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姚璎:文火慢功熬香粥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姚璎  2022年05月06日07:44

网络文学蓬勃、鲜活地在这个时代生长着,以它的无限想象,以它的烂漫可爱,以它的现实沉思,给予这个国家数以亿计的读者以各种形式的能量与元气,创造新的奇迹与可能。

网络文学旺盛生发,始于写作初心,成于时代机遇,更离不开所有写作者一点一滴的耕耘。无论是知天命的阅历还是Z时代的新浪潮,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们对于写作的每一点思考,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中国作家网通过推出“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专题,与众多读者一起重温网络文学名家们的写作初心,分享他们的文学理念与创作细节。我们相信,多元与精彩,都将会在这里呈现。

姚璎,福建作协会员,网络作家及编剧。代表作《情暖三坊七巷》《梅廿九》《甜蜜品鉴师》《墨如欢喜》等,多部作品已投入影视项目。《情暖三坊七巷》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20年国家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奖”,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0年度)。由其编剧的非遗文艺电影《要活着去天堂》获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影片新片推介奖”。

我们福建人很擅长熬粥。经常熬海鲜粥的人都知道,要想煮出一碗活鲜好粥,首先需要选择新鲜的海鲜原料,加上精挑细选的珍珠大米,用文火熬,下足慢功夫,这样到出锅的时候,米粒才能颗颗饱满,粒粒酥稠,粥品鲜香嫩滑。

《情暖三坊七巷》就是借用了熬粥的办法,写的是一碗肉燕(肉燕是福州传统小吃,肉燕皮由猪肉加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包好以后煮一下就能吃,不需要长时间的熬)的故事,走的却是文火慢熬的路线。平淡的故事,也可以用丰富细节、慢慢磨合的熬粥方法来写生动。可以快节奏完成的故事,采用“慢工出细活”的方法,也能使故事的烟火味更浓郁,更接地气。

写《情暖三坊七巷》之前,我走的一直是“沉浸式”的网络言情小说道路,习惯“猛火急攻、添油加醋、此起彼伏、峰回路转”的创作方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故事的紧张曲折性,更能让读者耳目一新。但这样“剑走偏锋”的创作方式,很快就被读者一针见血指出:“作者大大创作时候的脑回路像是在洗猪大肠。”这么犀利中肯的评价让我顿默了。

作为一名已经在网文道路上跋涉了十多年的老作者来说,遇见创作的瓶颈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其实我一直有在写现实题材的故事,但之前只注重某个故事的某个情节,或者是某个片段,并不系统、全面。《情暖三坊七巷》是我决定放缓节奏、放松紧绷状态的尝试性创作。

从2019年动笔到2020年完结,历时整整两年时间。对于早就习惯了三个月拼出一本20万字网络小说的我来说,这样的创作时间长度和节奏,有点不可思议。但我已经下定决心,不着急出成果,而是多花点时间打磨作品。“煲粥式”地完成《情暖三坊七巷》整个故事后,作品获得了一些奖项,更让我明白精品化的道路是对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深耕细作,才能更靠近自己想要抵达的目标。

那么,如何煲好《情暖三坊七巷》这碗粥呢?煲粥的火候是大是小?创作心路该绷紧还是该松懈?故事情节会不会糊焦?我个人的创作经验有限,但愿把自己微薄的经验,和各位文学创作前辈以及网络文学爱好者们共享。下面我主要从三点来阐述自己如何把《情暖三坊七巷》这个平淡温情的故事,煲成浓缩福州风味的“一碗好粥”。

一、用美食解封瓶颈

首先是选“料”,也就是故事定位。创作之初,我将故事创作目标聚焦在身边的小人物群体上,因为“小人物也有大感动”,文学创作就是要将平凡的人物、平凡的职业岗位,提炼出不平凡的人生感悟和哲理,引人深思。身边可写的题材类型很多,那么如何以小见大,就先从我最熟悉的福州美食入手。每座城市的每个美食招牌背后,其实都蕴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当我经过采风和现场走访手艺人之后,反复甄选,最后把《情暖三坊七巷》的故事定位为一部伦理情景轻喜剧。

《情暖三坊七巷》描述了进入千禧年之后,在2004年左右,福州三坊七巷南三坊七巷衣锦坊陈氏祖厝里,拥有传统肉燕手艺的陈荣顺,和一群租客同居共处的市井生活。由于各自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里发生了一系列有笑有泪的真情故事。事实证明,这样接地气充满烟火气的故事,即使节奏轻缓,也一样能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效果,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我自己的写作体验是比较舒服的。

二、用细节推进情节

其次是要慢火研磨。细节决定成败,慢工才能出细活。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观察入微,需要作者去推敲,亲身一一落实清楚。为了让小说更能还原手工艺人的风貌,我从肉燕的制作手法以及故事发生的场景等方面,都一一进行了实地观察、仔细推敲和研磨。例如男主人公陈荣顺清晨早起到菜市场买菜鲟给自己的老婆吃,爱拖地板、爱干家务等细节,都体现了这个福州好男人的性格特点。

再比如文中制作肉燕的细节。“半个钟头过去,二斤的猪后腿肉化作了肉泥,整齐地在菜板上摊着,陈荣顺两把大刀互相刮蹭着,取了约莫四分之一的肉泥放置在铁盆中。加入适量糯米糊,上好的番薯粉,还有一点草木灰碱水,其中的比例就是祖传秘方的重头之一,现如今只有陈荣顺一人知道。放好后取出一个石锤,一下下地锤打着这些肉泥,直至成团变成一团略显粉色的面团才可松手。加入了肉却在团上看不见肉的踪影,就是一个合格的肉燕皮的标志。”这些细节可以让食物和人物都更加可信和鲜明,跃然纸上。

三、用方言深入意境

有趣的方言是故事情节的助推剂,也是煲粥过程的关键。小说中因为添加了这样的独特味道,所以更加亲切,也让读者有了共鸣。以房东陈荣顺为首的住户们性格迥异,从街坊到省外,乃至国外的亲朋、福州的新移民、闯荡福州的外地人,各自携带着来自工作、爱情和家庭的困难与不如意。因为邻居关系而相识相知,从互相揣测对方,到渐渐接纳彼此,最终敞开心扉,这一过程中,来自各个地方的方言让这种矛盾和冲突更有生活感,也更能体现故事人物的心路转变过程。

他们说着不同的方言,一起住在这个充满福州人文特色的祖厝院里,伙着用一个公共厕所,一套锅炉铲灶。虽然拥挤不堪,但也是十分热闹非凡。但凡一家有了困难,邻里之间就会相互帮衬,这种简单淳朴的邻里关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是一种温暖的另类存在。故事结尾,大家齐心协力解决了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和困惑,并见证了彼此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成长与蜕变,说起了福州话“鸭霸(厉害)”,让人物的情感得到了最终的统一和升华。

如上所述,一碗好粥,需要下的功夫很多,除了选料、细节、文火慢熬,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味秘诀,就是添加作者的真情实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才能让作品更加有味更鲜活。

(栏目策划:虞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