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啄木鸟》2022年第6期|张宝中:“时代楷模”潘东升(长篇纪实 节选)
来源:《啄木鸟》2022年第6期 | 张宝中  2022年06月28日08:19

小编说

2021年9月25日,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原委员,福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一级巡视员潘东升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因公牺牲,中宣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潘东升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同事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年“理工男”,不仅业务精湛,而且高瞻远瞩,为福建公安机关的大数据建设提前布局;在部下眼中,他是个可亲可敬的领导,工作有硬度,管理有温度;在群众眼中,他是亲人,因为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群众。

本刊特别策划,曾在我刊发表长篇纪实作品《人民的保护神——“时代楷模”福建省“漳州110”纪事》的作家张宝中,深入潘东升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时代楷模”潘东升。

 

“时代楷模”潘东升

文/张宝中

 

楔子

2021年9月25日,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原委员,福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一级巡视员潘东升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年仅57岁。

潘东升牺牲后,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福建省委、福州市委分别追授他“时代楷模”“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公安楷模”“八闽楷模”“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党委、福建省委、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党委、福州市委先后组织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公安报》、《福建日报》、福建广播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潘东升先进事迹的报道持续而密集,可谓铺天盖地又感天动地。据统计,自2021年11月19日晚“时代楷模”潘东升发布仪式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一个多月里,有超过36家媒体权威发布,全网有2.2亿的传播量、1.5亿的话题阅读量、8500多万的视频播放量,网络视频热搜话题位居各大主流媒体排行榜前列;“不赴饭局的公安局长走了”这个话题全网阅读量近5亿,多次登上热搜排行榜第一名。

我们浏览这些报道时,发现“忠诚”“干净”“担当”等词汇是其共通之处。大部分报道都会提到他用过30年的钱包、用过13年的手提包;还会提到他的很多“金句”,比如:“只有个人的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干事的硬气、从警的正气”“要牢记人民警察前面是‘人民’二字”“尽量让群众少跑腿,一些能在网上办的事项,尽量让群众在网上办,大家都要解放思想”“如果哪一天民警看到我在哪个饭局上,你过来甩我两个耳光”……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潘东升的事迹为什么能够引起如此广泛、强烈的关注?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有怎样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2022年初,笔者带着诸多期待,前往潘东升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采访他的家人、同事、同学。

在福州和三明,笔者采访过的民警们的手机里大多还保留着潘东升的微信。采访期间,不一定什么时候,他们说着说着就会哽咽、流泪。他们用不同的措词,表述着同样的意思:潘局长是一位好领导,他的忠诚、干净、担当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真实的他比所有报道里的他更令人崇敬。我们永远怀念他!

对我来说,写活潘东升很难。相对而言,难的不是写“事”,而是写“人”。潘东升那些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在网上能搜到很多。我要做的,是在详尽呈现他的先进事迹的同时,从他的人生轨迹和精神世界中寻找他行为背后的逻辑合理性和必然性,力求信息的“对称”和“完全”,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潘东升。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潘东升在我心里渐渐“活”了起来,我眼前浮现着他的音容笑貌,耳边回响着他带有福州味的普通话的声调。我感觉渐渐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仿佛他是一个相识多年的可亲可爱可敬的老大哥。此时,如果有人问我怎样评价潘东升,我有底气这样说:我了解他,我懂他。

第一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

要走进潘东升的精神世界,有必要了解他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

潘东升是福建平潭人。平潭在哪里?在我国大陆最东南角。平潭在地理位置、自然风貌、气候条件等方面,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福建省东部沿海一个岛县,在福州市区东南方向、台湾海峡西岸,素有“千礁之岛”之称,全县境内有名称的岛屿126个、岩礁702个。如果从飞机上往下看,会感觉那些岛屿和岩礁很“袖珍”,仿佛只是海面上的几块石头。

平潭的主岛叫海坛岛,形状像麒麟,面积32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在百度地图上测距,海坛岛南北最长处约3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5公里。这里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与对岸的新竹相距仅68海里,约126公里,大约相当于从北京市中心到天津市中心的距离。

目前我国有七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霍尔果斯。而平潭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却“比特区还特”。有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使它越来越“特”——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2009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决定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积极探索开展两岸区域合作,建立两岸更加紧密合作交流的区域平台,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2011年3月,“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平潭七方面28条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配套政策。

第三个时间节点是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上岛考察,强调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为平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年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平潭列入新一轮自由贸易区建设试点。福建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超常规推进平潭的开放开发。

第四个时间节点是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的批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平潭成为继海南岛之后,国内获批的第二个国际旅游岛。一些民间组织和越来越多的“驴友”,不约而同地把平潭称为“中国的马尔代夫”。

如今的平潭,崭新的柏油公路四通八达,大片大片的高楼错落起伏,密集的防风林一片连着一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文化创意、技术及商务服务等十余种产业风生水起。这个形似麒麟的岛屿,创造出了著名的“平潭速度”,在腾飞,在巨变,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品学兼优的“学霸”

作为一个平潭人,潘东升自幼受过很多苦。

潘东升的老家在北厝镇湖东村。村子东边,就是当地有名的三十六脚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总面积210万平方米,最大水深16米,是平潭县城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湖岸曲折,峰峦叠翠,湖光山色,极尽秀美之韵,被称为“海岛明珠”。村子东南方向约四公里,就是海坛古城。

潘东升的发小林文融告诉笔者,潘东升家是书香门第,他的爷爷虽然是个农民,但受过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写一手好字,尤其是对《易经》有很深入的研究。潘东升父辈的五兄弟,也都读过书。但因为耕地少,这个大家庭生活一直很不容易。

潘东升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1970年,也就是潘东升六岁那年,为生活得好一点儿,他的父亲到福建北部的顺昌县某林场当了伐木工人,后来把一家五口都带了过去,生活算是安定下来了。

潘东升的弟弟潘东曦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说,儿时的那段生活“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过得悠然快乐”。不过,林场里有一样不好:只有小学,没有初中。而且小学很远,要坐小火车去。1975年初,也就是潘东升十周岁那年,父母把他送回老家平潭,由爷爷奶奶照顾。父母没有提前把这一决定告诉他。一家六口匆匆忙忙回了趟平潭,只待了一天,直到离开的时候,潘东升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哭喊着追了出去,被爷爷抓着胳膊拉回了家。

那时的湖东村只有十八户人家、一百多口人。潘东升爷爷奶奶家的日子也不好过,用石头垒起来的老房子位于山坡上,非常简陋。不通电,照明点煤油灯。常年吃地瓜片,偶尔改善伙食,出去买一块豆腐就得步行三四个小时。

奶奶的腿摔过,需要照顾,爷爷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太灵便。无论春夏秋冬,潘东升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做饭。他和爷爷睡在一起,家里没有钟表,爷爷只能通过看天色判断时间,天亮了就踢他一下,叫他起床。潘东升边煮饭边在煤油灯下读书。有时他煮好了早饭,读书读了很久天也没亮。待爷爷醒来,才知道他把时间估计错了,潘东升被叫醒的时候才凌晨两三点。吃过早饭,再给爷爷奶奶盛好饭,潘东升才去上学。好在小学要比住林场那会儿近多了,就在邻村,翻过一座山头,步行十几分钟就到。

想念父母的时候,潘东升经常偷偷地用被子蒙着头哭。弟弟潘东曦也很想念哥哥,哥哥在平潭老家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从潘东升的来信中知道的。升学、入校、取得佳绩、学校的新鲜事,潘东升总是第一时间写信告诉远在闽北的父母。他寄信的邮票钱,都是他考试取得好成绩,爷爷一分一分奖励他的。吃苦、懂事、勤奋,这是潘东曦经常从父母口中听到的对哥哥的描述。有一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潘东曦洗完了脚不肯擦干,两脚不停地对碰。妈妈说,脚底碰脚底,兄弟会打架。从那以后,潘东曦洗脚时再也没有两脚对碰过一次。

潘东升的爷爷对后辈的管教十分严格,他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路,不管男孩儿女孩儿,要求他们都要读书。在湖东村,多少年来,只有潘家有考上大学的。潘东升喜欢读书,不用爷爷督促。放学后他不能闲着,上山耙草、挑水,农忙季节帮忙耕地,走几里路去北厝公社买生活日用品,等等。但只要有一点儿空闲时间,他就用来读书。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去山上放羊的时候,那些小伙伴都在玩,他却是一边放羊一边读书。

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刻苦,小学毕业后,潘东升进入北厝中学。初中毕业时,他的中考分数超过了福州一中的录取线,但因为家里穷,只好到平潭一中念高中。从14岁到16岁,他在平潭一中度过了艰辛、紧张又充实的两年(那时候初中、高中学制均为两年)。

平潭县城在建筑风格、道路绿化等方面,和闽东南的那些县城大同小异。要说不同,土黄色的老旧石头房子似乎多了一些,房顶的瓦片上压着石块,看上去结实朴拙。那些骑楼,两层的居多,廊柱和墙壁上,绿色的苔藓斑驳陆离。楼与楼之间,架空的电线蛛网般密密麻麻、纵横交错。老城区的街道普遍逼仄拥挤,双向六车道的万宝路,就是较宽的街道了。而那些小巷道,石板路光溜溜的,曲里拐弯,就像迷宫一样。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居民出行开汽车的较少,骑电动车的较多。道路两旁绿树掩映,不一定在什么地方就会看见一棵遒劲、沧桑的古榕,可以说是处处有景,移步异景,景趣横生,漫步其中,犹如走进了一幅绿色风景画。

如今的平潭一中设施完备,教学主楼、综合实验楼、塑胶田径场等应有尽有。但在潘东升的中学时代,“石厝房、黄土地、泥娃子”,是平潭一中最真实的写照。

潘东升在平潭一中上学的那两年,县城的楼房还较少,大多三四层。校园里是黄土地,平日里尘土飞扬,一到下雨天就坑坑洼洼,一脚踩下去,鞋底带起的黄泥比秤砣还重。教室多是石头房,为遮挡尘土,天花板用塑料布罩着。课桌破旧,黑板是水泥上面刷漆。宿舍楼只有一座,每个房间里放四张木头双人床。

家在农村的同学都寄宿,一天三顿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地瓜片,用铝制饭盒盛着,拿到锅炉房的大笼屉里蒸。咸菜有的是从家里带来的,有的是去街上的副食商店买来的,五分钱的咸菜就能吃三四天。喝的水是锅炉蒸饭用过的,有点儿咸。水也不是自来水,而是从食堂边的一口井里打上来的。至于肉和青菜,属于奢侈品,根本见不到。

那时候的潘东升身材瘦小,脑袋就显得格外大,有同学背地里叫他“大头”,不过,大部分同学都叫他“阿潘”。他的性格可以用“安静”和“斯文”来形容,平时话不多,而且绝不说没用的话。如果是和要好的同学在一起,他也会变得很健谈。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好,有着超出同龄人的逻辑性。潘东升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数学老师让他收作业,有的同学做作业很磨蹭,他就耐心等着他们做完,哪怕等到晚上熄灯,也要把最后一个同学的作业收上来。

上高中期间,潘东升是平潭一中的“名人”。那一届一共十个班,学习最好的几十个同学被编到一个重点班,班里三个学习最好的学生被誉为“三大金刚”,潘东升是“三大金刚”之首。

那时候,林文融和潘东升几乎每天都在一起。林文融的家也在北厝镇,周六下午,他和潘东升一起步行回家。从县城到潘东升家,要走八公里的沙土路,到林文融家是十六公里的山路。

林文融坦言,那时自己读书不是太好,非常羡慕潘东升。潘东升读书总是能抓住重点,让同学们非常佩服。他的数学成绩在班级里更是遥遥领先。有一次,潘东升解一道数学题,不用课本里教的解法,而是自己琢磨出了一种解法,同样得到了正确答案,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

“他非常聪明,脑子太厉害了,思辨能力非常强,这是大部分同学都不具备的。他是我见过的学习能力最强的人。”林文融说。

弟弟潘东曦从闽北的顺昌回到老家,在平潭一中上初中。其间,兄弟二人曾在县工商局家属院的大伯家里住过一段时间。高潘东升一级的黄峥也住在那个家属院里。

黄峥在一篇回忆潘东升的文章里说:“每天天刚蒙蒙亮,潘东升就起来读书,还把亲弟弟和堂弟也拉起来读书。我父母常说:‘你看,小潘多自觉,多争气。’小潘很懂事,对同学很热情,谁有不会做的题目,他都会热心帮忙解答。”

在平潭一中,潘东升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霸”。根据往年的高考录取情况,他考上清华、北大是很有希望的。可惜,高考时他发挥不太好,尽管如此,他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被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录取。

1980年9月,16岁的潘东升离开了海岛平潭,在福州开始了长达39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未完,更多内容请关注《啄木鸟》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