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主题沙龙举办
来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   2022年07月28日09:01

7月25日,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和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承办,《世界科幻动态》杂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德语奇幻和科幻文学师生共研项目团队协办的“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主题沙龙在线上举办。沙龙就机器人与科幻等前沿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近两百名师生参与交流。

沙龙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程林副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茅银辉教授致开幕辞。沙龙聚焦中国、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机器人现象,涉及科幻、哲学、社会学、历史和技术等跨学科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永谋教授在“机器人想象与美国技术文化”主题报告中指出,美国机器人想象分别以上帝与恶魔、主宰与仆役、保卫者与反叛者三个主题展开,以机器的人化和人的机器化两个维度延伸,美国主流科技观也随之发生过两次重要转变。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吴湜珏珊老师以“欧洲人形自动机发展中的法国性”为题,梳理了从自动机(automaton)到人形机器人(android)的发展脉络,并通过宗教伦理、宫廷文化、机械热潮、启蒙情感和哲学话语等方面阐释了人形自动机在法国的独特面向。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王瑜副教授在报告“日本科幻动漫中的机器人形象——以《铁臂阿童木》为入口”中指出,日本二战后独特的科技和政治历史语境共同孕育了阿童木这一形象,同时阿童木形象背后的人机关系也反映了二战后日本对机器本体论的疑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程林副教授在题为“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的构建”的报告中提出,应重视机器人文化背后的人文文化传统研究,采取跨文化视角来探讨机器人伦理与想象,提出区别于欧美或日本机器人文化的中国独特机器人文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林歆老师回顾了捷克科幻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机器人(Robot)鼻祖与人类的矛盾肇始与升级,探讨了恰佩克所构想的人机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无限递归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小平教授、中山大学江晖副教授对上述发言作了精彩点评。陈小平在肯定上述报告价值的同时,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程学的角度补充了关于机器人文化差异性、机器人的科学理解以及机器人科学人文想象的思考。江晖结合发言嘉宾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指出对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建构模式进行学术探讨的必要性,以及纵向的历史视角与横向的跨文化视角结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