性时,贴合这种叙事目的的语言规范就成了表达的游戏规则。表达个人意志的微小叙事被渐渐消解,已经存在的历史与事件变得无可争论,历史成为了权威化的世界观。

但《古灵魂》尝试以独特的多重微小叙事对权威历史观提出真伪辩题。它囊括了历史和时空,其结构又显出有序的整体性,它是每个人物对于古灵魂的个人描摹,有特性,但又显出奇异的共性。《古灵魂》的叙事者是多重的,作家为自己的历史意识披上了不同的外衣,以不同的身份讲同一故事的不同侧面。

小孩以稚嫩的声音提出关于历史真实性——对古灵魂形象描摹的清晰度的命题。他充满幻想,为陶片赋予了故事性的谜面,让历史有了可猜测的余地。历史研究者和历史人物这些具象的古灵魂,牵扯出历史灵魂的命题与解答。历史虽看似有其确定性,但它是随机事件影响最终形成整体的因果效应。正如张锐锋所说,“人类从来就没有真正解决过任何一个谜题,而是将一切努力投入到解题的过程,并将索解的谜题变得更加深奥和晦涩,直到我们完全不能理解它,使它成为摆放在历史深处的一团绝对的黑暗。”猜谜的意义正在于猜谜的过程,我们为历史的谜团加上自己的色彩,还原脑海中最神奇的一面。古灵魂的价值在于,人们谈论起它时,脑海中闪现的细节以及渴望将其引向的地方。谈论缺少真相的历史让人迷茫,但迷茫本身就是一种对权威化历史的挑战。当我们对历史有了个人感知,这种感知发展的路径不论怎样的困顿,甚至被宏大的意义消解,它最终都会成为对自我意志的肯定。

吕东衡:棱镜折射中的历史意识

《古灵魂》横跨“古代”和“现代”两个时空,分别以君主、大臣、农民等角色的观感行为和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人物的考古分析构架事件,在变焦和穿插的组合中阐述了风起于青萍之末的历史,探访那些或伟大或寻常的灵魂。从中我们能够看到作品对历史与灵魂交融互鉴的想象,思考历史意识和人的价值。

《古灵魂》打造了一个绚丽而光彩的棱镜。“古代”是被修饰后的纯粹的灵魂演奏,是片面的个体视角相互填充后产生的立体。动荡的战争推动变更的朝代,君主的视角是时代变迁引擎的发力扭矩,大臣、农民等旁支视角是各种补充说明的零件。从不同视角对同一事件的看法,总会因认识和情境上的差异而各放异彩,这些不同的视角投影使得跨越时空的故事真实而精彩。而“现代”是对事件的挖掘,是对古时之灵魂的侧写。君主是一条线的叙事,战争的对立支撑开了面。同时代的他者视角,如光从侧边打在面上,投出了不同的影。而不同时空中的学者、旅人、盗墓者,又使这个面打破了三维的桎梏,成为立体的棱镜。棱镜折射出了不同人物的意识和灵魂,在过去与现在的交融穿插中娓娓道出一个个需要探求推测的历史故事。

农夫这个角色是历史舞台上的龙套,但却是天地间活生生的存在。农夫的登场给今人走近古人的灵魂设置了平易的通道,让考古和论今牵连于时间一线。他本是距离时代变迁的关键最远的角色,形象模糊,声音暗弱,在大历史叙事中向无立锥之地。但作为复活并且放大了形象和心声的古灵魂,他却是亮堂的,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展现着考古与历史的广袤天空,凸显出灵魂的重量。这样回看,对于各位学者的心理,些许就能够共情。人们研究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收藏物件,更是为了从古人精神思想中探寻能量。灵魂赋予历史活力,历史见证灵魂价值。在悠久岁月和浩渺时空的大背景中,我们对于历史的感受和想象仿佛棱镜一样,映照着人类生活的种种可能。这或许就是《古灵魂》带给我们的深度价值思考。

牛智浩:今人对古人的遥望

《古灵魂》中古今两条线的并行,承载了这部作品的关键内涵,也承载了“古灵魂”一词真正的意义与重量。如果将作品中古人的话语串联起来,便可以看到一条独立自足的记述线索。这些话语营造出一种合理而确凿的氛围。原因在于古人的话语中大量地使用了“我”的称谓,营造出一种“不容辩驳”的氛围:反复强调“我”,使得话语成为直接关联行动的判断,不留质疑和商量的余地。但即便是如此强有力的话语,也需要今人的参照来证明其“古”。呈现“古灵魂”的关键不是对古代和古人做细致而逼真的描摹,而恰恰要设置“今人的眼睛”,因为“古灵魂”这三个字囊括了千百年来人类灵魂无穷无尽、无边无涯的貌相流变。没有了今人的诠释,古人的话语就会显得无力,无论多宏大的叙事也难以担起“古灵魂”的全部重量。

为此,作者在“古灵魂”的世界之外,创造了一个今人群像。而今人对着残破不堪的文物和难辨真伪的史料,推测古人的生平,遥想古人的生命,苦苦追寻历史的真相,却常常只能得到一个难以确信和验证的幻影。历史探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结果,也在于其过程与性质,在于今人对古人满怀执着与关切的遥望。正因这遥望,古今间的壁垒、今人与“古灵魂”间的隔膜得以消解。在这一刻,“古灵魂”的生命意义便已经焕发,它使整条历史长河都染上人性绵延不绝的绚烂色彩。

卢娅祺:历史在回响

细读《古灵魂》(其一)时,我最初的疑问便是,明明挖出的是记录晋献侯事迹的编钟,为何全篇讲述的却是晋穆侯出征的过程?

全文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在整个回溯的场景中,有关声音的描写从第二部分晋献侯的死亡开始:在晋穆侯的注视下,晋献侯的嘴唇“颤动了几下”,发不出声音。这使得晋穆侯意识到,继承了国君之位后,他也需要编钟铭文、需要听到自己的钟鸣之声。第27段,晋穆侯讲述了自己的名字,并表达了他有关名字的困惑;第36段,晋穆侯开始思考他即将诞生的孩子的名字。随后,散文回到大臣的视角,但他的声音因为君主的威严而被封闭。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出生时的啼哭,并没有完全将晋穆侯从战败的愤怒中解放出来。晋穆侯给孩子取名“仇”,为了在呼唤他时能想起耻辱的经历。最后,情节结束在虫鸣即将安静下来,声音渐弱。声音作为线索,推动了整篇作品中情节的发展,凝聚了故事的核心。晋献侯、晋穆侯、大臣、农民等都承担着声音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的功能。最初晋穆侯是聆听的角色。即位后,晋穆侯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相应地,大臣、农民是他声音的聆听者,也是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大臣作为晋穆侯声音的主要接收者存在,同时他对晋穆侯发出个人声音的意愿被压制,但这并不影响大臣对晋穆侯观念、行为的否定。类似的,市井百姓的窃窃私语的讨论说明了这场战争具有的实际效果。

比起晋穆侯这个形象本身,更要去关注作者借晋穆侯创造出的这种声音的施与受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说明当一个文明、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延续时,能够给历史事件下定义或者做出评判的,是后世解读历史的人,而不是创造历史的人。因此,发掘出的是记录晋献侯事件的编钟,在作品中叙述的却是晋穆侯出征的故事,因为当编钟被刻录好铭文并被后人敲响时,它才在历史的解读中发挥了作用,使得历史可以通过被后人认知而将一种精神文化延续下去。此时,它作为一个历史载体的使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