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德南:批评家的理想与现实感——《批评的返场》读札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德南  2022年04月28日16:46

和不少读者一样,在打开《批评的返场》一书时,我首先疑惑的是:何谓返场,批评如何返场?书中的《返场:重建对话和行动的文学批评》《文学策展:让文学刊物像一座座公共美术馆》《后记》这些篇章,多少可以回答这一问题。比如在《后记》中,我们可以知悉“批评的返场”起码是一语双关:个人意义上的返场——何平本人在批评上曾有过中断,在四十岁后重新开始做文学批评,收入书中的文章,多是写于“返场”后的最近四五年;公共意义上的“返场”——当代文学批评有过一个学院话化的进程,“从文学现场向学院转场”,“批评家扎根文学现场,参与文学生产与文学史建构”这一传统一度中断。而后者,又是何平返场后展开批评实践的重要语境。他开始希望通过《花城关注》和“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等途径来实现跨出学院意义上的返场。

读完《批评的返场》,我个人的最大感受则在于,这是一部能看到批评家的理想和现实感的评论集。书中关于文学思潮的分析,对作家作品的解读,还有“花城关注”栏目的总评,都可能看出何平对文学、批评、文学制度等许多方面的理念或理想。何平虽然对批评的学院化趋势并不十分认同,但是他又并没有完全反对学院批评。相反,他的批评试图抵达学院批评所能达到的深度和高度。他认为写作应是有难度的写作,批评也应是有难度的批评。尤其是书中的“思潮”和“作家”这两辑中的《重提困难的写作,兼及超级现实主义小说的可能》《安魂,或卑微者的颂诗》等文章,都提倡并试图践行类似的理念。

每个批评家有其理想,有其文学观。然而,很多的学院批评家因为隔绝于文学现场,其思其言通常是不及物的,是缺乏现实感的,不过是观念或话语的空转。何平的批评文章,则既能看到批评家的理想,又不失现实感。他的言说是及物的。他的批评理想和文学观的形成,离不开文学史和学院的熏陶。他评判作品的方法,一方面体现着学院派关于经典的尺度。他始终期待好的作品,并且,他对于好作品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能真正入法眼的作品似乎不多。另一方面,他又希望文学有一种开放的能力,有新变,有公共性。诸如文化研究的方法和价值尺度,也在某些方面塑造了他的文学观。对于新的文学现象,新的媒介,他时常怀着期待——当然最后可能还是失望居多。此外,虽然他在批评方面曾有过中断,但是从他的文字中能看出,他对于文学现场的关注是持续的。当他谈到当下的文学现场的一些动态时,他时常会想起“以前”,比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哪些批评家、哪些刊物曾有过类似的实践。因此,他对当下文学现场的分析,也具有一种历史的视野。

何平的评论文章也体现出一种预见性。这一点,在《批评的返场》“现场”一辑中有鲜明的体现。这一辑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何平五年里在《花城》杂志主持《花城关注》栏目而写的总评。《批评的返场》封底中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定位是“一份私人文学档案”:“从2017年到2021年,《花城关注》已做了五年,共三十期。这是一次实践意义上的‘批评的返场’,希望借此重建学院批评和文学现场的对话,发现文学新生力量,让中国当代文学的可能性和差异性浮出地表。”这一栏目的总体设想,包括具体专题方向的拟定,在我看来是颇有前瞻性的和先锋性的。我一直认为,当代批评之为当代批评,应该既有现场性,也有预见性——它需要对新出现的种种现象进行观察,进而对其未来的发展走势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当代文学批评者在面对作家的写作时也同样应该有预见性。这种预见性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代文学批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只有具有预见性,能够对一些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中仅仅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因素或新特点进行及时的归纳和阐释,其实践和行动才是有效的,才是有建设性的。在何平的批评实践中,他通过以主持人的方式进行介入和言说,拉近了文学期刊和批评、学院、读者之间的距离,营造了一个对话的空间,从而使得有预见性的观点可以有效地参与到文学场和批评的建设当中,也在言说和行动之间建立了关联。

批评家的理想和现实感,在何平的批评实践中,是相互作用的。两者的结合,使得何平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分析,往往能切中要害。并且,他在文章中也常常直指要害。他提出的不少观点,能起到警醒的、建设的作用。

理想和现实,又并非总是步调一致的。当批评家以主持人等形式介入到文学的生产等环节,很可能面临着的一个困境是,很难遇到符合理想的作品。而刊物每期都要如期出刊的规则,则使得主持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理想作品的到来。甚至有一种可能,我们永远都等不到堪称杰作的作品。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何平也难以完全避免。他也不时在栏目的总评中谈到种种遗憾,有时也像不少兼具编辑、主持人身份的批评家一样眼高手慈。另外,当批评家跨出学院、担当期刊主持人的角色,批评家就既是评价者,又部分地是内容的生产者,其话语实践就难免有左右手互搏的色彩。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种种缝隙,既可能会让批评家的话语实践显得不够自洽,又可以是有生产性的——现实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生成,批评家继续自我完善、批评话语真正发挥现实效力的契机也得以形成。

(李德南,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评论家、专业作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广东省首届签约评论家、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著有《为思想寻找词语》《共鸣与回响》《有风自南》《途中之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