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飘零的诗叶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尹汉胤  2022年07月03日08:10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豪放不羁的李白毅然离开故乡江油,一路向东经成都、登峨眉、下渝州、出夔门,蕴一腔喷薄诗情,凭一叶轻舟,顺长江而走。开始了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之举。游汝州途中,与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一见如故,心性孤傲的两位诗人,由此结下才子之谊,并留下多首肝胆相照的绝唱。孤身浪迹天涯的李白,一路上不仅拜访结识了诸多兴味相投的各地诗人,更使他在饱览大好河山的游走中,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澎湃诗情,写下了大量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诗篇。

烟花三月时,他来到了扬州。由于一路奔波劳顿,在扬州卧病数月。隆冬时节,他再次激情满怀地踏上了旅途,往陈州寻访以书风险峭而闻名于世的李邕。两人见面后,各持高论,彼此机锋,经过一番对书法、诗词的切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出川后的李白,置身于大好河山的激情壮游,使其心胸豁然,生命在诗情中迸发燃烧,身心得以全面升华。一路与各地诗人的唱和,使其豪放诗情声名鹊起。自此,他不再为地域所缚,豪迈地将一腔诗情挥洒在神州大地,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来到了云梦泽安陆,与故宰相许圉师孙女结婚成家,就此定居于安陆。将狂放不羁的生命,暂且安定在这里。其间虽仍有游历,拜会各地诗人,但游历后回到安陆,沉浸于古朴的田园生活。开元二十一年(733年)32岁的李白,在安陆建石室于白兆山桃花岩,潜心于深山静野以读书作诗为乐。

距李白在安陆近1300年后的深秋时节,心怀向往的我走进了“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安陆白兆山李白故里。遥望着建在高台上的仿古建筑,心想当年的李白在白兆山的居所,肯定不会是今日的样子,一定是与山野和谐宁静的山野房舍。在其《山中答俗人》诗中“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便道出了李白留于安陆的真实心境。这片温馨恬静的山谷,之所以为李白所钟情,这里的自然山水环境一定有李白心怡之处。其诗中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情景,便道出了他的心境。面对着“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自然景色,一定在其内心产生了情感共鸣。那到底是什么景色触动了他的心弦,使其毅然停顿下游走四方的脚步,漂泊羁旅于此呢。

离开故居,步入安陆山中的银杏谷,呈现在眼前的景色,让人胸中为之一振。只见风姿绰约的银杏,挺拔在远山近谷中,将整个山谷浸染得有如一座金色大厅。踏入谷中,穿行在枝干伸展于天际的古银杏树丛中,高低错落在山谷的银杏树,犹如一个个凝固的音符,动人心弦地默默回荡着生命的旋律。静心仔细倾听,那旋律中好像蕴藉着一种历史悠远的声音,引导着你循声步入山谷深处。秋风中一片片黄叶,要么翘首在枝头,要么飘飞在空中,旋转落地之时,还不忘向着天空回眸一望。而落于地上的黄叶,则彼此静静地枕藉着,自然厚积为一条黄叶之路,当双脚踏在上面时,沙沙声响中,竟然能听到蕴藏着久远韵律诗性的回响。随着清风的拂动,那黄叶竟然慢慢流动在谷中,有如一道金色的水流,漫卷在山谷中,将大地镀上了一层梦幻的金色。

就在此刻,你会从脚下隐隐地听到一种抑扬顿挫的豪迈韵律。循声四顾,又茫然不知声音来自何处。而就在你疑惑时,从远处山岗上一株硕大古银杏树间,听到了吟哦于其间的李白诗声,与此同时,仿佛看到了挥舞着双臂高蹈在山谷中的李白身影。

原来在那一片片随风飘落的黄叶的筋脉中,依然蕴藉着李白不朽的诗魂。与此同时,脚下沙沙作响的黄叶,竟然也随着那久远的诗声飞旋起来,撩拨着流水,扰动着山谷,时而舒缓,时而激荡,绵绵不绝地舞动在天地……

至此,我才明白了一生放浪形骸的李白,为什么会在安陆停下豪放不羁的脚步。原来在安陆的银杏谷,在其奔放的诗情感召下,也具有了诗情画意。不仅将其豪迈的诗心融入在了这片山谷,而且在穷尽千年的历史岁月中,不改初衷地始终珍藏着当年李白的诗情。每至深秋,深嵌在年轮中的诗情,便会以缤纷高贵的色彩,让人们踏着飘零的诗叶,以重归故土的诗性仪式,在银杏谷荡漾着李白器宇轩昂的诗声。深刻诠释着李白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的博大精神境界。

遥望着沉寂中“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安陆远山近谷,心潮澎湃地寻迹在李白曾栖身于此的故地。终于明白了这片山水,凭什么让狂放不羁浪迹天涯的李白,停下浪漫的脚步在这里沉淀下来的缘由了。遥望着矗立在山谷中的千年古银杏,感慨着留存在这里的不朽诗魂。山河地域可以改变、社会历史可以变迁,而李白一生创作的中华诗魂,却始终鸣响着不朽古韵,感动着民族心灵,生生不息地与山河大地永远鲜活在人们心中。

就在此刻,山谷中悄然旋起一道迷人的光影,在那光影中飘忽着一个身影,在飘零的黄叶中潜行着。与此同时,在那舞动的黄叶中,幽远地传来了古老的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