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六盘山》2022年第2期 | 陈莉莉:民间“读书会”散记
来源:《六盘山》2022年第2期 | 陈莉莉  2022年03月30日11:15

两年前的春季,那个周六的下午,有些神奇……

喧嚣忙碌的都市,人潮如织,车流不息。街旁那座大楼的会议室里,十几个人相遇了,大多是初见,却没有一丝陌生感。读书会的发起者,报社的闻老师,之前只与我匆匆见过一面,但我们早已在文字里熟悉了彼此,深知对方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令我们俩十分欣喜的是,这个下午走到一起的其他人,从“50”后到“90”后,不论年龄、职业、学历、性别……竟然都是“同道中人”。颇具个性的自我介绍后,那种“终于遇见你”“原来你也在这里”的和谐、快乐的氛围,让每个人心头都如窗外的春色一样暖意融融,对未来一起阅读经典、一起提笔练习写作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我心头的顾虑一扫而光: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这些对文学、对梦想怀抱初心的人们,他们是我的伙伴、同学、老师 。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止、气质心法。 在这样的共识下,那天,我给大家介绍了一篇文章:与汪曾祺先生有关的,《人活着,一定要热爱点什么》;还有一本,既是工具书又是畅销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两个多小时的初次读书活动结束后,每个人都沉浸在激动和兴奋中。

原来,成年人对学习的渴望,如此强烈!我像理解自己一样了解了他们的心声。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才华和勤奋远远撑不起梦想,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越发强烈——我越来越热爱学习了。我并不知道我学这个学那个要做什么或者成为什么,只觉得三天不读书就面目可憎,三天不学习见了人就不敢开口说话。无知者往往无畏,越学习却越困惑,甚至越自卑——每个在不断成长的人,有几个能真正自信呢?阅读给我开解也给我疑惑,给我鞭策也给我苛责。我就在这种时而迷茫时而豁然中感悟着生活的奥秘,感慨着生命的斑斓。当报社的闻老师联系我,说出她想组织个成人读书会的想法时,我疑惑:成人?会有这个需要吗?大家自己默默读书不就好了吗?社会上多的是中小学生作文班,但那都是为了应试;大学中文系不缺生源,但说你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差不多等同于说你没有专业。不用再考试拿学分的成人们,有几个像我这样的书呆子自觉阅读那些貌似无用的书?而如果是为了促使文学爱好者走向写作的道路,我就更没有信心了——我自己还没有写明白,越写越糊涂、越读越不敢下笔!

一时之间,我忘记了,自己也只是单纯地喜欢读与写,多少年的坚持,虽然没有什么自己满意、他人点赞的成就,但心灵得到的滋养又怎么可以否认?我作为语文老师教过的那些孩子,作为图书编辑点评过的那些青少版名著、修改过的各种来稿,作为央企的文字工作者写过的新闻报道和海量材料,哪一样不得益于我沉迷的阅读与写作?闻老师见我犹疑,跟我开玩笑说:“您可是把文字工作一网打尽了!不同需求的书友就需要您这样的学习委员。”

虽然曾经因为工作需要给同事讲过新闻写作、公务写作,虽然常和文友们讨论文学作品,自己偶尔也写书评,但这样一个读书会,对我来说仍然是人生中的第一次。辗转反侧的犹豫中,我感受到内心深处的一丝驿动:尝试一下有何不可?人是环境的动物,自己宅在家学习,和一群人一起学习,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在组织大家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倒逼自己多读、深读、细读,不是很好吗?而且,三人行必有我师,集体学习,肯定不只是把自己掏空,我一定也会从每个人身上,学到很多。

要组织读书会的消息传出之后,前四个报名的人竟然是我曾经的同事小妹和她的家人:“85”后的奕欣,和她的表姐灵犀,弟弟磊磊,弟媳瑶瑶。

和奕欣认识十多年,年龄差距可以算是两代人——我儿子去单位玩,问她“阿姨好!”她嘟嘴跟我讲,“姐姐,能不能让你儿子叫我姐姐,别叫我阿姨。”那个时候她还没有结婚,心态和岁数一样年轻,虽然和我相处也没有感到“代沟”,但还是不能接受被小孩子视为我的平辈。如今,她成了一个小姑娘的妈妈,变得沉稳了,看上去长大了。这么多年,她让我感到最与众不同的是学习的意识,一直在各方面努力提升自己,为此不惜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我还曾被她动员着,和她一起学过半年多的拉丁舞——那个阶段,是我生育后体重最轻的时候(比现在轻20斤)。在她的同龄人中,像她那样有清醒学习意识并努力去达成学习目标的,并不是很多。

得知他们家一下子四人报名,我慌了:天哪,你怎么这么相信姐啊?万一你感到无所收获怎么办?虽然姐只是学习委员,但你肯定是冲姐来的,姐很有压力啊。她笑了,说,我一直在找这样的学习机会,有学习环境才能好好用心,一起加油才能约束自己坚持下去。

她说得多好啊!那一刻,我意识到,多年来,我还是小看了这个小妹。

作为成人的我们都具备了自学的能力,为什么还要去各种学习班 、各种健身会所呢?我们都是环境的动物,有人组织和引导,有集体提升的氛围,有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互相打气,加上良好的资源和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更轻松愉快地抵达目标吧?

虽然这样想,我还是跟奕欣说,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报名,这个史无前例的读书会不知道能否办起来。不过,你们姊妹这么信任姐姐我,以后,文字方面,我就给你们提供终生服务吧!说这话时,我更没有想到,奕欣和瑶瑶还会参加第二期、第三期乃至后面每一期的学习,而她们的表姐灵犀,更是在第三期时,将丈夫大伟和女儿嘟嘟都带进了我们的读书室。后来,奕欣的大姑姐雅楠,也成为了读书会不可替代的一员。

有一次在电梯间,我随口问灵犀,你们一家三口一开始肯定没有达成共识吧,你一定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嘟嘟父女俩才肯来读书的吧?

灵犀的回答马上让我感到了什么是自以为是:“没有。我们就是一下子达成共识要一起来学习的,他们都很乐意,很向往呢。”

被“打脸”的我有点尴尬,一时没有想到“反驳”她的话:嘟嘟父女俩之所以能立即同意,肯定是灵犀和奕欣、瑶瑶之前说了很多参加读书会的好处、讲了很多闻老师陈老师和书友们的好话啊! 金杯银杯不如书友们的口碑,后面几期的书友,有好几个是前几期书友的朋友。特别是第三期(秋冬季班),有五位书友是大伟他们单位的同事——这要感谢灵犀和其他学友毫无私心的分享。此是后话。

初次尝试,我和闻老师这样两个老实而认真的中年女书呆子有些忐忑也有些兴奋,不知道迎接我们的会是什么情况。报名的人不多,但向闻老师咨询的人不少。在奕欣他们之后,接下来毫不犹豫报名的是一位六十岁的男士。闻老师向我介绍说,那位先生看上去根本不像六十岁的人,十分精神,看形象、听谈吐,是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且极有文化修养,正在从事文化产业,并担任着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师……我又感到了压力。 芸芸众生,看似普通平凡,但到处都有“高人”,我那点阅历和基础,能和这样的人对话吗?只怕他一下子看出我的“小”来。孰料,给予我和闻老师最多理解、支持的就是这位张老师,因为他的在场,我们的读书会常碰撞出很多预料不及的火花,他的宽容、博学、幽默和热情,让所有书友都感受到了。偶尔因为工作忙缺席一次,大家都会问:今天张老师怎么没有来,他出差了吗?甚至说,张老师不来,这次读书活动好像少了点什么。有一次休息时,“90”后的瑶瑶向“50”后的张老师请教某个问题,一老一少认真倾谈。我坐在对面,看着他们亲切交流,心里一直在感叹:这样真好!这样真好。

书友们第一次见面后,张老师一挥而就写成了《61岁的我为什么要参加读书会》,他说,阅读欣赏与写作是一个人走向智慧生存与良好发展的途径之一,只要人生有闲暇,什么时候补上这一课都不晚。他寄望于这个读书会圆自己一个文学梦想。“新的人生,从头开始”,读书会第一次活动那天,他专门去理了发。

第一期读书会活动结束前,张老师一再表示他要“留级”,跟着下一期继续学习。他写了题为《春园之草自芬芳》的 小结——

对一个退休老人而言,上天如果还能给他十年健康有为的生活机会,他应该干些什么呢?我选择的是梳理人生,把我一生从事文化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和感悟用文学性的文字表述出来,但求有益他人。同时,带好孙子。

搞了一辈子文化工作,当真要静下心来梳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力原来是如此的捉襟见肘。正在这时,我看到了成人读书会报名的消息,便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

每周三个课时的学习时间本来十分有限,可是我的收获却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

过去,我看书总爱“看热闹”,有时候会跳过描述性的语言去追逐跌宕起伏的情节,现在的阅读知道“看门道”了,懂得了对作家艺术表现手法的赏析。过去,对一些美好的东西,自己能够感受得到,却难以表达出来。随着师友间的交流,和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我心中文学审美的轨迹渐渐清晰起来,以往那种难以言表的“隐性感知”,慢慢转向可表达的“显性感知”,“我手写我心”的能力在增强,真让人感到欣喜!

阅读与写作对我而言,不再是人生可有可无的内容。现在,不管写得好赖,写作已然变成了一件令我手心痒痒的事情,每天不写点什么,就觉得若有所失。写作的冲动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敏感,发现生活中值得书写的素材实在太多了。有一次,读书会上布置了一篇主题为“路上的故事”的练笔,我居然在两天内梳理出来了二十多个写作素材。还有一次,我将带孙子的一些感想随手记录了下来,感动了我的家人,读书会的师友。我的精神充实得像拥有了春天的燕子,生活于我而言,充满了美和感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的读书会何尝不是如此呢?

继张老师之后,走进读书会的是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骨干教师、语文名师,长期奋战在语文教学一线的韩大姐,两次课后,她欣然提笔,写下了《感恩读书路上与你相遇》——

年过半百,大好的读书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学无止境,我有什么理由犹豫不决、停滞不前呢?古人说得好:“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我愿将这炳烛之光,化成我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动力,为我的生活增添属于自己的阳光。

海燕身怀六甲,就那样带着腹中的宝宝坚持学习,那期读书会结束没几天,她就生产了。书友们都说,海燕的宝宝,是我们读书会最小的书友。海燕和另一位宝妈小蔺经常交流买书心得,分享彼此的书籍,等宝宝出生,两个人继续交流育儿经验,由此结下一份独特的情谊。巧合的是,第三期读书会的帅小伙小贺,正是海燕的老同学。海燕之前并不知道小贺报名参加三期的学习,从群里看到小贺的消息,惊喜于他们再次成为了“同门”。

大个子的怀军是一名公务员,他看上去有点腼腆。 初来时,心里纠结过好一阵, 上班事多,女儿即将面临高考……,但对一种心灵栖息地的向往,使他下了决心,毅然和大家走到了一起。渐渐地,他感觉在精神上得到了滋养, 心能静下来阅读和思考了,那些难忘的经历、动人的场景、积压心底的感受,像模像样地跃然纸上,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

他说,作为职场中人, 习惯阅读和知道怎样去阅读很重要,而对于有文学梦或者热爱文学的人来说,更是再重要不过了,“在今天这个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 我们必须要建立好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基点,在此基础上,让阅读和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是啊!走向职场后,我们很快会意识到,读书和写作不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它渗透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们很多人甚至没有读过几本教科书以外的书籍,如何担当“读书人”的雅称?如何随心所欲地写作?

如果我们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读写、看待文学,那么,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生习惯,人人都应该像会驾车会使用电脑一样会写作;如果我们放宽视野,在书海里遨游,并习惯用文字记录,那么,写作的世界或将更为多元富饶、平易近人。一期期的书友们让我明白了闻老师发起这个读书会的远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是的,是的!虽然坚持下去的人不多,但总有人在坚持!

面对这些书友,我不由一次次暗自感慨:多么奇妙啊,来读书会的人,恰恰就是那种“志同道合的人终于相遇”的气场,恰恰就是同一路人,给予我满满的感动和快乐,令我一再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好大家的学习委员,令我对每一个周末的下午充满期待。

在和大家一起读什么书方面,闻老师和书友们给了我足够的信任。一开始,我没有想到要集思广益,而是完全依据自己的理解,满怀热情地给大家选择了一些平易近人的经典作品,比如《边城》《受戒》《呼兰河传》等,或者将自己偏爱的作家介绍给书友们,比如鲁迅、契诃夫、茨维格、沈从文、汪曾祺、萧红、钱钟书、王鼎钧、苇岸等。根据大家的需求,我们也穿插着学习一些写作知识,一起讨论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比如“清晰地构思和克制地抒情”、“短篇小说的写作守则”、“ 以小见大及细节入手”、“经典阅读对公务写作的意义”,诸如此类的议题,在读书会现场都曾经引发过一波波的热情似火的讨论。各抒己见的书友们,脸上放射着动人的光芒,之后的针对性小练笔,显示着大家的努力尝试。

后来,我突然想到,何必舍近求远呢?对于这些忙碌的书友来说,身边的好刊物、好作家、好作品,可能也是比较陌生的,为什么不先将宁夏的作家和作品细细介绍给他们呢?于是,从公开发行,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期刊《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到宁夏几份报纸的文学副刊,再到各市县的内部文学刊物,我们一本本地了解其风格和特点。

“文学最不嫌贫爱富,文学偏爱生活在贫瘠土地上内心安静的人,宁夏这片土地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文学当作自己的信仰,当作自己的生命,当作自己跟这个世界联系的方式。”“文学创作是个体色彩非常强的精神劳动,作家需要有独特、真切的体验,甚至是刻骨铭心的体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够有这种体验。”——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我只是将外界对宁夏文学的评价转告给我的书友们,激发大家去认识、去思索。

相对于那些享誉全国或享誉世界,名垂青史的大作家,身边的作家更令书友们心动。当说到“中国文学的宁夏现象”时,他们眼里的光芒闪耀如夜晚贺兰山上的星空。我把自己积攒的《朔方》等刊物分送给书友们,宁夏文学的生长和壮大,离不开宁夏几家文学刊物编辑们的默默奉献, 编辑们满怀热情,兢兢业业,沙里淘金,才使得那么多好作品走向读者、走向全国。没有文学编辑为他人作嫁衣的坚韧付出,就不会有我们读到的这些可心可口的精神食粮,就不会有宁夏文学的辉煌成就。这些刊物就是宁夏乃至全国的一个个文学重镇,一代代作家由此起飞, 说不定某一天,我这些孜孜以学的书友们,就会成为这些刊物的作者。

接下来,我向书友们推介了宁夏文学的领军人物——“参天大树”张贤亮先生的作品,“三棵树”陈继明、石舒清、金瓯的作品,“新三棵树”季栋梁、漠月、张学东的作品,还有阿舍、郭文斌、马金莲、杨森君等在全国屡获大奖的宁夏作家的作品,以及银川作家群、西海固作家群的一些作家的作品。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如此评价宁夏文学:“宁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文学宝贵的粮仓,文学是这块贫瘠土地上的最好庄稼。”我告诉书友们,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是中国作协挂牌的首个“中国文学之乡”,宁夏文学是中国西部文学的重要力量,呈现着万木同春、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

书友们很激动,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言谈之间,对家乡和文学的热爱,又深沉和热烈了几分。

石舒清先生的代表作《清水里的刀子》,我们用了两个小时来阅读。那个时候,读书室的氛围像窗外的暖阳一样,有一种令人熏然欲醉的快乐而温暖的气息。大屏幕上打出原文,十多个书友一人一段轮流朗读。读的人严肃庄重,一字一句从唇舌间铿锵而出,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的课堂;听读的人眼睛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字,仿佛屏住了呼吸,认真琢磨着字句间流露出来的生活的真相和生命的真谛。

我不是第一次读《清水里的刀子》,这次和书友们共读之前还做了比较详细的功课,比如研读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透露出的文化生态关怀等。我还找到了石舒清先生的另一篇散文《西海固的人们》,计划与书友们一起,和《清水里的刀子》对比阅读。但彼时、此地, 和书友们共读,心头竟油然而生一种独自默读时没有过的肃穆感。我想起外界对宁夏作家的评价:“宁夏作家像埋头泥土、耕耘劳作的农人,坚忍不拔,低调谦恭,用生活美和人性美歌唱。苦难产生的文学就像苦菜花一样,根是苦的,花是香甜的,它带给人们的是明亮,是希望,是感动……”

闻老师大概有和我一样的触动,她悄悄打开手机,拍下了一个个书友们朗读的视频,转发给了石舒清先生。后来,我遇到石舒清先生,向他致以问候时,他询问到了读书会的事。我被一种业余小作者在实力派大作家面前的自卑左右着情绪,当即感到很不好意思,怕他在内心会质疑我们读不懂《清水里的刀子》这样的名作。惶惑嗫嚅间,他连声说“好事,好事,挺好的,挺好的,你们办得真不错……”那一瞬,我又一次感到,文字背后的石舒清先生,是多么智慧又谦逊!

由《清水里的刀子》,书友们感慨,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原来还有这样的小说!原来宁夏作家的作品这么耐读!原来,我们可以如此这般去看待生命,看待未来。不久,我和书友们去阿舍作品签售分享会现场,大家由此又认识到了——散文还可以这样写!还有这样的散文!小省区的小女人,作品的格局却可以如此宏大。而读书会现场讨论与宁夏紧密相关的电视剧《灵与肉》《山海情》,又将我们的阅读推向了更广阔的视野。正如一位书友所说,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他人教给我们什么,而是需要有人发掘我们的内驱力和自信心,让我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自己一个人看电视剧,和书友们一起讨论的感受,完全不同,收获颇丰。

推介过宁夏的刊物、宁夏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后, 书友们听说我那个阶段正计划重读中国古代文学史,纷纷要求带大家一起读,补上这一课——书友们几乎没有人是中文系出身,对于祖国的文学史从来没有过系统的学习,如果能借此机会将那些此前从各个渠道吸收的碎片化的认识连缀成章,并从中发现更多的文学瑰宝,不是很好吗?于是,我们又一起从《诗经》《古诗十九首》,一个朝代一个朝代,读到了《红楼梦》《聊斋志异》。

阅读的过程中,书友们“闻书而动”,买了不少好书。有一次给大家介绍了青年作家徐则臣的演讲稿——《 写作训练一定要有,哪怕你是天才》,书友志敏回头即买齐了徐则臣的所有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做了PPT,给大家推介卓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父母的建议》——我们都是父母,我们比孩子更需要成长。没想到,书友们现场就集体“下单”了这两本书,我挡都挡不住。还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还有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书,包括宁夏作家的作品,比如阿舍的《托尔斯泰的胡子》,田晓慧的《36个》等等,书友们毫不犹豫地“下单”。这个时候, 那种被需要、被信任的感动和温暖充盈心头,那种到处都是爱书人的欣慰让我热泪盈眶。但我还是说,大家可以先去图书馆借阅,真的喜欢了再“下单”不迟,闻老师则开玩笑说我的“带货”能力太强了。当然,我们都知道,是书友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遇到好书时如此“冲动”。

这样的冲动如此美好,我想,更多一些也无妨。

各自忙碌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时节,我将一些官方文学活动的信息分享给书友们,动员大家有时间就去参加活动或听名家讲座。书友们都很信任我的建议,只要时间允许,一定去。第一期读书会时,正赶上宁夏作协举办的读书日活动,我们几乎全员参加了 “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启动仪式及《文学宁夏》丛书读者见面会,听取了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前常务副院长白描老师的讲座《辉煌与忧思——从文学陕军谈起》。而《文学宁夏》丛书的作家,石舒清、漠月、马金莲等均为宁夏在全国很有份量的作家,近距离见到心仪的作家老师,聆听他们分享读写经验,也使我们的书友受益匪浅。签名售书环节,书友们和这些作家老师,简短地交流、合影,就像老朋友一般亲切。

瑶瑶随后在文章中写道:“就像我们听白描老师讲陕西文坛作家的辉煌一样,大多数人最初不是奔着利益才去写作,而是坚持写作多年,文字才意外地变得有价值……”她听得多认真啊,我和她、奕欣并坐会场第一排,这句话,我竟然没有多少印象。

《朔方》创刊60周年庆典那天,我受主办方委托,上午在庆典会场做记录。一边飞速地做着会议记录,感慨着全国各地来祝贺的名家们的妙语如珠,一边惦念着下午要和书友们赶去剧场看《朔方》创刊60周年庆典演出。对于我的书友们,这些业余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样的演出几乎都是第一次接触,大家很激动,现场认真观看,演出结束在相关展板前拍照留念,甚至很久以后还在谈论那天台上的每一个节目——《朔方》编辑部全员登台的诗歌朗诵,石舒清老师和两位女作家用西海固方言演绎的小说《红花绿叶》……

演出结束快五点了,我得知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鲁院前常务副院长邱华栋老师在十几公里之外的花博园出席银川市市民读书节活动。而他和银川文学院院长唐荣尧的对谈即将结束。志敏说,我送您去。于是,我和书友秀昆、春勇,坐上志敏的车赶到花博园。车停在园外,要走到活动现场还有很远一段路,记得那个秋日下午的阳光一点不亚于盛夏,我们匆匆忙忙赶到现场,还好活动没有结束呢,赶紧坐下来静听。 我和台上的两位老师互动时,不忘告诉他们,几个书友是从上一个活动现场匆匆赶过来的,还好来得及。

签名售书环节,我们抱着书请邱老师签。寒暄之际,邱老师说,听说你们那个读书会办得不错。天哪,这事您怎么也知道了?我这样问着,双方都笑了,他说,好事,好事。

那两天,作协安排著名作家王族和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李建军等“大咖”给宁夏的青年作家授课,地点在长相忆宾馆的会议室,欢迎有时间的朋友去听。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书友们,看大家能否腾出时间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去听听名家、大家的理论和经验之谈。前后两课,怀军、春勇、辛娟、秀昆、璐璐姐、闻老师,能腾出时间的都去了。让我感到过意不去的是韩姐,王族老师那天上午讲散文写作,而韩姐早晨要给她的学生们上三节课,显然是无法来听讲的。但韩姐很舍不得错过学习的机会,于是,给学生上完前两节课后,她打车从学校赶到长相忆宾馆,听了不到一个小时,又匆忙打车回去上课……

韩姐离开后,我十分懊悔,觉得是自己的信息给她造成了选择上的矛盾和行动上的拖累。她这样奔波,不但辛苦还可能会因为心急心慌出现其他意外……还好,还好,没有什么我担心的情况发生。第二期读书会时,韩姐数次因为家里有事中途被电话叫离现场,我感到十分不忍——一个成年人,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需要付出多少周折啊!但临近退休的韩姐,还是不改初衷,依然读着、写着、学习着。

第一期读书会顺利结束,第二期如约而至。考虑到大家周末都忙,且有几个书友来自其他市县,路程较远,我们调整了活动时间,从第一期时每个周六和周日的下午各一个半小时,改为每个周六下午的两个小时,留出周日全天给大家。这样的话,每一期持续的时间就要延长了。“95”后的春勇说,他曾经上过不少培训班,参加过不少类似的活动,但没有一次有人像这个读书会一样,完全为书友着想——之前,他没有想到,我和闻老师会听取书友们的意见,调整活动时间,这让他感到温暖和亲近。璐璐姐听他这样说,笑道:“怪不得呢,春勇刚来时,那种小兽般的神情就显示着拒绝靠近的意思,现在开朗亲和多了,看来是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个集体了。”春勇后来去外地工作,还和书友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看到什么不错的书,就推荐给大家。他在异乡的清晨向我道早安,我初时以为他有什么事,回过问候,请他有什么事就直接说,他哈哈笑道:“陈老师,我只是想向您问声好啊!”我不禁莞尔。

用奕欣的话说,读书会链接到了很多优秀的朋友,看大家的精神面貌、听大家的谈吐,都显示着书卷气,都充满阳光般的明媚。每一个书友,在自己的行业,都是优秀的职员,且几乎都“各怀绝技”——比如身为处级干部的雅楠,自从她这个“手工达人”加入读书会,我们的学习就更具仪式感了:雅楠买了很多漂亮的空白活页本, 将每次能够打印的学习内容重新排版、打印、打孔、装订后,一本本分发给大家,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重温。我见状,刻了一枚“读写有光”的印章,盖在每本学习笔记上。书友们为有着这样独特的读书笔记而感到兴奋和开心,就像馋嘴的小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糖果一般。

二期读书会的璐璐姐、秀昆、辛娟,和首期班的韩姐、徐姐、小波,三期的新丽、王莉、学芳等女士们,和我与闻老师,相处真如姐妹一般。有趣的是,璐璐姐和新丽都喜欢摄影,文图并茂地展现她们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两个人私下里也多有交流。有一次,璐璐姐出去拍摄,竟然那么巧,在新丽母亲家的小院相遇了。高校专业课老师小于来参加读书会时,第三期已经开始了一个多月了,在这样一个信息流传如此迅捷的时代,不擅长做广告的闻老师和我,太低调。但缘分永远不嫌迟。此后,即使是女儿没处安顿,小于也要坚持来读书会,上小学的乖巧女儿和妈妈一起来学习,认真做着笔记。另一位在读博士东辰,偶然之间来到读书会,一期十二次活动下来,直言和大家一起学习,治愈了他的“孤独症”。

又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只不过这次是六月份。室外艳阳高照,绿意盎然,室内其乐融融,言笑晏晏。第三期(秋冬季)成人读书会最后一次活动即将结束,这期读书会,开始于先一年的秋天,因为春节和疫情的关系,最后两次相聚,与前面的集会,竟然间隔了四五个月。是的,这个读书会穿越了两年、四个季节。结束之际,书友们要写一篇小结,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用文字做一番交流体会 。

坐在丈夫和女儿中间的灵犀,沉吟着说,“小结?我写不出来啊。感觉我们的读书活动才刚刚开始,怎么就结束了?”

她的话引发了在座者的共鸣。每一次的书友相聚,大家都有意犹未尽之感。我们将两个小时的活动,延长到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甚至三个半小时。每一次三点半到五点半的活动,我和报社的闻老师, 两点左右 从家里出发,在书友们到达之前做好一切准备; 结束回到家时,往往是七点多了。而书友们,大多住得比我们还远,还有和春勇一样从其他县市来的——雯雯来自吴忠,秀昆姐来自贺兰,奕欣、瑶瑶、磊磊、静静、新丽来自银川城区最远处,都是忙碌的上班族,甚至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儿,但没有人因为路途远而放弃奔波。

静静是两个宝宝的妈妈,初来时二宝还不到一岁,工作忙,家又远,从事的财务工作与读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 来参加读书活动完全是因为喜欢、出于信任。每次路上来回要花费两个多小时,但她从不着急离开。 她说,每一天都盼着周末快点到来啊,就如饥似渴地等着和大家一起读书呢。我针对她的“如饥似渴”开玩笑,说:“保证让你‘吃饱’!”平心而论,作为“学习委员”, 每次活动的内容我都安排得很满,我就像个总怕孩子饿着的老母亲,尽量准备得足够丰富,恨不能一口喂出个又高又壮的大力士。有一回活动结束,我问静静:“吃饱了吗?”静静说:“饱了饱了,回家还得好好消化消化呢!”

疫情过后,上学上班恢复正常,静静微信群里问我,读书会的活动什么时候开始。

我随口说:“大家一起读书啊?我也想呢。”

静静说:“我想你比你想我要多呢。”

我说:“哇,这句话可以做一篇文章的题目。”

静静笑:“老师,哪有人跟自己表白的时候,想着人家这句话可以写文章的。”

我意识到自己的共情能力太差,兀自不好意思起来。不知道那头的静静,如此表情达意是不是也是鼓足了勇气的?其实,我也很想念大家,很想念我们那个读书室:身后一大排书排列有致都是经典,深色的桌椅老成持重,大家围坐着,盯着大屏幕上提前整理好的内容认真听读、七嘴八舌讨论。 休息时,吃喝着各自带来的零食、闻老师准备的茶和咖啡,观赏着闻老师买来的鲜花,在茶香花香里,一群有着共同志趣的人,闲聊也停不下来……看看,明明我的想念更多,只是,“70”后好像没有“80” 后、“90”后那么善于表达感情,我被静静抢白是应该的。

第三期最后一次读书活动,静静突然告假,说婆婆早晨时有一阵头晕,丈夫出门在外,只有八岁的大宝和一岁多的二宝 ,她实在很想来但也实在放心不下这祖孙仨。

那时候我正准备出门坐车,情急之下,容不得多想,我建议静静,如果婆婆的头晕只是好好休息就可以了,你看能不能叫个车带上两个宝贝一起来。

我很理解静静的处境,但也了解静静错过最后一次活动的遗憾,何况还没有跟书友们正式告别一番呢。直到我进了活动室,静静还没有从家里出发,她发微信说:看来悬了,来不了啦……

书友都是成年人、上班族,即使周末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每一个人来读书,都可能要耽误其他事情——不只是周末的休闲娱乐或合家欢。请假是比较常见的,我会在活动结束后将阅读的内容发到群里供大家来学习。但静静那一天的心情有多焦灼、矛盾啊!之前的十多次活动,她好像就因为出差请过一次假。

活动开始半个小时后,静静带着大宝赶来了。她说婆婆觉得好多了,没问题,可以和小宝在家——静静怕小宝来了哭闹影响大家上课。那节读书会, 静静很多时候目光追逐着在我身后的书架旁翻书的女儿,心里大概也还在挂念着婆婆和儿子,显然做不到专心。即使如此,她也不肯耽误这样一次活动,不肯放弃和书友们相聚的时光,我当时顾不上说什么,但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我面前的这个小妹,平常的心无旁骛、妙语如珠、笑意盈盈、调皮幽默,只是她在这里表现出的一面,只是她作为文学爱好者的一面。因为只看到这一面,我还曾想过,这样一只纯真可爱对阅读与写作充满热情的少女般的“神兽”,怎么就是两只小“神兽”的妈妈了?还有她那个对我这样的数字盲、“财商”为零的人来说比登天还难的工作,她是怎么应对的?

是这样一个志同道合者一起阅读、学习的环境,让她每周有那么片刻,卸下了她的社会身份、家庭身份,只为初心而绽放光芒。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谁在职场上没有压力?难得的是,静静还保有初心,并努力通过读写寻找着生活中的光。阅读是终身的修行,写作是持久的修炼,在读读写写中,那些光进入她的内心,使她成为了一个有光芒和光彩的人。在这样的时刻,她不是谁的谁,她只是她自己。而我们每个人,不都应该拥有“只是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的那一刻吗?在凡俗喧嚣的日常生活中,这时常乍现的光芒,很自然地,也会照亮和温暖我们身边的人,甚至,比“没有自我只为他人”的那种全心付出和奉献,更打动人心。

这最后一次活动的结束环节,我跟书友们分享了散文《诗意不会光顾一个关闭了怀抱的人》的片段——

在文字里尽情飞行吧。天赋是你们的翅膀,我给不了你们,但是我可以做你们翅膀下的风,不求你们飞得多高,飞得多远,惟愿你们飞得安稳而惬意,看得见美景,抓得住白云。

永远不要妄自菲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葩。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笨,和那些高飞的鸟比起来,我们不过是慢飞了那么几秒钟而已。我们只是在等待更适合自己的那阵风吹来!

……

这群业余文学爱好者热烈地讨论着,讲述着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收获。 阅读和写作让我们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尊重、热爱和悲伤,让我们成为阳光与山林:是的,因为如此,我们的生命更有温度,更明媚,更玲珑剔透,更有绿意,更高远,更郁郁葱葱了。

第三期读书会,其中有五个年轻人来自同一个公司,是灵犀的丈夫大伟的同事(不由得要对这个单位的领导刮目相看了),小李、小贺两位男士高大帅气,都是部门负责人;小罗、小张、小武,三个小美女青春靓丽。五个人都是他们公司的“笔杆子”。

企业招聘员工时候,一般都要求是学行业专业技能的人才,但实际上,任何单位的文字工作都不少,甚至几乎每个岗位都需要职员像会用电脑一样会写作。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现象近年来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不仅仅是因为有“干得好不如写得好、说得好、展示得好”,更因为会写作、会用文字表述已经成了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遗憾的是,许多年轻人开始工作后才发现自己几乎没有读过教科书以外的书籍(当然也包括文学书籍),文字功底薄弱,写作各种公文、材料时感到理屈词穷、捉襟见肘,即使只是完成本岗位本专业的策划、汇报、总结等也并非易事。在一个千人的公司,要发现一两个能胜任文字工作的人都难,何况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都需要写写写。

读书会上,《母语是教育的起点》《中文有多美》这样的小文章,深深地引起这些职场中人的共鸣。上了那么多年学,似乎是才意识到,我们的母语美得不可方物、不可描述——“琴瑟琵琶,都有几根琴弦;江河湖海,都是一片水泽;霜雪雾露,都是烟雨飘摇;花草茶苗,都是草色青青……”

一书友说,想想真是可悲,我们也算文化人呢,其实除了学校的课本,实际上就没有读过几本书啊!

是啊,就连我这个常以“自由读书人”自居者,其实也没有读多少书,且读得比较单一,为此我时常沮丧,觉得我已经来不及变得成熟智慧就要老去了。

又有书友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里的诗,指的是《诗经》,书,指的是《尚书》。古人讲,读了《诗经》和《尚书》,气质就不一样了。但读好这些典籍是不容易的,是要下工夫的,是要用心的。真太不容易了。

转而,我们又互相打气、互相安慰,我们已经开始了,就会越来越好啊,无论是为了学业、工作,还是精神的成长,我们都要做读书人、做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基于此,我们做了一期主题为《阅读与书写对普通女性意味着什么》的读书会,我和学友们分享了张爱玲、王安忆、残雪、林白四位女作家关于女性读写的告白和思考,找寻她们进行文学创作的初心,关注女性的声音是如何发生的,讨论阅读与书写对于女性,特别是深陷庸常生活的女性意味着什么。

读其文,知其心。聆听了女作家们的声音,也叩问自己的内心。有几位女性书友深受启发,拿起笔写下了她们的感触。辛娟的题目是《写作有多艰难就有多值得》,她这样写道:

许多作家谈到写作缘于孤独与寂寞。王安忆在《纪实与虚构》中记述了自己童年的故事。坐在痰盂上进入上海的小孩子,始终觉得自己像外来户,难以融入到上海人的生活中,她常常独自到老城隍庙去玩,“心感到寂寞时,得到一个冥思的机会,这机会就像墙缝里的狗尾巴草一样露了头。”回想起我自己几度拿起笔来,似乎也是在寂寞时得到冥思的机会,文字便似水一样缓缓流淌,那感觉像极了王安忆。反倒是岁月静好、内心安澜时,却懒得动笔。

“没有被文字记录过的人生,不值得一过。”陈莉莉老师时常用这句话鼓励我们拿起笔来记录生活。只是,于我而言,文字的森林神秘幽深,走近它、探索它的路艰难曲折。残雪在《文字的森林》中记述“从那些年代悠久的、厚厚的书籍里散发出强大的威慑力,我完全被镇住了。”她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精神力量。正如鲁迅弃医从文,于《彷徨》中一声《呐喊》,意在唤起更多麻木的国人,投身到改变命运的伟大革命中,到今天都能感受得到一个“战士”的执着与坚持,这些作品的力量着实大得惊人,同样也震慑着我。

有时点滴的“语感”也令人愉悦。记得去看电影《中国机长》,我眼里是画面,心里却是一段文字,“某机场候机大厅,机组人员和乘客们与往常一样忙碌着,这时电闪雷鸣,一架飞机穿行在乌云密布的天空……”当我意识到自己像在写作时,那种无穷的喜悦感充溢心中,我想这就是林白在《说吧,房间》中所说的“语感”吧。它与灵感不同,灵感像电光火花,某个构思瞬间被点亮,瞬息又暗淡了,而语感是娴熟运用文字的能力,由多年练笔积累而来,更持久。“到底是什么从根本上损害我的语言能力?当我深究这个问题,令人疲惫的婚姻家庭和工作就像沙尘暴一样来势汹汹。”与林白面临的问题一样,我们被工作生活裹挟着,挤出时间读书写作需要做出一些别的牺牲,但与读书写作产生的愉悦感相比,这牺牲又算什么呢?

写作,有多艰难就有多值得……

“95”后姑娘晓敏,出生即病,是个不幸的脑瘫儿。但幸运的是,一直有阅读相伴。来读书会,起初是“母命难违”,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的。但读书会的氛围让晓敏日渐沉浸其中,参加了一期又一期,她的温婉聪慧,受到了每一个书友的喜欢。晓敏说话不方便,但文笔不俗,她曾写道:

因为有读书会布置的阅读作业,使我在工作和备考之余也集中读了一些文学作品:《呼兰河传》中旧时边陲乡村的愚昧和妙龄少女悲惨的命运、从文先生笔下美丽自然的湘西风光、契科夫短篇小说中19世纪俄国社会的冷漠和隔膜……这些或轻松美好或发人深思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更悄无声息地参与着我精神世界的构筑,让我意识到平淡的生活里不应该只有日复一日的繁杂琐事,更应该有充实的内心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大约是从这一期的第三次活动开始,晓敏妈妈也来旁听——原来她也是书籍和文字爱好者,上班时经常给单位的媒体写稿子,一双儿女都极爱阅读。

有意思的是,我家的方先生,这个理工男,看我每个周末兴高采烈地出门,神采飞扬地回来,日渐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越来越频繁地向我打听读书会的事情。我邀请他加入,他严肃地问我,你教得了我吗?我认真答曰,我谁也教不了,也没有想要教谁,我和闻老师只是组织大家一起读书、学习而已,我就是个学习委员、课代表。他听罢不再扭捏,欣然加入了,成为读书会的又一个服务人员和书友。和大家一起读的书多了,他还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听他阐述他的构思,我想起了那句“每个人都是诗人”,是不是,每个人也都有成为小说家的潜质呢?

必须要写一写的是读书会的小朋友。成人书友们有时候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小孩子的活泼、好奇与成人的稳重、踏实相映成趣,有他们参与的活动,气氛要活跃很多,甚至,大人们的“戏份”,快被他们抢光了。而那个陪爸爸大伟和妈妈灵犀来读书的五年级小姑娘嘟嘟,竟然成了最勤谨的学员,每次第一个完成作业——回到家后第一时间打开电脑,迫不及待地写下她的收获和感想,并不做修改,当晚就落落大方发过来请大家批评,和读书会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交流。 这样的执行力,怎不叫人叹服和赞赏?

再看她写的作业,良好的文字基础,可见平常的阅读积累还是很不错的,最难得的是小小人儿很有自己的思想,且能在读书活动上被打动或者说服的同时,立马给自己提出要求,向上、向好的精神特别值得鼓励。

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书友们都在进步,坚持阅读经典的同时,有的加入了作家协会,有的习作登上了“学习强国”APP,有的作品被选入了相关专辑。

写作温润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写作甚至可以重塑我们的性格。喜欢和擅长写作的人,往往也是从容的人,有情怀的人,有担当的人,有远见的人,有情趣的人,有美丽笑容的人。

读到这段话,我的眼前浮现出闻老师温婉的笑容。书友们说,我和闻老师的组合,好像是“严父慈母”一般。每次,我给大家的读书作业“挑刺”毫不留情——因为集体读书时间有限,我看完学友们的习作,私下会先交流,到了读书活动上点评时,我总是说“优点我就不说了,主要说一下存在的问题……”我一一讲完自己的意见后,闻老师再从编辑的角度逐一点评大家的作业,她嗓音低缓,语气轻柔,优缺点分析到位且十分委婉,大家听了后都感到如春风化雨。还有每次的活动总结,闻老师抓住重点引申开去娓娓道来,给书友们补充了许多相关的知识和体会——她良好的文学素养、写作和编辑经验都融化在这些小结里,我们听着都觉得受益匪浅,但她永远保持着谦逊。每期读书会, 每一年的大多数周末,她悉心为大家服务,从四楼办公室烧好水,泡好茶,还有咖啡和点心,一一端到五楼来,还要将活动室(既是会议室,偶尔也充当单位的临时库房)清扫整理,还要查看电脑和投影是否安好……,活动结束后,大家热烈地讨论着,三三两两离去,她继续整理活动室,再将茶具等一一拿回办公室,放置停当。每次活动,她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从无怨言。因为办这个读书会,她牺牲了周末陪伴家人的时光,自己休闲的时光。 如果不是因为热爱,谁会揽下这个活且一干就这么久呢?从陌生的文友到成为读书会的搭档,从这位妹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春风虽然没有颜色,可它拂过之后,大地到处一片绿意。成人读书会上 ,真诚坦荡的交流为书友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心灵的窗户,我们从经典作品中照见自己、他人及世界,在相互启发中探讨文本的美妙及现实意义,带着当下的问题思考,不断提升阅读、鉴赏与表达的兴趣及能力。在一个又一个愉快而充实的下午,我们收获了阅读的喜悦和丰盈,在一次又一次的小练笔中,我们收获了进步和成长。每一次告别时都意犹未尽,每一个周末来临时都觉得有盼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大多数人越来越沉迷于“网上见”的时代,我们面对面地看到彼此真挚的笑脸,我们见证了彼此努力的每一个瞬间,我们因此成为永远的朋友。

今年暑假,我大学时的两位闺蜜,西安、宝鸡两所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结伴过来游玩,参加了一次读书会的活动。她们感慨地说,在她们的城市没有听闻有这样的一群人,在坚持做这样的一件事,她们觉得,这个读书会提升了银川市的文化品质——这个评价实在是太高了,让我受宠若惊。那天,书友们读的是阿舍的散文《一日之界》,我的大学闺蜜后来在微信朋友圈是这样写的:

非常难得且非常愉快的一次体验,非常罕见也非常享受的一段时光。一群成年人,不惧路途奔波,放弃休闲娱乐,抛却生活纷扰,读书品文,学习成长。难得的好散文《一日之界》,感谢一群伙伴的共同朗读,感谢莉莉分享的阅读感悟,沉浸其间,两个多小时倏忽而过。愿岁月悠长,我们能拥有更多纯粹的热爱与真挚的情怀……

周末的下午, 这样的“约会”多么令人期待!读书室的墙上,白描老师为我们惠赐的墨宝“读写有光”, 安静地等待着每一个对生活真挚而冷静、低调而谦恭,却一直坚守着梦想,从未放弃成长的书友们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作者简介:陈莉莉,女,70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英语班学员、高研班学员。在《文艺报》《美文》《北京文学》《朔方》《散文选刊》《广州文艺》《黄河文学》《六盘山》《诗歌月刊》等多家刊物发表作品多篇,作品多次获奖或入选有关选集,出版有散文集两部。】