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叶轻舟承载时代巨变 ——薛涛长篇小说《桦皮船》研讨会举办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2022年05月10日15:31

儿童文学作家薛涛长篇小说《桦皮船》于今年3月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深入探讨该书的创作与出版价值,5月7日上午,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一叶轻舟承载时代巨变——薛涛长篇小说《桦皮船》作品研讨会”以线上形式举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总编辑杨平,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张之路、马光复、徐德霞、刘海栖、张莉、陈晖、李东华、李朝全、刘琼、刘颋、王志庚、郭艳、徐妍、崔昕平、纳杨、陈香、胡丽娜等二十多位作家、评论家、学者,以及该书作者薛涛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张堃主持。

参与《桦皮船》作品研讨的线上嘉宾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查结联,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磊,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可,安徽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王圣东出席会议,并为《桦皮船》新书揭幕。

《桦皮船》新书揭幕仪式

邱华栋说,《桦皮船》是一部近年来非常难得的、艺术品质较高的儿童文学作品。薛涛以一个少年成长的眼光切入到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主题厚重。桦皮船作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其背后所呈现的地域文化记忆和物质记忆都成为作品的一种底色,辨识度极高。他认为,该书不仅对青少年有吸引力,对成年读者来说,也是特别有阅读张力的作品。

查结联说,《桦皮船》是薛涛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彼此信赖、酝酿多年、携手打造的优秀作品。作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深入挖掘民族民间艺术宝藏,以鄂伦春族桦皮船制作技艺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位老人、一个男孩和一条桦皮船的一段归乡历程,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点、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质,是一部有意境、有意趣、有意蕴的赤诚之作。

董磊表示,《桦皮船》是一部主题出版与精品出版优势结合,文学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的原创力作。作品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聚焦少年成长、民族融合、和谐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丰富主题,对于广大青少年增强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嘉宾认为,《桦皮船》是薛涛个人创作走向更为开阔的审美空间的代表性作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通过独具匠心的结构、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真挚的情感,言浅意深地探讨文学、教育学、生态学、人类学、哲学等诸多命题。

“接地气、有温度、有童趣的现实主义写作”

高洪波认为,薛涛用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结构故事的才能,完成了对关东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桦皮船”本身也是一种物理的隐喻,一种特殊的象征,反映了新时代的鄂伦春人“从回归到认同”的过程。它暗含着“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的归处在哪里”的哲学思考,暗含着儿童天性中的纯真,也暗含着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朱永新表示,这本书既写了一段文化回归之旅,也写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从教育的角度看,对于如何让孩子们从繁忙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回归大自然;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地学会独立生活,发展动手的能力,这本书给出了一种答案——让孩子们走进祖辈的生活世界,去了解家族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丰富立体的生活历史中得到洗礼,在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中得到浸润,在未来能走得更远。

海飞在发言中阐释了桦皮船背后的寓意,他说,这是一条承载时代巨变下人民生活变迁的文明发展之船、一条厚载中华民族历史根脉的文化自信之船、一条叩问民族传统对于新时代少年独特价值的精神成长之船。“《桦皮船》的创作并非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少数民族文学写作或生态文学写作,而是坚持与时代同行,融社会变迁、文化传承、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等诸多主题为一体,饱含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感召力的接地气、有温度、有童趣的现实主义写作。”

张明舟认为,薛涛的创作无比真诚,就如同《桦皮船》,顺江而下能够到达辽阔的海洋。“我们都说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文化多样,讲好中国故事,其实就是要讲好各地域、各民族、各个时期的故事。”这部作品给其他地域的孩子创造了了解东北文化的机会,同时也是让世界各国儿童了解当代中国文化的一部精品力作。张之路也表示,这是一本能让小读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书,也是一本能让他们在精神世界得到锻炼的书。书中的每个人物都不是脸谱化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实实在在的人。

徐德霞认为,对于远离大自然、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作品很有吸引力,让孩子的视野得以拓展;其次,薛涛写出了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之下,鄂伦春人对与山林共舞、与动物共生存这种传统观念的守护;再次,他把少年成长写得很生动,反映了孩子如何通过山林之行,从大自然和祖辈那里获取力量和勇气。读这样的书不仅是一种认知上的补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对少年儿童的人生成长非常有好处。马光复也认为,作者用独特的儿童文学视角,采用独特的儿童文学书写风格,写出了新主体、新思想、新故事、新人物。

“它是一本能够让人对儿童文学产生敬意的书”

刘海栖说,薛涛一如既往地讲了一个好故事: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一个老人与少年的故事,一个护佑、依恋和传承的故事。这个故事感人、温暖、柔软又坚硬,尤其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增加了故事的广度和丰富性。作品以丰富和扎实的知识作为支撑,对大自然倾注了大量笔墨,引领读者用温情与善良对待和珍惜我们所在的世界。张莉也认为,《桦皮船》是一趟“回乡之旅”,“回到故乡,回到传统,回到自我的源头,这个角度特别新颖,并且富有心灵治愈的色彩。”李东华则以一个“晶体”来比喻《桦皮船》,“从文学、哲学、教育学、生态学、人类学各个侧面折射出的光芒,都能照亮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

李朝全说,《桦皮船》是一个蕴含三重奏的故事。第一重是通过少年第一次出门远行书写了一次返乡之旅、一次探险之旅、一次文化寻根之旅;第二重是通过一老一少一路相伴时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第三重是通过李阿哈这个人物的改邪归正和对自我的救赎来展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刘颋也表示,《桦皮船》从一个孩子认识世界,认识生命,打开全新的人生历练的过程;一个老人逐渐衰老、告别过去、告别生命的过程;一个民族告别旧有生活方式,走向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这三个层面讲述,呈现一种原始生命力对儿童成长的守护、传递和渴望。

崔昕平表示,《桦皮船》所描摹的是一种粗粝的、充满挑战的 “成人礼”,在原生态中实现了少年心性的拔节成长。作品为万物赋予情感,跳出了素朴的写实,让故事沉浸于一个“处处都在眨眼睛”的、万物灵动的世界。“作品也贯穿着独属于薛涛作品的气质,那是应属于男孩子的闯劲儿和不服输的韧劲儿。无论人类文明行至什么阶段,这股劲儿,都不应懈怠。”

作者薛涛回忆起成书的经过表示,“我最近一次见到老猎人郭宝林是去年初夏,我为书中几个细节去请教他。因为疫情原因,我和老爷子隔着墙头聊天。他说,你为了这本书,跑这么远,跑这么多趟,就进来吃饭聊天吧,我不怕。听了这句话,我们之间的墙瞬间倒了。”他相信,通过《桦皮船》这本书,一定能把读者与这个森林中的民族的文明和过往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