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国故事 ——长篇小说《红色银行》研讨会暨红色主题中国故事出版论坛举办
2022年5月2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安徽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作协创研部、安徽出版集团、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安徽文艺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承办的长篇小说《红色银行》研讨会暨红色主题中国故事出版论坛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查结联,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夏祯参加会议并致辞,阎晶明、何向阳、彭学明、李朝全、郭义强、郝振省、胡友笋、梁鸿鹰、徐可、胡平、张陵、柳建伟、白烨、阎雪君、许春樵、季宇、杜学文等来自北京、合肥、太原三地的评论家、作家,以及本书作者张卫平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研讨。会议由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总编辑朱寒冬主持。
长篇小说《红色银行》,安徽文艺出版社和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联合出版
《红色银行》是2020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也是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作者张卫平于2017年着手构思、收集资料、进行创作,历时五年完成。该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西北兴县农民银行经由筹备建立、发展演变,到最后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前身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素材,从侧面再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成长过程,是一部聚焦红色主题、承载文化厚度的金融题材长篇小说,是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献礼建党百年、喜迎二十大的文学收获。
李敬泽在致辞中肯定了《红色银行》的创作成果,他指出,近年众多红色主题文学作品中,《红色银行》的题材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将红色主题与金融事业相结合,是一部以党领导下红色金融成长壮大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运用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不仅展现出中国早期金融事业波澜壮阔的奋斗进程,而且有力地刻画了在历史进程中以刘象庚为代表的红色金融的早期开拓者群像。作为读者来说,《红色银行》为我们了解红色金融事业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很多独特的历史经验,更让我们深刻领会到共产党人在新中国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开拓进取和积极献身精神,这都将成为我们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
查结联在致辞中表示,红色故事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作者聚焦抗战时期兴县农民银行发展演变历程,通过对正史中历史人物和其他有关人物命运的艺术书写,深刻呈现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前那段腥风血雨、波澜壮阔的历史,生动讲述我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的精彩故事。
夏祯在致辞中谈到,近年来,山西出版界高度重视红色主题的创作出版,推出了一大批红色主题出版物,《红色银行》就是其中之一。它精彩展现中国共产党在金融战线上的伟大成就和创举,生动描绘了中国人民银行从晋西北诞生成长的过程,阐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共产党人在政治上、军事上能够战胜一切貌似不可战胜的敌人,同样也能在金融领域取得伟大胜利。安徽、山西同为革命老区,都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通过两地出版社的深度合作,将让优秀的红色文学作品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题材独特:红色主题与金融事业相结合
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看来,《红色银行》关注中国金融事业,题材独特。它讲述了红色历史,也呈现出中国金融事业的诞生、发展、壮大过程。同时,虽然小说属于主题创作,但作品中大半篇幅都在描述晋西北兴县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在作品中表现得比较充分,显示出作者在大历史叙述中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红色银行》入选中国作协创联部2021年16部主题创作作品,在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看来,主要因为题材的独特性和珍贵性。作者以独特视角关注金融领域,以文学的方式为中国金融事业写史立传,书写中国人民银行的“前世今生”,这一题材对中国文学也是一份独特的存在和贡献。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郝振省也注意到《红色银行》题材的独特性,认为它通过一个局部来表现我党的金融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由分到总的历史进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的艰苦岁月里,不仅依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同时也依靠秤杆子和钱袋子,才最终赢得了胜利。
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胡友笋认为,《红色银行》主题鲜明、取材新颖、意义特殊,通过兴县农民银行发展呈现了我党金融事业创建和发展的艰难历程,折射了我党不仅敢于以武装斗争来抵抗侵略,也敢于打破经济封锁,追求经济独立,展现了我党在金融领域里的智慧和担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长篇小说填补了主题出版的空白,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意义,同时对当下也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在《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看来,关于红色历史尤其涉及抗日战争历史的文学作品虽然很多,但仍然远远不够,抗日战争的历史值得大力书写。张卫平的《红色银行》在呈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提供了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中我军队伍发展、军民关系、生产经济等各方面真实的历史细节,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足够引发读者共鸣。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认为,将金融题材和红色题材合二为一,是《红色银行》最明显的特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红色题材长篇作品,最典型的就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把金融题材和红色历史相结合的长篇作品并不多,作者敏锐地把这段历史从深处打捞出来,以小说的形式再现,既是对红色题材小说的开拓,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对红色题材的主题出版也有重要贡献。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表示,阅读《红色银行》给他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小说对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之初的历史细节作了真实、客观的书写,同时较好地表现了我们党在建党和人民军队、金融事业发展起步过程中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过程。
来自金融领域的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金融作协主席阎雪君较早就关注到这部金融题材的长篇小说,并写下相关评论文章。他认为,《红色银行》几乎填补了中国金融文学题材的空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红色金融史料教材。作者张卫平以文学的笔触和缜密的逻辑,仔细梳理繁杂的史实,追溯了早期红色银行的历史,进一步丰富了金融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同时,对于红色金融内容的社会传扬和深化,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写法独特:纪实与虚构相结合
在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看来,《红色银行》在呈现基本史实的同时,还特别突出了小说的叙事特征,作者以人物塑造为支撑,在大历史书写中,对小说人物的身份、心理、性格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历史中的人物活了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何向阳进一步谈到,无论主题创作,还是历史题材的创作,只要是文学作品,都要突出大历史中人的命运、人的担当、人的责任,如何将具体的人物落实到文本中,对每个作家而言都是巨大的考验。
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红色题材的写作,难就难在既要保证作品的故事性,也要保证作品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红色银行》一方面重返历史现场,真实再现了刘象庚、刘少白、张干丞等有历史原型的人物群像,同时也创造了如贺麻子一家这类虚构人物,较好地处理了虚与实的关系。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认为,《红色银行》中的“附录”部分是整部长篇小说的重要补充,“附录”罗列了很多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尽管做了艺术化处理,但作者仍然遵循了基本的史实;同时,结合“附录”中的人物再与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对比,也可以看到一些虚构人物。所以,《红色银行》实际上是一部将新闻和小说相结合的纪实小说。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总结《红色银行》有纪实与虚构两条叙述线索,在他看来,虚构的线索反映出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这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写刘象庚这类真实历史人物时,以史料为主,独创性相对少;当写虚构人物时,更多依靠熟悉的生活经验,更细致入微。
从写法角度来看,中国作家网总编辑陈涛注意到《红色银行》存在另外两条叙述线索:一条是以刘象庚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员一面抗战、一面创办银行的英雄事迹,讴歌了战乱年代他们的奋战和牺牲;还有一条线索是晋西北青年的爱恨情愁。两条线索互相交织,同步推进,既有紧张曲折的画面,又有舒缓美好的画面。
作为一部聚焦红色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在作家柳建伟看来,《红色银行》具有正史的严谨性,它书写了刘象庚、张干丞、牛照芝、牛荫冠、董一飞等与创办银行相关的真实历史人物群像,具有扎实的现实主义品格。同时,小说的虚构部分也充分显示出作者创作的才情和匠心,大到晋西北,具体到兴县的县城、黑峪口、十六窑院,作者围绕真实的历史事件,虚构了生活在这些地方的普通百姓充满传奇色彩的日常生活,写出了那个时代晋西北人的生存情况和精神内核。
《红色银行》曾入选《长篇小说选刊》2020年增刊“山西作家红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专辑”,《长篇小说选刊》杂志副主编宋嵩认为这部小说最大的优点就是突破了题材与史实的限制,努力在作品当中突出民间性与传奇性,吸收了古典文学作品、民间文学的优秀元素,努力传人民之奇,传伟大的抗战精神之奇,重点是突出了伟大革命战争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的改造。
原安徽省作协主席季宇认为,《红色银行》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注重史料,同时又不拘泥于史实,作者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包括虚构人物,都做了精心的艺术化处理,较好实现了运用史料和文学虚构的均衡。
此外,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牛玉秋,《新华文摘》文艺作品主编梁彬,光明日报社文艺评论部主编王国平,中国作协创研部综合一处处长赵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等也从题材与写法角度,分享了各自的阅读感受。
《红色银行》作者张卫平在线下研讨会现场
《红色银行》作者张卫平在总结时坦言,关于兴县农民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更多是一些零散的片断,用小说形式完整呈现银行发展的进程,需要从诸多历史资料、历史遗址,以及对知情人士的采访调研中进行还原。《红色银行》从2017开始写作,经过四五年的资料研究、田野调查、反复思考,2020年完成初稿创作,写作过程也是一次对我党早期金融历史的回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