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唤鱼池”前的千古情缘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吴云钿  2022年07月06日15:28

一 

王弗是苏轼的元配妻子,十六岁嫁到苏家。父亲王方是乡贡进士,也是苏洵的好友。他俩结为伉俪,缘于唤鱼池前的一次征名。

还在童年时代,苏轼就显示出豪放不羁、锋芒外露的个性,后来他名满京城、成为文坛领袖,与他大气磅礴、豁达潇洒的性格有着重要关系。但这种个性在朝堂发表个人看法,处理各种矛盾时,难免引起争执,伤及同僚。父亲苏洵为此专写一篇《名二子说》的文章,语重心长地告诫苏轼:“车轮、车辐、车盖、车轸,都是车上的装饰,虽然没有实际用处,如果去掉它们,就不成其为一辆完整的车。”他殷切地嘱咐苏轼,“儿子啊,之所以给你取名为轼,就是希望你说话办事有所迂回。言语太过直白、毫无遮拦,易生怨怼,要有“装饰”才行。”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苏洵把苏轼送到好友王方的中岩书院读书。书院在岷江之滨的靑神县。那里有个古迹叫三岩,它分为上岩、中岩和下岩,后来统称为中岩。

中岩的赤壁下有一泓绿水,静如明月,传说为慈姥龙的道场。每当读书间隙,苏轼经常临泉观景,欣赏落霞流水,有时看着看着会失声大叫,说 “好水怎能无鱼?”击掌三下,希望引出鱼群到水中戏嬉。说来也怪,片刻之间,岩穴之中的群鱼翩翩游来,犹如凌空浮翔,神天所赐。苏轼大喜,对老师王方建议,给此景点题一美名。王方觉得有理,遍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结果很多参加者提出的名字,不是过于文雅,就是失于俗气。最后苏轼慢慢摊开了他的“唤鱼池”三字,令王方与众人拍手叫绝。

与此同时,丫环送来王弗想的名字,展开红纸,跃然跳出“唤鱼池”三个大字。众人皆为这心灵感应、不谋而合惊叹不已。 苏轼手书的“唤鱼池”三字,不久被刻在赤壁之上。

从此以后,王方对苏轼更是青眼有加。加上他在书院的聪明好学,脱俗超群,萌生了把苏轼招为女婿之意,又不知女儿意下如何。于是,每当课余回家,王方总爱当着女儿的面夸奖苏轼聪明,希望加深女儿的印象。娴淑端庄冰雪聪明的王弗,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但她并不急于表露想法,她深知王家是眉州百年来的望族,自己在“少相弟长,志相慈诲、肃雍无间”的环境中长大,知书达礼,对选择终身伴侣不能轻率从事。因此,每每听到父亲赞扬苏轼之时,从不插话,心想一定要见到真人以后才能表明态度。一次当听说苏轼常在中岩旁边山间读书,便与丫环商议,决定亲自去那里观察一番,了解实情。

初夏的一天,他们以朝庙为名,从瑞草桥的家里出发,边走边采着山路旁的“飞来凤”,闻着散发的清香,隐在苏轼对面的树林里,仔细端详他的外表,观察着一举一动。见到这个仪态庄重、英气勃勃的少年,旁若无人地朗诵诗文时,王弗心中顿生好感,这时丫环故意大声说话,引起了苏轼注意。

听到突然传来女子的声音,苏轼抬头瞥见绿树丛中婷婷玉立、百般娇柔的王弗,眼前一亮,留下了深刻印象,自此王弗的面容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几天以后,恰逢老师生日,他与同窗一起去祝寿,大家豪放不已举杯畅饮,苏轼醉倒在老师家里。酒醒时已过半夜,同窗们早回书院,他只好待到天亮再走,但转辗反复,不能入睡,索性起来走走,无意中闯到翠竹掩映的后院,正好见到王弗临窗凝视,默然沉思。他摘下的“飞来凤”投进窗去。王弗一惊,见是苏轼,又惊又喜,从此以后,两人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不久王方托人做媒,将女儿许配给苏轼。那一年苏轼十八岁,王弗十五岁。

王弗嫁入苏家后孝敬老人,体贴丈夫,夫妻二人举案齐眉,互相敬重。苏轼出门时,她用公公常说的话提醒丈夫小心谨慎;苏轼与客人谈话时,她在屏风边做女红边听他们聊天,事后直抒对客人的看法:谁是可推心置腹的朋友,谁是口蜜腹剑。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叫章敦的朋友,言语中满是阿谀之辞,苏轼听了心情大好。朋友走后,王弗马上提醒苏轼,这位朋友过度热情,为人不实,与他深交要小心受到伤害,后来章敦果然是迫害苏轼最狠的人。由此可见王弗心思缜密体察入微,恰好与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互为补充。这一佳话也被后人编作“屏后听语”的故事流传下来。

王弗熟读经典,博览群书,具有深厚家学,不过她鲜少与人提及。每当苏轼读书时,她总爱拿着针线活静静地坐在一旁,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次苏轼背书,背着背着卡壳了,急得搓手顿足。王弗在旁抿嘴一笑,轻声提示,这让苏轼颇为意外。于是他指着满屋子的书逐一提问,王弗一一作答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妻子如此聪慧出众而又沉静自持,更令苏轼如获至宝。

然天不假年,二十六岁时,王弗不幸染病日渐萎靡,她感到自己将不久人世,对丈夫和幼子苏迈放心不下,临终托孤,希望堂妹王润之能嫁给苏轼,替她担起照顾丈夫和儿子的责任。

王弗离世后,苏轼深陷丧妻之痛历时三年,难以自拔。三年之中,他发誓不作一篇诗词,拒写任何文章。龙图阁直学士几次为英宗举荐苏轼再试制科,苏轼悲痛地恳请:“久去场屋,不能诗赋”,磕求皇上体谅自己心情,允许他罢笔修文。英宗深为感叹,恩准了他的请求。

转眼到了熙宁七年腊月初三,苏轼被派往密州赴任。

腊尽愁难尽,春归人未归。公元1074年春节,王弗去世十年后的一个夜晚,他忽然梦见夫人。阴阳相见,重回过往,悲喜交集,留恋不返。好梦不长,忽然惊醒,生离死别,痛苦尤甚。醒来以后,面对青灯古佛,悉闻窗外不断嘶叫的寒风,倍觉凄凉。披衣下床,写下 一首情辞悲切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被后人称为第一悼亡词,写于他赴任山东后的第四十七天。密州是现潍坊所属的诸城,时为州府驻地,下辖莒县、高密、胶西、安丘和诸城五县。当时的密州地处山区,经济萧条,文化落后,百姓贫穷,与他前期任职的杭州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苏轼刚去上任就碰上蝗灾,来不及到州府看上一眼,就匆匆奔向野外的庄稼地里灭蝗。一个多月的救灾经历,他亲眼目睹了百姓非人的生活。面对蝗虫肆虐、饿殍遍地的历历惨状,他心如刀割,夜不能寐,于是主动减少俸禄,斋戒茹素,变卖家中物品,换钱救济百姓。自己则每天忍着饥饿,以野菜果腹。一天傍晚,他同部属来到废园中采集野果,竟然见到草丛之内有个奄奄一息的弃婴,一时悲从中来,泪如泉涌,赶紧把婴儿抱回府中。

经了解苏轼得知,当地灾害频繁,民生艰难,一些家庭自顾不暇,于是忍痛遗弃亲生骨肉。听闻这些,苏轼一面灭蝗,一面下令州府官员去野外查找弃婴,仅几天时间,就捡来四十多名弃婴。他又让幕僚把这些婴儿分送到当地百姓家,由官府按月供给费用,拯救了无数个濒临死亡的小生命。这就是他在《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其二》中写下的“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当他为这些小生命的重获新生感到欣慰时,忽又想起了亡妻王弗,转眼生离死别竟已十年过去……她还那么年轻,他们在一起的日子细数起来那么美好又那么短暂。他痛恨自己太自私,只顾仕途,没有照顾好妻子,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他想起他们在一起时快乐的时光,想起当初妻子刚嫁进苏家,弱冠之年的自己意气风发跟随父亲上京赶考,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博得考官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赞赏,欧阳修直言“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彼时的他名动京师,妇孺皆知,前程铺满鲜花。

正当踌躇满志之时收到母亲病逝的噩耗,令苏轼悲痛万分,情急攻心,大病一场……病痛之余他告別恩师,回到眉州为母守丧。他开始感悟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感悟人生如梦,如庄子的蝴蝶梦、吕岩的黄粱梦,以及他做过的那些美梦和恶梦。母亲没有走,母亲也在做梦。母亲的梦没有醒,而他的梦醒了……他开始心向佛门寻找答案。

守孝三年,他又回到京城却发现物是人非,因与王安石变法政见不同,预感仕途今非昔比,他被外派杭州。任期结束,政风未淸,他又要求到密州任职,他想远离他们,想见济南的弟弟。那一年苏轼年已三十八,几近不惑之年,仕途的鲜花已慢慢凋零。

政治前途的渺茫,官员风气的腐败,生活条件的贫困,工作环境的恶劣,黎民百姓的艰难,他更加想念过去的生活,更加怀念与王弗一起的日日夜夜,又恰逢新春佳节,听着城外零星的爆竹声音,佳节思亲,他多想再与王弗低声细语倾诉衷肠,寄托别后情愫。于是思如泉涌,将满腔柔情和十年压抑倾注于笔端,写下这首字字悲切的“江城子”。缠绵悱恻,浓挚悲凉,生死异路,幽明两隔,十年长别,音讯渺茫,往日深情……都在不经意间浮上心头。孤坟远在千里,凄风苦雨,冷落苍凉,有谁还能为她添上一抔黄土呢?他与王弗如今生死幽明,天人两隔,曾经情深意切的伴侣如今永相暌离,零落天涯。

他先是直抒胸臆,诉尽心灵深处的无限沧桑;忽又论述梦境,转向生活小景的诉说,回忆起当年恩爱幸福的场景,更加衬托出无处话凄凉的悲苦。故乡的老屋,绿树掩映的小窗,妻子临窗对镜,梳理如云的长发……久别重逢,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起讲,唯有默默相偎,珠泪涟涟,才能在无言中倾诉十年相思的苦痛。然而梦短情长,醒后他倍感凄凉。

恍惚之间,他似乎回到故乡,松枝摇曳,月影斑驳,他与爱妻轻轻相依,缓缓移到唤鱼池前,一队队小鱼摇头摆尾,纷纷涌来,欢迎当年的翩翩少年。水面泛起细碎的波纹,映出两人亲密哀怨的倩影,盛开的飞来凤徐徐围拢,绽放着殷红的花朵,绚丽多姿,不断变化,忽又幻化为飘逸的彩蝶,鸾回凤翥,翩跹起舞,唤鱼池前盘旋低回……唯有泪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