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12个省份的考生都在做的语文高考题,出自这位科普作家
来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沉着  2022年06月12日10:47

刚刚结束的2022年高考,相信很多人注意到了科技创新、科普类文章的内容在语文考卷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在陕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甘肃、安徽、江西、山西、河南共12个省份选用的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三则材料分别选自杨振宁的《对称与物理》、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和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介绍了科学家对雪花六瓣原因的探索和雪花形成的物理学知识。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思维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最终实现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三则阅读材料之一的《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是我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重要作者、特邀审校专家、众多丛书主编尹传红的一篇科普短文,写于2015年12月,刊发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6年第1期。

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据尹传红介绍,几年前,他给《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探索发现”栏目,写了近20个著名科学家的传记故事,这次选入考题的文章《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是其中的一个特例。文章中写到了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正是出自培根之口),著名科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勒内·笛卡尔、罗伯特·胡克,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农民、“雪花痴”威尔逊·本特利。

巧合的是,在高考生们阅读尹传红文章的同时,他本人6月7日正在为小学生做题为《科学播撒智慧的种子——在阅读中增长知识获得快乐》的科普讲座。这正是尹传红近年来的工作重心之一——在更多的青少年的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让他们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与快乐。为此,尹传红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了“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这套丛书于2019年1月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刚一问世即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当当网新书热卖榜周排名中位居前三!半年内很快加印,产生了广泛影响。

更有意味的是,“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相当一部分内容,与这次选入语文高考卷的文章主题一致,都刊发于同一专栏“探索发现”。尹传红选择了75位创新者的故事,打造成“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丛书分为三辑——《创新的力量》《探索的足迹》《思想的锋芒》,将创新者们分为六大类:预言者、思想者、探索者、发现者、开拓者、创造者。从各个人物的人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场景或重要时刻切入,以叙事性的风格展开,讲述他们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丛书着重介绍他们怎样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并且他们是怎样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最终获得成功。在每个人物故事的最后,贴心总结出“创新启示”,帮助青少年更好的学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

“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获多项殊荣:入选科技部的“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北京市科协 “2020年100种优秀科普读物” 推荐书目。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评价“(丛书)本身也是一种创新的示范,期待它的推广和普及,能够引导青少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则称赞丛书是“创新思维的多元碰撞,科学人文的跨界交融。”

尹传红在丛书的后记中说:“打小我就爱读人物传记,并且深受其益。尤其是那些提升人类文明、推动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发展轨迹,常常给我带来触动和启示。”期待更多的青少年能从尹传红的文字中获得触动与启示!

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 (探索的足迹、创新的力量、思想的锋芒) 尹传红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9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