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孔明择妇及其他 ──心史“三国”札记
来源:天津日报 | 滕 云  2022年08月23日08:41

诸葛亮在我国无疑是普识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凡我国人,对孔明的多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高洁人品,对他隆中对策、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借东风、空城计等等事功,可说是如数家珍。但在公德昭昭之外,若问及诸葛亮真正的私家珍秘,能有几人知晓?譬如他的私德,他的情史和择偶故事,他的夫妻情、父子情、兄弟情,他的茅庐日月,恐怕能回答的人几乎就没有。因为这些不但史书缺载,《三国演义》也极少记述。孔明孔明,家事不明,这是个情怀有公也有私,但事迹却注定公彰私泯的人。本文就想对孔明家事留白处的隐性内涵,试作谈不上钩沉的推测影写。

孔明家世可说是汉末乱世,中下层士人生活颠沛流离的缩影。他祖籍山东琅琊,父为泰山郡丞,一家人居任所。父亲死得早,一群孤儿由任豫章太守的叔父抚育,迁居江西南昌。过不久,丢了官的叔父投故人荆州太守刘表寄食。无奈之下,长兄诸葛瑾年未及冠,随寡母向江东谋生,后来瑾及子恪仕至东吴大将军。依叔父生活的诸葛亮及弟均,游学荆襄,躬耕南阳。叔父辞世后,亮、均居隆中耕读。当时颍上多贤士,散住在近一带的名流,年长一些的有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叔侄,以及后来成为孔明岳父的黄承彦;青年才俊则有孔明及其友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孔明与他们亦师亦友。这些失仕的山野遗贤,有的是疏懒不想蹚乱世浊水的隐逸之士,有的是还未择定谁个豪强、待时而出求功名的智士。笔者以为,这颍川九贤士之群,不啻几十年后晋代山阳竹林七贤的前影。孔明是颍川九贤的翘楚,时人称之为卧龙先生。刘备三顾卧龙岗,恭请孔明出山,二十七岁的孔明之后成为刘备军师、国师、帝师、丞相。诸葛瑾、亮及仕于曹魏、后来官居枢要的同族兄弟诞,史称一门三方为冠盖,世人号为蜀得龙,吴得虎,魏得狗。兄弟三人各为三国首辅,对外敌、友、我分明,各事其主;对内同胞同族兄弟若即若离。《三国志·诸葛瑾传》载,瑾出使蜀,亮出使吴,都是“公会相见,退无私面”,这是彼此为国避嫌。但平时他们是书信闻问的,人跨国,兄弟亲情并不间断。《三国志·诸葛恪传》说,东吴任命恪典掌军粮,孔明在西蜀写信给吴国都督陆逊,说“粮谷军之至最”,自己这个侄儿恪“性疏”,不适合掌管,让陆逊代为提醒孙权。这是孔明为同盟国利害计的友善建议,实际也是为兄、侄安全计的亲情关怀。还有,孔明婚后好几年生女不产子,瑾、亮都着急,兄瑾就将第二个儿子乔,过继弟亮为养子。若干年后亮中年得子瞻,写信向兄瑾报喜,同时还亲子般对待养子乔,为乔婚娶生子攀。后来在吴国的政治变乱中,兄瑾一家被夷族,“子孙皆尽”,孔明就将从孙攀“还复为瑾后”,继承瑾家香火;这是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载明的。这就是公德公义与私德亲情兼臻不悖的诸葛孔明。

我们把孔明家世和兄弟情勾勒表过,下面着重表述孔明与黄氏的夫妻情、孔明与子孙的父子情、祖孙情。作为三国鼎分灵魂人物的诸葛亮,是到《三国演义》全书三分之一处,才由多位颍川名士一次次画影图形,进入读者眼界的。刘备思贤若渴,从仲秋“渴”到隆冬,三趟走在隆中道上左承右接的都是空碗,这回该能喝到解渴的醇醪了吧!那冲风冒雪,骑小驴过小桥,手携小酒葫芦,口中吟小诗的老先生,不是孔明还能是谁!不料这又是一位替身,但和亲身近了一大步──他是孔明的岳父黄承彦。在此处清毛本《三国演义》删掉了明弘治本原有的一段小字注文:“黄承彦乃河南名士。一见诸葛孔明而异之。后孔明要娶妻,承彦曰:‘闻君择妇,吾有一丑女,黄头而色黑,才堪相配,肯容纳乎?’孔明忻然而娶之。时人乃笑孔明,为之谚曰:‘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毛本《三国演义》谬删这段文字,直到第84回,叙述一位隐居山中的老者,不忍东吴大将困死诸葛亮预设的八阵图石阵内,发仁心把他引出,才顺笔补出这老者是孔明老丈人黄承彦。如同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那样,八阵图黄承彦“善救”陆逊,不过是人谋与天意逆哉顺也的小说家言而已;毛本简介黄承彦,却对孔明择妇的核心内容弃之罔顾。

弘治本这段小字注文,大概是转引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述的晋人习凿齿《襄阳记》原文:“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毛氏父子够冬烘的,他们整理刊印《三国演义》时,删却的是一段历史珍闻,是仅存后世的孔明择妇罗曼史。

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一、这是当年颍川名士中一老一少的两位,由师友变翁婿的一次碰头交心;二、老先生早就看中青年孔明的异才异秉,自信自己女儿与之“才堪相配”,愿意作成这段姻缘;三、一个是山野遗贤,一个是耕读才俊,都没有官场背景、钱场靠山,都不唯钱唯权而贸婚,但凭人品才品而缔缘;四、婚姻当然不薄貌品,黄承彦敢亦庄亦谐指说女儿为“丑女”,“黄头而色黑”,孔明不是乍听之下以惊以拒,而是以高智商高情商,充分消纳并回应老先生调侃、戏谑的言外之旨。两人就像一场智者“反串小品”的默契搭档;五、老先生不是老夫子,他不假媒妁,他自当月老自择东床自荐闺女,还当面征询候选佳婿“肯容纳否”,高爽如此洒脱如此。孔明更加洒脱更加高爽,当场应允且“忻然而娶之”,小驴车“载送之”。不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吗?孔明择妇为何不“谨慎”一些啊?这您就别瞎操心了,这个日后擅长以锦囊妙计取胜的孔明,难道不懂谋定而动吗?黄女在当地的贤声,孔明一定早已心仪。您真以为为翁者他是临时作伐,为婿者我是一时兴起啊?六、这桩佳偶天成的“闪婚”,超越名流韵事笑谈,融入民间喜乐,演为乡里谣谚。荆楚妹子伢子唱的这段祝婚喜歌,有别于吴侬软语的子夜吴歌名曲。嘲谑热辣辣,喜庆热辣辣,阿承、阿明翁婿高兴,“丑女”新嫁娘高兴,乡里乡亲们高兴。只不过,千百年来,人们错读了这段民谣,以为黄氏是真丑女,以为这是对郎才女貌的善意讽讪之歌,读不懂这是乡亲们赞羡孔明择妇的喜歌。这首荆楚古婚谣,为古代乐府乐官们失收,为古今学府学者们的歌谣史著失录,为收集街谈巷语的稗官们失遗,包括《三国演义》也失记。《三国演义》只写只演刘备娶孙夫人那种政治权谋性的宫廷式和亲喜正剧,不写不演孔明择妇这幕民间味浓家庭味浓的亲民轻喜剧。多亏《襄阳记》收录的这段乡谚,重现了朝堂之外、征伐争霸之外,中下层士人和乡民山野庐舍间的一个历史生活现场。

人民对他们敬慕的诸葛亮黄氏女这对贤伉俪,并没有失忆。南宋诗人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记述了一则民间传说:孔明居隆中时,有客来访,到吃饭时间了,主家仓促无准备,连现成的储粮也没有;孔明无计,跑进后院向黄氏夫人告急;却见夫人正不慌不忙,照管着几个“木人”舂麦磨面,“运磨如飞”。不一刻,夫人已把一盆热腾腾的煮面条,给客人端上了桌。孔明送走客人后,“遂拜其妻,求传是术;后变其制为木牛流马。”黄氏夫人够神吧?两千年前她就发明、创造了木制机器人帮厨!史称孔明“长于巧思”,《三国志》记载他发明了连弩、木牛流马等战备器具,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工艺水平不输墨子、鲁班,可说他集儒、法、兵、墨、道诸家于一身。想不到黄氏夫人的“长于巧思”与其夫有得一比。夫妻俩不但“才堪相配”而已,有时夫还要拜妻为师;诸葛亮创制木牛流马在祁山运军粮,竟有黄氏夫人的“知识产权”在内,先有夫人的磨面木人,后才有夫妻合作的运粮木牛。人们要不要为这位汉代女机械工程大师补记一笔啊?荆楚民谣为天作之合“明黄配”唱喜歌,岂是白唱的吗?这就让笔者联想,刘备三顾草庐和孔明出山过程中,《三国演义》的相关描写,毫无女主人居内迹象,仿佛那就是孔明两兄弟的山间光棍屋。疏忽如此,对读者误导就算了,对卧龙夫人的失敬向谁问责去?

更大的漏笔,是《三国演义》完全无视黄氏夫人抚育教养孔明后胤之功。笔者据各种线索推算,孔明约19岁婚黄氏,婚后乏嗣,只好过继侄儿。谁料又过多年,黄氏夫人居然高年生下儿子诸葛瞻。孔明中年得子,喜何如之!《诸葛亮集》辑有孔明给兄瑾的一封信,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诸葛亮传》说瞻卒年三十七,据此推算,瞻八岁父已年届五旬,母年纪也应四十大几。笔者又据各种迹象估测,黄氏大半生并不随夫南征北伐或随夫居公衙,而是先在隆中、后在成都自家宅舍教养子息打理家事。《三国演义》第41回就有一句行文逗露消息:曹操攻占襄阳,痛恨辅助刘备的孔明,就“使人隆中搜寻孔明妻小”做人质或残害;而孔明却棋走先手,妻小“先已令人搬送至三江内隐避”。黄氏夫人不做随军家属随政家眷甚明。《诸葛亮集》还收有孔明的《自表后主》,说“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在外任”的用度就由公家调配,“悉仰于官,不别治生”。据此我们也可以想见黄氏夫人长年辛劳农桑,抚育子孙情状。

孔明家教家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没有正面记述,但《诸葛亮集》辑有两篇《诫子书》,两篇致兄瑾言子瞻、子乔书,还有一篇《诫外生(甥)书》(可见孔明有姐妹),虽然都是残文,但明明白白展示了孔明家训:教诲子侄“志存高远,慕先贤”;“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志强毅,意慷慨”;“去细碎,忍屈伸”,等等,是极本色的孔明对子孙的身教言传。信中说八岁之孩“聪慧可爱”,老父慈颜溢于言表;说儿子不要太“早成”,“重器”待将来,严父祈望拳拳殷殷。信中还说,想到养子,义父禁不住“感用流涕”;看到养子送给自己的器物,义父每每“为之恻怆”。喜也悲乎,总是父子深情。那正是千年后诗翁陆游《示儿》的先声,两千年后文豪鲁迅“回眸时看小於菟”的祖兆。

黄氏夫人抚育亲子亲孙的恩德,我们于史籍、文献无从考索,但循实践效果回溯,是可以约略想见的。孔明毕生尽忠国事,顾不上室家燕处,子嗣难享父祖耳提面命,唯有听母亲、祖母旦夕慈训以长成。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时五十四岁,儿子瞻还只是十龄童。七年后瞻成了后主刘禅驸马,国之重器,护国干城。在蜀汉为邓艾陷亡之役中,瞻临阵死难。儿子尚年方十九,戎装赴敌,随父舍生取义。《三国志·诸葛瞻传》裴松之注,引述晋人干宝的史评:“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诸葛瞻早孤,诸葛尚赶不上领受祖父口谕。祖孙三代公忠家国的气节,必有妻子、母亲、祖母黄氏夫人扶掖之力、教养之功,可惜《三国演义》竟不着一笔。《三国演义》也不是不写节烈母性,第37回就写了徐庶之母,为儿子被“欺君罔上”的曹操骗进曹营,“弃明投暗”,遂愤而自缢的事迹。历代中华青史,记载过多少节烈母亲育儿报国的事例,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文化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南宋岳飞之母,在儿背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殊不知,本可与之先后辉映的,就有隐而不彰的孔明之妻,抚养儿孙以身许国的黄氏母教。

孔明与黄氏,这一对有过执子之手,同演青春结缡传奇的夫妻,晚岁又演了一门三代为国共捐躯的壮烈传奇。几十年间,夫妻聚少离多,但丈夫戎马倥偬之隙,或许也有息战而短暂归庐舍机会的吧。十分礼敬诸葛武侯的唐代诗圣杜甫,抒写过自己在成都江村度夏的生活小景:“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么可羡啊,但愿他景仰的先辈诸葛亮丞相,在他的成都草庐,与妻儿度假,也能享有这样的庭帏日月!然而我们知道,孔明与黄氏在实际生活中,绝难与汝偕行,他们持守的只能是在精神世界里永结同心。丈夫尽瘁于陇上军帐,妻子劳瘁于巴蜀田园。生命临终,他们未能彼此奔丧,但却到底魂魄一处依归。北宋《太平寰宇记》有记:“诸葛武侯冢在西县东南十里,与妻合冢葬焉。”即使这只是民间传说,但孔明夫妻生同心死同穴,不正反映了人望所指吗?更主要的是,孔明夫妻连同他们的儿孙,一家终以节烈精神永聚于天府之野。据唐代《元和郡县志》载:诸葛亮旧居在双流县东北八里,谓之“葛陌”。又据南宋魏了翁《朝真观记》:“故老相传,武侯有女,于宅中乘云轻举。”传说虽妄诞,民心所思所慕却真。巧合的是,如今成都双流建了大型国际机场,每年每天从这里“乘云轻举”,奔向四面八方中华振兴锦绣前程的,正是历代先贤的万万千千后裔子孙。

我们也不必为《三国演义》重国族情怀叙写,轻家族情思表达,缺失了对孔明及其夫人黄氏作家乘而叹憾。《三国演义》的叙事方式是于史“七实三虚”,既然史缺实事,那么不强为合理虚构,也属于历史演义体裁的审美规限吧。用心的读者能读懂演义家的“留白”,心到神知就好。民族心灵史可以有不同介质,不同版本。读者勤于探究、发掘、认知其中的民族文化心灵实写处、留白处,并有所体会,不就见证了读书之美,收获了读书之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