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放歌“新山乡巨变”
7月31日,中国作协在“山乡巨变第一村”益阳清溪启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统筹协调,推动更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长期以诗歌讴歌山乡巨变的的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永强开心地说,他提前响应和拥护了这个“计划”。
诗集《家在心灵故乡》。 吴若晴 摄
中学时代开始诗歌创作,因文学特长被免试特招入吉林大学的贺永强,22年前写的一首3000行长诗《过程》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他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这些年诗歌创作历程:“与时代同行,放歌山乡巨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这标志着新的山乡巨变即将发生,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构思。”贺永强说,“周立波是我很敬重、很崇拜的一个人。他所处的时代与我们这个时代,虽然相距60多年,但都发生了十分具有标志性的山乡巨变。”新中国成立后,宁乡曾归属益阳地区,1983年划归长沙。出生宁乡的贺永强说,“我和周立波先生是正宗同乡,老家离清溪村也就是20来公里。同根同源,他的精神探索与文学表达引发我的共鸣。”
贺永强开始酝酿以熟悉的山乡为中心,展示乡村振兴进程,瞄准农事更替和农时变化,聚焦当地人们在思想层面、文化境界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转变与飞跃,创作了大量关于乡土社会中生产、生活、生态题材的现代诗歌。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大学考察调研文化传承等工作。“总书记在参观岳麓书院后,面对广大师生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湖大人深受鼓舞。”贺永强说。湖南大学出版社迅速行动,闻讯贺永强正在创作一部以“感恩心灵故乡,讴歌新时代山乡巨变”为主题的诗稿,立即向他发出了出版合作的邀请。
诗集《家在心灵故乡》精选了贺永强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后创作的诗歌,期间他多次深入山乡变迁深处,以淳朴的笔触、多元的方式、迥异的风格,深情放歌身历目睹的新时代山乡巨变。
“我想用诗歌的方式来呈现和讴歌新山乡巨变。"为此,他给自己拟了一个笔名“乡人”。他说:“我一连去过周立波先生故乡清溪村十多次,向这位前辈‘请教’。”《这个夏天火热的生活》《“双抢”日记》《我行进在层峦叠嶂的水稻中央》《发现江河的奥秘》等104首作品,正是这段火热日子厚积薄发的成果。
“我感恩乡亲感恩故乡,感恩这片神奇的土地,感恩时代,但不想简单描述山乡物理上的景观,而是探寻新山乡巨变的精神底色,因此,我笔下故乡既是山水美景的故乡,更是内心精神高度的故乡。”贺永强说,“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乡亲们更需要什么?山乡巨变在表象之内发生了什么质的跃升?我希望用诗歌的方式做一些探讨和呈现。”
《家在心灵故乡》出版后,得到了吉林大学、北京大学老校长周其凤院士、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和中央电视台原著名主持人郎永淳等倾情推荐,在全社会产生良好反响。读者认为,诗集体现了与时代同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是用诗歌讴歌新时代新山乡巨变的创新表达。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启动当晚,贺永强笑言:“从题材到申报到出版到推广,我的诗集似乎走的就是这个计划的攀登之路。”他激情写下《放歌新山乡巨变(组诗)》,诗中有一句,表明了他此时的亢奋状态:“布谷鸟划过晴空/我有了奔腾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