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坚守文学之心 厚植文学沃土 甘肃省文联、省作协召开高平文学创作座谈会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冯丽君  2022年04月28日14:55
关键词:甘肃作协

今年正值高平主席90华诞,甘肃省文联、省作协于4月26日下午召开“高平文学创作座谈会”。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省作协名誉主席高平、省作协主席叶舟、省作协副主席牛庆国,省作协副主席、《飞天》编辑部主编阎强国,原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彭金山,原省作协专职副主席郭浚卿、省剧协一级调研员刘秋菊、省作协常务副主席滕飞、省作协秘书长王熠及文学界代表参会。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正茂主持会议。

王登渤谈到高平作为剧作家、诗人、词作家、小说家,不同创作身份在各个创作领域取得的成就,对甘肃文坛的突出贡献。王登渤强调,高平始终坚守创作的文学性,在生活的浸泡中产生艺术的灵气,坚守诗歌诗性。我们对高平创作生涯进行回顾的意义就在于总结他的创作经验,给我们以启迪。他希望广大年轻作家向高平学习,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前提,创新是衍生品,没有守正这一前提,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二是坚守作家品格,面对文学的各类主张、各种声音时,不着急、不跟风、不浮躁,保有定力。三是培养广博的生活趣味,丰富作家本身的文化素养,扩大自己的眼界、触角,锤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四是今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年轻作家要勇于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回馈时代与人民。

叶舟表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平用文学追求远方,走遍万水千山,始终扎根人民大地,反过来,土地也造就成全了其文学创作。同时,在追逐中,高平始终保持少年的童真,在诗歌王国里信马由缰,春秋荡漾。我们现代的诗人作家要努力追求这种生命力,处理好自己与时代、与生活的土地、与自我、与生命的关系,不能只做书斋里的诗人,眼睛看到的不能仅仅是云上的日子,而应该是生活的,土地的、自然的、四季的。郭浚卿回忆了与高平主席文学生活中相交相知、作协工作中相互配合的往事,表示高平把文学创作作为一生追求的事业,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其对文学的坚守、对文学的热爱令人感佩!

彭金山深情朗读了高平诗作《孤独的树》,并表示,高平是一个标杆诗人,也是当下甘肃诗坛最年长的诗人。他1949年进藏,就写出了进入中国文学史的长诗《大雪纷飞》,1952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打通雀儿山》,到现在有70年了,仍宝刀不老,佳作迭出。他一直致力于对文学本真的追寻,还将继续追寻下去。其文学创作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始终坚持灵魂自由的歌唱,蕴含反思意识、批判意识。二是始终坚持艺术的高标准,恪守诗性,在西北的高地上举起一面诗的旗帜,为甘肃文坛树立了榜样。

回顾自己的创作,牛庆国坦言高平文学创作对自己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诗集《北斗星下》就是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阎强国谈到高平文学创作中的现代性意识,始终不断的探索、越写越新鲜,努力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来鑫华、郭晓琦代表青年作家发言,谈到高平的小说创作《仓央嘉措》,其在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史料,其严谨谦逊的态度,值得年轻的学人作家学习。对后辈、年轻学子、作家们始终如一的提携关爱,也让大家肃然起敬。

高平对甘肃省文联、省作协表达了感谢,回顾自己的走上文学道路的因缘际会,从15岁起,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文学传播的专业岗位,当了一辈子的专业作家,从来没改过一天的行,这是非常幸运的。并讲述了近几年的文学创作及今年的出版计划,鼓舞大家坚守文学之心,厚植文学沃土。

王正茂总结,长期以来,高平始终对甘肃文学事业发展和省文联、省作协工作大力支持,提携后进,凝聚人心。坚守文学本真,不忘初心,创作了一大批艺术精湛、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始终扎根生活的源头,其精神是甘肃省文联、省作协和甘肃文学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祝愿高主席文艺生命之树常青,希望广大肩负重大使命与责任的年轻作家们,从高主席这里寻找一颗文艺创作的童心,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高平,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甘肃省作协名誉主席。出版有诗集《大雪纷飞》等21种,文艺评论集《致诗友》等2种,散文集《步行入藏纪实》等3种,长篇小说《仓央嘉措》以及歌剧《二次婚礼》《向阳川》(合作),电视连续剧《贺龙》(合作),随想录《闪念》,释著《易经诗解》以及《高平诗文精选》《高平自选集》等。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艺终身成就奖,并获甘肃歌剧终身成就奖。2019年中国作协颁发了“从事文学创作七十周年”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